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娟
今年是我從事教育工作的第20個年頭。這其中有18年的青春歲月,是在三尺講臺上度過的。2010年我來到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成為一名小學語文教研員,角色改變了,但對教育卻始終癡心未改。
回眸20年,激情燃燒的歲月
1992年,我從師范學校畢業(yè)走上教師的崗位,開始了我熱愛的語文教學工作。當年的我,滿懷一腔熱情,卻由于缺少經(jīng)驗,走了很多彎路。在教學上僅限于模仿一些老教師的課堂,缺少自己的想法,課堂上一味牽著學生走。自1999年起,我開始加強自身學習,閱讀與語文教學有關(guān)的一些書籍雜志,最常翻閱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和《小學語文教學》,其中一些精彩的教學設(shè)計,看后也會在自己的課堂上實踐,并隨時總結(jié)自己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落實得比較好,在哪些地方處理得還不到位,這應該是我最初的反思意識。
由于深深地熱愛語文教學,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學校領(lǐng)導去外地開會學習買回的錄像帶和光盤,我總會第一個借來,把這些錄像帶和光盤翻錄下來,利用課余時間一課一課地琢磨,細細地品味每一節(jié)課的精彩之處,由剛開始關(guān)注教者的語言、教態(tài),到后來關(guān)注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理念?,F(xiàn)在,在我的書柜里,還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幾十盤錄像帶,見證著我成長的歷程。2002年,我有幸拜天津著名特級教師靳家彥老師為師,師傅每次來哈爾濱,都要走進我的課堂,聽課、指導,師傅的引領(lǐng),加快了我成長的步伐。
進入新課改以來,我的教育教學思想也經(jīng)受著洗禮。這一時期,讀書更加成了我業(yè)余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在此期間,我閱讀了《賞識你的孩子》《卡爾·威特的教育》《學習的革命》《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教育的視界》《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靜悄悄的革命》《給生命涂上愛的底色》等書籍。這些書籍,開闊了我的眼界,豐富了我對教育的理解。2003年從北師大培訓回來以后,我堅持寫教育教學日記,2008年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教育教學專著《給自己一個愛上教育的理由》。經(jīng)過十幾年的課堂實踐,在市、區(qū)教研院和進修學校各位教研員的幫助下,逐漸形成了“三情相通 三情互動 三情共生”的教學風格。2004年和2008年,南崗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和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分別召開了我的教學風格研討會,回顧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我時常懷著感恩的心,感謝那些在我成長過程中給予我?guī)椭娜恕?/p>
18年來,我送走了4屆畢業(yè)班近300名學生。每一個班級都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忘不了送走第一個畢業(yè)班的時候,難舍的依戀讓我們訂下了10年之約, “2007年的7月15日,我會在繼紅小學門前等你回來。”10年啊,想象中該是多么漫長的歲月,很多記憶會漸漸淡忘,很多人和事會在不經(jīng)意間被遺忘。我的學生呢,在這10年當中,他們會讀完初中、高中,邁進大學的校園,在這10年里,他們會遇到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他們會經(jīng)歷更為豐富多彩的人生!而小學的生活會逐漸在他們的記憶中淡去,我真的不敢想象會有多少人能記住這個日子……可是,令我震驚的是,孩子們居然清晰地記著這個日子!他們帶著當年的承諾從加拿大、美國,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回到了他們夢開始的地方。忘不了第二個班畢業(yè)前,我鼓勵他們:“寫本書吧,留住這5年學習生活的亮點,重溫童年的快樂?!睔v時3個月時間,孩子們完成了《記憶》《雨滴》《花對根的謝意》《輕吟的童謠》……我激動得要流淚。忘不了我陪孩子們玩耍,春天里,我?guī)麄內(nèi)シ棚L箏,把夢想放飛云端;夏天里,我?guī)麄冊诓賵錾洗蹬菖?,美麗的泡泡寄托著七彩的夢想;秋天里,我?guī)麄冏哌M色彩斑斕的植物園,凝神閉目中呼吸著大自然的空氣;冬天里,我?guī)麄冊诓賵錾洗蜓┱蹋瑲g笑聲在校園的上空回響。所有這一切,只為讓孩子們的童年過得更開心,更難忘!
我感激我的學生,因為我第一次做老師,就遇到他們,和他們一起成長的過程,讓我體會到了做老師的幸福。我怎能不幸福,在我的鼓勵下,每一屆的學生都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用書中的墨香去豐富自己的見聞,用書中的智慧積淀自己的文化底蘊,用書中的詩情畫意去涂抹一縷清流在心中,我的學生因為讀書而變得智慧、自信、有品位;我怎能不幸福,學生們思維活躍、知識廣博,把平日的積累化作文章的具體與翔實;我怎能不幸福,每一次考試,學生們用努力與嚴謹來回報我的叮嚀與囑托;我怎能不幸福,我擁有一群張馳有度而又乖巧、可愛的孩子們。
蹉跎間,回首已是20年!當我在鏡前撥除自己的白發(fā)時,才意識到這是時間留給我的印記!回憶起曾經(jīng)的青澀年華,心中不免有很多遺憾。很多事情我本可以做得更好,我本可以多一些堅持,少一些懈怠;我本可以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我本可以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斥責。但一切都無可奈何地過去了,只從內(nèi)心渴望,離我而去的孩子們啊,回憶起我們在一起的歲月,能多想起我的好,而忘記我的怒嗤責難。
傾心18年,我用18年時光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化蛹成蝶,看他們?nèi)缰赡鄣挠純郝墒?,化作七彩的蝶兒飛舞,我多么奢望與他們共飛舞,卻擋不住時光的輪回!他們!終歸于世界,去尋找一份屬于自己的天和地,而我,把18年的傾心化作魂牽夢繞的祝?!?/p>
傾心18年,看著孩子們?nèi)绱豪侔愫`放,開出繽紛的花兒朵朵,竊以為孩子們的花香,只屬于我的心房,卻無法阻擋,他們的花香終要飄向祖國的壯美山河!而我,用最后的蠶絲化作感天動地的期許,期望他們,前程似錦。
平凡與偉大有多遠
“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滿回憶,請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不要問我,你不要問我到哪里去,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边@首歌深情地詮釋了我對講臺的感情。2010年,帶著對課堂的深深眷戀,帶著對學生的無限牽掛,我走進了進修學校,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教研員。我深知,站的高度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和深度也是不一樣的,18年基層的歷練,使我成為老師中的佼佼者,但在教研員的隊伍中,我還是一名新兵,一切須要從頭再來。新的角色對于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說它“熟悉”是因為在自己18年的成長道路上,教研員的指導和鼓勵一直陪伴著我。如今,不惑之年的我,回憶起教研員們曾經(jīng)的教誨與提攜、曾經(jīng)的嚴厲與關(guān)愛,仍心懷感激!說它陌生,是因為當自己站在前輩們的位置上時,感覺無論是從工作的對象、工作的內(nèi)容都和當班主任的時候不一樣,感覺到責任比以前更重了!
作為一名語文學科的教研員,聽語文課、評語文課成為我工作的主旋律。每一周,我們都要深入到基層學校聽課,隨時做好記錄,然后和老師們交流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我時常感到欣喜:欣喜于老師在課堂上落實的每一個新理念;欣喜于我在培訓的時候某一個觀點得到了老師的關(guān)注;欣喜于老師課堂上的每一個值得肯定的地方;欣喜于老師的每一點一滴的進步。當然也會有遺憾的時候:個別老師專業(yè)知識不過關(guān),理論修養(yǎng)欠缺。在和老師們交流的時候,我用放大鏡放大老師的優(yōu)點,增強老師的信心,就如同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一樣,因為我深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對于一個人學習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對于老師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我以商量的口吻,和老師一起尋求改進的措施。我希望,通過我的評課和與老師的交流,燃起老師對學生的熱愛,對課堂教學研究的渴望,對學習的追求。在與學校領(lǐng)導匯報交流的時候,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力求給學校提出細致的、可操作的、切實可行的建議。我希望,作為一名服務(wù)者,我所擁有的資源,我所給出的建議能夠?qū)W校的發(fā)展起到哪怕是一點點的作用,這都是我作為教研員價值的體現(xiàn)。
朱光潛先生在《談讀書》一文中提到:“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自從走上教研員這個工作崗位,我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渴望讀書,需要讀書,我知道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所以,我每天堅持讀書半小時,我相信,“聚沙”終會“成塔”。“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是讀書人所向往的境界,在當今這個資訊發(fā)達,人心浮躁的社會,我愿以這句話來鼓勵自己,做一個有深度、有內(nèi)涵、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的、有深厚底蘊的教研員。
每次走進學校,看到一張張活潑、可愛的小臉,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常想起作家張曉風在《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中的一句話:“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將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我愿意站在老師的背后,默默地支持他們,默默地幫助他們,助推他們成功!因為我知道,只有這些老師的成功,南崗區(qū)爭創(chuàng)全國現(xiàn)代化教育強區(qū)的設(shè)想才能變成現(xiàn)實。
每次走進學校,感受著老師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心,我都心懷感動。同時,我也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運,我的點滴成績得到了各級領(lǐng)導的認可,使我一次次地站在領(lǐng)獎臺上,接受掌聲和鮮花。可是,有那么多的老師,每天生活在平凡之中,做著平凡卻偉大的事,他們知道“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朵的事業(yè)是甜美的”。但他們還是選擇“在默默獻身的陰影里做葉的事業(yè)”。沒有掌聲、沒有鮮花,依舊執(zhí)著。我在思考,平凡與偉大,到底有多遠!記得汶川地震的時候,當人們徒手搬開垮塌的鎮(zhèn)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震憾了:一位老師雕塑般跪撲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jīng)沒有了呼吸!由于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jīng)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位老師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守護生命之門,也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偉大的老師?!罢挛业某岚颍徒o你飛翔”是一種偉大,但對于大多數(shù)老師來講,或許一生都不會碰到用生命去證明的事情。大多數(shù)的老師,注定會平凡一生,他們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工作,把自己和心乃至一生都交給孩子們,這樣的老師同樣偉大!
平凡與偉大的距離有多遠?我的回答是:咫尺又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