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英
摘 要: 俗語是語言的精華,也是隱喻的集中體現(xiàn)。人體部位詞的隱喻在人類語言中普遍存在。本文從認知角度對英漢人體部位詞俗語進行比較,指出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人體及人類的身體經驗認識和理解外部世界。因此,人類所認識的外部世界是人類認知重構的世界。
關鍵詞: 英漢俗語 人體部位 認知
一、引言
俗語(colloquiums)又稱俗話,是任何民族的約定俗成的語言形式。作為習語的一個范疇,俗語也是語言的沉淀和精華,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漢語俗語如“撿了芝麻,丟掉西瓜”、“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等,讀起來朗朗上口且耐人尋味。英語俗語如“He?is?lifeless that is faultless.”(人孰無過)、“A bad thing never dies.”(遺臭萬年)、“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人人平等)、“Experience must be bought.”(吃一塹,長一智)等則充分體現(xiàn)了英語國家的文化和智慧。人體是人類最熟悉的范疇,也是認識外部世界的起點。關于人體部位詞的俗語,在英語和漢語中不勝枚舉,已經有很多學者作了跨文化的比較和研究,這里不再贅述。語言學界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習語具有語義的整體性和結構的穩(wěn)定性。作為約定俗成的習慣用法,俗語是一種固定的結構或以長詞進行記憶、模仿、使用,其他問題不必也不可深究。
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認知語言學在美國和歐洲的興起和日益發(fā)展,對英語習語的研究從跨文化領域轉向認知領域。鑒于人體部位對于人類認識和理解整個世界起著重要作用,而且英漢語中由人體部位隱喻衍生的俗語俯拾皆是,本文擬從認知的角度,以英漢語中“頭、手、心”衍生的俗語為例,對比分析其語義并探討其本質。
二、認知語言學的語義觀
英國劍橋大學1999年出版的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語言學導論)指出:語言學的主要方向應該將語言作為一個認知系統(tǒng)進行研究。認知語言學家認為對語言的描寫必須參照人的一般認知規(guī)律,才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和說服力。以Lakoff和Johnson等為代表的認知語言學家們的研究表明,許多習語的意義產生于人的認知結構,因此英語中的許多人體部位詞習語的理解都依賴于隱喻。
Lakoff(1981)把隱喻看做是人們思維、行為和表達思想的一種系統(tǒng)的方式,即隱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參照熟知的、具體的概念認知、思維、經歷、對待無形的、難以定義的概念,形成一個不同概念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認知方式。概念隱喻是源域和靶域之間的一組映射或對應(correspondences)(Lakoff,1993)。它聯(lián)結兩個領域的知識:界定分明、熟悉的物理領域與界定模糊、不太熟悉的抽象領域。前者稱為源域,后者稱為靶域,通過源域理解靶域。
三、英漢人體部位詞俗語的認知比較
筆者參閱《現(xiàn)代漢語辭?!泛汀独饰漠敶呒売⒄Z辭典(英英·英漢雙解)》等多本字典對人體部位詞的釋義,發(fā)現(xiàn)外在人體部位“頭、手”和內在人體部位“心”在英漢語中都具有代表性,由這三個人體部位隱喻所衍生的俗語也很豐富。下面就以英漢語中這三個人體部位詞俗語為例探討認知的理據(jù)。
1.關于“頭”的英漢俗語
從上表看,大部分有關“頭”的隱喻在英漢俗語中有很大的重合,從比喻生命、名聲地位到比喻思維、情感,中西方人們的認知遵循具體到抽象的規(guī)律。漢語俗語中還用“頭”指起點或終點,如“萬事開頭難、從頭說起、首尾呼應”等,但英語的“head”則沒有相應的隱喻。
2.關于“手”的英漢俗語
手是人類解放自己認識世界的重要身體器官,在語言中跟“手”有關俗語比比皆是。首先,手是工具。漢語中有“手到病除、手到擒來、束手無策”;英語中也有類似的隱喻,如“l(fā)end sb. a hand,ask sb. for a hand”。其次,手指技能。如“妙手回春、身手不凡、眼高手低、露一手、留一手、多面手、一把手”等;英語中有“have a hand at/with sth.”。手還比喻控制、掌握。漢語俗語有“高臺貴手、一手遮天”;英語相應的表達是“in hand/out of hand”。表示指參與,漢語俗語有“插手、袖手旁觀”;英語中也有“wash ones hands off sth.”(不再參與)。此外,“手”在漢語中表經濟狀況,如“手頭寬松、手頭緊”,在英語中則沒有類似的隱喻表達;英語俗語中“green hand,extra hand”(新手、臨時工)的隱喻在漢語中沒有類似之處。上面的漢英俗語絕大部分都表示抽象概念,而“手”作為具體的身體部位映射抽象事物,可見人們對人類社會的認知是通過隱喻內化了自身的抽象思維和情感。通過分析漢英兩種語言關于“手”的俗語,我們發(fā)現(xiàn)人類正是通過人體隱喻把對自己的認識推廣到對整個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的認識。
3.關于“心”的英漢俗語
漢語中關于“心”的俗語豐富之極,可以喻指“重要性、良心、勇氣、智力、思想、意識、精神”等,如:心肝兒寶貝、捫心自問、問心無愧、心口不一、人心隔肚皮、口是心非、知人知面不知心、死心眼兒、心有靈犀一點通、心曠神怡,等等。英語俗語中關于“heart”的類似隱喻并不多,如sweet heart(甜心);search ones heart(自我反?。?;take heart(變得勇敢);lose heart(氣餒)。
然而在表達復雜抽象情感方面,英漢民族的人們表現(xiàn)出相似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分別由“心”(heart)的隱喻衍生出很多豐富生動的俗語。例如,漢語中有貼心、心潮澎湃、扣人心弦、驚心動魄、觸目驚心、心亂如麻、心煩意亂、心急如焚、心切、痛心疾首、心頭之恨、心平氣和、心如止水、心心相印、撥動心弦、心花怒放、一見傾心、心疼、痛心、灰心喪氣、心碎、心如刀絞、哀莫大于心死、心驚膽戰(zhàn)、心驚肉跳、煞費苦心、推心置腹和心悅誠服等。英語中表示喜悅、熱愛和同情的如,for ones heart to bleed for sb.(為某人感到悲痛,同情某人);lose ones heart to sb.(心被某人俘去,愛上某人);have ones heart in the right place(好心好意,真心實意);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十分坦率,感情容易激動)。表示悲傷、壓抑、驚慌的如,break sbs heart(使某人很傷心);for ones heart to sink(消沉、泄氣);heart-ache(痛心、傷心);heart rending(使傷心的,使斷腸的)。表示恐懼的如,have ones heart in ones boots((因害怕)沮喪、絕望);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非常吃驚);for ones heart to miss a beat(嚇了一跳);for ones heart to turn(大吃一驚)。在以上英漢俗語中,除去跨文化的因素外,兩個民族的人們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相似的概念隱喻,如The heart is an bhject(心是物體);The heart is a container(心是容器);The heart is resource(心是資源)。人類在認識自我思維和情感時,借助人體部位“心”理解表達抽象概念,便形成了隱喻認知方式和隱喻語言。由此可見,人們首先形成了人體認知,其次把對人體的認知結果投射到其他相對復雜的事物上以完成對其的認知與理解。
三、結語
俗語是每個民族的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文化、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通過比較英漢人體部位詞俗語在語義和認知方面的異同,我們深刻認識到人類是在借助人體及人類的身體經驗來認識和理解外部世界。人類最先認識自己周圍立體的、有形的、具體的東西,包括人體本身及其器官。之后,當認知進入更高級階段,人類已經熟悉的東西(包括器官)就成了人們認識、體驗和描述世界其他事物,尤其是無形的、抽象的、難以定義的事物的基礎。由此,借助表示具體事物的詞語表達抽象的概念,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隱喻認知方式和隱喻語言。這符合人類以自我為認知中心,由近及遠、由自我到非自我、由實體到非實體、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guī)律。由此可見,人們首先形成了人體認知,其次把對人體的認知結果投射到了其他相對復雜的事物上面完成對其的認知與理解。人類以對自身的理解形成外在事物的概念,由于人類對自身認知的局限性和不同文化的影響,人類借助語言所談論的世界并非世界本身。同時,人類認識的世界亦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人類通過體驗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在頭腦中重新構建的世界。
參考文獻: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Lakoff,G.&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3]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張建理.英漢“心”的多義網絡對比[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
[5]廖艷平.英漢人體詞“head(頭)”的隱喻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07,(1).
[6]李行健.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英漢俗語對比研究”成果之一
項目編號:2012SJB740007
項目負責人:周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