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杜堅宗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的療效的影響。 方法 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30例,其中干預組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照組根據(jù)醫(yī)囑采取隨機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對兩組的療效、護理滿意度及生存質(zhì)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 結(jié)果 干預組患者給予心理護理、氧療指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6.7%,而對照組的有效率達70.0%,明顯低于干預組,差異有顯著性(P < 0.05)。干預組無一例不滿意,滿意度達100%,而對照組2例不滿意,滿意度達70%(21/30),兩組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P < 0.05)。干預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情況、抑郁心理狀況、焦慮心理癥狀、QQL評分各項生存質(zhì)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 < 0.05)。 結(jié)論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明顯提高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环尾扛腥?;護理干預;滿意度;生存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8-0101-03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發(fā)病率較高,由于氣道防御機制明顯受損,清除功能降低,受氣候變化、寒冷受涼、勞累因素影響常合并肺部感染,一旦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病情迅速惡化,死亡率高[1,2]。因此,及時正確的診斷治療與護理,對疾病的恢復至關重要,加強對COPD的護理干預,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預后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間我院確診治療的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行肺部CT確診肺部感染?;颊呔锌人浴⒖忍?、發(fā)熱,胸部聽診有濕羅音。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57~82歲,平均(68.8±5.2)歲;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干預組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照組根據(jù)醫(yī)囑采取隨機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及病情程度、肺功能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持續(xù)吸氧、止咳解痙等治療。對照組根據(jù)醫(yī)囑采取隨機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干預組患者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甚至出現(xiàn)抑郁、悲觀等不良心理。同時由于反復的肺部感染,使肺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因此,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耐心地傾聽患者的敘述,解答其提出的問題,幫助患者消除心理壓力,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1.2.2 氧療指導 可用鼻導管、鼻塞及面罩吸氧,吸氧時注意鼻腔清潔及氧氣濕化的處理,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不可隨意調(diào)節(jié)氧流量,甚至自行停氧,以持續(xù)低流量氧氣吸入為宜[3]。
1.2.3 用藥指導 根據(jù)病情,要適當選用有效抗生素及時控制感染,并遵醫(yī)囑給予祛痰藥、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療,用藥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及面色變化,注意有無震顫、頭痛等,若發(fā)現(xiàn)患者面色青紫、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加劇等癥狀應立刻停止吸入藥物,給予吸氧、保持呼吸道暢通護理。囑患者用藥后約2 min清水漱口,以減少聲嘶、咽痛、鵝口瘡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4]。
1.2.4 飲食指導 COPD患者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和家屬說明飲食營養(yǎng)的重要性,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減少鈉鹽的攝入,少食多餐。
1.3療效觀察[5]
顯效:治療5 d后咳嗽、喘憋、氣促等癥狀消失,肺部羅音消失,排痰效果好;有效:治療5 d后呼吸困難、咳嗽、喘憋、氣促等癥狀緩解,肺部羅音減少,排痰效果好;無效:治療1周以上呼吸困難、喘憋、咳嗽等癥狀無緩解,排痰效果不顯著。
1.4 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6],對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分別賦值5分、4分、3分、2分、1分,總滿意=很滿意+滿意,共發(fā)出問卷60份,全部收回,回收率為100%。采用生存質(zhì)量測評表(QOL)[7]評價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由主管護士詢問完成。內(nèi)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情況、抑郁心理情況、焦慮心理癥狀。由主管護士詢問計分。每個問題采用4級評分,1分為最好,4分為最差,分數(shù)越高表明生活質(zhì)量越差。本次研究共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為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的處理采用SPSS13.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率的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護理干預對療效的影響
干預組30例患者給予心理護理、氧療指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6.7%,而對照組總有效率達70.0%,明顯低于干預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干預對滿意度的影響
見表2。干預組無一例不滿意,滿意度達100%,而對照組1例出現(xiàn)不滿意,滿意度達70%(21/30),兩組滿意度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 < 0.05)。
2.3 兩組護理干預對生存質(zhì)量評分的影響
干預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情況、抑郁心理狀況、焦慮心理癥狀、QQL評分各項生存質(zhì)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病情進展快,如不及時治療可迅速致死,多數(shù)患者對抗生素治療不敏感,治療中往往多次更換多種抗生素,且劑量大、療程長,易導致二重感染;同時進行氧療時因氧氣干燥、有異味感,患者多難以堅持,使缺氧狀態(tài)進一步加重[8]。目前對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療除積極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加上全身營養(yǎng)支持、改善呼吸功能外,采取綜合性的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提高治療效果至關重要[9]。
COPD患者病情反復發(fā)作、病程長,易產(chǎn)生緊張、恐懼、焦慮心理,入院時熱情接待患者,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多與患者溝通,以嫻熟的操作技術、良好的態(tài)度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取得患者家屬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或?qū)嵭袩o陪護管理。通過護患間的有效溝通,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使患者住院期間得到全面、科學的護理,減少護患糾紛的發(fā)生,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10,11]。本研究表3顯示,干預組滿意度達100%,無一例不滿意,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0%)(P < 0.05)。
護理人員將有關COPD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及治療、護理等知識向患者進行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zhuǎn)歸。同時護理人員應掌握抗生素達到最好效果的應用原則,有效地對感染進行控制,加強基礎護理,如口腔護理、會陰部護理等防止霉菌感染[12,13]。本組資料顯示,對干預組30例患者給予心理護理、氧療指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幾方面的綜合護理干預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達96.7%,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70%)(P <0.05)。
COPD合并肺部感染導致肺功能進行性降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針對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特點,護理人員還應注重痰量、痰色、痰味、呼吸困難程度和胃腸道癥狀的觀察,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拍背排痰,必要時用吸引器吸痰。通過上述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顯示,干預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情況、抑郁心理狀況、焦慮心理癥狀、QQL評分各項生存質(zhì)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 < 0.05),說明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與楊園[14]報道的觀點基本一致。
綜上,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明顯提高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施煥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29-312.
[2] 倫志勇,梁景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9(3):55-56.
[3] 謝錦鑾. 兩種排痰法在COPD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l2):87-88.
[4] 王小英,吳曉虹. 不同排痰方式對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效果的對比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2009,14(5):87.
[5] 唐志強,謝銀蘭. COPD并肺部感染臨床治療分析[J]. 中外醫(yī)療,2011, 34:49-50.
[6] 楊曉容.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10-11.
[7] 李艷.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36例臨床分析[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2(7):801-802.
[8] 尤琦紅,趙寶英. AECOPD機械通氣患者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臨床護理[J]. 臨床肺科雜志,2011,16(2):327.
[9] 楊玉玲. 高原地區(q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的護理86例[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8):5-6.
[10] 邱小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護理干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2):151-152.
[11] 羅在文.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護理[J]. 醫(yī)學信息,2011,24(9):2660-2661.
[12] 柴寧,馮雪. 氧氣驅(qū)動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護理體會[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40(8):1101-1102.
[13] 殷誼. 護理干預對COPD患者的療效影響[J]. 醫(yī)學信息,2011,24(139):4175-4176.
[14] 楊園. COPD并發(fā)肺部感染的護理[J]. 臨床肺科雜志,2009,14(4):559-560.
(收稿日期: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