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
摘 要: 構建生活化的歷史課堂,是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有效途徑,是讓歷史與社會課堂回歸生活的必然要求。教師應樹立生活化教學的意識,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充分挖掘各種生活化教育資源并引入課堂。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 生活情境 教學方法
歷史學科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門人文學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歷史學科與我們的生活似乎沒有多大關系,但是,歷史是人類生活的足跡,是從生活中演變而來的。因此,歷史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密不可分。歷史教師如何在歷史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情境感受歷史,是急需探討的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生活,構建活躍的歷史舞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構建認知結構。歷史知識是不同時代社會生活的寫照,并且與社會實踐有著密切聯系。所以,歷史教學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應該在適應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習能力。教師應該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f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創(chuàng)設具有歷史感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產生情感的體驗,這樣學生就會感到“歷史就在我身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斷內化文本知識。例如:在教學“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時,我用多媒體表示“干欄式房屋”與“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兩幅圖,再觀看水稻與粟的實物圖。學生感受到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能培植水稻與粟,為人類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貢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拉近了古老的歷史與現實生活的距離。這樣,原本傳統的講授式課堂變得“活躍”。教學實踐證明,教學中要積極展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時事素材,抓住知識的切入點,通過設計鮮活的歷史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形成正確的歷史觀點。
二、多媒體踐行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已經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了更好地在初中歷史課堂中踐行生活情境,就經常借助多媒體進行,很受廣大學生歡迎。例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這樣引入話題:“大家都看過電影《甲午中日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是一段難忘的、屈辱的歷史,雖然那次海戰(zhàn)失敗了,卻留給我們一段沉重的歷史反思?!彪S著多媒體視頻的播放,教室里瞬間陷入了沉默,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在不斷變化:有憤怒也有欣喜;有失落也有希望。尤其是看到鄧世昌英勇就義的時候,很多同學激動地站了起來。播完視頻后,學生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個欲言又止??吹竭@種情形,繼續(xù)引導學生:同學們對這部電影都很熟悉,我們觀看電影后對其中的片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甲午中日戰(zhàn)爭》這一課,請大家打開課本。由于受到視頻播放的影響,學生學習新課時都非常認真,取得了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巧設問題體會歷史,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上課時通過提出疑問或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設置的疑問要有一定的技巧,如何巧妙設問才能讓學生進入角色?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歷史,從而把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我們要巧妙設計問題,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例如:講到“南京大屠殺”時,就當時的歷史事實與中日關系的現狀,尤其是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的事實,提出了這樣的問題:(1)日本為什么要篡改歷史教科書?(2)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最想對日本首相講什么?學生對這兩個問題很感興趣,積極回答。他們有的認為這是日本想掩蓋歷史的真相,不愿意把真相讓下一代知道;有的學生認為日本沒有對軍國主義進行認真反省,中國要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日本人民搞好關系,促進兩國的經濟發(fā)展;世界人民都強烈反對戰(zhàn)爭,爭取和平,希望日本的當政者不要違背人民的意愿;日本政府必須向中國人民道歉,必須對曾經嚴重傷害過的中國人民負責。由對此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的探究意識被激發(fā)了,對戰(zhàn)爭更加厭惡,感悟更深。
四、調動學生多感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中,教師總以為自己是課堂的主宰,常常不自覺地以教師的認知規(guī)律取代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今天,我們終于發(fā)現這種判斷違背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教育面對的是人,教育工作者改變的不是學生的外部,而是學生本身。教師所做的,全都要學生自己完成。我們必須把為教師設計的教育,轉變?yōu)闉閷W生設計的教育,這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怎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呢?這就要求學生“動”起來。我們不妨這樣嘗試:①讓學生查一查。課文中許多內容涉及地名、方位、周邊環(huán)境、歷史背景等,如“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課前要讓學生首先查閱地理圖冊、社會等教材資料,了解有關知識介紹,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②讓學生做一做。課文中介紹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但抽象的解釋很多,學生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時,不妨讓學生做個實驗,把自然學科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如:講“北京人”時,讓一個學生描述北京人的體質特征,一個人表演;介紹“宋代哥窯”時,讓學生用玻璃球做實驗,這樣學生不僅動手還動腦思考,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都得到了培養(yǎng)。
總之,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根據現實生活巧設問題,搭建一座連接學生生活與教學的橋梁。讓學生了解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并從親身的經歷和體驗出發(fā),調動生活積累,產生情感共鳴,調動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謝佩娣.初中的歷史情境教學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2).
[2]陳宏根.歷史生活情境教學方法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34).
[3]張洪敏.淺談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