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莉萍
Q 要: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要“文、言”兼具,既要注重字詞句的積累,又不能忽視文學文化、思想感情。通過“誦讀”,這種“動口”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把“讀”貫穿教學始終。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 誦讀 形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091-01
文言文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珍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學習文言文,對于我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涩F(xiàn)狀是,學生厭學文言文甚至懼怕學習文言文,他們對文言文學習索然無味,有人稱之為“第二外語”,母語淪落至此實在令人悲哀。那么,如何調動起學習文言文的主動性呢?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呢?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功夫該往哪里使?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边@就要求教師要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在咀嚼、體會、感悟和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放手讓學生自主誦讀,從整體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韻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步入古詩文的意境,最終獲得思想的啟迪,達到積累語言,提高審美情趣的目的。但是,我們常??吹皆谖难晕慕虒W中存在著教學目標單一,教學模式死板,思維訓練缺乏等問題。以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逐字逐句的翻譯解析,中心歸納,學生字字落實,句句過關的模式來進行。學生被動接受字、詞、句,以能讀通全文,“死記硬背”、翻譯全文為標準衡量來學生掌握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即是指思想情感、文學、文化;“言”指的是文言知識以及字詞句的理解和積累。錢夢龍先生曾一針見血的指出:文言文教學應該“文、言”并重。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處于青年前期的狀況,他們更注重自覺的接受啟發(fā),主動地進行思考。在這階段適當運用誦讀幫助語文教學,能使學生短時間內對課文產生較深刻地理解,實現(xiàn)“文”和“言”的統(tǒng)一。
1 誦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
宋代的朱熹認為“誦讀”,其意義是“真道學第一義”,其內容是“熟讀精思”。學生通過反復多遍的誦讀,與課文的語言文字反復接觸,才能深刻領會作者在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等等,受到更直接,更強烈的感染。
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感情美。朗誦時學生能體會作者的情感,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例如:《木蘭詩》中對木蘭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不慕榮利的優(yōu)秀品質的贊美,學生通過讀就可以體會出來。
誦讀中再現(xiàn)文章形象美。通過對人物對話的的想象,揣摩人物的神態(tài)、語氣和動作。對作品形象的載體與文字加以聯(lián)想和想象,使得學生對文章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孫權勸學》中孫權和呂蒙之間的對話,在讀的時候就會浮現(xiàn)出這樣的鏡頭:一個語重心長,一個虛心上進。學生自覺地將形象和內容聯(lián)系起來,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
誦讀中理解文章思想美。朱自清先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其意義的獲得一半在聲音里頭。學生因朗誦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領悟。例如:《醉翁亭記》中的“樂其樂”,就必須通過熟讀再加以理解、品味。蘇軾說:“古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弊x得越是熟練,對課文的理解越是準確,體會越是深刻。
誦讀中感受文章語言美。古詩文的語言形象、精煉。比如:《陋室銘》這篇銘文,它文體形式短小,句式整齊,文字簡潔,音調和諧,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朗朗上日,充滿了音樂美,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膾炙人日,傳唱不衰,顯示了它永久的藝術魅力,全篇押“ing”韻,如“名、靈、馨、丁、形、亭”。篇幅雖然短,但語言優(yōu)美,音韻鏗鏘,堪稱文言文中的典范。
但是,在我們的教學中誦讀往往走過場,上課伊始讀通全文,最后以讀收尾。單調的形式使得學生對誦讀的興趣減弱,如此,只能讓學生對文言文的“誦讀”味同嚼蠟,且影響學習效果。既然“誦讀”這般重要,那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們可以尋求多種形式的讀來吸引學生的讀的欲望。
2 形式多樣,激發(fā)誦讀興趣
常規(guī)的誦讀形式一般是教師領讀、學生領讀、齊讀、對讀、分組讀等,學生朗讀聲音洪亮節(jié)奏整齊抑揚頓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但是,如果所有的文言文都只是使用這樣的形式,那么是不能激起學生對誦讀的喜愛。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開發(fā)出更多的誦讀形式。比如:
開火車式的讀。全班同學輪流讀一篇文章,一人一句,要求讀準字音和斷句。一人讀錯,當眾站1分鐘,由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一直輪至讀完一篇課文。雖然這樣花費的時間長,但效果卻會出奇的好。學生為了不出洋相,課前的預習就做得相當?shù)轿?,而且不慎出現(xiàn)錯誤,也會有全班同學參與糾正。如《口技》中,“少頃、意少舒”的“少”字讀“shǎo”還是“shào”,學生起了爭執(zhí),并且翻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古漢語詞典》,從字的意思入手確定了“少”字的讀音應該是“shǎo”。這樣的讀適合新課開始,檢查學生的預習。
師生配合讀。教師參與誦讀,聲情并茂的誦讀對學生的誦讀起著良好的渲染作用,能增強學生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誘發(fā)他們的情感沖動。《醉翁亭記》的教學中,一執(zhí)教教師這樣安排,師讀“若夫日出而林霏開”,生讀“云歸而巖穴暝”,師生配合用情的誦讀,讀完一段后,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了對偶的妙處。這樣的誦讀使學生沉醉于文章的美趣中,深刻的體會到文章的感情。
表演讀?!秾O權勸學》中有著個性鮮明的人物對話。學生揣摩人物的說話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從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文章主旨。又如《石壕吏》通過精彩的短劇表演,體會到《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表演讀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主動性。
猜讀??吹缴隙尾孪露危吹狡鹨虿陆Y果……猜讀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而且猜讀使得學生把讀分和思聯(lián)系了起來,使得文章上下融會貫通。比如《木蘭詩》,全文“互文、對偶、排比”等,句子朗朗上口,使用猜讀,輕而易舉的就將全文背誦下來,并且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語言美。
配樂讀。優(yōu)美的旋律伴奏下,學生一起誦讀,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而且也陶冶了情操增加了樂趣。
賽讀。同桌賽讀,同組賽讀,男女生賽讀……在賽讀中達到熟讀文章,理解文章。
文言文教學必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傾心朗讀,讓課堂上書聲瑯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那就是把文言文的教學落實到實處了。我們應該在“讀”上多做文章,讓形式多樣的“讀”貫穿課堂的始終,讓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不再是單調枯燥的古漢語教學課,而真正成為一堂文質兼美的古文課。
參考文獻
[1] 任凱.書聲朗朗滿課堂—— 論誦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初中,2011(4):93-92.
[2] 周小娥.文言文教學方法之我見[J].甘肅教育,2008(6):34.
[3]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