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沛 隋麗娜
(哈爾濱市第一??漆t(yī)院·150001)
《針灸大成》首刊于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該書共計10卷207篇,是一部對后世影響較大的匯編型綜合類針灸文獻[1]?!夺樉拇蟪伞肥敲饕郧白钔陚涞囊徊酷樉膶V坏趪鴥攘餍猩鯊V,而且己被譯成德、日、法等文字,流傳海外。它自公元1601年問世以來,至今有47種版本。其翻刻次數(shù)之多,流傳之廣,影響之大,聲譽之隆,都是罕見的,可謂是一部“蜚聲針壇”的歷史名著,對后世針灸學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夺樉拇蟪伞份嬩浀尼樉母栀x數(shù)量最多。其中卷四、卷五主要內容為刺法、針法,其中卷四選集有關針具及針刺補瀉文獻,卷五主要為“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八穴八法”等時間針法內容。楊氏針法是在歷代名家針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而形成的。和各家的針法相比,楊氏有關針法的論述系統(tǒng)性強、分類清楚、方法全面、資料完整。楊氏對針法不僅論述詳盡,而且有獨到之處,建立了比較規(guī)范和實用的針刺手法體系,堪稱集明代之前針刺手法之大成。其具體表現(xiàn)為:
楊氏十分重視實踐和不斷總結經(jīng)驗,他把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竇漢卿的“手指補瀉十四法”歸納為“揣、爪、搓、彈、搖、扣、循、捻”,立為“下手八法”,這些都是單式手法中最重要的手法,是針刺手法中最基本的施術手法,相沿至清,為近代所習用。“揣而尋之。凡點穴,以手摸其處,……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進退,方有準也。……此乃陰陽補瀉之大法也?!薄白Χ轮?,此則《金針賦》曰:左手重而切按,欲令氣血得以宣散是不傷榮衛(wèi)也。右手輕而徐入欲不痛之因,此乃下針之秘法也?!薄把ㄖ=?jīng)曰:凡瀉針必以手指于穴四傍循之,使令氣血宣散,方可下針,故出針時不閉其孔,乃為真瀉。此提按補瀉之法……?!薄按甓D者,如搓線貌,勿轉太緊……以大指次指相合?!薄皬椂藙t先彈針頭,待氣至,卻退一豆許,先淺而后深,自外推內補針之法也?!薄皳u而伸之,此乃先搖動針頭,待氣至……故曰針頭補瀉?!薄澳碚撸紊洗笾赶蛲饽?,治下大指向內捻……如出針,內捻者令氣行至病所,外捻者令氣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氣至針下而出也?!薄翱鄱]之。經(jīng)曰:凡補必扣而出之。故補欲出針時就扣閉其穴,不令氣出,使血氣不泄,乃為真補?!睏钍习朔榕R床常用之針刺手法,分別施用于針刺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和目的。
由于當時針灸家的手法常冠以復雜名稱,繁瑣神秘,使學者難以掌握。楊氏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結合《內》、《難》等有關學說,在竇漢卿《針經(jīng)指南》十四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持針、口溫、進針、指循、爪攝、退針、搓針、捻針、留針、搖針及拔針“十二法”,是比較完整的一套行針術式。楊氏用歌訣體裁說明其操作要點與作用,并總括成簡明易記的“十二歌”:“針法玄機口訣多,手法雖多亦不過,切穴持針溫口內,進針循攝退針搓,指捻瀉氣針留豆,搖令穴大拔如梭,醫(yī)師穴法叮嚀說,記此便為十二歌。”上述“十二法”,除“口溫”法需改進外,其余諸法迄今仍有參考價值。清代的政府教科書《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中的“行針次第手法歌”基本上完全參考楊繼洲的“十二法”。
以上“十二法”和“八法”是針刺基本手法,經(jīng)過楊繼洲整理后,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既無悖于《內》、《難》經(jīng)旨,又切合臨床實際,對后世醫(yī)家影響較大。
楊繼洲對有關針刺補瀉的見解和貢獻,至今仍被后世醫(yī)家視為經(jīng)典而效仿。如吳月琴[2]總結楊氏補瀉手法的種類有單項補瀉手法和綜合補瀉手法。其中單項補瀉手法有針芒補瀉法、徐疾補瀉法、子午補瀉法、呼吸補瀉法、開合補瀉法、提插補瀉法、九六補瀉法;綜合補瀉法有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留氣法、運氣法、提氣法、中氣法、蒼龍擺尾、赤鳳搖頭、龍虎交戰(zhàn)、龍虎升降、膈角交經(jīng)、五臟交經(jīng)、子午搗臼等十余種。吳月琴還認為,楊繼洲針刺補瀉手法特點有三:(1)論刺有營衛(wèi)、經(jīng)脈之分;(2)論刺有糾“陰陽易居”之用;(3)論刺有大小之別。
楊氏根據(jù)補瀉的不同程度,分為“平補平瀉”和“大補大瀉”兩種治法?!夺樉拇蟪伞め槾萄a瀉有大小》:“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后平也?!脙韧庵畾庹{則己;刺有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于天地部內,俱補俱瀉?!痹凇敖?jīng)絡迎隨設為問答”中“刺有大小”一節(jié)里寫道:“有平補平瀉,謂其陰陽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內外之氣調則己。有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必使經(jīng)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贝笱a大瀉[3]是在腧穴規(guī)定的針刺深度內,作大幅度上提下插,即分天、地二部(或天、人、地三部)施行補瀉手法,以達到經(jīng)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的目的,如燒山火、透天涼之類。平補平瀉是提插幅度適中,刺激量較為平和的一種補瀉手法。前者是一種刺激量較大的補瀉手法,后者是一種較為平緩的補瀉手法,楊氏的這種將補瀉分大小的嘗試,開啟了補瀉手法也分強弱的先河,促進了補瀉手法的完善,使前人補瀉理論與操作更趨于完善與成熟。推動了針刺手法的發(fā)展。
“補針之法……再推進一豆,謂之按、為截、為隨也?!薄盀a針之法……退針一豆,謂之提、為擔、為迎也?!奔础敖亍狈ㄊ轻槾倘氲夭浚ㄑㄎ坏纳钐帲┖?,再將針向內按入一豆許,屬補法?!皳狈ㄊ菍⑨樛嗽谔觳浚ㄑㄎ坏臏\層)后,再將針向外提出一豆許,屬瀉法。此是一種配穴法,明代多家針灸醫(yī)籍中均有論述,但《針灸大成》對本法操作進行了詳盡的論述,該法由呼吸、提按、九六、針芒及天地人三才法組成,每部均需捻九撅六或捻六撅九。
“九六補瀉”在《醫(yī)學入門》中有所論述,楊氏對此有獨到認識。楊氏認為,補用九陽數(shù),即捻針九次:瀉用六陰數(shù),即捻針六次。其中還輔以進退針法、呼吸法、擔截法等復式手法。在楊氏醫(yī)案中,就有九六補瀉的具體運用。如呂小山患結核在臂,針曲池,行六陰數(shù)的瀉法;虞紹東翁患隔氣,針刺上部行六陰數(shù),下部行九陽數(shù),以瀉上補下等。
楊氏用針,特別強求得氣。在子午流注針法盛行的當時,他仍然主張:“寧失其時,勿失其氣?!痹凇敖?jīng)絡迎隨設為問答”中強調:“用針之法,候氣為先”,“察其氣以為補瀉……候氣至,然后迎之、隨之?!痹谧⒔狻稑擞馁x》中明確提出:“氣之未至,或進或退,或按或提,導之引之,候氣至穴而方行補瀉?!?/p>
楊氏在元代王國瑞《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jīng)》對偏頭痛一針兩穴基礎上,發(fā)展了多種透穴針法,在注解《玉龍歌》時擴充至十四法,即(1)印堂透攢竹;(2)風池透風府;(3)合谷透勞宮;(4)地倉透頰車;(5)頰車透地倉;(6)頭維透額角;(7)魚尾透魚腰:(8)膝關透膝眼;(9)陽陵泉透陰陵泉;(10)昆侖透太溪:(11)間使透支溝;(12)液門透陽池:(13)列缺透太淵;(14)復溜透太溪。這都是十分切合實用的透穴法,亦為目前臨床上所常用。透穴針法與一般單針刺法相比,具有精簡取穴、擴大刺激面、使針刺感應易于擴散傳導等優(yōu)點。楊氏在學習王氏的經(jīng)驗時,能觸類旁通,豐富和發(fā)展了這一刺法。
《素問·繆刺論》首載繆刺法[4],又稱交經(jīng)繆刺,巨刺刺經(jīng),繆刺刺絡,以淺刺井穴和呈現(xiàn)瘀血的絡脈病為主,治療絡脈病?!夺樉拇蟪伞じ睫q》載有:“病在氣分,游走不定;病在血分,沉著不移。以積塊言,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無者,是氣分也:或在兩脅,或在心下,或在臍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漸而長者,是血分也。以病風言之,或左手移于右手,右足移于左足,移動不常者,氣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著而不走者,血分也。凡病莫不皆然,須知在氣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隨其血之所在,應病取之。茍或血病瀉氣,氣病瀉血,是謂誅伐無過,咎將誰歸!”其繆刺法多用于氣分病。
一是在八脈八法治癥中,指出應“先刺主癥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諸應穴”;一是在注釋南豐李氏補瀉一節(jié)中提出“以不病者為主,病者為應。如兩手踏攣,則以兩足為應;兩足路攣,則以兩手為應。先下主針,后下應針,主針氣已行,而后針應針”。楊氏所說的“相應取穴法”是以《內經(jīng)》“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為理論根據(jù)的。近代的“痛點相應取穴”、“手足同名經(jīng)相應取穴”也都屬于手病取足、足病取手的相應取穴法范疇。
介紹了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留氣法、運氣法、提氣法、中氣法、蒼龍擺尾、赤鳳搖頭、龍虎交戰(zhàn)、龍虎升降、五臟交經(jīng)、隔角交經(jīng)、關節(jié)交經(jīng)、子午補瀉、子午搗臼、子午前后交經(jīng)換氣、子午補瀉歌、子午傾針、捻針補瀉、進火補、進水瀉等24種補瀉法,為后世復式手法的規(guī)范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從以上《針灸大成》在針刺手法學方面的創(chuàng)見,可見《針灸大成》對祖國針灸醫(yī)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們學習《針灸大成》,除了學習前人遺留給我們的精湛的針灸技術外,還應學習楊繼洲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敢于大膽質疑的治學態(tài)度,為人類健康而努力鉆研針灸醫(yī)學。
[1]黃龍祥.針灸名著集成[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7.
[2]吳月琴.試論楊繼洲的針刺補瀉特點[J].江蘇中醫(yī),1994,15(12):32-33.
[3]李志剛.《針灸大成》對針法灸法的貢獻[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10):4
[4]王玲.繆刺、巨刺理論探討與臨床運用[J].針灸臨床雜志,2008,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