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意志是指個體自覺地確定目的,根據目標支配和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并需克服各種困難,從而達到預定的目標的過程。意志品質指學生的果斷性、堅韌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頑強和主動獨立的精神。一個人的意志既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又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體育運動是鍛煉小學生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體育運動本身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的有效途徑。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意志品質有多種方法。促進其意志發(fā)展的最優(yōu)活動之一。
關鍵詞 體育教師 小學生 意志品質 培養(yǎng)
一、前言
意志就像催化劑能將人的一切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們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成功。意志對一個人的行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貢獻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增強他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他們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意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筆者認為通過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是比較有效的途徑。
小學生根據生長發(fā)育特點他們具有好奇、好動、活潑可愛,喜歡模仿,并且集體主義感有所發(fā)展,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但極不穩(wěn)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發(fā),不善于控制,不考慮行為后果,雖已能從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還很薄弱,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產生動搖。小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fā)展,逐漸學會道德原則的評價標準,評價能力開始發(fā)展起來,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表現(xiàn)。道德感、正義感開始萌芽,但道德認識水平仍較低,辨別是非的能力也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通過體育課來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小學生意志品質。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查閱小學生及體育教育有關的專業(yè)書籍。
2.邏輯分析法:通過邏輯思維來提出培養(yǎng)小學生意志品質的方法。
3.觀察法:通過觀察法來判斷學生的上課表現(xiàn)。
4.交談法:通過和學生的交談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
三、在小學體育教育要有計劃、有目的、加強的學生一種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一)通過對教材的研究分析
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認真研究分析水平目標。課程標準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結合課程的特點構建了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課表標準并不規(guī)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教師留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和發(fā)展空間。對教材選擇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二)要適時加強對小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教育
在體育課上,很多小學生對跳高或跳山羊有懼怕心理,不太敢跳,多組織能增強學生意志品質的活動,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這種活動中,有些學生表現(xiàn)出動搖、膽 怯等消極意志品質,究其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1.防御性條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的學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傷,下次就會害怕,甚至一聽到跳高等就緊張。
2.類化。如有的學生怕跳高,會影響到跳山羊、跳遠,甚至怕單腿跳等與跳高相似的活動。
3.感染。如有的學生怕跳高,其他學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當我們知道了學生消極意志品質產生的原因后,就可以采取措施:教師要講清動用要領,注意語言暗示和引導,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寬跳高架的距離,翻松沙坑,或將跳高橫桿換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減輕條件反射。一般采取了這些措施后,學生們就能鼓足勇氣,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鍛煉意志,體驗歡樂。
(三)要教育學生端正體育課學習態(tài)度
有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好,但就是不喜歡上體育課。據調查,其中有部分學生可能是受家長的錯誤指導認為只要學好數(shù)學、語文,體育差點問題不大;還有的學生認為體育活動危險,怕高怕險,表現(xiàn)出明顯的意志薄弱。通過端正對體育課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使這些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fā)他們積極參加鍛煉的興趣??梢宰寣W生練習與多變條件相聯(lián)系的活動;練習與遵守紀律相聯(lián)系的活動。
四、注意小學生意志的自我培養(yǎng)
注意學生意志的自我培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意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意志時,要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身體條件和運動基礎。在做高難動作時,教師要重視保護,但不要過分“幫助”,否則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學生意志的發(fā)展。如何加強學生意志的自我培養(yǎng)呢?我們認為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作業(yè)、自我要求。
(一)自我作業(yè)
即要求學生認真觀看教師示范,細心揣摹動作要領,一次次地獨立完成教師所規(guī)定的動作。
(二)自我要求
要求學生對自己嚴要求、高標準,不要輕易降低要求和難度。如有的學生在做跳山羊時,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見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認為其它體育項目自己都行 ,只有山羊過不去無所謂。這時體育教師要及時了解情況,用優(yōu)秀運動員帶傷堅持比賽,為國爭光的事例,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時教師要加強必要環(huán)節(jié)的保護,爭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繼續(xù)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確條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傷痕”。
五、正確評價小學生的表現(xiàn)
小學生的自我評價主要依賴于老師的評價。在體育活動中,教師主要通過言語和非言語的方式向學生傳遞贊許和反對的信息,而學生則通過心理體驗來接受教師的意圖,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一)用言語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做到
1.有豐富的評價語。如果學生的動作做得很好,而教師只用“好”或“不錯”來評價,學生會感到不滿意。教師應預測學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質,作出適當?shù)谋頁P,使表揚產生真正的激勵作用。
2.用肯定性語詞代替否定性語詞。肯定性語詞能明顯地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而否定性語詞只告訴學生不應該怎么做,卻無法表達應該怎么做。學生產生害怕心理時,教師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膽小”、“不要緊張”更帶有激勵作用。
(二)非言語性的評價
非言語性的評價是通過面部表情、聲調、身體動作等方式來表達的。它是語言交流的輔助形式,在體育活 動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1.輔助性言語。它包括語氣、語調等。同一個語詞,教師運用的語氣、語調不同,它表達的含義就不一樣。如“加油”兩個字,如果語氣生硬,就有責備的成分;如果語氣親切,就是一種鼓勵。又如“啊”字既可以 表示驚訝,也可以包含期待。
2.動作行為。即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或情感。由于體育活動場地較大,教師學會用點頭、拍手、搖頭等動作來表示贊同或反對是很重要的。
3.目光接觸。教師可以通過視線來與學生交流友好、親切或焦慮等情感,告訴學生老師正在關注他們。
六、結論
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小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十分顯著的。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教師本身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不僅僅是技能技巧的顯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充滿信心的教態(tài)去影響那意志薄弱的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同學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和諧氣氛,以緩解那些懷有恐懼心理的學生的緊張情緒,提高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教師還要采取適當?shù)拇胧?。促使學生自覺的遵守紀律、在任何情況下保證做到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席。善于用集體的力量和榜樣的作用,鼓勵學生的士氣,激勵學生的斗志。對學生所表現(xiàn)的勇敢行為,教師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從而使小學生在教師的監(jiān)護下逐步培養(yǎng)起良好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 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4-112.
[2] 王啟明,董啟林.體育教材教法[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29.
[3] 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5.
[4] 劉同為.武術運動員意志品質的測定與訓練方法[J].
[5] 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