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宜[淮海工學院國際學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5]
西奧多·德萊塞的小說敘事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西方對德萊塞的研究,從1900年對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的評論算起,迄今已有約一百一十年的歷史。德萊塞被看做是美國自然主義作家的杰出代表,達爾文進化論的信徒,20世紀資本主義黑幕的揭發(fā)者。評論界對德萊塞小說創(chuàng)作的研究視角是多方面、多維度的。本世紀初,國內(nèi)學者從消費文化的視角對其進行的研究曾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但迄今為止,仍缺乏從認識論的角度宏觀、系統(tǒng)地探析德萊塞對揮霍性消費思想動態(tài)的、復雜的認知過程。認識論認為,人對世界的了解大致經(jīng)過三個階段:對世界知之甚少;對個人的了解劇增;個人和世界的相互了解都大幅度提高。這三個階段并不是孤立的,當?shù)谝缓偷诙A段仍在進行中時,第三階段也會開始。這樣的認識過程決定了個人與世界的關系以及人的主要行為模式:個人對社會的服從;個人和社會的對立;個人和社會的妥協(xié)。服從、對立和相互妥協(xié)也因此成為人有史以來基本的社會表現(xiàn)模式。西奧多·德萊塞——這位見證并率先記錄美國揮霍性消費初始、興盛的美國文學的靈魂人物,對于消費文化的態(tài)度恰好符合了這樣的認知模式:擁抱——反撥——整合,期間夾雜著困惑和懷疑。
一 美國內(nèi)戰(zhàn)后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國社會從以生產(chǎn)為主的社會轉變成一個以消費為主的社會。19世紀末20世紀初,崇尚揮霍性消費和物質占有的消費主義登臺露面,盛行于20世紀20年代,一直持續(xù)到“二戰(zhàn)”,甚至到美國取得冷戰(zhàn)勝利的輝煌之時。德萊塞從1900年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嘉莉妹妹》開始,率先記錄了世紀之交美國大眾核心價值觀念的裂變:以生產(chǎn)和勤儉節(jié)約為主導的價值觀念讓位于以消費和享樂為主導的意識形態(tài)?!巴黄剖`消費和清教禁欲主義教條的壓抑,刺激人們的貪欲,占有和消費物質,成為資本主義商業(yè)文化和當時新興的大眾文化合謀的核心內(nèi)容。日益強大的財富誘惑和享受欲望的增長,動搖著大眾的信念,宗教精神逐漸被世俗精神所取代,最終是群眾性消費使清教倫理讓位于消費享樂主義?!薄罢加小麧M足——欲望的更大激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占有”成為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構成了所謂的“消費異化”:消費把自身“鑄造成具有意識形態(tài)功能的社會主流文化,使物的符號價值成為消費社會的倫理標準和價值標準”。女性在消費社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們不再把自己同丈夫的性關系看做是沿襲生命的手段,而是看做娛樂的經(jīng)歷,因此,她們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富有性感,痛痛快快地享受性生活,新時代的女性開始向傳統(tǒng)道德標準挑戰(zhàn)。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女人不僅僅是消費者,還被看做是成功男性的消費品,男人把擁有漂亮女人或許多情婦看做是成功的標志。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思想領域中,還盛行著“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這是把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規(guī)律移植到人類社會的結果,它揭開了美國“自由、民主”的溫情面紗,人們?yōu)榱宋镔|需求或富有,拋棄了道德原則,這是消費社會的又一大經(jīng)典景觀。作為敏感而又想象力豐富的作家,西奧多·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以其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敘事充分表達了他對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狀況的認識、思考和判斷。在他早期創(chuàng)作的《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金融家》(1912)、《“天才”》(1914)中,主人公大都在物質上富裕,享受了擺闊性消費,雖然按照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評判,他們的追求過程是不道德的,但德萊塞安排這些人物都獲得了物質上的成功。年輕、漂亮的打工妹——嘉莉,在消費享樂浪潮的包裹中,為了過上舒適的生活,先后與兩個男人未婚同居,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卻獲得了錦衣華服、名譽、地位以及與之相伴的金錢和財富。德萊塞不但沒有責備嘉莉的這些行為,反而對其充滿了同情,這就顛覆了傳統(tǒng)小說中擁有相似行為的女性的悲慘結局,反映了初出茅廬的德萊塞對追求物質生活為主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贊同?!都卫蛎妹谩分械闹魅斯卫颢@得了物質上的勝利,雖然她在物質追求過程中不時地停下想一想是否應該這樣,之后卻仍然朝物質直奔過去。對世界知之甚少、出身卑微、不懂世故,對美國文學界了解也不多的德萊塞,有意無意地闖入了禁區(qū),他像嘉莉一樣,雖然時有困惑甚至質疑,但仍然大膽地、熱烈地擁抱了新興的消費意識形態(tài)。“這正是德萊塞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沒有很高的文化教養(yǎng),更不是文藝圈子中的人,時尚的美學趣味,虛偽的道德標準,假面具,遮羞布那一套東西對他毫無影響??梢哉f,他是沒有傳統(tǒng)負擔的人,沒有舊道德的壓力的人。”
深受適者生存思想和消費意識形態(tài)影響的德萊塞坦率地敘述了他對自己所見到的一切的態(tài)度和理解,這卻攪亂了舊的道德秩序,《嘉莉妹妹》差一點被扼殺,他本人也曾因此徘徊在河邊想要自殺。然而,歷經(jīng)磨難的第一部小說最終能夠出版,還是給德萊塞極大的鼓舞,他接著就撰寫了《“天才”》這部小說,寫了十幾章后,他又開始寫《珍妮姑娘》,由于身心遭受到巨大的傷害,直到七年后他才重寫《珍妮姑娘》,到1911年該小說才得以出版。隨之《“天才”》也完成了,《金融家》正在進行中。
《珍妮姑娘》寫的是十八歲的珍妮因接受五十二歲的布蘭德的金錢、禮物和各種幫助,未婚先孕,之后又成了三十六歲的紈绔子弟萊斯特的情婦,她的家庭和親人因此得到了物質和地位上的改善。萊斯特曾幫助珍妮購置了一處有九個房間連同一個院子的住宅,還有相當多的各種家具設備,珍妮看見一家老小住在里面舒適無比,心里非??鞓?,甚至連當初因珍妮不遵守傳統(tǒng)道德規(guī)矩而和她斷絕父女關系的父親——老格哈特都感到非常滿意。老格哈特在珍妮的照顧下得到了善終,從最初鄙視她到最后認為“你是個好孩子,珍妮”。物質的富有挽回了親情。萊斯特為了得到父親的遺產(chǎn),維護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最終拋棄了珍妮,過上了錦衣玉食、揮金如土的物質生活。德萊塞對消費主義的認可表現(xiàn)在他讓珍妮和萊斯特最終都獲得了物質上的成功。
德萊塞對消費主義的熱愛在欲望三部曲的前兩部《金融家》和《巨人》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以歷史人物查爾斯·T·耶克司為原型,把小說主人公柯帕烏塑造成精力充沛、崇尚叢林法則、按欲望行事、為達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的金融“巨人”。在這兩部小說中,德萊塞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主人公柯帕烏肆無忌憚地在商場中爭斗、叱咤風云、追逐女人、擺闊性地消費,通過豪宅、藝術品、美女等來彰顯其權力、身份和地位。柯帕烏認為“既然生活是沒有意義的,自然是沒有道德的,最好我們就富裕起來,強大起來,能夠買到愛情和奢侈。他對那些被道德規(guī)范所約束的懦弱者只有瞧不起的同情,對那些不惜一切去獲取的巨人充滿了崇敬”。在《金融家》和《巨人》中,柯帕烏在事業(yè)和愛情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柯帕烏的話語似乎道出了德萊塞本人的思想,德萊塞本人完全折服于柯帕烏將費城、芝加哥和倫敦隨意征服的氣魄,傾倒于柯帕烏使成群結隊的女人神魂顛倒的性魅力。此時,風華正茂的德萊塞對于揮霍性消費的熱衷態(tài)度可以說是極度地追捧,他希望自己就是柯帕烏,為了滿足物質和感官享受,哪怕拋棄、踐踏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也在所不惜。
《“天才”》于1915年出版,是德萊塞所有小說中爭議最大的一部。次年遭禁,直到1923年才重新面世。這部小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德萊塞的自傳,寫的是德萊塞少年起到他完成《珍妮姑娘》止這段時間。主人公尤金·威特拉在早年表現(xiàn)出繪畫的藝術天才,但他受到當時美國流行的消費主義不可抗拒的影響后,渴望漂亮衣服、汽車等物質享受和魅力女人,棄藝從商,擠進紐約的上層社會,享受到可以和土耳其國王蘇丹相媲美的物質生活。然而,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日漸衰退,他曾經(jīng)迷戀并為之奮斗的女人也離開了人世,他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很痛苦,重新尋求基督教和各種宗教玄學等精神療法,尋求暫時的避風港。最后,尤金希望能夠在孩子身上找到一個結合點,即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傳統(tǒng)家庭的安逸,這樣的結局象征著德萊塞思想上明顯的變化:他就像尤金一樣,雖然一度渴望、熱衷于揮霍性消費生活方式,但當他得到了他曾經(jīng)極度渴望的物質生活后,卻失去心靈的安寧和幸福感,他重新思考傳統(tǒng)家庭和精神追求的意義;他作品的經(jīng)歷也促使他關心政治,重新思考宗教、道德的意義。對消費生活體驗越深,透視得也越多,此時的德萊塞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開始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丁疤觳拧薄肥堑氯R塞對消費思想態(tài)度變化的分界。
二 消費穩(wěn)步進入社會生活和道德的核心,到20世紀20年代,物質繁榮達到了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消費主義的文化形態(tài)逐漸完成了物欲對心靈的全面掃蕩和統(tǒng)治,消費享樂的價值取向蔚然成風。這不僅在德萊塞的作品中,在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其他20年代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得到確證。天才的德萊塞敏銳地捕捉到隨之而來的深刻的社會和精神危機。如果說德萊塞在《嘉莉妹妹》《珍妮姑娘》《金融家》和《巨人》中表明的是他對清教道德傳統(tǒng)的背叛,那么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的擁抱,中間夾雜著些許的困惑和懷疑,隨著他本人閱歷的增加,對社會和自我了解的增多,到《“天才”》這部小說時,他以主人公最終的悲劇和反省清楚地表明了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的放棄,而在《美國的悲劇》(1925)中德萊塞則發(fā)起了對消費文化的全面反攻。
不同于德萊塞之前小說中追求物質享受成功的人物,《美國的悲劇》敘述了主人公克萊德·格里菲斯深受消費主義的毒害亦步亦趨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巳R德生長于篤信宗教的家庭,但是,父母的寒酸形象、姐姐的屈辱遭遇、整個社會對于他們這樣可憐亦可悲的弱勢家庭的冷漠態(tài)度,恰恰成為他宗教信仰的反面教材。他對有錢人花天酒地、為所欲為的花花世界羨慕不已。從注重衣著打扮、逛妓院,體驗享樂、炫耀,體味戀愛中金錢在生活中的分量,到出車禍軋死一個孩子后逃之夭夭,深受消費享樂思想浸染的克萊德最后想要殺害已經(jīng)懷孕的女友,其一系列的非道德行為愈演愈烈,最終成了一個典型的喪失尊嚴的消費主義的犧牲品。德萊塞在《美國的悲劇》中通過克萊德一步步走向毀滅的過程展示了消費主義盛行的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上流社會的虛偽,底層社會的悲慘,司法的不公,宗教的軟弱和虛空,揮霍性消費對人的異化及其所導致的幻滅……這一切表明了德萊塞對消費主義盛行的美國社會的不滿,對消費主義思想的反撥。
可能連德萊塞本人都沒有意識他自己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復雜、動態(tài)的心理:一方面嘉莉的成功、柯帕烏在商場和情場的得意,表明了德萊塞對消費主義的認可和渴望;另一方面,赫斯特伍德等的悲慘結局和嘉莉獲得物質富足后的孤獨,象征著種種欲望和消費主義的失敗,表明了德萊塞對消費主義的困惑、懷疑和反思。如果說《“天才”》是德萊塞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態(tài)度變化的分水嶺,德萊塞在該小說中開始了對消費文化明顯的批判,那么《美國悲劇》就是德萊塞對自己在早期創(chuàng)作中積極擁抱,在現(xiàn)實生活中身體力行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反撥。
德萊塞在1946年出版的小說《斯多葛》(《欲望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中,描寫柯帕烏在倫敦的地鐵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卻因病撒手人寰,與欲望、金錢、地位、名譽、女人等一切他一生追求的東西分手了,最終“除了一個墳墓和記憶,什么也沒有剩下”。在死亡來臨之際,他感到自己太渺小,“孤寂,精神上的孤寂”,“在精神上懷疑生活的意義本身”。此時的他每每想到孩子和妻子就有一種罪孽感。深愛他的女人——艾琳——揮霍性消費的典型象征,曾經(jīng)是那么的光彩照人、那么奢侈,那么喜歡浪漫、冒險并富于反抗精神,不久也在痛苦中死去。德萊塞在這部小說中對柯帕烏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失去了對主人公的同情和羨慕,也失去了對柯帕烏所代表的價值觀的興趣。此時的柯帕烏和嘉莉一樣,從物質追求轉向對精神旨歸的追求。白麗尼斯則是這種追求的體現(xiàn),她代表著“寧靜、和平”,“白麗尼斯希望自己的生活意義不僅是造福自己也要造福別人”。德萊塞借白麗尼斯不僅表明了對消費主義思想的摒棄,而且明確地表明了對理想主義的追求:金錢、地位與感官享受,在慈悲胸懷面前微不足道。這或許是垂暮之年的德萊塞自己的人生感悟,由此可以看出德萊塞此時對消費主義明顯的否定態(tài)度。德萊塞在《斯多葛》中,企圖“在浪漫主義的理想主義中找到方法否定柯帕烏的野蠻原始動機”。德萊塞后來曾崇拜過共產(chǎn)主義,并于逝世前加入共產(chǎn)黨,由此可以看出其理想主義思想的萌芽狀態(tài)。
三 德萊塞于1914年開始《堡壘》這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直到1945年最終完成。世事滄桑,德萊塞的思想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揮霍性消費盛行多年已呈下滑狀態(tài),兩次大戰(zhàn)后人們精神世界混亂困惑,德萊塞源于自身的經(jīng)歷,在這本小說中探討人性的追求以及傳統(tǒng)家庭、傳統(tǒng)道德、傳統(tǒng)宗教信仰的重建。該小說一反前兩部小說中對道德和傳統(tǒng)的蔑視,塑造了一個追求傳統(tǒng)道德,獲得美滿婚姻的精神堡壘——蘇倫·巴恩斯的人物形象。這位銀行家在青年時期,遵照“神之光”的指引,辛勤工作,在華琳家的地位逐漸提高,最終娶得意中人——華琳的女兒,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夢想。因此,他對上帝更加虔敬,表現(xiàn)出一切的美德:正直、勤勞、忠誠、仁慈、守秩序,一生只愛一個女人等等,并憑著自己的這座堅固的心靈堡壘支撐起人生中最美滿的階段——婚姻甜蜜、家庭和諧幸福的美好時光。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支撐起蘇倫幸福的生活。
然而,他在執(zhí)行教義、教規(guī)的過程中,對孩子始終表現(xiàn)出嚴肅、謹慎、刻板的態(tài)度,不顧及孩子們已經(jīng)受到消費主義的影響,導致孩子們要么叛逆,要么逃避。小兒子斯蒂華特在學校里放浪形骸,揮霍享樂,被控犯有謀害罪之后,后悔自己沒有遵照“神之光”的引導,成了迷失在物質追求中的飛蛾;大女兒與一位教授保持著非婚的親密關系;最小的女兒離家出走,婚前同居;大兒子與二女兒盡管取得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成功,卻在心靈上背離了對上帝的虔誠與敬畏。兩代人的矛盾和悲劇折射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在物質的尖銳叫囂和欲望肆虐的世界里,舊的信仰坍塌,新的信仰還未建立。處于新舊價值觀念交替期間的人,在盲目掙扎中付出了代價,催人深思。德萊塞借羅達姨媽之口說道:“他們太信宗教了。所有巴恩斯和華琳這兩家的人,對于宗教和責任的問題,都太固執(zhí)了。他們牢牢地抱著教友會教義不肯放手,一直要到這種教義就像人一樣死掉了為止?!钡_達姨媽一再強調(diào):她所反對的是他們固執(zhí)、不讓人享受生活的做法,而不是教友派的教友們。在她看來,“你怎么能夠丟掉音樂,跳舞,戲院,書和電影,而仍然能夠適應今日的世界?這是做不到的!”這表明德萊塞希望把傳統(tǒng)的宗教、道德信仰調(diào)整得不那么狹隘、不那么不合時宜,讓年輕的下一代能夠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信仰宗教和道德。而孩子們付出的代價足以讓巴恩斯的靈魂受到震顫,讓他和他的信仰改變。“很顯然,這個世界在改變,他自己也看得清楚。他必須努力去了解他的孩子們?!弊罱K,蘇倫·巴恩斯抵御住了各種誘惑,戰(zhàn)勝了各種挑戰(zhàn),克服了種種痛苦與考驗,在深化和升華的精神信仰“愛與自然的和諧一致中”尋到了慰藉,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德萊塞在小說結尾處讓蘇倫·巴恩斯平靜而有尊嚴地死去,意旨讓這座精神“堡壘”在歷盡磨難、加以改進后,依然是具有代表性的堡壘。小說中巴恩斯把他的同情與關切向自然界的花與昆蟲,向女兒埃達延伸過來,并讓埃達繼承下來?!氨尽辈粌H依然矗立,而且被承襲下來,這是《堡壘》的另一含義。
德萊塞選擇這樣的題材和故事情節(jié),一方面表明德萊塞對基督教精神的理解和很大程度上的接受;蘇倫·巴恩斯的死表明了對基督教精神的追尋;而其孩子的悲劇也表明了德萊塞本人對消費意識形態(tài)的否定態(tài)度和對適應新社會的價值觀念的思考和探究:老一代要認識到新的消費意識社會的不可抗拒性和影響的巨大性,畢竟,支撐舊的宗教倫理的社會經(jīng)濟基礎一去不復返了。德萊塞渴望傳統(tǒng)社會和新社會之間有一個理想的社會,以便舊的道德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適應新時代的變化。透析德萊塞的文本敘事,德萊塞希望找到兩代人或兩種思想的連接點。這是德萊塞歷經(jīng)世事滄桑、整合或試圖整合思想之后的心路表達,以及對理想世界的渴望。
消費主義思想影響了德萊塞大半生,把德萊塞的主要作品進行系統(tǒng)研究,會發(fā)現(xiàn)“擁抱——反撥——整合”是他對美國消費意識形態(tài)的認知模式;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一位偉大的作家,其價值觀念是復雜、變化的,有時還是互相矛盾的,正因如此,才使我們看到其作品的恢弘和無盡的意義。
[1]Alfred Kazin and Charles Shapiro.The Stature of Theodore Dreiser:A Critical Survey of the Man and His Work[M].New York: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55.轉引自蔣道超《德萊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Theodore Dreiser.The Stoic[M].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 Inc.,1947.
[3]Richard Lehan.Theodore Dreiser:His World and His novels.[M].London and Amsterdam: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F(xiàn)effer& Simons,Inc,1969.
[4]董衡巽.美國現(xiàn)代小說風格[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11.
[5]羅德·霍頓,赫伯特·愛德華茲.美國文學思想背景[M].房煒,孟昭慶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6]蔣道超.德萊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6.
[7]毛凌瀅.倫理與欲望敘事:德萊塞《美國悲劇》的當代啟示[J].外國文學研究,2008,(03).
[8]西奧多·德萊塞.堡壘[M].許汝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
[9]西奧多·德萊塞.“天才”[M].主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出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