趙東平
(暨南大學 歷史系,廣東廣州 510632)
蘇天爵師承考述*
趙東平
(暨南大學 歷史系,廣東廣州 510632)
蘇天爵是元朝中后期的一位漢族名臣。他位居高位,一生在宦業(yè)、學術、事功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這與其一生師承和交友有密切關聯(lián),而這也恰是蒙元政權下漢人士大夫群體的活動特點。對其師承關系的總結對于元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拓展意義。
元朝;蘇天爵;師承;交友
蘇天爵作為元代最著名的漢族文臣和史學家,一直以來都受到元史學界和中國史學界的重視,特別是近年來,包括元代文學史界,研究成果屢有所見。然而,總體上看,研究大多偏重在對他史學成就的評價和對他一生宦業(yè)的基本評價上,而對他的一生的事跡和交往還缺乏系統(tǒng)整理。
縱觀蘇天爵的一生,他作為元代中后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歷史學家,一生勤勉好學,積極從事宦業(yè)的同時,學術有成,可以說道德、文章、事功三者俱有收獲,這在元代是非常少見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元末的官場和士林,他有著非常廣泛的交游和人脈,他在漢族士人群體中如眾星捧月,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贊譽,這是他的事跡得以傳揚的重要原因。但在為數(shù)眾多的友朋之中,究竟哪些人最重要?對他的事業(yè)影響最深?對此,至今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對蘇天爵一生的師承進行一次梳理,對解讀其卓越成就,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蘇天爵(1294—1352),字伯修,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蕬c二年(1313)以世蔭入國子學讀書。延祐四年(1317)參加國子學貢舉考試,名列榜首而獲授大都路薊州判官一職,自此進入仕途,后官至大都路總管。至正十一年(1351),元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爆發(fā),紅巾軍起自湖北,沿江而下攻取江東、江西、兩浙之地,東南為之震驚。元廷急需派遣良臣能將前往鎮(zhèn)壓。蘇天爵首當其選。至正十二年(1352),蘇天爵調(diào)任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總兵于饒、信(今江西鄱陽、上饒一帶),蘇氏精心用兵,致“所克復者,一路六縣”。史載:“其方略之密,節(jié)制之嚴,雖老帥宿將不能過之?!钡皯n深病積”,病故于軍中,得年五十九歲。
回顧蘇天爵的一生,他有良好的家學,無論在治學之道和為人之道上,得益于祖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家學以外,蘇天爵還有非常好的師承淵源和友朋影響,可以說既有家學淵源,又有良師益友的教誨和濡染,加上自已的不懈努力,這才成就了蘇天爵的一生,成就了他在政績和學問兩個方面兼而有成的卓越人生。所以,生于大元末世,際遭腐敗動亂之苦,以至于以一介書生殞命軍中,這是他的不幸。但家學、師承、友朋三者俱佳,一生事業(yè)處處都有良師益友的幫助和鼓勵,則又是他的幸運之處,畢竟像他這樣三者俱佳的人是不多的。
他的師承關系是在當時的條件下,應該是所有的讀書人所艷羨的。下面將幾位對蘇天爵一生影響較大的老師略作介紹。
(一)安熙
安熙(1269—1311),字敬仲,號默庵。據(jù)蘇天爵《滋溪文稿》卷 22《默庵先生安君形狀》一文所載[1](P362):安熙原本太原離石人,其先祖曾仕金,有學行。祖滔,金亡徙山東,因愛真定(今河北正定)風土,家焉。后試中選占儒籍,“以郡博士舉貳其學事,貴游子弟多出其門”父松,因薦起家為江淮轉運司知事,累遷建寧令,中年謝歸,教授于家。由此可知,安熙出身書香世家,其祖父及父“皆以學行淑其鄉(xiāng)里人,熙既承其家學”。①[明]宋濂.元史.卷189.安熙傳:4328-4329.
安熙自幼“穎悟過人,在襁褓間,已通孝經(jīng)”。五六歲時能對答父親所出詩句。十歲潛心研讀,“博考經(jīng)籍,書誦夜思,至忘寢食,悉通其大旨”,足見其學習非常認真刻苦?!俺赏挥兄居谇蟮馈?聽說容城劉因以教授理學而多士,安熙準備拜其為師。
元朝建國之初,政治上多效法宋、金,文化上也是如此。當時南宋理學大家許衡、劉因開始在北方講授程朱之學,理學逐漸北傳而有所興盛,各地學子趨之若鶩。劉因、許衡等成為理學在北方的主將。劉因(1249—1293),字夢吉,號靜修,河北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劉因“世為儒家”,三歲識字,號稱過目即能記誦。六歲寫詩,七歲作文,落筆即有驚人之句。年二十,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劉因不像許衡,他無意于仕途,他喜歡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所以,當許衡被忽必烈征為宰相時,劉因卻辭職回家授徒,一生以教授生徒為業(yè),雖家境貧窮,但桃李芬芳,名傳遐邇。劉因的得意弟子林起宗,也和乃師一樣,一生只以授徒為生,去世后,蘇天爵為之撰寫墓志銘。②[元]蘇天爵:伯始林君墓志銘[M],清修《畿輔通志》,四庫全書文淵閣本:90.
劉因的詩文深受人們喜愛,人品風格更得到普遍敬仰。元世祖后再次詔征為官,辭而不就。以此,聲名更盛,慕名而來者源源不斷,安熙即其中之一。安熙幼年就對劉因之學心懷景仰,及長,拜劉因為師的想法更加強烈。二人同為河北人,相距不過數(shù)百里而已。然,正當安熙打算趨前拜師之際,劉因卻突然逝世。安熙深抱遺憾,只好從劉因弟子烏叔那里間接承襲劉因之學,成為劉因的再傳弟子。
劉因主要以朱子之學為宗,“其教人,必尊朱氏”。安熙“簡靚和易,謹行信言,力學文,窮理盡性,循循有序,發(fā)軔圣途,以存諸心,以行諸己,以及于物,以化于鄉(xiāng),其用功平實切密?!雹踇明]宋濂.元史.卷189.安熙傳:4328-4329.這些,都具有朱熹的風格。他具有“以存諸心,以行諸己,以及于物,以化于鄉(xiāng)”的高貴人文品質,這必不可免的影響到蘇天爵,是蘇天爵從政后優(yōu)良品質的源頭之一。安熙一生家居,足不遠行,一心教授生徒,數(shù)十年中“群士景從”。[1](P406)蘇天爵在說到安熙的為人與教學風格時以“師道卓然,科條纖悉,皆有法度”來形容安熙的治學。[1](P364)
而教學之余,安熙熱心搜集編訂書籍,有《詩傳精要》、《續(xù)皇極經(jīng)世書》、《四書精要考異》、《丁亥詩注》等,使劉因之學“昌大于時”。受安熙的影響,蘇天爵也是劉因學派的積極闡揚者。蘇天爵在積極整理文獻,勤于著述方面,也都明顯承接了安熙的學術傳統(tǒng)。
至大四年(1311),年僅四十三歲的安熙罹疾而卒,這是北方學壇一件大事。自南宋建立后,二程理學南傳,有朱子為之發(fā)揚光大,成為一代顯學;蒙元平定江南,理學北歸,此時劉因、許衡、吳澄等都是北方傳播理學的代表人物。劉因去世后,安熙青年銳進,可以成為劉因之學的后勁,可惜英年早逝,終未大成。他的去世,無疑對方興未艾的北方理學是一大損失,時人王思廉得知安熙去世后,慨嘆曰:“自敬仲死,詎安氏不幸,士林不幸矣!”④[元]袁桷.安先生墓表[M],元文類(56),影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739.。
為紀念安熙,鄉(xiāng)人立“安先生祠”于藁城之西筦鎮(zhèn)。此時已走上仕途的蘇天爵為了表達對師恩的感念,搜集遺文,編成《默庵集》五卷,特請當事學壇大家虞集為之撰序,即《安先生文集序》。在安熙身后十三年,蘇天爵于至治二年(1322)撰《默庵先生安君行狀》,記述了安熙的一生行事學問;又請當時的翰苑名臣袁桷撰寫了《安先生墓表》,并將此文收之《元文類》中,以使傳之久遠。作為學生,天爵寄情之深,是令人感動的。
(二)馬祖常
馬祖常(1278—1338年),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縣)人。先世為西域雍古部貴族,居凈州天山縣(今內(nèi)蒙古境內(nèi)),高祖錫里吉思為金朝鳳翔(今陜西鳳翔縣)兵馬判官,以節(jié)死賜贈恒州刺史。子孫按照以官為氏的慣例改姓馬。曾祖月合乃,隨從忽必烈攻宋,留居開封,累官至禮部尚書。父潤,同知漳州總管府事,移居光州,任光州監(jiān)軍。
馬祖常自幼好學,“得錢即以市書”。稍長,更加篤于學。善寫文章,尤其致力于詩歌創(chuàng)作,被雅好漢文化的元文宗譽為“中原碩儒”。延祐二年(1315),元朝恢復科舉制度,馬祖常鄉(xiāng)試、會試皆高中第一,廷試第二,授應奉翰林文字。延祐三年(1316)冬,拜監(jiān)察御史。與同列上奏彈劾擅權的丞相鐵木迭兒。鐵木迭兒終被罷官。延祐五年(1317),宣政院經(jīng)歷,月余辭歸。延祐七年(1320),鐵木迭兒恢復相位,睚眥必報,屢次對馬祖常加以陷害而未得能逞。被貶職開平縣尹。[1](P39-140)為了避禍,馬祖常退居光州,以詩文自遣。鐵木迭兒死后,復官為翰林待制。
泰定元年(1324),任典寶少監(jiān);泰定二年(1325),任太子左贊善、尋遷翰林直學士;泰定三年(1326),考試大都鄉(xiāng)貢進士;泰定四年(1327),同知禮部貢舉,取士85人。是秋,拜禮部尚書,同年,為祖母守喪歸家;泰定五年(1328),復入禮部尚書。不久歸;至順初年(1330),知禮部貢舉,取士九十七人。召為燕王內(nèi)尉,再拜禮部,參議中書省事;至順二年(1331),拜治書侍御史,遷侍御史;至順三年(1332),轉徽政院副使。至順四年(1333),拜江南行臺御史中丞;至順五年(1334),拜樞密副使。晚年辭官回光州定居,后至元四年(1338)卒。蘇天爵為之撰寫了《馬文貞公墓志銘》。[1](P142)
馬祖常和蘇天爵結識,應該早在馬祖常受官翰林的延祐二年,即1315年。這時,蘇天爵隨父入都,在國子監(jiān)讀書,以學業(yè)優(yōu)秀而聞名。對之,當時任教于國子監(jiān)的著名學者如吳澄、虞集、齊履謙等均有一致好評。由此推斷,任職翰林院的馬祖常對蘇天爵必有耳聞,并有所接觸。兩年后,即延佑四年(1317),朝廷舉行國子學貢舉考試,馬祖常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主持考試。二十四歲的蘇天爵應試,以一篇《碣石賦》,大受馬祖常賞識,他力主蘇天爵為第一名,并有很高的期許??梢婑R祖常對蘇天爵的道德文章均有深刻了解。有馬祖常的推薦和提拔,蘇天爵得以出仕,可以說,馬祖常對蘇天爵有知遇之恩。
作為師生的馬、蘇二人,有著很多共同之處。
首先,二人具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見解和高尚的為官品格。其次,二人都具有深厚的儒學與文史修養(yǎng),在異族為主體的官場上,二人的政治實踐中都滲透這儒家要求的品節(jié)和追求。馬祖常一生也多次任職于監(jiān)察系統(tǒng),先后出任監(jiān)察御史、治書侍御史、南臺御史中丞等職,任職期間,直言敢諫,不畏強權。馬祖常任監(jiān)察御史時,“薦賢拔滯,知無不言”。上書勸請飲酒過度、不理朝政的仁宗“御正衙,立朝儀,御史執(zhí)簡,太史執(zhí)筆?!辈⑸蠒鴱椲喇敃r威權恣肆的奸相鐵木迭兒,列其十大罪狀,引起仁宗震怒,鐵木迭兒被罷相職。后來,馬祖常繼續(xù)上疏,彈劾其它不法官吏。后鐵木迭兒官復原職,馬祖常遭到報復,又不得不避禍光州。①[明]宋濂.元史.卷143.馬祖常傳:2412.這和蘇天爵當時以忤逆相意而被貶歸鄉(xiāng)的遭遇基本相同。
二人在“刑德結合”、體恤百姓、執(zhí)法公允等方面也多有相同之處。蘇天爵評價馬祖常說,他“三為臺臣,務鎮(zhèn)以肅,或擾憲渡,輒屏棄之”;又說,既嚴于執(zhí)法,而“論刑獄尤本哀矜,嘗請求量移流罪”,主張刑德結合,施民以仁政。
淵博的學識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使蘇天爵得到馬祖常及當時多數(shù)文學名臣的認可,師生二人間建立了深厚友誼,關系在師友之間。蘇天爵出生書香門第,一生筆耕不輟,著述宏富。而馬祖常也是如此。他“六七歲即知讀書,每年拜賀長者所賜金錢悉買書”。科舉高中后,名動京師,與袁桷、王士熙一時名流以文章相淬礪。而他們高層士人無不對蘇天爵人品學問欣賞有加。
至順元年(1330),馬祖常為蘇天爵的“雜著”作《跋》,專門講到當年國子監(jiān)考試中力拔蘇為第一的一段往事,寄情頗深。蘇天爵則一直比較注意收集馬的詩文,在所編《文類》中收錄了馬的詩文,數(shù)量居時賢之冠。馬祖常歿后,蘇天爵和馬祖常的從弟易朔,將各自所藏的馬祖常詩文若干卷合為一書,編成《御史中丞馬公文集》,又報請中臺,由維揚郡學為之刊行。至元五年(1339),蘇天爵親自作序以述其始末。[1](P65-66)蘇天爵以此紀念自已的恩師。
(三) 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三歲即知讀書,九歲已通曉經(jīng)典要旨。十四歲師從理學家吳澄。元統(tǒng)一南北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臺中丞董士選府中教書。成宗大德元年(1297),至大都(今北京)。大德六年(1032),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不久,為國子助教、太常博士、集賢院修撰。延祐六年(1319),為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集賢修撰。泰定帝時,升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jīng)世大典》,至正八年(1348)正月,病逝于家。
虞集學識淵博,精于理學,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元中期為文壇盟主,詩文俱稱大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與楊載、范梈、揭奚斯齊名,稱“元詩四大家”,他的詩力矯宋人之弊,直追唐人氣象,頗有老杜遺風。又長于書法,“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隸為當代第一?!盵2](P307)當時朝廷宏文典冊,多出其手。著有《芝亭永言》、《道園學古錄》、《道園類稿》等書。[3](P235)
蘇天爵是虞集任國子監(jiān)祭酒時的弟子,《元史·虞集傳》載,虞集一生桃李眾多,其中“國子諸生,若蘇天爵、王守誠輩,終身不名他師,皆當世稱名卿者?!庇菁敃r只是國子學里的一名助教,但他非常認真,對學生能因材施教,頗得學生喜愛。對此,《虞集行狀》曾生動的描述為“公為助教,即以師道自任,申國學之成法,以嚴正大之規(guī);本圣賢之書,以發(fā)精微之蘊。明事理之非二,通雅俗于性情。修辭者陳義必精,辨惑者無微不顯,學者資源質不齊,俱獲其益。有志者待公之退,多挾策趨門下,以卒其業(yè)。①全元文[M],卷1662,江蘇古籍出版社,2004(52):351-369.
顯然,蘇天爵應當就是“挾策趨門下,以卒其業(yè)”中的一員。虞集一生非常欣賞這位集才華與勤奮于一身的弟子,由此奠定了深厚的師生感情。
至順二年(1331)十一月,蘇天爵出任“南臺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督和臨察江南十道官吏。此時已經(jīng)四十九歲的虞集作《送蘇伯修御史》:“新除御史南臺去,頓覺文星闕下稀。病起可堪江霧濕,信還莫待苑花飛。千年鳳鳥來阿閣,萬里鱸魚出釣磯。總道揚雄文最古,君知頭白久思歸”。[1](P574)表達了虞集對蘇天爵盼歸和不舍的心情。
至正二年(1342)夏,四十九歲的蘇天爵拜湖廣行省參知政事,虞集作《送豫章熊太古兼寄蘇伯修參政》一文相送,可能是師徒二人自至順二年(1331)一別后再未見面,再次相見已相隔了十年之久,故虞集在詩中寫道:“十年一再見,我老君白頭”,讀之令人戚然。
至正八年(1348)五月,虞集病逝在家中,終年七十七歲。臨終之前,弟子趙汸一直侍候在老人的病塌之側,克盡弟子之道。每當“論及當世人材”,虞集“必以蘇天爵為許”。[3](P235)可見虞集對蘇天爵的珍視乃至于器重之深。而虞集的碑文是蘇天爵請歐陽玄所撰,趙汸則撰洋洋數(shù)萬言行狀,后連同自已起草的《行狀》一起寄給蘇天爵,請?zhí)K為之把關,趙在給蘇的信中寫道:虞宅得歐陽公為神道碑,計已徹尊覽。但所據(jù)《行狀》,未經(jīng)刪改,謹皆繕寫上呈,伏惟閣下必有不刋之論,可慰老先生于九原也。②[元]趙淓.東山存稿.卷3.寄上蘇伯修.由此可見古人之師生和師兄弟之間的道義關系,在辦理老師身后之事時的虔敬態(tài)度,不能不讓人為之感動。
(四) 袁桷
袁桷(1266—1327),字伯長,號清容居士,慶元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大德初,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后歷任應奉翰林文字、集賢直學士、翰林直學士、侍講學士等。
袁桷是南宋浙東學術的傳人,他曾師從南宋大學者王應麟,蘇天爵稱贊他:“講求典故制度之學
……接見中原文獻之淵懿,故其學問核實而精深,非專事記覽嘩眾取寵者所可擬也?!盵1]在袁桷的影響之下,蘇天爵對倡導經(jīng)世致用之學的宋代浙東學術十分向慕,認識到其特點在于“以多識為主,貫穿經(jīng)史,考核百家”,精通歷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制度及其發(fā)展。聯(lián)系到蘇天爵一生治學的宗旨,也正是“必欲措諸實用,不為空言”。不難看出,他求學志向略同于浙東學術,明顯有袁桷的影響。
泰定元年(1324),袁桷辭官南歸,時值翰林國史院始修《英宗實錄》,他舉薦正任功德使司照磨的蘇天爵參與撰著。蘇天爵乃被任命為翰林國史院典籍官,從此進入史學領域,所謂“凡三為史氏,在職八年”,歷任翰林國史院典籍官、應奉翰林文字、翰林修撰等史職。從入國子學讀書到任職翰林僚屬的十余年,是蘇天爵一生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其間,他薰沐于第一流的文人雅士之林,留連于史館豐富的皇家藏書之室,在如饑似渴中鯨吞虎噬、銳意進取。這一時期里,他完成了《國朝名臣事略》和《遼金紀年》兩種史書,后者不存,前者則是一部保存了許多重要史料的名著。另一部煌煌巨著《文類》(今稱《元朝文類》)也在汲汲編輯之中,后于元統(tǒng)二年(1334)成書。
(五)齊履謙
齊履謙(1262—1329),字伯恒。父親齊義善長算術,是元朝著名數(shù)學家和理學家。據(jù)《元史》卷172《齊履謙傳》載,履謙生六歲,從父至京師。七歲讀書,一過即能記憶。年十一,教以推步星歷,盡曉其法。十三,從師,聞圣賢之學。自是以窮理為務,成為一代“精研深究,博洽精通”學問大家。
履謙博覽群籍,具有深厚的學術修養(yǎng)。他著作豐富,有《易本說》四卷、《繁辭旨略》二卷、《蔡氏書傳詳說》一卷、《春秋諸國統(tǒng)紀》六卷、《大學四傳小注》一卷、《中庸章句續(xù)解》一卷、《論語言仁通旨》二卷、《皇極經(jīng)世書入式》一卷、《外篇微旨》四卷、《授時歷經(jīng)串演撰八法》一卷、《二至略景考》二卷等,有遺文若干卷。
至大四年(1311),元仁宗即位,推崇儒術,改舊圖新。齊履謙經(jīng)臺臣上言,擢為國子監(jiān)丞,改授奉直大夫、國子司業(yè)。自此與吳澄、馬祖常等一起在國子學執(zhí)教席。后曾升任僉太史院事等職,卒于天歷二年(1329)。蘇天爵少從履謙學,老師溘然去世,他撰寫了《元故太史院贈翰林學士齊文懿公神道碑銘》。
履謙一生為官清廉剛正,不畏強權。同時,關心時政,力圖解決社會弊端?;蕬c二年(1313)春,履謙針對元社會各種弊端和不良現(xiàn)象,上奏力“陳時務八事。仁宗為之動容,顧宰臣命速行之”。而他的1311年的國子監(jiān)考核制度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對完善教育制度有積極作用。但不久被調(diào)任太史局,他的離開,加上吳澄的病歸,國子監(jiān)頓失兩位良師,“學制稍為之廢”。延祐元年(1314)年,仁宗下詔“擇善教者”,眾望所歸的齊履謙復為國子司業(yè)。此時蘇天爵正就讀于國子監(jiān),是齊履謙的學生之一。履謙二度回到國子監(jiān),“律己益嚴,教道益張,每齋置伴讀一人為長,雖助教闕員,而諸生講授不絕”。同時,他力除教學弊端,努力提高國子監(jiān)的教學質量。他制定了對國子監(jiān)在讀學生進行按月考核的制度。
當時,國家每年在國子監(jiān)選拔六名貢生,一般是“以入學先后為次第”。履謙提出:“不考其業(yè),何以興善而得人!”乃修訂舊制,立升齋、積分等法。每季考其學行,以次遞升,既升上齋,又必逾再歲,始與私試。孟月、仲月試經(jīng)疑、經(jīng)義,季月試古賦、詔誥、章、表、策,蒙古、色目試明經(jīng)策問。辭理俱優(yōu)者一分,辭平理優(yōu)者為半分,歲終積至八分者充高等,以四十人為額。然后集賢、禮部定其藝業(yè)及格者六人,以充歲貢。三年不通一經(jīng),及在學不滿一歲者,并黜退之。這些強力措施得到仁宗批準實施,“自是人人勵志,多文學之士”。這些措施提高了國子監(jiān)的教學質量,為政府培養(yǎng)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由于資料所限,我們對蘇天爵與齊履謙的往還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這位博學而正直的老師,特別是他主持下的國子學教學改革,必定使蘇天爵受益不少,老師的學問、道德,也一定會影響到蘇天爵的一生。
(六)陳旅
陳旅(1288—1243),字眾仲,興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旅幼孤,資稟穎異,其外大父趙氏撫而教之,使旅得有所依,篤志求學,于書無所不讀。稍長,負笈至溫陵,從傅古直游,聲名日著。稍長,被薦為閩海儒學官。適御史中丞馬祖常使泉南,見而奇之,對陳旅說:“子,館閣器也,胡為留滯于此!”鼓勵他隨自己游歷京師。到京師后,在馬祖常的引薦和獎掖之下,陳旅以文會友,結交了許多名人,有執(zhí)掌國子監(jiān)的虞集,還有前輩重臣趙世延(1260—1336),趙以從太祖征伐有功,為蒙古漢軍征行大元帥,一生多有善政,尤喜與儒士交。虞集見陳旅的文章后,大為慨嘆,說:“此所謂我老將休,付子斯文者矣?!焙箨惵脼閲又?元廷預修《經(jīng)世大典》,命虞集與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同任總裁,虞集力薦陳旅參與編撰。趙世延對陳旅尤多關照,“與(馬)祖常交口游譽于諸公間,咸以為旅博學多聞,宜居師范之選”。在這些師長的幫助與推薦之下,陳旅出任國子助教。三年考滿,諸生不忍其去,請于朝,得以續(xù)任。后積官為應奉翰林文字、國子監(jiān)丞,卒于官,年五十六歲。著有《安雅堂集》十三卷。
蘇天爵在國子監(jiān)讀書時,陳旅和虞集都在國子監(jiān)執(zhí)教,二位師長都非常之欣賞蘇。陳旅有《送蘇伯修治書西臺詩序》一文,說往日蘇天爵為館臣時,表現(xiàn)得很沉默,人們以為他是個書呆子而已:
伯修之久處乎文儒之館也,人第見其泯泯默默,惟沉淺載籍,他若無所能者。
陳旅則以為這是人們并不了解蘇天爵,他認為蘇的為人“清明而溫厚,又善學以成其徳,人與之處不知和氣之熏蒸也?!弊阋婈惵蒙钪K天爵這個學生,他們之間始終保持密切的關系。蘇天爵編《元文類》成,陳旅為之撰序,稱:
伯修學博而識正,自為成均諸生,以至歷官翰苑,凡前言往行,與當世之所可述者,無不筆之簡冊,有《國朝名臣事略》與是篇并著。
又為蘇天爵匯編的《經(jīng)筵唱和詩》作序,亦多推獎之詞。看得出陳旅對這位出類拔萃的弟子確定另眼相待的。
后至元三年(1337),時任禮部侍郎的蘇天爵在家鄉(xiāng)“治其地為園,植桃杏數(shù)十本,而筑亭其中”,打算一旦歇官回來,“則與里之賢者于焉覽春物,以舒神情也?!标惵煤陀菁煌瑓⒓恿诉@座亭子的落成儀式,虞集為之起名“春風亭”,且題寫了匾額;陳旅則撰《春風亭記》以表祝賀。他的《安雅堂集》中,有許多題贈給蘇天爵的詩賦,這些詩賦大部分都為蘇天爵出行送行之作,或者贊揚蘇天爵政績之作。例如,《貢院中次蘇伯修韻上都》,《院中聞大駕先還再韻和伯修》,《送蘇伯修治書西臺詩序》等。陳旅是蘇天爵在國子監(jiān)讀書時的老師,二人交往的資料并不多,但可以看出師生之間的高情厚誼,看得出陳旅對蘇天爵影響之大。
(七)吳澄
吳澄(1249—1333),字幼清,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二十七歲時宋亡,入元后長期隱居不仕。五十多歲才應召出仕,屢任儒學職官,死后追封臨川郡公,謚文正。吳澄是元代南方理學和經(jīng)學的代表人物,著作豐富,學譽崇高,世稱草廬先生,他所創(chuàng)立的學派稱“草廬學派”。本人有《易纂言》十卷、《易纂言外翼》八卷、《儀禮逸經(jīng)》二卷,又有《吳文正集》一百卷。
吳澄曾任國子監(jiān)丞、國子司業(yè),他也是蘇天爵在國子監(jiān)時的老師,而且是國子監(jiān)里德高望重的前輩名師。吳澄長于經(jīng)學,尤長于經(jīng)籍注疏,同時宗尚理學,以朱熹之學為正統(tǒng)。有趣的是,虞集也是他的弟子,而且是一生以恢宏吳澄之學為已任的弟子。虞集雖然以詩文為長,但也注重理學,而且主要是宗奉程、朱之學。我們從蘇天爵的著作中,也不難看出經(jīng)過在國子監(jiān)的學習,吳澄的理學對他有深刻影響。后世學者認為,蘇天爵不為理學家宗派門戶之見的限制,他調(diào)和許衡、劉因之學,雖然尊崇吳澄,但有人認為“其明體適用之學,實得之魯齋先生許文正公云?!盵19]對陸九淵的“心學”他也加以肯定,在門戶之間壁壘森嚴的當時,這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足見他的眼界開闊,學術胸懷寬廣。實際上他根本上就主張“領國家九有會同,崇尚文治,而伊、洛諸儒之書廣布于世,不亦宜乎!”浙西廉防副使徐思讓以周敦頤《太極圖說》、《通說》、張載《正蒙》、《西銘》四書合刊為《性理四書》,請?zhí)K天爵撰序,蘇在序中談了自已的認識:
昔人有以道學、政術為二事者,先儒深以為非,謂孟可作,將推其所得施諸天下歟,將以其所不為而強天下歟?蓋王者為民父母,視四海之民如己之子,則講治之術,必不為五霸之假名,秦漢之少恩矣。
蘇天爵一生并沒有理學著作,他的學術成就主要是在歷史學上,特別是當代史上。詩文創(chuàng)作也成就突出,惜乎只有文集保存下來,詩集早就失佚。但,吳澄對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表現(xiàn)在他對程朱和許衡、劉因、安熙、吳澄的敬重和揶榆上,也在他對理家諸家公允相待的態(tài)度上看得出來。
蘇天爵一生宦業(yè)有成。他除了任職監(jiān)察司法工作成績突出外,還擔任過高層決策領導,先是在中書省任禮部侍郎、吏部尚書等職,后又擔任湖廣行省和江浙行省參知政事,都屬于決策層的高級職務,是管理一省政務的封疆大吏。盡管他做官的道路并不順暢,也曾經(jīng)遭際不公正的待遇,但總體言之,以一個出身漢族士人的人而言,他的仕途仍算通暢。而從其一生的經(jīng)歷可以看出,蘇天爵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和贊譽,主要是因為受當時理學思想的熏陶,而由此樹立的儒家出世的政治理想,而這一思想的樹立則主要受益于蘇天爵的諸位老師。
受安熙、馬祖常、虞集諸位先生影響,儒家思想“內(nèi)圣外王”的人格素養(yǎng)和品質得以根植于蘇天爵腦海中,并指導著他一生的活動。這一品質要求士人用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來克己治人,加強自身“內(nèi)圣”道德修養(yǎng),后把這種修養(yǎng)釋放出的巨大精神力量付之與實踐,轉化成為“治國安民”的“外王”政治理想,它以“博施濟眾”民本政治為最高追求。“心系百姓”的“用世”思想是始終貫穿于儒家思想當中。
也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前輩實際的激勵下,蘇天爵成年之后已經(jīng)具備了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完美的個體道德和憂國憂民的政治事功,這些無疑都體現(xiàn)了他始終按照“內(nèi)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人格來要求自己,在其人格構建中達到“內(nèi)圣”,在政治實踐上體現(xiàn)“外王”,從而使得蘇天爵在政治上和歷代有成就的名臣碩儒一樣,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抱負,并能在元代如此復雜的環(huán)境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成為一代名臣和歷史學家、文學家。
[1] [元]蘇天爵.陳高華,孟繁清點校.滋溪文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7.
[2] 陶宗儀.書史會要[M].上海書店,1984.
[3] 羅鷺.虞集年譜附錄一[A].虞集著述考[C].鳳凰出版社,2010.
Su Tian-jue’s Academic Biography and Acquaintances
ZHAO Dong-ping
(Department of Histor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 China)
Su Tianjue is a famous Chinese official during the late Yuan Dynasty.He won his high political position with distinguished successes in academic field as well,which bears a deep connection with his learning linage from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This is also a feature which many Chines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shared that time.As a result,to study Su’s connections with teachers and friends is contributing to the study of Yuan history too.
Yuan Dynsty;Su Tianjue;Teacher Linage;friendship
K247
A
1008—1763(2011)04—0080—06
2010-11-16
趙東平(1972—),男,安徽宿州人,暨南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遼夏金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