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峰
摘 要:把理念轉化為行動,是個大工程。它相當于將科學發(fā)現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盡管廣大教師認識層面的問題基本解決,但操作層面的問題還很多。全國高中化學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為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提供了研討的示例。
關鍵詞:高中課程改革;教育理念;教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1)07-0058-02
2010年8月12日~18日,我赴內蒙觀摩全國(華北區(qū))高中化學優(yōu)質課評比,同行的還有我市一名參賽教師。開幕式上,感觸最深的是河北師范大學潘教授的發(fā)言,“我是來學習一線的教師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如何進行自主探究、新課程改革是怎樣推進的?!蔽艺潜е@樣的想法來學習的,其間共觀摩了26位老師的說課、11位老師的講課。我市參賽選手取得說課一等獎的好成績。最后,潘教授對說課和講課進行了客觀的評價,概括地說就是“課堂中滲透著對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思考和探討,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普遍提高;學生動手、交流明顯增多,課堂探究氣氛濃烈;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對本次優(yōu)質課評比的整體印象
說課的整體水平較高,說課教師均能夠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分別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程序設計、課堂實錄、教后反思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剖析,新課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問題教學法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講課的水平差距較大,各地教師們對新課程認識層面的問題已很好解決,但在操作層面的水平參差不齊。從參賽選手來看,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的理念新,駕馭課堂的水平高,對課改理解深入;少數省區(qū)教師的教學較為傳統(tǒng),對課改的理解流于形式,認識有待提高。
二、對如何確立教學目標的思考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理念和學生發(fā)展要求的集中體現,是課堂教學要達到的目的。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制定具體的目標。在本次優(yōu)質課評比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基本都做到了具體、詳實,突出體現本課的教學內容,沒有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具體的詞匯進行描述,實現了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教師們制定的教學目標,既重視學生繼續(xù)發(fā)展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同時重視學生繼續(xù)發(fā)展的能力保證,體現教師“授人以漁”,讓學生成為自我學習和成長(過程與方法)的主人,也重視學生繼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保證,包括學習熱情、學習態(tài)度,追求科學、人類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價值觀)。
三、對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景的思考
情景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是為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而精心設計的,是與重難點知識相關的,與學生生活最接近的真實事件、故事、實驗等。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的原則是:(1)真實性,即課堂情景越真實、越可信,情景創(chuàng)設得就越好。(2)針對性,即創(chuàng)設的情景必須與本堂課所學的主干知識密切相聯(lián)。(3)簡潔性,創(chuàng)設的情景內容不必太多,少而精。(4)主體性,即情景中要重點突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5)驅動性,課堂教學情景的驅動性越強,就越能夠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的效果就越好。(6)全程性,即教學情景不是上課一開始引入新課就行了,而是貫穿整個課堂的。北京四中劉銀老師從世界杯、F1汽車大賽、奧運會三大世界體育賽事引入了氯乙烷,并圍繞氯乙烷制備展開了烷烴和烯烴的教學,創(chuàng)設的情景真實、學生喜歡,而且情景貫穿于本節(jié)課的始終,引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和學習欲望。
四、對課堂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思考
化學課上的探究是教師預設的,在教師指導下按照一定程序進行的類似科學家的探究,其程序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訂計劃→實驗驗證→收集證據→表達交流→得出結論。學生的探究是老師預設好的,而科學家的探究則沒有預設。我們對探究性學習的認識是,并不是一提探究性學習就是實驗探究,沒有實驗也能夠探究,比如對學生頭腦中存在的疑問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對問題的深入思考等都屬于探究性學習。河北滄州王寧老師設置的探究活動“減緩電石和水反應速率”,通過學生設計實驗,并親自操作達到了很好的探究效果。但有的教師濫用探究,讓學生閱讀教材時探究物質的物理性質,或一節(jié)課設置三、四個問題進行探究,使每個問題的探究流于形式。我認為新課程提倡探究性學習,并不是什么問題都要探究,有的問題傳授要比探究好,探究性學習只是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傳授和探究都是很重要的教學方式,我們不能一談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設計就是探究、自主、合作學習,而忽略傳授這種最直接、最主要的、最快捷的教學方式。
五、對課堂教學內容主線設計的思考
一堂好課要有一條明朗的主線來貫穿,即課堂教學的主線明朗,邏輯關系清晰。其二,教學內容主線要連續(xù)順暢,貫穿全課。不能將本課所學的知識內容隔離成互不相關的片段。第三,課堂主線要為教學內容服務,不偏離主干知識內容。如果偏離了課堂的主干知識、重點知識,那就談不上是好課。河北邯鄲一中的劉亞婷老師的說課——人教版第四章第四節(jié)氨,教學設計的邏輯主線、知識主線、情景主線、情感主線,連續(xù)、清晰、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
六、對學生活動設計的思考
1.原則。(1)學生活動要圍繞主干知識展開;(2)學生活動要體現課堂主線邏輯關系的需要;(3)要學生真活動。
2.注意的問題。(1)讓學生做演示實驗一定會有很多不規(guī)范的地方,教師一定要正確引領學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觀察實驗現象上面來,不能只強調規(guī)范而忽視實驗目的,否則就會得不償失。(2)學生板書很有必要,因為學生的板書可以為學生的學習產生新的素材,正確的規(guī)范的板書可以起到正確的引領作用,不規(guī)范的或者錯誤的板書則可引以為戒。
七、對“課是預設的,更是生成的”思考
1.正確認識預設和生成的關系。預設一個高質量的教案,即是教學經驗的積累,又是教學機智的體現,成功的教案預設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沒有預設就談不上生成,教師只有在預設教案的進程中,捕捉學生的想法、疑問、創(chuàng)見、實驗現象等精彩瞬間,以學生有價值、有創(chuàng)見的問題和想法等細節(jié)為契機,及時調整或改變預設的教學程序或內容,自然地變?yōu)樯?,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視課堂預設,把握課堂生成。化學教學中追求動態(tài)生成,并不是不要預設,而是需要教師在圍繞教學目標精心預設的基礎上,依照學生的認知曲線、思維張弛及情感波瀾,以靈活的教育機智隨時調整教學進程和教學策略,讓預設轉化為生成,使課堂教學充盈生命成長的人文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