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格含義辨析

2011-08-15 00:48劉麗敏王利敏
關鍵詞:權利能力羅馬法主體資格

劉麗敏,王利敏

(石家莊市委黨校,石家莊050051)

人格含義辨析

劉麗敏,王利敏

(石家莊市委黨校,石家莊050051)

在對人格的產生、發(fā)展歷史作簡要分析的基礎上,就學界關于人格界定的一些觀點加以辨析,對科學界定人格的含義提出一些建議。

人格;人格權;權利能力;人權

問題的提出:目前在法學上,人格一詞被賦予不同的含義并在不同的場合使用,這種狀況造成了理論界對人格界定的混亂。與此同時,民法典草案設專編對人格權加以規(guī)定,這種立法體例的創(chuàng)新引發(fā)了國內學者對人格權問題的大討論。然而,討論雖多,但是對人格權賴以存在的基礎,即人格含義的界定卻很不統(tǒng)一??赐昊蛘呗犕赀@些討論的人對究竟什么是人格,往往更加迷惑了。在人格、人格權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有必要對人格的含義加以討論。

人格(personality)一詞在現(xiàn)代是被不同學科使用的概念,如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當然也包括法學。不同學科中關于人格的含義,其界定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但基本上又都是相通的。在社會學意義上,人格是指“人之特質與品格”[1],是個人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格的總和。在哲學上,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覺、意志和情感等機能的全體,它是唯一真實的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基礎。在心理學上,人格“以先天之稟性予后天之習慣,為個人之人格基本”[2]。人格即個性。以上諸學科界定人格的一個基本的相同之點在于它們都是僅從自然人個人出發(fā)界定人格的,而不包括社會組織體的“人格”。而在法學上之人格雖然也與自然人個人緊密相連,但似乎卻超出了自然人的范疇而擴及社會組織體,構成了與其他學科人格含義的巨大不同。不同學科雖然各有特點,但應該能夠互相借鑒,保持協(xié)調,以符合人們的一般觀念。

一、人格發(fā)展的歷史回顧

人格一詞作為一個法律用語首先在羅馬法使用是沒有異議的。人格一詞來源于拉丁語persona[3]。古羅馬的人與現(xiàn)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有三種含義:一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被稱為homo,即人類,它包括自由人和奴隸;二是具有身份的人,被稱為caput,原意是指書籍里的“章”,具體指戶籍冊里的家長(因其登記在冊里的第一章,其他成員列在其后);后來把homo和caput統(tǒng)稱為persona,原指戲劇中的假面具,它表示劇中不同角色的人的不同身份,后被羅馬法用于指代不同的人的不同身份和地位[4]。羅馬法中的人格的產生或確認完全基于人的身份和地位。羅馬法上的人格可從三個方面的內容來表現(xiàn):即自由權、市民權和家族權。只有上述三種權利完全具備時,始具有完全的人格;只具有其中一種或兩種權力的人就是具有不充分人格的人;三種權力均不享有者,則無人格可言[5]。在羅馬法上,奴隸和物一樣被視為奴隸主的財產,根本無人格,其他不是家父的自由民享有有限的人格,家父則享有完全的人格??梢姡_馬法上的人格是不平等的,而且首先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根據羅馬法的規(guī)定,一個人必須同時具有自由民、市民、家父三種身份才能成為羅馬法共同體的成員,才能具有法律上的地位,否則就是奴隸,或者是依附于家父的從屬者,或者是外邦人,是不具有或不完全享有法律權利的。因此,羅馬法上的人格是一種人的社會政治地位的描述,是帶有階級性和等級性的,它是人享有法律權利(包括公法權利和私法權利)、承擔法律義務(包括公法義務和私法義務)的資格。否則,無論其政治活動還是民事活動都是受限制的。事實上,只有家長才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由此可見,羅馬法上的人格是一種人的法律主體資格,而且是帶有等級和身份色彩的不平等的法律主體資格,具有公法性質。

中國古漢語中最早出現(xiàn)人格一詞據考是章炳麟著《諸子略說》:“孔子平居教人,多修己治人之言,不求超出人格?!保?]其中人格是指以人事為范圍。而這是晚近的著作,其與羅馬法上之人格大相徑庭。

在關于人格權的諸多著述中,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世紀)人格的發(fā)展很少被人們提及。這是有理由的。因為在漫長的中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封建神權和特權統(tǒng)治下的黑暗社會,教會法對封建神權推崇備至,極力維護封建特權,廣泛推行禁欲主義,人們的個性普遍受到壓制,根本無人格和尊嚴可言,就連奴隸制法律中保護人格權的規(guī)定也被消磨殆盡了[2]??梢哉f,人格權在中世紀“死亡”了,人格一詞也近乎被人們所遺忘。

資產階級革命以來,每一個人的獨立地位和自由意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人格權的保護得到了全面的復興,人格作為一個法律用語也不斷地出現(xiàn)在各國的立法文件中(但尚未在這些立法文件中發(fā)現(xiàn)人格權一詞)。隨著人格權制度的不斷發(fā)展,人格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對其范圍的認識也基本趨同,大體包括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名譽權、信用權、隱私權、貞操權等。而人格一詞在近代法學上的使用可謂五花八門。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格和人格權等詞主要出現(xiàn)在民法著述中,而憲法等公法中使用的則較少,而且多直接引用民法學者的界定。

二、人格含義辨析

人格一詞在當代法學上的使用可以說是極為混亂的。羅馬法上人格的原有含義,即作為法律主體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的特定含義,已基本上被權利能力一詞所取代,并且發(fā)展為平等主體的資格。而權利能力是德國法的創(chuàng)造,一方面,它代表民事主體的法律主體資格,與羅馬法的人格在民法領域的含義是相同的,另一方面,有學者認為權利能力一詞是德國法為了解決法人民事主體資格問題的創(chuàng)造[7]。而德國法是典型的大陸法系,其對羅馬法的繼受可謂眾所周知,所以很多受德國法影響的學者將人格等同于權利能力是不足為奇的。同時,人格權在德國法上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各種具體人格權保護和新型人格權的創(chuàng)設是其表現(xiàn),一般人格權是德國法學家們的一大創(chuàng)造。再者,人格權離不開人格,學者們對人格權的概念從各種具體人格權加以抽象概括,形成了較統(tǒng)一的概念,需要在和人格權統(tǒng)一的基礎上使用人格一詞。種種現(xiàn)象造成了人格一詞在法律上使用的混亂。另一個問題是法人(社會組織體)有了人格。

鑒于民法對人格界定的統(tǒng)治地位,故本文主要就民法中人格含義的諸種界定是否科學加以辨析。

一般的觀點認為人格有三層含義。第一,人格是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個人和組織,包括自然人和法人[2];第二,人格是指作為民事主體必備條件的民事權利能力[6];第三,人格是一種應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具體包括人的人身自由、生理活動能力的安全、主體專有標示的安全、主體獲得良好社會評價的安全、人的尊嚴、婚姻家庭關系中的人身利益、公民的生活秘密及其他自由等[8]。這實際上是從人格權的客體角度界定人格。以上三種表述構成了人格的含義。不可否認,在民法著述中,人格主要是在上述三種意義上使用的,但是這樣界定人格卻未必合理。理由主要有:(一)人格忽而是主體,忽而為客體,忽而又為資格,且同出現(xiàn)在民法文獻里或同出現(xiàn)在一篇文章里,其意思何其混亂。且人格是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個人和組織的說法也不符合人的一般邏輯觀念,個人和組織(且不論其具不具有人格)是實在的,而人格則是由這種實在派生出來的關于人的各種特征的抽象描述。雖然二者須臾不可分離,但卻也不能等同使用,看到一個人不等于看到一個人格。(二)人格不同于權利能力,更不能說是等同于民事權利能力。這一點已在理論界基本上達成了共識。權利能力是德國法的創(chuàng)造,它的概念無疑可以追溯到羅馬法中的人格,權利能力的基本內容均體現(xiàn)了羅馬法上人格的內容,但是它畢竟與人格有著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它不同與羅馬法上人格,羅馬法上的人格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且這種身份和地位是可以轉移的,而現(xiàn)代的權利能力則和身份沒什么關系,更不可以轉移;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當代的人格,現(xiàn)代人們理解的人格的含義已遠遠超過了法律主體資格的范疇,更遠遠超過了民事主體資格的范疇,權利能力是人格的某一方面的體現(xiàn)。當代人們理解人格更從人的本身出發(fā),更加體現(xiàn)為作為一個人,其身體、自由意志和精神情感利益的蘊涵上,也即是說人們使用人格是更多地和各種具體的人格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對人格的大討論正是基于人格權的爭論,而非基于對民事主體資格的爭論。在民事領域,關于主體資格的描述自德國法以來在許多國家(包括我國,我國從《中華民國民法典》到《民法通則》均使用了權利能力的概念)已為權利能力所專指,如果再用人格指稱民事主體資格一則是資源的浪費;二則造成了概念的混亂,人格和人格權的概念也產生了錯位??梢?,權利能力不同于人格,不能將二者等同對待。(三)人格是一種應受法律保護的利益的說法實際上是講人格等同于人格利益,是從人格權的客體角度界定人格,這種界定雖然講人格和人格權統(tǒng)一起來,但認為人格即人格權客體其實是不科學的,它混淆了人格和人格權的關系,造成了邏輯上的矛盾人格不是人格權的客體。因此,從上述三種角度界定人格,無論是從單獨一個角度說,還是結合考慮都是不合適的。實有必要更新觀念。

尹田把人格界定為人的一般法律地位,即人稱其為人的一般法律地位[7]。人的一般法律地位實際上仍是一種資格的描述。人的一般法律地位即一個人享有或承擔基本法律權力和法律義務的地位(資格),這同羅馬法的人格的意旨是相同的,二者只不過因處在不同的政治環(huán)境下其性質和內容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而已。一般而言,人的一般法律地位應當是由一個國家最根本的、效力最高的法律予以確認的,當代社會是一個憲政和民主的社會,人的一般法律地位應當由憲法確認[7]。這種界定首先和人格的最初含義統(tǒng)一起來,加之人格的最初含義也主要是公法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被稱為人格的回歸,并且將人格權上升到憲法的高度,很具有吸引力。但是這樣界定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即人格和人權和人格權的關系問題,主要是人格是和人權對應還是和人格權對應?人格權是否能等同于人權?既然人格是人的一般法律地位,即享有或承擔基本法律權利、法律義務的資格,且是由憲法確認的,那么,具有人格就必然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即人權(憲法學者大多將人權界定為人民或公民的基本權利)。如此,人格是人權的上位概念,人格是享有人權的資格和基礎。(人格還有承擔義務的資格的含義),而且與人權應該是一種對應關系。但這種推理現(xiàn)有的理論是存在重大矛盾的:首先,依人們的一般觀念,人格與人格權應當是一種對應關系,人們論及人格,一般是和人格權而不是和人權對應的;其次,無論是憲法上還是民法上,學者們形成的一致的觀點是人格權是人權的下位概念,或者說人格權是人權的一部分,依現(xiàn)有理論,人格權的范圍是遠遠不及人權范圍的。憲法中規(guī)定的人的基本權利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政治權利和人身權利,社會經濟文化權利和特定人群的權利[9]。人格權卻是作為人身權利的下位概念來使用的。很少有學者將人格權等同于人權,因為我們很難舍棄人格權的感念,更難舍棄人權的概念,似乎也不能將二者混同使用,所以,將人格界定為人的一般法律地位將面臨一個巨大的技術問題和觀念轉變的問題,而且問題很難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界定的人格法人是無從享有的,法人不能享有人權,故法人無人格。

人格可以從人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活動中得到體現(xiàn),是一個具有極為抽象含義的詞匯。事實上,筆者認為沒有人能給人格下一個精確的定義。但在法學領域,作為一個頻繁使用的概念,應該對人格有一個相對確定的界定。筆者認為,對人格的界定應避免上述矛盾的出現(xiàn)并考慮以下因素:第一,要從自然人本身出發(fā),而不是從社會組織體出發(fā)。將權利能力等同于人格的做法實際上不是從人本身界定人格,而是為了遷就法人。而事實上,權利能力的廣泛使用已經解決了法人民事主體資格的問題,且權利能力的使用已經促使人格改變了它的原有含義而不再是主體資格的代名詞。故無須再為法人的民事主體地位問題而牽強的賦予法人人格,法人無人格。第二,要將人格和人格權統(tǒng)一起來界定人格,而不是和人權統(tǒng)一起來界定人格,理由已如上述。第三,要參照其他學科關于人格的界定,主要是參照其他學科人格的主體范圍。參考這些因素的理由是符合普通人的一般觀念,與現(xiàn)行的法律體系并不沖突,協(xié)調了混亂的法律用語之間的關系。因此人格應界定為:自然人所具備的,能夠體現(xiàn)為人的人身自由、生理活動能力的安全、專有標示的安全、獲得良好社會評價的安全、人的尊嚴、婚姻家庭關系中的人身利益、人的生活秘密及其他自由等各種利益的要素的總和。當然,這只是一種界定,而非概念。

目前學界對于人格一詞的使用相當混亂,有必要對之進行界定,主要應從人們的一般觀念、法律用語的協(xié)調一致以及吸取其他學科的經驗等方面考慮。

[1]舒新城.辭海[M].北京:中華書局,1936.

[2] 王利明.人格權法新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2 -3,39,4 -6.

[3]周楠.羅馬法原論: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94.

[4]謝邦宇.羅馬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8.

[5]江平,米健注.羅馬法基礎[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3.

[6]楊立新.人格權法新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80-81.

[7]尹田.論人格權及其在我國民法典中的應有地位[n].人民法院報,2003-07-11(3).

[8] 劉風景,管仁林.人格權[M].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9:1-2.

[9]喬偉.論人權[J].文史哲,1998(6):32.

Personality meaning discrimination

LIU Li-min,et al.
(School of Shijiazhua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Party,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This article in to the personality production,the development history will make the brief analysis in the foundation,the educational world will discriminate about personality limits some viewpoints,puts forward some simple proposals to the science limits personality meaning.

personality;personality power;right ability;human rights

D913

A

1009-8976(2011)01-0051-03

2010-12-02

劉麗敏(1972—),女(漢),河北元氏,副教授主要研究民法學、訴訟法學。

猜你喜歡
權利能力羅馬法主體資格
現(xiàn)代法的基石——羅馬法
羅馬法與權利論題
羅馬法權利能力制度試論
——兼論平等理念下現(xiàn)代法的權利能力
權利能力概念的法律技術意義
羅馬法中有關公民法和萬民法的教學思考
論法人權利能力的平等與限制
環(huán)境污染侵權案件實務中的問題研究
環(huán)境公益訴訟主體存在問題及對策
淺析中世紀羅馬法復興的條件
基本權權利能力之本質
宁城县| 洛宁县| 泊头市| 清河县| 扎赉特旗| 海兴县| 霍城县| 许昌市| 定州市| 黑水县| 延寿县| 中超| 芜湖县| 万宁市| 兴海县| 出国| 卢湾区| 东港市| 双江| 富蕴县| 务川| 漾濞| 保靖县| 胶南市| 辽阳市| 渝中区| 安宁市| 龙海市| 灌云县| 寿阳县| 遵义市| 资溪县| 乌兰县| 怀宁县| 监利县| 拉孜县| 车致| 抚宁县| 满城县| 三门县|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