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華 王志輝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同為思政課教育的組成部分,兩者應該相結合,互為補充。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課內教育 課外教育 教學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按場所不同可以分為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二者由于形式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但二者同為思政課教育的組成部分,應該相互聯系,互為補充。
一、課內教育是思政課教學的第一課堂和主渠道
課內教育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進行的教育活動?,F階段,各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渠道還是運用課內教學這個手段,我們通常把課內教學稱之為教學的第一課堂。
(一)課內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
1.課內教育的嚴謹性。
思政課課內教育采取的方式通常是由思政課教師按照課程標準,擬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在固定教室給學生集中授課。以云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思政教研室制定了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對本門課程的定位、設計、目標、內容與教學要求、課程實施、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都進行了全面的梳理,任課老師在制訂教學計劃和編寫教案時都要參考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防止任課老師由于對課程定位不準而出現備課的偏差,偏離授課的重點。在授課內容上必須凸顯高職教育的特點,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核心,以就業(yè)為導向,強調職業(yè)性、實踐性和開放性,這種統(tǒng)一、嚴謹的備課、授課方式是課內教育模式才能做到的。
2.課內教育的系統(tǒng)性。
課內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還在于授課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以云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為例,思政課教研室在課程標準中將原來教材中的八章一個緒論共九部分內容,根據高職學生需要,設計為七個專題。分別為:專題一適應性教育;專題二理想信念教育;專題三愛國主義教育;專題四人生觀教育;專題五道德觀教育;專題六就業(yè)觀教育;專題七法律觀教育。每個專題包括理論講述部分和實踐教學部分。理論講述部分不是按理論結構的完整體系講授,而是選擇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需要的理論知識進行講授。每個專題配合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包括職業(yè)情景模擬、企業(yè)參觀學習、企業(yè)人士專題講座等形式。每個專題設計一項作業(yè),如心得體會、調查報告等,力求使學生自身對職業(yè)道德、法律知識、就業(yè)理念等內容有系統(tǒng)化的認識和體驗。
3.課內教育的穩(wěn)定性。
課內教育通過定時、定點、定量的模式授課,這種模式可以把授課計劃中安排的教學內容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便于學生形成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思維和知識結構,知識的系統(tǒng)性、連貫性和穩(wěn)定性更易體現,相對來說,變動性較小。而這種穩(wěn)定的授課模式對授課教師來說,便于授課教師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提高教學質量。
(二)課內教育模式的缺陷。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內容,教學大綱是教的大綱,教學計劃是教的計劃,學生的成績是教師教的水平的反映,一句話,整個教學活動和教學結構都是圍著教師轉的”。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的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忽視,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另外由于課內教育授課地點和模式相對固定、授課形式相對單一,因此也會導致課程的趣味性不足。
二、課外教育是思政課教學的第二課堂和主陣地
課外教育是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一)課外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
1.地點多元化,形式更加多樣化。
課外教育模式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地點和形式的多樣化,與課內教育模式相比,它不必拘泥于教室這種固定的課堂,相反,課外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在課堂外進行。以我院為例,在就業(yè)觀教育中,學院在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意識、體驗職業(yè)認知。比如每年開展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創(chuàng)業(yè)實踐訓練營,各教學系部開展職業(yè)指導和就業(yè)洽談,學院設立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測評室,邀請企業(yè)成功人士回校講座,珠寶專業(yè)的同學還專門創(chuàng)辦了珠寶營銷中心,等等?;顒拥亩鄻踊沟脤W生的參與面得到了拓展。
2.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參與性較強。
與相對被動學習的課內教育模式相比,課外教育更強調和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是主體、是中心、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學生的地位將由傳統(tǒng)模式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訁⑴c者,學生將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學習過程中真正的認識主體,因此,學生的興趣也就更加濃厚,參與度較高。
3.教學的實效性更強。
實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每門課程、每位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課外教學由于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避開被動學習的模式,教師在課外教學中由主導者變?yōu)橹笇д摺⒔M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學的實效性得到充分體現。
(二)課外教學模式的缺陷。
課外教學模式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在理想的構建和現實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存在較大差距,例如,課外教學教學組織的難度較大,在操作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另外,課外教育考核結果的準確性難以把握。因此,在實踐過程中,這種教學模式的可操作、可控性還有待研究。
三、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一)課內教育在保障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注重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課內教育仍然是思政課教學的主要模式,因此,課內教育需要嚴格把握思政課教學的目標和意義、教學的內容與要求,確保課堂的教學不偏離思想政治教育的軌道,通過增加實踐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1.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開展課余活動,既可以豐富校園生活,又能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增強集體意識,等等。以云南國土資源職業(yè)學院為例,我院學生活動非常豐富,特別是構建起了以“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為導向”的學生活動體系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認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能力等。
2.充分發(fā)揮班主任、輔導員的作用。班主任和輔導員長期工作在學生工作一線崗位上,也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觀、道德觀、就業(yè)觀、戀愛觀等都能最迅速地反映到他們這里,因此,班主任和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一定要利用好這個角色,發(fā)揮他們在思想上的引導作用。
3.社會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參觀學習。目前已建立“康師傅”頂新食品有限公司作為社會實踐教學基地;企業(yè)人士專題講座;開闊學生視野;邀請我院部分畢業(yè)生回學校介紹自己成長成才、工作發(fā)展狀況;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云南民族博物館等)。
(二)課外教育在保證學生參與的前提下注重教學的目的性,以保證教學質量和實效。
以我院《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為例:在授課過程中,思政課教學團隊根據教育性學習的特殊性,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教學,引導學生在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活動中,“學中做”,獲得自身對道德與法律知識的基礎性認知。具體方式有:
1.課堂交流。以學生的雙邊活動為主,有針對性地確定幾個主題,讓學生相互交流,提高認識。如:獨立生活的好經驗、好方法介紹。如何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
2.互動討論。通過師生雙邊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多想、多問,開展主題討論,或者分組討論。對一些疑難問題或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辯論、課堂討論。如:什么樣的大學生活是有意義的?我的專業(yè)與愛國主義有關嗎?就業(yè)與擇業(yè)的關系?
3.課堂演講。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主要問題由學生課外準備,在課內作重點發(fā)言,教師給予點評。如:自我介紹,我的理想,我的職業(yè)理想,我的偶像,好品德與好人生。
4.案例分析。教師根據講授內容,選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以班為單位,分組選定調研主題,包括生活、學習、人際關系三個方面,組內成員分工完成調查、分析、撰寫報告。
5.情景模擬。情景模擬又稱角色扮演,通過設計特定的場景、人物、事件,讓學生進入相關角色,以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景為參照物,進行模仿、比較、優(yōu)化,獲得理論的升華和能力的提高。如:模擬處理同宿舍兩個同學因平時矛盾而發(fā)生的一次激烈爭吵;現場模擬招聘會,由學生分組扮演應聘者和面試官。
參考文獻:
[1]王會玲.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探討.教師,2010.07.
[2]李津.大學生“兩課”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探索與實踐.《教育科研》,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