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顯著性考(上)寫在《商標法》頒布30周年之后

2013-03-27 00:16:56劉麗娟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電子知識產(chǎn)權(quán) 2013年11期
關(guān)鍵詞:測試法描述性商標權(quán)

文 / 劉麗娟 /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顯著性考(上)寫在《商標法》頒布30周年之后

文 / 劉麗娟 /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顯著性是商標法的基石性制度,對其認識卻一直不甚清晰,商標法諸多問題的解決依靠對顯著性更細致入微的理解。探討了兩種顯著性:固有和獲得,分析其各自獨有的問題以及兩者的關(guān)系,如非文字標識的固有顯著性如何認定?通用標識如何認定?臆造性標識保護是否受到商品類別的限制,“第二含義”如何認定?以及“第二含義”適用范圍的擴張,兩種顯著性在商標法中的不同功能等。對基礎(chǔ)制度進行細微化梳理,幫助人們理解當前商標保護中各種困難問題,找到適當?shù)慕鉀Q方案。

顯著性;第二含義;臆造性標識;美學功能性

商標法初習者,對顯著性大多似是而非。乍聽頗明:用以標明商品來源,需與商品類別結(jié)合考察。然而進入實際問題,不免仍感迷惑:為何一定要結(jié)合商品類別考察顯著性?圖形、包裝裝潢的顯著性如何衡量?獲得顯著性與固有顯著性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一樣嗎?法官在司法判決中,雖然對文字標識的顯著性大抵比較清楚,對其他各類標識卻往往糊涂,并常以“獨創(chuàng)性”論述某標識具有顯著性,且時而討論固有顯著性,時而討論獲得顯著性,但兩者關(guān)系是“兼具”還是“或者”?不甚了了!作為商標法的基礎(chǔ)制度,深入理解顯著性有助于對許多具體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比如何種標識可獲得注冊?何種未注冊商標可以獲得保護?何種商業(yè)外觀能獲得商標性保護?商品類別限制是絕對的嗎?美學功能性是否可為通用標識制度所替代?等等。在《商標法》頒布已滿30周年后,又逢《商標法》再一次修訂(2013年),對此基礎(chǔ)概念加以深度梳理,實具正本清源之意。

對顯著性的疑惑,舉世皆存。商標保護近幾十年的擴張,伴隨著對各項基礎(chǔ)制度的挑戰(zhàn),如混淆標準、商品類別限制、注冊制、行政主導(dǎo)等等,顯著性是其中之一。本文對顯著性的討論,一些屬于我國獨有的疑惑,而更多的是世界性難題 。1. 如,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在跨世紀之交對商業(yè)外觀的顯著性問題接連表態(tài),猶豫不定。一案中,法官認為商業(yè)外觀與其他標識的顯著性考察方法完全相同,具有固有顯著性可予以商標保護,Two Pesos, Inc. v. Taco Cabana, Inc.,505U.S.763(1992);另一案中,法官認為商業(yè)外觀包括包裝(packaging)和商品外觀(Product Design),需區(qū)分對待,商品外觀無固有顯著性,其地位如同描述性標識或單一顏色,必須取得“第二含義”方可作為商標保護。Wal-Mart Stores, Inc. v. Samara Brothers, Inc.,529U.S.205(2000).

顯著性有兩種:固有與獲得。固有顯著性,指標識本身所具有的識別商品來源的能力;獲得顯著性,指那些無固有顯著性的標識,通過長期使用,在市場上實際產(chǎn)生了指向商品來源的能力。固有顯著性為基礎(chǔ),獲得顯著性是對無固有顯著性標識的彌補。通常所說顯著性,指固有顯著性。

一、固有顯著性

以顯著性作為保護門檻,源于商標法的目標。商標法保護“標識”,非因標識屬于智力成果,而是保護標識與商品來源的正確聯(lián)接。因此,商標保護的前提,不是標識本身具有獨創(chuàng)性或創(chuàng)造性,而是其能否標識商品來源。具有商標法意義的事件,不是創(chuàng)造出商標(但可能有著作權(quán)方面的意義),而是作為商標使用或注冊,亦或相關(guān)公眾以之識別來源的事實。

(一)制度目標:確權(quán)

倘若商標保護一直停留在反不正當競爭法內(nèi),以“反假冒”為唯一目標 ,2. 英美法中,商標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皆源于普通法之“反假冒”,商標法一直被視為廣義反不正當競爭法之一部分。Mary LaFrance,“Understanding Trademark Law”, LexisNexis, Second Edition,2009, p.2.則無需固有顯著性制度。因“假冒”以被假冒者的良好商譽為前提,是否保護及保護范圍都圍繞“商譽”的有無及強弱,區(qū)分標識本身的臆造性、任意性、暗示性、描述性沒有意義,僅需排除通用標識即可。但商標制度從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獨立出來,意味著“反假冒”或“反不正當競爭”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商標保護的新期待。

獨立的商標制度,首要任務(wù)是確權(quán),即“誰”以“何種方式”獲得商標專有權(quán)?其次才是反假冒或反不正當競爭。確權(quán)與反假冒的分野使固有顯著性和獲得顯著性的區(qū)分成為必要。何時授予商標權(quán),授予誰商標權(quán),依標識性質(zhì)而異,給予不同性質(zhì)不同程度的法律保護。固有顯著性的標識,保護先使用或先注冊者;獲得顯著性的標識,保護先取得“第二含義”者【1】【2】。固有顯著性制度用以確權(quán),可類比于物權(quán)法中的“先占” ,3.本文此處的類比很牽強,只是為了幫助理解,實際上與物權(quán)的“先占”制度存在本質(zhì)區(qū)別,參見王遷:《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8頁。占有方式為使用或注冊,誰先在商業(yè)中真實有效地使用商標(使用制),或者誰先申請商標注冊(注冊制),誰就獲得商標專有權(quán)。商標的先占確權(quán),是逐漸發(fā)達的現(xiàn)代企業(yè)精神的需要。現(xiàn)代企業(yè)要求的商標保護,不僅是事后的反假冒或反不正當競爭救濟,更要求在事業(yè)剛開始或未開始時就能明確擁有商標,能盡早并在廣泛的范圍內(nèi)將其專有,如此才能放心圍繞該商標積累商譽。這種企業(yè)需求,是商標保護超越傳統(tǒng)的反假冒和反不正當競爭獨立出來,進而成為大多數(shù)國家選擇注冊制的根本推動力。

固有顯著性制度,在使用制中得到充分適用;而在注冊制中,其主要意義在于審查注冊階段。使用制下,注冊的效力有限,無論是否注冊,商標權(quán)的獲得都基于兩個事實:使用和顯著性,且法官可在民事侵權(quán)訴訟中直接宣告商標無效,對固有顯著性的考察充斥著幾乎所有的商標案件。在如我國的注冊制中,注冊是確權(quán)的依據(jù),只在注冊審查及相關(guān)程序中有必要考察固有顯著性。未注冊商標,在我國獲得保護以一定的知名度為前提,使用者無法僅憑在先使用而獲得商標專用權(quán),因此,標識本身的顯著性強弱不具有決定性意義,只能作為知名度認定的一個因素,顯著性光譜的分類及其相應(yīng)的法律效果喪失其確權(quán)的根本價值。

固有顯著性,以“相關(guān)公眾”為判斷視角,即相關(guān)公眾是否可能以之區(qū)分商品來源,但并不考察相關(guān)公眾的實際認知,無需舉證證明,而是由審查者或裁判者主觀判斷,因其本來就是對相關(guān)公眾未來反應(yīng)的預(yù)先判斷,無必要做真實的市場調(diào)研。

(二)制度框架:顯著性光譜及修正

通常以所謂“顯著性光譜”(spectrum of distinctiveness)測試固有顯著性,即,結(jié)合商品類別,將標識分為臆造、任意、暗示、描述、通用五類(或四類,有論者將臆造性和任意性作為一類),固有顯著性由強至弱,保護也由強至弱:臆造性、任意性、暗示性標識會直接被認定具有顯著性,只要使用即獲得保護(使用制),或可直接獲得注冊(注冊制);描述性標識無固有顯著性,獲得“第二含義”后方可獲得保護;通用性則永遠不能作為商標保護。此測試法由美國聯(lián)邦第二巡回法院在Abercrombie & Fitch案4. Abercrombie & Fitch Company v. Hunting World, Incorporated,537F.2d4(1975).中確立,稱為“Abercrombie測試”。此測試雖未完整規(guī)定于我國商標法(《商標法》第11條予以部分規(guī)定),但無疑已為我國商標審查機關(guān)和司法機關(guān)完全接受,成為測試固有顯著性的基本方法。

顯著性光譜對標識的類分,其依據(jù)是標識與商品類別之間的親疏關(guān)系,一般從語義上加以辨別,最適合分析文字標識【3】,是以文字的字典含義與商品類別的關(guān)系遠近判斷相關(guān)公眾可能的反應(yīng)。但現(xiàn)代商標保護的范圍早已超出文字標識,甚至不再限于標識(symbol),擴張至消費者可能以之識別來源的幾乎所有商品外在形象,包括包裝、裝潢、商品外觀等等。文字以外的其他標識,無語義可言,很難適用“光譜法”判斷其與商品類別之間的遠近關(guān)系,比如,如何判斷一種顏色或裝潢對于某種商品是“描述”“暗示”、“任意”亦或“臆造”性標識?

針對上述問題,Seabrook案5.Seabrook Foods, Inc. v. Bar-Well Foods Limited,568F.2d1342,1977.中,法官創(chuàng)造出適合非文字標識的另一種測試法,追隨者眾。法官認為對非文字類商標應(yīng)以“是否僅是此類商品的普通設(shè)計,還是屬于獨特、不常見的設(shè)計,是否只是本商品常見設(shè)計的簡單修改”來判斷其顯著性。“Seabrook測試法”,不是依據(jù)標識與商品之間關(guān)系的遠近推測公眾之反應(yīng),而是將其與本類商品通常采用的圖案、外觀比較,判斷是否屬于不常見的獨特設(shè)計,以推測公眾的反應(yīng)。越獨特,公眾越有可能以之識別來源。實際上,公眾對于文字與圖形、商品外觀的識別能力并不相同,公眾較容易以文字區(qū)分來源,不太容易以圖形和外觀區(qū)分來源。因此,對于圖形、外觀等而言,其固有顯著性的認定門檻顯然會比文字標識高,其核心是相關(guān)公眾是否可能以之區(qū)分來源。

顯然,依據(jù)“Seabrook測試法”,無需劃分五種不同顯著性強度的標識。但“Abercrombie光譜測試法”將標識劃分為若干類,并授予不同的法律效果,實有現(xiàn)實需要,這是相當一部分法官仍執(zhí)著于傳統(tǒng)的“Abercrombie光譜測試法”6.Chevron Chemical Company v. Voluntary Purchasing Groups, Inc.,659F.2d695. 該案被告使用與原告類似的產(chǎn)品包裝和外形,但標注了不同的商標,法官認為“Abercrombie光譜測試法”完全可用以分析包裝和外觀的固有顯著性。的原因?!癝eabrook測試法”只是對光譜測試法的變通適用,而非取代,如,仍有區(qū)分固有顯著性、描述性、通用性三種不同類型的必要和可能,分別代表直接獲權(quán)、取得“第二含義”后獲權(quán)、永不保護三種不同的法律后果,但固有顯著性內(nèi)部的臆造性、任意性、和暗示性的分類失去意義。比如,在Chevron案中,法官雖然堅持以“Abercrombie光譜測試法”評判所涉商品包裝的顯著性,但只是認為所涉商品包裝固有顯著性,不再進一步細分臆造、任意或暗示。

“Seabrook測試法”以標識是否獨特、不常見作為測試標準,使得保護商業(yè)外觀的商標門檻接近于外觀設(shè)計專利門檻。但兩者保護的內(nèi)在精神有根本不同,“Seabrook測試法”檢測顯著性,依據(jù)相關(guān)公眾視角,核心是相關(guān)公眾是否以之區(qū)分商品來源,比如咬了一口的蘋果,因不能滿足創(chuàng)造性,而不能獲得外觀設(shè)計專利;但對于某特定類別的產(chǎn)品,如手機,卻可能屬于獨特、不常見的圖案,消費者能以之識別商品來源。兩者只不過在保護客體上有交叉而已,保護宗旨、門檻及授予的權(quán)利,都不一樣。

(三)臆造性標識對商品類別限制和地域限制的突破

商標保護范圍受到商品類別的限制,根據(jù)我國商標法,除了馳名的注冊商標,一般商標只能禁止他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使用。

商標保護限于類似商品,此項規(guī)則雖已規(guī)定于各國法律,但一直存在爭論。其緣起,應(yīng)是普通法中商標保護的反不正當競爭起源。普通法一直拒絕承認商標的“財產(chǎn)”地位,僅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提供“反假冒”保護。商標保護同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一樣,要受到競爭關(guān)系的限制:“不存在競爭,則不可能有不公平競爭,其自然推論,就是商標僅存在于其使用的領(lǐng)域,不同地域或不同行業(yè)的其他企業(yè)仍可自由使用?!薄?】而且,商標一般并非商標權(quán)人創(chuàng)造,屬于已有詞匯,商標權(quán)人僅因為使用而在所有商業(yè)領(lǐng)域完全獨占一個現(xiàn)有詞匯缺乏正當性,需受到商標法目標即反混淆的限制,而混淆往往僅發(fā)生在類似商品之間。但時代的演進伴隨著對法律的認識和態(tài)度的變化,如今上兩種理由都已有修正,一方面反不正當競爭逐漸不再以競爭關(guān)系為要件;另一方面,商標制度的宗旨逐漸轉(zhuǎn)向消費者保護。消費者是否混淆與商品類別是否類似并不總是精確一致的,新時代企業(yè)跨越行業(yè)的發(fā)展模式,更使得消費者認為“網(wǎng)易”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同時也養(yǎng)豬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即使完全不搭界的商品類別,只要附著了同樣的商標,他們也很可能認為是同一家企業(yè)或存在某種密切關(guān)系。

突破很可能首先從臆造性標識開始。近百年前,F(xiàn)rank I. Schechter教授在其著名論文《商標保護的合理性基礎(chǔ)》【4】中,對傳統(tǒng)的以反混淆為目標的商標保護模式提出根本性質(zhì)疑,認為現(xiàn)代社會的商標不僅僅是標注來源,不僅僅是商譽之表彰,那些顯著性最強的商標,其自身就會帶來強大的銷售力,從而要求商標保護應(yīng)該基于商標自身的獨特性,即顯著性,顯著性越強的商標,受到商品類別的限制越少。顯著性最強的臆造性標識,為商標權(quán)人所創(chuàng)造,商標權(quán)人有權(quán)壟斷此類商標,禁止他人在所有商品類別上的使用;顯著性不強的標識,如暗示性商標、描述性商標等,由于其他商家使用這些商標的可能性很大,其商標權(quán)保護仍受限于商品類別和使用地域【4】819,825-833。

Schechter教授觀點的實質(zhì),并非絕對否定商品類別限制,而是將臆造性標識從一般商標中區(qū)分出來,授予其絕對的保護,既不受商品類別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但Schechter教授所舉實例,諸如Dupont、Kodak,都已經(jīng)具有極高聲譽,對于此類標識給予跨越商品類別的保護,很難講僅僅是因為其為臆造,還是因為其跨越商品類別的巨大商譽。近年反淡化制度,給予超越商品類別保護的主要原因是高商譽,而非標識的臆造性。未附著商譽的臆造性標識,對其保護是否不受商品類別限制?才是于本文主題而言真正有意義的問題。

臆造性標識,正如Schechter教授所言,本不在現(xiàn)有詞匯之中,其是被商標權(quán)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商標權(quán)人將之獨占不會導(dǎo)致現(xiàn)有詞匯的減少。且此類詞匯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唯一意義就在于指向某個商品來源,其具有唯一的指向性,無需與任何商品種類結(jié)合。此類標識不同于暗示性、甚至任意性標識,后兩種標識會被很多商家選用,不同商家完全可能在互不知曉的情況下采用同樣的商標。據(jù)Schechter教授的統(tǒng)計,“Blue R ibbon”商標如此受人歡迎,在所有商品類別中使用了60次之多;含有“Star”的商標,即使回溯到1898年,也被使用了400次之多【4】。這種為商家普遍青睞的標識,僅其本身無法識別來源,必須結(jié)合商品種類,甚至使用地域方可確定來源。如“Apple”必須結(jié)合商品類別“電腦”方可指向某個確定的商品來源,而Kodak卻指向唯一的來源。因此,本文認為,授予臆造性標識不受商品類別限制的商標保護,是合理的。

臆造性標識對商品種類限制的徹底突破,對侵權(quán)判定的沖擊小于注冊審查。侵權(quán)判定以混淆為唯一標準,僅參考而不絕對遵循《類似商品和服務(wù)區(qū)分表》【5】。雖然混淆標準仍要受制于“類似商品”(2013年《商標法》第57條第2款),但可通過寬松解釋“類似商品”,或干脆不考慮商品類似,直接以混淆標準裁決,轉(zhuǎn)變觀念即可,并不會造成現(xiàn)有侵權(quán)認定體系的混亂。而對于注冊審查,如果完全突破商品種類限制,就會對現(xiàn)有審查模式帶來強烈沖擊,因為現(xiàn)行注冊審查框架是嚴格按照商品種類進行的。在現(xiàn)行審查方法下,在不類似商品上注冊他人的臆造性標識,是合理合法的。不過,此沖擊可能只限于臆造性文字商標,臆造性文字標識過于簡短,往往難以滿足“獨創(chuàng)性”而不能獲得著作權(quán)保護,而圖形等商標可依據(jù)在先著作權(quán)獲得突破商品類別的保護。本文認為可通過以下方式緩解上述沖擊,首先,嚴格認定臆造性文字標識的范圍,將其范圍限縮至如“海爾”“柯達”等完全沒有任何中文含義的詞匯,而不包括諸如“家樂?!薄斑_能”等雖不是現(xiàn)有漢語詞匯,但其明顯有中文含義且中文含義發(fā)揮著某種暗示作用的詞匯。其次,也可以通過降低著作權(quán)“獨創(chuàng)性”門檻的方式,以在先著作權(quán)給予臆造性標識跨商品類別的保護。

臆造性標識還可能突破商標保護的區(qū)域性限制。這種區(qū)域性限制主要存在于使用制國家。使用制下,依使用而獲得的商標權(quán)僅限于其使用的地域,遙遠地域的善意后使用人在其遙遠地域擁有獨立的并存商標權(quán)。7.Hanover Star Milling Company v. Metcalf.; Allen & Wheeler Company v. Hanover Star Milling Company.,240U.S.403, (1915).但對于臆造性標識,實際上也不存在這種地域性限制,因其極強的獨特性,后使用人“善意不知”的可能性極小,甚至可以推定“明知”。在注冊制國家,雖然注冊商標保護及于全國,無上述區(qū)域限制問題,但未注冊商標的保護一般也要受到類似的區(qū)域性限制,臆造性標識也很有可能突破這種地域限制。比如,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第2款規(guī)定了對未注冊商標的保護,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yīng)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對該條解釋時規(guī)定:“在不同地域范圍內(nèi)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在后使用者能夠證明其善意使用的,不構(gòu)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該條的含義很明顯,一般的未注冊商標獲得的保護限于其知名范圍內(nèi),其他地域的使用者,哪怕使用時間在后,只要善意不知該在先未注冊商標的存在,不屬于不正當行為,不受禁止;但如該未注冊商標是臆造性標識,由于不同地域的其他使用者“善意不知”該臆造性標識的可能性極低,仍會被禁止使用。因此,可以說,在我國未注冊商標倘若是臆造性的,其保護也完全可能及于全國。

在傳統(tǒng)的“顯著性光譜”中,一般將臆造性與任意性標識同等對待,都具有最高的顯著性。4但就上文分析來看,這兩種標識存在重大差別,任意性標識仍屬于現(xiàn)有詞匯,強顯著性仍是相對于某種商品類別而言,保護當然要受到商品種類的限制;臆造性標識,不屬于現(xiàn)有詞匯,其在任何商品上都具有最強的顯著性,不受商品種類的限制。如果突破了商品種類限制和地域限制,臆造性標識獲得的商標保護將類似于著作權(quán)和專利權(quán)(外觀設(shè)計專利),商標權(quán)人實際上能夠完全壟斷該標識的使用。強大的法律效力,使得如何認定臆造性標識變得非常關(guān)鍵,因此應(yīng)從嚴掌握其認定標準。

(四)通用標識

通用標識無固有顯著性,且不可通過使用獲得顯著性,絕對不能作為商標保護。其依據(jù),一是消費者認為其代表商品類別,而非區(qū)別商品來源;二是此類標識屬于該行業(yè)所有商家描述其商品所必需,應(yīng)留在公有領(lǐng)域,不能私有。4

與描述性標識的區(qū)分、標識的通用化、與美學功能性的關(guān)系,是本制度之難點。

⑴ 區(qū)分于描述性標識

標識究竟是通用的,亦或描述性的,對其命運至關(guān)重要,后者取得“第二含義”后可獲得商標保護,前者不能。幾乎在所有涉及通用標識的案件中,權(quán)利人都極力主張自己的標識是描述性,而非通用性。

倘若通用標識僅限于那些表明商品種類的標識,如Aspirin(阿斯匹林)、cellophane(玻璃紙)、Escalators(自動扶梯)等,就不會發(fā)生通用標識與描述性標識的區(qū)分難題。但實際情況比較復(fù)雜,商品某些最本質(zhì)的特征也被認為屬于通用標識,在“Abercrombie”案中,法官判決“Safari”(東非狩獵、遠征)不但對東非狩獵這種活動屬于通用標識,且對戶外探險服裝來說也屬于通用標識,但對靴子來說卻屬于暗示性標識;另一案中,認為“l(fā)ight”對于啤酒而言,屬于通用。8.Miller Brewing Co. v. Jos. Schlitz Brewing Co.605F.2d990(1979).這些本質(zhì)特征究竟是通用還是描述性,就成為區(qū)分難題。

本文認為,鑒于所伴隨的重大不利后果,應(yīng)收縮通用標識的邊界,從嚴認定,那些搖擺于通用和描述之間的標識,不妨歸于描述性,有限度地拒絕專有?!渡虡朔ā返?1條第1款第1項僅將“通用名稱、圖形、型號”規(guī)定為通用標識,2005年《商標審查標準》也對通用標識作了諸如“蘋果”用在蘋果上的狹窄解釋,而將大量的直接描述商品的質(zhì)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shù)量等視為描述性標識,顯示了從嚴認定的精神。

通用標識未必是該商品的唯一稱謂,“不如此則無以稱呼該商品”是一個過高的標準,即使該商品還有其他一種甚至幾種稱謂,只要該標識在相關(guān)公眾看來主要指的是某類商品或服務(wù),即可認定為通用標識【2】57。通用標識的最普遍的認定方法是查詢其字典含義,是否將之解釋為一類商品。9.Gimix, Inc. v. Js&A Group, Inc., Auto Page, Inc., And Iwata Electric Co.,699F.2d901(1982). 本案和Miller Brewing兩案中,都強調(diào)確認通用標識的主要方法是查詢字典含義。

⑵ 商標通用化(Genericide)

通用標識可分為兩種情況:“曾是商標,退為通用(once trademark , now generic)”和“本是通用,永非商標(then generic, so never a trademark)”【6】。前者為商標通用化,后者為采用既存的通用標識,諸如Google、W indows,可口可樂等面對的是通用化問題,諸如“502”牌502膠面對的是啟用既存通用標識的問題,而諸如“咖啡伴侶”則兩方面的問題都有。

商標通用化,往往是最有原創(chuàng)性的商標獲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功導(dǎo)致。巨大的投入和商業(yè)成功不能改變其由于通用化而喪失商標保護的命運,這是立法者利益權(quán)衡后之決定。但失去商標專有權(quán)不意味著不能獲得任何保護,美國各級法院一再強調(diào),通用化的標識雖不再擁有商標專用權(quán),不能一般地禁止他人使用該標識,但仍能獲得反假冒(passing off)的救濟。10.Blinded Veterans Assn. v. Blinded American Veterans Found.872F.2d1035(1989). 法官列舉了一系列通用化了的標識仍可禁止他人的假冒行為的案例??梢?,美國的反假冒救濟不以商標權(quán)的存在為前提,而是一個更廣的相對獨立的概念。其正當性,在于保護消費者免受誤導(dǎo),而不在于對通用標識的專有權(quán),雖因市場上長期只有一種產(chǎn)品導(dǎo)致該標識成為產(chǎn)品之通用名稱,但可能與此同時出現(xiàn)的是,長期唯一的使用已使消費者將之對應(yīng)于唯一的來源,即通用化的標識有可能既被當做商品的種類,同時又被認為指向唯一的商品來源,后來者如不加區(qū)別地使用該標識,可能會使消費者誤解其來源而購買。因此,后使用者雖可以自由使用已通用化的標識,但應(yīng)以不會造成消費者來源誤認,如添加區(qū)別標記的方式使用。我國雖無類似美國的涵蓋廣泛的“反假冒”救濟,但保護消費者免受欺詐的正當性是不言而喻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應(yīng)可起到類似的作用,但該法第5條規(guī)定的反“仿冒”涵蓋范圍明顯窄于美國之“反假冒”救濟,可以適用該法一般條款進行類似的救濟。

通用化有逆轉(zhuǎn)的可能,前提是商家成功地使得公眾不再認為該標識是商品名稱,而是指向確定的商品來源。毫無疑問,完全扭轉(zhuǎn)公眾的用語習慣和認知異常艱難,但歷史上確曾出現(xiàn)過將通用化的標識扭轉(zhuǎn)回商標的實例。11.Sing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v. June Manufacturing Company,163U.S.169(1894); Singer Mfg. Co. ET AL. v. Briley ET AL.,207F.2D519(1953). 前一個案中,法院裁定Singer指的是縫紉機,是通用名稱;第二個案件發(fā)生在60年后,這次法院裁定Singer不再指的是縫紉機,而指縫紉機的一個著名品牌,從而恢復(fù)其商標保護。通用化的可逆轉(zhuǎn)性與通用標識取得“第二含義”也不能作為商標保護,并不矛盾,兩種制度針對的是不同的情況,前者針對“曾是商標,退為通用”的情況,后者則針對“本是通用,永非商標”的情況。(未完待續(xù))

【1】Graeme B. Dinwoodie. Reconceptualizing the Inherent Distinctiveness of Product Design Trade Dress【J】.75N.C.L. Rev.471:485.

【2】Mary LaFrance. Understanding Trademark Law【M】. LexisNexis,2009:57.

【3】 Mark P. Mckenna. Teaching Intellectural Property Law: Article: Teaching Trademark TheoryThrough the Lens of Distinctiveness【J】.8Fordham Intell. Prop. Media & Ent. L.J.947(1998):848,.

【4】Frank I. Schechter. the Rational Basi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J】.40Harv. L. Rev.8131926-1927:824.

【5】孔祥俊. 商標與不正當競爭法——原理和判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12-225。

【6】Graeme B. Dinwoodie, Mark D. Janis.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M】. Second Edition,2007:80.

猜你喜歡
測試法描述性商標權(quán)
虛構(gòu)人名的內(nèi)涵意義分析*——描述性理論面臨的挑戰(zhàn)和反駁
外語學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8
海峽兩岸商標權(quán)的刑事保護:立法評述、相互借鑒與共同展望
商標權(quán)濫用的司法規(guī)制
商標權(quán)的刑法保護完善
刑法論叢(2018年3期)2018-10-10 03:36:18
伊士曼展示其耐受醫(yī)用消毒劑的新一代聚酯——四步測試法顯示伊士曼MXF221共聚酯具有出色的耐化學性
上海建材(2018年3期)2018-03-20 15:28:22
新型混合材料咀嚼效率測試法
淺析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在大學英語四六級段落翻譯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19:39:34
論商標權(quán)的邊界
電氣化鐵路軌道電路絕緣電壓測試法的研究
基于D-最優(yōu)化理論的陀螺儀力矩反饋測試法
易门县| 济宁市| 罗江县| 巴马| 邵阳县| 迁安市| 潮安县| 怀化市| 岳普湖县| 兴宁市| 裕民县| 香港| 东阳市| 印江| 高安市| 长垣县| 重庆市| 平乐县| 光山县| 抚顺县| 岗巴县| 武定县| 英德市| 宿州市| 宝应县| 印江| 铜鼓县| 乐亭县| 琼海市| 七台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青田县| 天峻县| 婺源县| 和硕县| 鹤山市| 迁安市| 宁武县| 镇安县| 视频|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