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榮
所謂點撥,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知識障礙、思維阻塞、心理疑惑等現(xiàn)象給以障礙排除,開啟他們的思維門徑,點亮他們的思想火花,最終引領他們尋求到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以便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能力。
因而,巧妙的點撥,能生成妙趣橫生的課堂;藝術(shù)地使用點撥之法,對高中語文課堂來說,十分有效。
點撥最講究時機和火候。時機太早,火候欠佳,學生便會疑上加惑,如墜云霧,思路更加阻塞;時機太晚,火候已過,學生就會喪失靈動,啟而不發(fā),再無探究興致。因而,語文教師應懂得相機誘導,適時點撥。一般而言,教師應注意以下時機,巧施點撥。
面對新的文本新的知識,學生往往懷有極大的興趣和新鮮感。然又無從下手。閱讀文本之后,諸多的想法會并存于他們的思考中,使他們產(chǎn)生諸多疑問。而諸多疑問又將他們與文本的距離拉大,使他們的無措感倍增。因而,新課起始時,老師及時而有效的點撥,能起到化繁為簡、去蕪存菁的作用。所以此時教師的點撥,能讓學生抓住學習新課的主流方向,明白重中之重。
比如在《紀念劉和珍君》前,學生透過自我閱讀,會對文章的主旨產(chǎn)生諸多想法:如劉和珍的英勇堅毅,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兇殘暴戾,市井流俗的庸俗麻木,御用文人的陰險丑惡……面對如此繁多的想法,幫助學生抓住主流極其重要。所以,在新課開始之時,教師若能抓住問題中出現(xiàn)的“劉和珍”這一人物以悼亡為主線,便能使學生的思路通暢,圍繞劉和珍的精神品質(zhì)和時代意義這一重要脈絡,展開對文本的探討。
人教版必修五冊課本的編排順序種屬感極強。每一單元的選文均屬同一文體范疇。所以,在新舊單元、新舊知識交替之際,如何讓學生跳出舊的知識體系,介入新的知識模式,是教師在單元銜接教學時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引領學生從此單元至彼單元,從此知識體系到彼知識體系,掃清思路障礙,解除知識疑惑,全靠教師巧妙地點撥。
如必修一第一單元的四篇文章皆為近代詩歌,第二單元則為三篇古文。如何讓學生的鑒賞模式從毛澤東慷慨激昂的《沁園春》、戴望舒凄婉迷離的《雨巷》、徐志摩清新明麗的《再別康橋》、艾青沉郁悲憤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擺脫出來,迅速走進機敏善辯的燭之武、決絕勇毅的荊軻、剛愎自用的項羽等人的世界,教師的點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詩歌及古文,從現(xiàn)代到古代,無論時代還是文體,跨度均很大。所以,教師點撥時必須找出二者之間的相似點,無痕銜接。
小說中的人物向來是多種性格的大集合、多重矛盾的大匯合。所以小說教學中應多多點撥細節(jié),讓學生全面把握人物的精神特質(zhì)。
如學生在學習《雷雨》時,會對周樸園這一人物產(chǎn)生情感上的矛盾。一方面,周樸園在三十年后依然按侍萍當年的方式維持著屋子的原貌,這會讓學生看到周樸園的款款真情;另一方面,真相大白后,為了眼前利益,他又于瞬間撕下溫情的面紗,不再顧念舊情,又讓學生看到他的冷酷無情。有情還是無情,會讓學生疑惑不解。所以,此時教師若能抓住小說中:“哦”“呀”“啊”等幾個感嘆詞,探討每個語氣詞背后所蘊藏著的周樸園的內(nèi)心活動,那么,人物的主流性格便會頓時清新明了,學生情感上的矛盾亦會迎刃而解。
掌握好恰當?shù)狞c撥時機后,立足何處,以什么觸發(fā)點進行點撥就成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巧施點撥的第二個層面。一般而言,實施點撥的著手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題目是文章的靈魂。他往往蘊含著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精華。因而,對學生進行文題點撥,可以讓學生在新課開始時及時抓住課文的精要之處。比如在學習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時,教師可點撥學生將文題中的首字與尾字合并。如此一來,文章的文體得以明了。剩下的“褒禪山”,自然是作者的游歷之地。巧用點撥,將文題拆為兩個部分,這篇千古名篇的大概面目表現(xiàn)得很清楚了。接下來,學生在學習文本時,便會層次清晰地去梳理作者在褒禪山看了一些什么,想了一些什么即可。
對于人物繁多,線索復雜的小說來講,如何讓學生在繁雜之中,理清情節(jié)的脈絡對教師來講十分關鍵。比如必修Ⅲ中的《林黛玉進賈府》一課,雖是從經(jīng)典巨著《紅樓夢》中節(jié)選而來。然而,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主仆依然眾多。林黛玉進賈府后遇到的人物依然紛雜。所以,在學生閱讀完文章,頭腦中亂成一團麻之前,教師只需點撥學生重點把握兩條線索即可。首先,黛玉進府遇見了哪些人與物,這些人與物分別有什么特征;其次,眾人見到的黛玉是什么形象,這不同的形象給各自的內(nèi)心留下了什么感受。線索明晰后,學生便可順藤摸瓜,最終,賈府的面貌,黛玉的形象,眾人的個性會被一一分析而出。
人教版教材的許多課文都配有插圖,而插圖主要以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為主。比如契訶夫的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就配有這樣一幅插圖: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太陽高照。一男一女閑坐于墻根下的椅子上。男子因為天熱露出了腿。此時別里科夫經(jīng)過。他頭戴厚厚的帽子,腳穿雨靴,身著一件厚厚的大衣,大衣的領子高高豎起遮擋著他的脖子。他手持雨傘,臉上散發(fā)出陰郁的神情。有了這樣一幅插圖,新課伊始時教師若能先從此配圖入手,點撥學生觀察圖中人物穿戴上的細節(jié)之處,那么,這一滑稽的小丑式人物便會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學生在閱讀之前,對別里科夫的形象把握會更直觀。
再如杜甫《登高》一詩之后,也配有詩人肖像的插圖:秋日里,疾風中,年邁的杜甫瘦削不堪。他舉目遠眺,滿目凄涼憂傷。教師在點撥學生把握好插圖中人物形象后,只需帶領學生沉浸詩境,分析圖中人物那種精神面貌的原因,那么,這首詩的主要鑒賞點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點撥教學法強調(diào)“點要點、抓重點”,強調(diào)“撥疑難、排障礙”,并不意味著教師代替學生解析疑難、排除障礙,教師只是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信息,把學生導入“最近發(fā)展區(qū)”,給學生搭建“腳手架”。在點撥教學中,教師只是提供信息,而信息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建構(gòu)才能轉(zhuǎn)化成其認知結(jié)構(gòu)中的知識,學生只有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才能實現(xiàn)對“要害”對“重點”的意義構(gòu)建。一般而言,點撥之法有以下幾種。
在教學過程中,若學生對學過的知識不能及時勾連,那么此時,教師應及時進行知識遷移,讓他們在溫故的同時,及時而有效地穩(wěn)固自己的知識體系。
比如學習《琵琶行》中“主人下馬客在船”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時,學生往往無法判斷。所以,教師只要將知識遷移到“秦時明月漢時關”,將朝代合并,明月與關卡合并,既能有效掌握互文這一修辭的特點,亦能讓學生很好把握“主人下馬客在船”的含義,即主人客人一起下馬后,一起上了船。
此外,詩歌教學中的“酒”意象會頻頻出現(xiàn)。然對中國文人而言,酒的首要功能并非娛樂,而是排遣內(nèi)心愁情。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若能帶領學生及時勾連起李太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王摩詰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佳句,便能更好地領略曹孟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慨嘆。
詩歌教學中,對作者精心推敲后使用的字的點撥非常重要。比如《登高》中每一個物象后的每一個形容詞都非常重要。
詩圣筆下,風是“急”的,著一“急”字,風的力度與速度盡現(xiàn),秋天到來之迅猛亦得以體現(xiàn)。“天”后附一“高”字,既寫出了天的空曠高遠,又呈現(xiàn)了它的悠遠遼闊。而猿的啼叫用一“哀”字來形容,既寫出了猿啼之凄切,又折射出了聽者內(nèi)心之悲切,具有一石二鳥之功效。所以,教學中,教師應對這一系列性形容詞予以重點點撥,讓學生充分體會杜甫筆下秋之衰、秋之冷。
明代學者陳獻章說:“疑者,覺悟之機也?!毙抡n程標準也要求“給學生發(fā)問質(zhì)疑的機會”。點撥法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興趣,把他們引入“興致勃勃的學習”境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唱獨角戲,導致的結(jié)果是學生思維變得呆板機械。點撥法教學則著重于點撥學生自己在無疑中生疑、解疑,或者當學生實在生不出疑問時,教師獻疑,讓學生活躍起來,攻克疑難,逾越障礙,最終讓學生學會積極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