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良樹
(華北電力大學(xué) 政教部,北京 102206)
兩晉之際為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段。它促成江南的開發(fā),中原文化與江南文化的交融,也為南北雙方認知彼此、構(gòu)建新邦提供了契機。陳寅恪(1890-1969)先生將東晉的立國基礎(chǔ)定為“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協(xié)力所建”[1],并說道:“南北界限比起夷夏界限,又微不足道了。南北士族如果不能協(xié)調(diào),司馬??赡艿讲涣四戏?,東晉南朝的局面也就不能成立”[1]。陳先生乃史家巨擘,他的“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協(xié)力所建”,堪稱“東晉南朝”的奠基柱石。從三國鼎立,到王濬(206-286)平吳,再到永嘉南渡,直至“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協(xié)力所建”,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本文中,江南與江東通用)的互動可謂跌宕起伏。三國紛爭,中原士族與江東士族分庭抗禮;王濬平吳,中原士族成為江南新主;永嘉南渡,中原士族與江東士族這兩個不同的南北社群在時代的大潮中,既聯(lián)合又斗爭,各自透過既有的認知框打量著對方。魏晉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到了異國他鄉(xiāng),總會經(jīng)歷一段磨合期,甚至不乏水土不服,全球化時代尚且如此,而在交通不便、聲訊阻滯的古代,不同社群的成見幾何,可想而知。本文擬以兩晉之際的南北成見為視角,探究其來龍去脈,考察中原、江南兩大社群的升降浮沉及其相互作用。在此基礎(chǔ)上,對前輩學(xué)者陳寅恪先生“南北界限說”談?wù)勛约旱拇譁\之見。
晉文帝(211-265)時,西晉使者出使東吳,西晉孫楚(約218-293)特向吳王孫皓(242-284)寫了一封外交文書,這份文書頗有幾分通牒意味。文書說東吳與蜀國一道,“東西唱和,互相扇動,距捍中國”[2],如果東吳不迷途而返,西晉將興師動眾,大兵伐吳。口氣如此嚴厲,在外交文書中實屬少見。當(dāng)時的東吳國主——孫皓雖殘暴無道,不得人心,但東吳尚屬一個主權(quán)國家,有廣袤江南及孫權(quán)(182-252)留下的強大水軍作為國防支撐。且赤壁之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的熊熊戰(zhàn)火,應(yīng)該還讓西晉記憶猶新。西晉如此咄咄逼人,除了其蒸蒸日上的國力外,將自己視為“中國”[注]中國,“中央之國”,最初指“天下的中心”,即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后逐漸含有王朝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性含義。力量的代表,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東漢以降,分為三國,吳之與魏,遂有南北對抗之勢?!盵3]三國鼎立各有千秋,蜀占據(jù)巴蜀,東吳位列江東,就其地理位置、文化資源而言,魏國及承繼其后的西晉則得天獨厚。中原大地自古以來就是一塊地道的“中國”之地。以“中國”/中原為中心,傳統(tǒng)的政治觀念,如四夷、王化、以中為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4]“惠此中國,以綏四方”[5]“非我族類,其心必異”[6]等政治觀念,均以此為圓心向外發(fā)散。對那些異域荒俗,中原有義務(wù)推行王化,“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7]。如果“遠人”冥頑不化,中原必須加以聲討。這種聲討,因為占據(jù)明顯的文化優(yōu)勢,又有強大的“中國”力量保駕護航,多能馬到成功。
西晉地處中原,對“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擁有吳、蜀兩國所不具有的地利。在這封外交文書中,西晉如此聲色俱厲,確是有深厚的歷史、地理資源可以憑借。
也正因為西晉將自身認定為“中國”正統(tǒng)的代表,它才會將東吳視為“中國”秩序以外不可饒恕的叛逆者,必須嚴加聲討。所以,三國紛爭,一旦在西晉眼中被視為叛逆者的蜀、吳兩國“互相扇動,距捍中國”,西晉的征伐就有了強大的道義基礎(chǔ)。這種道義力量內(nèi)化成西晉人士心中獨特的心理優(yōu)勢,為吳、蜀兩國人士所無。
王濬平吳,四海一統(tǒng),在江南復(fù)歸“中國”之后,“南北對抗之勢”隱隱成型。作為勝利者的中原人士,高奏凱歌之余,難免得意洋洋,對南人充滿幾許不屑。西晉平吳,不僅拓展了自身的地理版圖,更是統(tǒng)一的關(guān)鍵一步。北人王渾(223-297)常到建鄴(吳平后改為建鄴)與南人一起喝酒,酒酣之時,北人的征服感就著酒勁兒狂奔而出:
“諸君亡國之余,能無凄乎?”[8]
王渾酒后吐真言,無拘無束。倒是南人周處(236-297)的回答,不卑不亢:
“漢末分崩,三國鼎立,魏滅于前,吳亡于后,亡國之凄,豈惟一人?”[8]
三國淪亡,依次為魏、蜀、吳,亡國之凄,豈是一家一戶?
王渾在以南人為主體的建鄴討了個沒趣。以常理推斷,大庭廣眾之下,如此輕蔑地將“諸君”呵斥為“亡國之余”,未免不留情面。但南北成見,或者說北人自認高人一等,非一朝一夕。這里面,既有中原士族將自己視為“中國”傳統(tǒng)接班人的強烈自信,亦有征服者對被征服者的傲慢。
無獨有偶,東吳的杰出子弟——陸機(261-303)、陸云(262-303)兩兄弟于太康末入洛,也多次遭受南北成見的“考驗”。
一次,陸機拜訪西晉侍中王濟(約246-291),王濟指著北地名產(chǎn)奶酪對陸機說,“先生所在的東吳,有能與奶酪相提并論的名產(chǎn)嗎?”陸機答:“千里莼羹,未下鹽豉?!盵9]我們東吳的莼羹,一望無垠,這道美味如果能加上北地的鹽豉,將錦上添花。陸機的回答,從容不迫,頗具大家風(fēng)范。奶酪有奶酪之美,莼羹有莼羹之趣,都是大地賜予人類的禮物,并無高下之分。南北兩地的名產(chǎn),如能匯聚一堂,那將美美與共。在表達這樣一層意思之外,陸機隱約透露出同中原士族合作的意愿。
另一次,一名北地功勛子弟當(dāng)眾詰問陸氏兄弟,“你們同自己的先輩有多遠?”此番發(fā)問,來者不善。陸氏兄弟入洛,是要在已經(jīng)統(tǒng)一的中國西晉這個嶄新政治框架中一試身手。作為被征服者,陸氏兄弟也面臨改換門庭的尷尬。他們的先輩——陸遜(183-245)、陸抗(226-274)均為東吳股肱重臣,都成功抗擊過曹魏、西晉。時過境遷,作為西晉的臣子,陸氏兄弟應(yīng)該一心一意為西晉效忠,同東吳的傳統(tǒng)和他們的先輩有個隔斷,但先輩們的血液,與生俱來,千絲萬縷,又怎能一刀兩斷呢?在當(dāng)時,這不僅是陸氏兄弟的困境,也是所有入洛的東吳子弟的困境。如果入洛的江東士族對西晉不忠,他們就不必來到洛陽。如果入洛的江東士族對自己的先輩不孝,這項罪名將伴隨他們始終,自古忠孝難兩全。陸機的回答,四兩撥千斤,“如君于盧毓、盧珽”[9]。你同先輩有多遠,我們就同先輩有多遠。但是,南北成見并不因陸機的回答而消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見是一種很頑固的東西,由于歷史傳統(tǒng)、文化認同、地域之見在此交集盤踞,隱隱發(fā)酵。之后,就是因為北人始終認為南人有異心,對陸機放心不下。陸機身處戰(zhàn)陣,進退失據(jù),身喪危邦,華亭鶴唳詎可聞。陸機以盛年四十三歲喪身軍中,成為南北成見的犧牲品。
金陵氣畢,國喪臣遷。與陸氏兄弟先后入洛的東吳子弟,意欲在洛陽新天地躍躍欲試,但是他們都與陸氏兄弟一樣面臨忠孝兩難的窘境。稍后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原的失敗,接二連三,“中國”的退縮,令人沮喪,許多入洛的南人開始退回江南,重返故土。“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咸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盵9]在“中國多難”之際,不少入洛的東吳子弟勸陸機返回江南,陸機卻執(zhí)意不從。此時有許多的東吳子弟陸續(xù)回到江南,這其中就有洛陽秋風(fēng)起、思念鲙魚燴、莼羹湯的張翰,也有像顧榮這樣的江南功勛子弟。
中原板蕩之際,晉元帝(276-323)倉促渡江,避亂于江南,此時江南土著大族并未對晉元帝夾道歡迎。以元帝為首的中原士人過去是江南的征服者,現(xiàn)在卻落荒逃難至“被征服者”的土地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永嘉南渡。他們將堂堂“中國”、泱泱中原、文化自信及豐富物產(chǎn)都拋擲身后,面臨著艱辛無比的流亡之路及對“江南避亂所”的復(fù)雜情感,一切都得從頭再來,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與可能。此刻,我們聯(lián)想到晉文帝對東吳的外交文書,中原士人把南人視為不羈的反叛者,因為在“中國”框架以外,東吳與蜀國一道“距捍中國”,他們是正統(tǒng)秩序的叛離者。永嘉南渡,中原士人要到這塊地方落腳,不僅要站穩(wěn)腳跟,還要以江南為基地,北伐中原,收復(fù)“中國”。這在人們心中,自然是五味雜陳。
元帝徙鎮(zhèn)建康(今南京),“吳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10]。江南士人冷眼旁觀,南北成見依然在無休止地發(fā)酵。他們到了這樣一塊退無可退之地,面對夷狄進據(jù)的中原,只能與江南士族攜起手來,努力將南北成見消融。畢竟,雙方雖有成見,但彼此之間的成見并非牢不可破。因為江南士族對“中國”文化素有仰慕,中原已經(jīng)淪陷,但“中國”文化隨著這些南渡而來的中原士族被帶到江南,對江南士族而言,這些南來的中原大族無異于“中國”文化活生生的種子。他們來到江南,將給江南文化帶來源頭活水。
率先打破僵局的是被譽為晉室“中興名臣”的王導(dǎo)(276-339)一手導(dǎo)演的元帝亮相。王導(dǎo)為促進中原士族與江南士族聯(lián)合的重要人物,陳寅恪先生對其評價甚高。在三月三上巳節(jié),元帝“乘肩輦,具威儀,敦、導(dǎo)諸名勝皆騎從。吳人紀瞻、顧榮、皆江南之望,竊覘之,見其如此,咸驚懼,咸相拜于左右”[10]。晉書的這段描述,寥寥數(shù)語,頗堪玩味。元帝在建康的亮相,沒有兵強馬壯、聲勢雄大的進城儀式,幾乎完全是中原士族的“自編自導(dǎo)”,頗有幾分“戲臺子里面賺吆喝”的意味。北來士族畢恭畢敬緊隨元帝身后是要告訴江南民眾,元帝是中原正統(tǒng)的代表。元帝及北來士族代表上國衣冠,為“中國”文教光華的傳人及承載。
中國歷史上,每當(dāng)大的變動之際,均不乏移民之舉。這里說一部中國史是一部移民史并不為過。從歷史上看,賓主矛盾,一直是中國移民揮之不去的糾結(jié)所在。由于文化認同、政治角力、經(jīng)濟利益、生活習(xí)俗等多方面原因,中國爆發(fā)過多次大規(guī)模的賓主之爭。從永嘉南渡到靖康南渡,再到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權(quán)接收臺灣,從小規(guī)模的利益沖突到死傷甚巨的“二二八事件”,賓主之爭幾乎是每次大規(guī)模移民的開場戲。雙方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往往要經(jīng)歷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慢慢抹平。
永嘉南渡,從先來后到的角度而言,以元帝為首的中原士人,無疑是江南客。從西晉疆域曾經(jīng)統(tǒng)轄江南的事實而論,他們又是江南主。由于懷、愍二帝身陷異域,大量中原士族在異族的攻擊之下,無立錐之地,狼狽倉惶逃到江南。此時,王導(dǎo)以堂堂正正的中原威儀鳴鑼開道,顯然是告訴那些心存觀望的江南大族,元帝還不至于潰不成軍,他還是“中國”正統(tǒng)的代表。
這幕大戲,收到了成效,顧榮等江南大族向元帝行了臣子之禮。王導(dǎo)趁熱打鐵向元帝建議,“顧榮、賀循,此士之望,未若引之以結(jié)人心。二子既至,則無不來矣”[10]。因為顧榮等人是江南的名門望族,在江南擁有很高的社會聲望。元帝將二人收入朝中,此后,“吳會風(fēng)靡,百姓歸心”[10]。
在元帝渡江之初,便主動吸納南人,夯實東晉的政權(quán)基礎(chǔ),此原則為他以后的接班人所繼承。這既有文化上的考量,也是異族與江南隔江對峙的情勢所逼,形勢所迫。如不能吸納顧榮這樣的南人,中原士人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將孤掌難鳴,獨木難撐。為了保持南人在朝廷的一席之地,當(dāng)政者特別留意從江東士族中遴選優(yōu)秀才俊。對江東士族的“特殊照顧”在渡江之后發(fā)生的幾次兵亂中,一直沒有打破。如在一次兵亂中,作亂者雖刀光劍影,卻始終對南人小心翼翼?!耙?陸)曄吳士之望,不敢加害,使守留臺?!盵11]作亂者特意對陸曄(261-334)網(wǎng)開一面,顯然是不想得罪江南民眾,不想失去寶貴的人心。
但是,南北成見卻不因這種政治上的有意“照顧”冰消云散。以王導(dǎo)為代表的中原士人為了更快地融入江南,曾主動向南人請婚。一次,王導(dǎo)向江南大戶人家——陸玩(278-342)請求通婚,想通過雙方子女的通婚換取雙方更加緊密地聯(lián)合。然而陸玩的回答出乎人們的意料:
“培樓無松柏,熏莠不同器,玩雖不才,義不能為亂倫之始?!盵12]
雖然,北來士族與江南士族在江南大地聚在一起,但就心理距離而言,還是涇渭分明的兩路人。一旦通婚,就是罪惡深重的“亂倫之始”,陸玩拒絕了“中興名臣”王導(dǎo)的請求。
陸玩的回絕,將王導(dǎo)置于非常難堪的境地。如果我們聯(lián)想到兩晉之際的南北成見,陸玩所言并非偶然。在他看來,婚姻講究門當(dāng)戶對,名正言順。將“熏莠不同器”的兩路人硬扯到一起,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在當(dāng)時的江南,陸玩的行為并非個案,這代表相當(dāng)一部分江南人士仍對中原大族心存疑慮,也是當(dāng)時社會情景的真實寫照。
不僅在婚姻觀念上,在北伐這樣的國家大業(yè)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南北成見隱隱作梗,導(dǎo)致北伐不能一鼓作氣的事情。志在匡扶王室、恢復(fù)中原的祖狄(266-321)在元帝“給千人廩,布三千匹”[13]這一基礎(chǔ)上,招募流人,南征北討,幾年后“黃河以南盡為晉土”[13]。祖狄忠誠為國,勸督農(nóng)桑,收葬枯骨,頗得人心。大好形勢下,避亂江南的晉室決定以南人戴若思為都督,然而祖狄認為,戴若思是南人,“雖有才望,無弘致遠識,且已剪荊棘,收河南地,而若思雍容,一旦來統(tǒng)之,意甚怏怏”[13]。
祖狄對此項人事任命,頗有微詞。戴若思生于江南,長于江南,在王濬平吳后,雖然做了一段時間的西晉子民,但為時不長,同中原的交集不像祖狄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原子弟來得深厚。東晉的北伐是要恢復(fù)中原故土,打回中原老家去。祖狄麾下的兵士,有奔波于野的流亡之人,有在異族統(tǒng)治下的茍且偷生之人,也有像祖狄一樣的豪杰之士,他們成分不一,但家國之喪卻大同小異。在祖狄看來,以“中原子弟兵”打回中原老家,其戰(zhàn)斗力將十分驚人。北伐大軍若由像戴若思這樣的“外人”統(tǒng)帥,“中原子弟兵”對戴的認可度將大打折扣,一旦部下對指揮官的意志有所懷疑,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自然難以保證。祖狄的憂慮,或正在于此。
《晉書·祖狄傳》載,朝廷頒發(fā)的任命下發(fā)到北伐前線后不久,祖狄就“感激發(fā)病”,勝利在望的北伐,裹足不前,止步于此。
陳寅恪先生將東晉的立國基礎(chǔ)定為“北來士族與江東士族協(xié)力所建”,“南北界限比起夷夏界限,又微不足道了。南北士族如果不能協(xié)調(diào),司馬??赡艿讲涣四戏?。東晉南朝的局面也就不能成立”。
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渡江伊始,“垂盡之余人”在“九州之隅角”[14]無路可退。面對異族入據(jù)之中原,中原士人攜手江南人士與異族隔江對峙。元帝有意吸納南人,并將此作為一項制度;王導(dǎo)主動向江南士族請求通婚,意圖謀求更大的聯(lián)合,但南北成見,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時期的磨合才能逐漸消融。
參考文獻:
[1]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M].合肥:黃山書社,2000:146,150.
[2] 房玄齡.晉書·孫楚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 柳詒征.中國文化史:上卷[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367.
[4] 韓非子.韓非子·揚權(quán)[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 詩經(jīng)·大雅·民勞[M].北京:中華書局,2006.
[6] 左丘明.左傳·成公四年[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 孔子.論語·季氏[M].北京:中華書局,2006.
[8] 房玄齡.晉書·周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9] 房玄齡.晉書·陸機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0] 房玄齡.晉書·王導(dǎo)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 房玄齡.晉書·陸曄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2] 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3] 房玄齡.晉書·祖狄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4] 房玄齡.晉書·王鑒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太原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