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雷
(東華理工大學(xué) 文法系,江西 南昌 330013)
金圣嘆評點《水滸傳》的才子性
鄧 雷
(東華理工大學(xué) 文法系,江西 南昌 330013)
《水滸傳》不僅被金圣嘆視為第五才子書,與《莊子》《離騷》《史記》、杜詩、《西廂記》并稱,而且金圣嘆在《水滸傳》評批過程中,同樣將其評點的文字變成為才子所讀,而與一般販夫走卒的讀者絕緣的文字。從形式上包括讀法、單行夾批、回前總評的創(chuàng)立與改造及內(nèi)容上包括文法的注重、文字的藝術(shù)色彩、評點內(nèi)容典故的引用兩個方面來分析金圣嘆評點《水滸傳》的才子性。
金圣嘆;《水滸傳》;評點;才子性
“人觀圣嘆所批過小說,莫不服其畸才,詫為靈鬼轉(zhuǎn)世。……抑知圣嘆所自稱其品定之才子書六者,一、《莊子》也,二、屈《騷》也,三、司馬《史記》也,四,杜律詩也,而五之以施《水滸》,六以王《西廂》……”[1]金圣嘆評批的《水滸傳》貫華堂刻本亦題名為《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梢娫诮鹗@眼中,《水滸傳》是被視為才子書來看待的。然而其所作的《水滸傳》評點亦是為才子所備,并非人人都看得,關(guān)于此點其在《第五才子書讀法》中已有敘說“舊時《水滸傳》,販夫皂隸都看;此本雖不曾增減一字,卻是與小人沒分之書,必要真正有錦繡心腸者,方解說道好”。[2]本文將從金圣嘆評點的形式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來分析金圣嘆評批《水滸傳》的才子性。
譚帆先生《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一書之下編《小說評點編年敘錄》中,在金圣嘆評點《水滸傳》之前的小說評點本共計47種。[3]考察這47種書發(fā)現(xiàn)其所有的批評形式大致有眉批、雙行夾批、旁批、回末總評。而金圣嘆評點《水滸傳》的形式為讀法、眉批、單行夾批、回前總評。除卻眉批一樣外,金圣嘆批評的形式較之以前的評點形式多有變更。
首先,表現(xiàn)在讀法的創(chuàng)立上。在金圣嘆批評《水滸傳》之前,亦有其他小說的評點初具讀法的雛形,如《新鐫批評出像通俗奇?zhèn)b禪真逸史》中《禪真逸史凡例》八條,內(nèi)容約略同于讀法,《新編掃魅敦倫東度記》中《閱東度記八法》,更是以八句話的形式說出讀此書應(yīng)注意的八個地方。但是無論如何,讀法這一體例的確定,是直到金批《水滸傳》的出現(xiàn)才得以完成,不僅表現(xiàn)在字?jǐn)?shù)上的大幅增加,更加體現(xiàn)出理論系統(tǒng)的完善。其十五條讀法被后世小說評點者奉為圭臬,多方援用。然讀法被引入評批,這一結(jié)果也直接導(dǎo)致了金批文字至少是給讀書人看的,一般讀者(販夫走卒)在讀《水滸傳》的時候無外乎是被其情節(jié)所吸引,根本無暇他顧文章當(dāng)中的各種精義,更無論其書前與小說無甚聯(lián)系的讀法了。
其次,表現(xiàn)在改雙行夾批與旁批為單行夾批上。金批《水滸傳》中雖然有兩種主要形式的批語,眉批與單行夾批。但是其中眉批僅僅是占有一小部分,基本上來說都是以單行夾批為主。以金本第二十三回王婆貪賄說風(fēng)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批語來看,其中單行夾批540余條,眉批僅有15條,可見金批眉批與單行夾批比例。眉批、旁批、雙行夾批、單行夾批四種類型的批語,眉批和旁批的字?jǐn)?shù)容納性很大,數(shù)十字的長批形態(tài)常為眉批,然而這兩種批語與文字的結(jié)合性并非十分密切,讀者在讀小說的時候,可以不必去讀旁邊以及上面的批語。雙行夾批緊貼于小說文字中,然而其批語容納性太小,多則十?dāng)?shù)字,少則一字。在金批《水滸傳》之前,比較流行的三種《水滸傳》的評點本,余象斗評點本、容與堂本、袁無涯刊本,其中余象斗本與袁無涯本都是以眉批為主,而容與堂本以雙行夾批為主,但多為單字批。到了金批本,其一改以眉批及雙行夾批為主的批語形式,而變?yōu)閱涡袏A批。單行夾批批語因其以小字緊隨正文句后,故而其批語的容納性非常大,可長可短,且與正文融于一片,與小說的結(jié)合度非常高。讀者在閱讀小說的同時,亦不得不讀金圣嘆的批語。這一點,也可以說便是為所謂的才子而準(zhǔn)備的。若一般的讀者(販夫走卒)讀《水滸傳》,只為讀其情節(jié)奇處,那么單行夾批的出現(xiàn),肯定有礙閱讀的連貫性,文氣的通暢性。但是金圣嘆讓子弟讀《水滸傳》卻是為了“舊時《水滸傳》,子弟讀了,便曉得許多閑事。此本雖是點閱得粗略,子弟讀了,便曉得許多文法”。[2]其將《水滸傳》作為培養(yǎng)子弟的文章書來讀,“婦人勾搭武二作一篇文字讀”“武大歸來,兩邊按留不住,另作一篇小文讀”“武二置酒又作一篇文字讀”,[2]而不是作為小說來讀,閱讀小說的愉悅性已不在其考慮范圍之內(nèi),故而單行夾批亦是其表現(xiàn)自己想法的一種形式。
最后,表現(xiàn)在變回末總評為回前總評上。在金批《水滸傳》之前,若有總評的小說,幾乎為回末總評,罕有回前總評的小說。像先于金批《水滸傳》的容與堂《水滸傳》評點本及袁無涯刊本《水滸傳》評點本,皆為回末總評?;啬┛傇u,為一回小說完結(jié)后,評點者對此回小說的內(nèi)容總體或者其中某一點、某一個人物進(jìn)行評點,相當(dāng)于總結(jié)性的話語,有助于讀者對此一回的內(nèi)容進(jìn)行歸結(jié)。無論是未讀過《水滸傳》者、一般讀者或者是才子,對這一類型的總評都能接受,也能理解其中三味。然而金圣嘆卻變回末總評為回前總評,一般回末總評為歸結(jié)性的評語,那回前總評以理度之當(dāng)為導(dǎo)讀性的批語。金批中的回前總評確是具有導(dǎo)讀性,不過并非給未讀此書者進(jìn)行導(dǎo)讀,甚至并非給一般讀者進(jìn)行導(dǎo)讀,而是給對于《水滸傳》已然相當(dāng)熟稔的讀者進(jìn)行導(dǎo)讀。未讀過《水滸傳》者或是粗知《水滸傳》者,金批的回前總評于其而言難以理解。這便又回到了上文所說的,能讀懂其回前總評的讀者便是金圣嘆所謂的才子,而一般讀者(販夫走卒)能將《水滸傳》的基本情節(jié)記熟也便罷了,怎可能反復(fù)去讀之。
首先,對于文法的注重,對情節(jié)的忽略。金圣嘆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概括了十五條讀法:倒插法、夾敘法、草蛇灰線法、大落墨法、綿針泥刺法、背面鋪粉法、弄引法、獺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極不省法、極省法、欲合縱法、橫云斷山法、鸞膠續(xù)弦法。此十五條讀法于正文評點中一一出之,然而尚有一些文法逾此十五條讀法之外,可見金批書中所列文法之多。且金圣嘆對于書中文字情節(jié)的評點多以文法為主,而對于小說情節(jié)的細(xì)妙之處,論及深度尚有不如袁無涯刊本評點之處。甚至有時為了強(qiáng)調(diào)小說的文章性及文法,甚至割裂小說的情節(jié),消解小說的感染力。如金本第二十一回夾批“讀書須心知輕重,方名善讀書人。不然者,不免有懵懂葫蘆之誚也。如此書既已了卻晁蓋,便須接入武松,正是別起一番樓臺殿閣。乃今知縣只管要寬,此時若更不得張三立主文案,幾番勾捉,則又安得逼走宋公明,撞出武都頭乎?后人不知,遂反謂張三一公明甚薄,殊不知于公明甚薄者,于讀書之人殊厚也”,[2]認(rèn)為張三行為舉動只因為后文情節(jié)才如此,此類批語殊影響小說的情節(jié)性。又如金本第五十回李逵劈死小衙內(nèi)處“讀到此句,失聲一嘆者,癡也。此自耐庵奇文耳,豈真有此事哉”,[2]主張讀者從小說中跳出,覺得此處情節(jié)只是文章需要罷了,此等評語消解了讀者的情緒,打斷了讀者的連貫閱讀。這一些對小說的解讀方式,于一般讀者(販夫走卒)而言毫無意義,他們所在意的只是小說的情節(jié),小說所要表達(dá)的內(nèi)容,而不是小說是怎么寫的。金批對文法的推崇,也確實是留給那些才子之士學(xué)習(xí)文章、模擬剿襲所用。
其次,金批文字富有很高的藝術(shù)色彩。在金圣嘆之前流行較廣的三種《水滸傳》評點,余象斗評點差不多為“村學(xué)究”式評點,語言粗鄙不堪;容與堂本評點,感情色彩豐富而激昂,然文字亦為平實,無甚出彩之處;袁無涯本評點,多有幾分文人的氣息,然文字亦是四平八穩(wěn),偶帶有之乎者也之氣。到了金圣嘆的評批,其評點文字的本身就極富文采,尤其表現(xiàn)在其評點的意象批評中。今僅舉一例以窺其一端,金本第三回描寫魯達(dá)大腦五臺山后“夫千嚴(yán)萬壑,崔嵬突兀之后,必有平莽連延數(shù)十里,以舒其磅礴之氣;水出三峽,倒沖滟滪,可謂怒矣,必有數(shù)十時迤邐東去,以殺其奔騰之勢。今魯達(dá)一番使酒,真是捶黃鶴,踢鸚鵡,豈惟作者腕脫,兼令讀者頭暈矣”。[2]此一小段文字,本就可當(dāng)一篇美文來欣賞,對于販夫走卒的讀者來說,定覺得其沒有必要,亦無欣賞之心,而對于才子而言,讀此一段評點定拍案叫絕,大呼痛快。
最后,金批內(nèi)容于經(jīng)史子集無所不涉?!端疂G傳》評點中引用典故的傳統(tǒng)要追溯到余象斗評點《水滸傳》,在其評點中多所引用的典故為普通讀者所熟知的歷史和四書中例子,尤以《三國志演義》居多,容與堂本評點中幾無典故引用,袁無涯本評點引用典故較之余象斗則更為豐富,然而亦多拘于歷史一類,且為數(shù)不多。到了金圣嘆評點,真可謂古今圖書,經(jīng)史子集無一不入其彀中。除了比較明顯的,以儒家的“忠恕”說來解釋作文之法及以佛經(jīng)入評點外,其他的書籍攀涉援引甚多。以金本第二十三回為例,引用的語言和典故便有“嗟乎!世人讀詩而不廢《棠棣》之篇,彼固無所感于中也,豈不痛哉”“絕倒之語,《爾雅》所無”“東方麥鐵,未有此舌”“讀武二此語,忽嘆昭烈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言,真豬狗之言也”“用新婦得配參軍故事”“六個字隱括全部《北西廂記》”“不恁么理會五字,傳出圣賢心性來,便覺‘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fēng)上下狂’二語之未能具足受持不淫戒也”七處之多。涉及到《詩經(jīng)》《爾雅》《史記》《三國志》《世說新語》《西廂記》《蘇東坡集》諸書。若非才子讀此書,一般的販夫走卒又何以能解得金批當(dāng)中這許多的典故。也正因為金圣嘆把《水滸傳》視為才子書,并只允許才子來讀《水滸傳》,故而其批語中說的多是才子才能解得的話語,亦是自己自得自滿之語,不得不說此又是一種另類的才子惜才子情懷。
從上文可以看出,金圣嘆批評《水滸傳》之時,他所設(shè)想此書的潛在讀者便是能夠讀懂他、讀懂此書的才子,而不是只注重書中故事情節(jié)、奇處趣處的販夫走卒。因此他在對此書進(jìn)行評點的時候,對評點的形式,包括讀法、單行夾批、回前總評都有所創(chuàng)見及改造;對評點的內(nèi)容,包括文法的注重、文字的藝術(shù)色彩、評點內(nèi)容典故的引用都有所豐富及加強(qiáng)。而這些都代表著金圣嘆評點《水滸傳》所具有的才子性特點。
[1]邱煒首.藏園贅談·金圣嘆批小說說[A].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G].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412.
[2]陳曦鐘,侯忠義.水滸傳會評本[M]. 魯玉川,輯校.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1:22-945.
[3]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169-204.
ClassNo.:I207.412DocumentMark:A
(責(zé)任編輯:蔡雪嵐)
OntheFeaturesofGiftedScholaroftheNovelOutlawsoftheMarshCommentedbyJinShengtan
Deng Lei
(Chinese and Law Departmen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Jin Shengtan took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 as the 5th gifted scholar-oriented novel .In the process of critisizing Outlaws of the Marsh , he made his commentary article for the gifted scholar to read,insulating with general people .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features of gifted scholar for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commented by Ji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ormality and the contents to which the allusions is referred.
JinShengtan;Outlaws of Marsh;comment;features of gifted scholar
鄧?yán)?,碩士,東華理工大學(xué)文法學(xué)院2011級文藝學(xué)專業(yè)。研究方向:明清古代文學(xué)。
1672-6758(2013)06-0098-2
I207.4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