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網絡教學模式支撐平臺的設計研究

2012-04-29 14:07:46金浩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2年16期
關鍵詞:網絡課程平臺教學模式

金浩

摘要:網絡課程作為網絡教育資源的核心,是網絡學習內容的載體與網絡學習活動開展的環(huán)境,為提高網絡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在現(xiàn)有的網絡課程的設計中,只注重教學資源建設的現(xiàn)狀導致了目前“網絡課程”偏離“課程”本質問題的出現(xiàn)。本研究所設計開發(fā)的網絡課程平臺,依據(jù)相關的課程理論,結合關于信息化教學模式較為成熟的研究,將教學活動納入到網絡課程的建設中,并以教學模式為教學活動的載體,設計完成網絡教學模式支撐平臺,以期為網絡課程的建設研究做出一些嘗試性的探索。

關鍵詞: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16-3908-02

網絡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態(tài)已經被人們接受和熟知。在網絡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教育資源是影響其質量的關鍵因素,而網絡課程作為網絡學習內容的載體與學習活動開展的環(huán)境,無疑是網絡教育資源的核心。因此,國家對網絡課程的建設予以極大的支持。2000年,教育部啟動了“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2003年,教育部舉設立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2003年至2007年)建設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2011年,教育部再次提出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計劃,文件指出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與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網絡課程建設的目的在于應用其提升網絡教育的質量、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學校信息化的建設。由于網絡課程與一般的教學資源在理論基礎、設計理念、開發(fā)技術、內容結構、應用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從而導致了其功能和作用的特殊性。如何將已經普遍采用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與網絡課程的建設和應用相結合,使其彰顯優(yōu)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價值,成為當前網絡課程建設和應用的重要命題。

1概念界定

1.1教學模式

學者鐘志賢認為,教學模式是指在學習環(huán)境設計理論與實踐框架指導下,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構建的教學活動結構和教學方法。對此有兩方面理解,一方面,教學模式的建構要自覺遵守學習環(huán)境設計理論;另一方面,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實踐情境,確定相應的教學活動結構和操作程序。我們認為鐘志賢對教學模式的界定較準確的反映了教學模式的內涵,即教學模式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其操作的程序性,正是基于此特征,使我們將信息化教學模式轉化到網絡環(huán)境中與網絡課程建設相結合,并開發(fā)出可供使用的支撐平臺成為可能。

1.2網絡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模式即網絡課程教學模式。要理解此概念,首先需對于網絡課程的概念加以界定,我們認為《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中對網絡課程的界定較準確的反映了其作為課程的特征:網絡課程就是通過網絡表現(xiàn)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該定義從兩方面闡述了網絡課程的本質:其一,網絡課程是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的有機整體,凸顯了網絡課程的資源特性;其二,網絡課程教學環(huán)境所支撐的不僅僅是豐富多樣的內容,還包括其對實施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發(fā)。在此基礎之上,本研究認為網絡教學模式是在課程理論、學習環(huán)境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利用軟件開發(fā)的技術,將信息化教學模式通過網絡資源與課程內容相整合,所生成的一種教學活動結構和操作程序。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信息化教學模式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延續(xù)和深化,即利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將課程內容恰當?shù)恼系浇虒W模式的過程性操作程序中,借助網絡技術所特有的表現(xiàn)力,更好地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2網絡教學模式平臺的分析

網絡教學模式支撐平臺是專門為開發(fā)網絡課程教學而建立的系統(tǒng)平臺。在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條件下,學科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特色,利用本平臺開發(fā)網絡課程。就使用角度而言,平臺所面向的用戶主要有系統(tǒng)管理員、學科教師、學生三類,不同的用戶按其權限進行相應操作。下面分別詳細介紹這三種用戶角色和相應的功能權限。

管理員的責任是對整體平臺的管理,包括對平臺的基本信息配置、平臺數(shù)據(jù)庫的管理等,此外,管理員還需對所有用戶進行管理,以及對所有用戶在使用平臺時產生的數(shù)據(jù)進行管理。從平臺的體系結構而言,管理員擁有終極權限。

教師用戶主要是利用網絡教學模式支撐平臺創(chuàng)建課程,并根據(jù)學生利用課程所學情況開展互動,解決學生所學中遇到問題。平臺應為教師用戶提供如下功能:一是學生管理,主要對學生基本信息和學習記錄進行管理;二是課程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對課程公告、課程簡介、課程大綱、課程參考資料等基本信息的管理;三是課程教學模式的管理,教師根據(jù)課程目標和內容的需要,為每一單元課程學習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以供學生學習;四是課程作業(yè)管理,包括發(fā)布作業(yè)要求、審閱和批改作業(yè)等;五是課程測試管理,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設定相應測試習題,并根據(jù)測試結果進行評價;六是交互信息管理,包括管理自己與學生的交互記錄,觀看學生之間公開的交互記錄并進行評價。從平臺整體結構而言,教師的管理權限僅次于管理員。

學生用戶主要是通過網絡教學模式支撐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因而平臺應為學生所提供如下的功能:一是個人信息管理,包括設置的個人基本信息和信息修改;二是學習記錄管理,即對于自己在本平臺所開發(fā)的網絡課程中學習的路徑信息進行管理;三是課程作業(yè)管理,即根據(jù)教師所發(fā)布的作業(yè)要求按時提交作業(yè)、查閱作業(yè)批閱情況等功能;四是課程測試管理,即完成相應的課程測試,對照參考答案檢查自己是否已達到學習目標的要求;五是交互記錄管理,即管理自己在BBS或BLOG上與同學或教師的交流記錄,查看同學或教師對自己的留言評價等功能。就平臺的體系結構而言,學生的權限等級最低。

3網絡教學模式平臺的設計

模塊化設計是現(xiàn)代軟件工程的一個重要理論,通過模塊化的設計可以使得軟件的開發(fā)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從本平臺的實際考慮,我們將其劃分為用戶管理模塊、課程管理模塊、學習管理模塊、作業(yè)/作品管理模塊、協(xié)作交流模塊和評價管理模塊六大部分(各模塊示意圖如圖1所示)。各模塊的主要功能如下:

第一,用戶管理模塊。本模塊主要針對平臺所有用戶信息的管理。若用戶屬于平臺的合法用戶,則平臺對其登錄信息進行驗證,當通過檢測后為用戶提供個人信息的管理功能,包括記錄查看、信息的刪除和修改等。若不屬于本平臺的合法用戶,則平臺為其提供信息注冊功能,當注冊信息被管理員通過后,其功能與合法用戶相同。

第二,課程管理模塊。本模塊的主要功能是為教師創(chuàng)建課程服務。首先,教師可將添加課程名稱、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及課程安排等信息。其次,平臺提供課程教學模式選擇功能,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要,選擇某種教學模式,并根據(jù)其步驟添加相應的課程內容,最后,教師可根據(jù)需要為課程添加擴展資源。本模塊的設計平臺的特色所在。

第三,學習管理模塊。本模塊的主要功能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當學生使用課程進行學習時,平臺提供對學習公告的管理功能,包括學習公告的添加、刪除與修改等。此外,平臺提供學習內容的選擇功能,學生可根據(jù)需要選擇課程的某部分內容進行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平臺會對其學習過程進行記錄,為后期的評價提供依據(jù)。

第四,作業(yè)/作品管理模塊。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實現(xiàn)作業(yè)/作品信息的管理。首先,平臺提供對作業(yè)/作品要求信息的發(fā)布功能,通過設置截至時間,限定學生作業(yè)/作品的完成時間。其次,平臺提供對作業(yè)/作品的審閱與評論功能,當作品提交到平臺后,教師可對其進行審閱批注,通過適當?shù)臋嘞拊O置,學生也可對他人提交的作業(yè)/作品進行評論。最后,平臺提供對部分或全部作業(yè)/作品的展示功能。

圖1平臺整體功能結構圖

第五,協(xié)作交流模塊。該模塊為學生提供兩種協(xié)作交流工具:BBS和BLOG。利用BBS學生可以針對某些話題進行充分的討論,進行協(xié)作學習。利用BLOG學生可以記錄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同時也可作為提交學習報告的一種工具,完成階段性的學習總結。本平臺對于協(xié)作交流模塊的進行了特殊設計,將協(xié)作交流模塊直接嵌入到教學模式過程中,這樣既為學習者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同時也符合現(xiàn)實中學習的需要。

第六,評價管理模塊。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平臺通過對作業(yè)/作品評價、測試評價、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及自我評價的綜合,最終得出對學生學習的全面評定。其中,對于定量評價可以設置其權重,計算出總成績。而對于描述性評價,則可以提取描述文字,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態(tài)度、與他人交互程度幾方面進行評定。將定量評價和描述性評價共同展示給學生,供其對自己的學習計劃做出調整。

4結束語

本研究強調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將教學模式作為網絡課程平臺開發(fā)的核心要素納入考慮范圍,從而使網絡課程不僅僅是傳統(tǒng)課程資源在網絡上搬家。在平臺設計方面,本研究以教學模式作為內容呈現(xiàn)、資源涵蓋、交流互動、測試評價的中心進行連接,將單純的塊狀課程結構變?yōu)樾切屋椛錉钫n程結構,使網絡課程以活動為中心,不僅注重資源的呈現(xiàn),更注重活動的設計。對于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教學模式在其中究竟處于什么位置,有著怎樣的價值,這是我們一直思考和關注的問題,希望能通過本研究引起更多關注與討論。在后續(xù)研究中,需要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理論的進一步研究,將更多適合于網絡課程開發(fā)的教學模式進行模型提取,添加到本平臺中,使網絡課程的可選教學模式不斷擴充,滿足實際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黃碩,項國雄.國家精品課網站建設現(xiàn)狀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5):99-103.

[2]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

[3]周小山,嚴先元.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24.

[4]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

[5]何克抗.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優(yōu)質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J].中國大學教學,2004(6):5-11.

[6]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S].教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委員會,2000.

猜你喜歡
網絡課程平臺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虛擬化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課程設計中學習動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課網絡教育陣地開辟的探索與研究
網絡平臺支持《教育技術學》公共課實驗教學模式構建
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
以學霸講堂為依托的學生黨員學風引領平臺建設研究
淺析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師培訓網絡課程設計策略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12:15
中國二手書市場淺析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隆化县| 仪征市| 潜山县| 江山市| 吴桥县| 府谷县| 繁昌县| 游戏| 桂平市| 女性| 安丘市| 长白| 万载县| 湄潭县| 尼玛县| 桃园县| 兴城市| 浠水县| 宁阳县| 长治市| 瓦房店市| 奈曼旗| 兴城市| 敦煌市| 阳西县| 盱眙县| 科技| 鹿邑县| 昆山市| 教育| 新蔡县| 盐边县| 济源市| 甘泉县| 建阳市| 蕲春县| 防城港市| 清涧县| 稻城县| 轮台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