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霞
【摘要】 目的 本文通過介紹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組成及使用方法、作用機制、相關理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存在的問題及應用中的注意事項等,為復雜創(chuàng)面的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通過回顧性比較分析我院20例復雜創(chuàng)面的病例,結果 拆除負壓引流裝置后,剖面均見大量新鮮內芽組織生長,行游離植皮或皮瓣移植術后傷I:/愈合良好未發(fā)生并發(fā)癥。結論 負壓封閉術轉變了傳統(tǒng)換藥、引流方式.減輕了患者痛苦及綜合醫(yī)療費用,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問,減輕了醫(yī)務人員的工作量.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創(chuàng)面;感染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6-80-02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種處理淺表創(chuàng)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其操作簡單易掌握,遠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VSD是使用聚氨酯薄膜(生物半透膜)和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VSD敷料),通過創(chuàng)口持續(xù)負壓引流,將各種滲出物經VSD敷料中的微孔和引流管及時排出,有效促進了創(chuàng)面愈合,減輕了患者創(chuàng)口經久不愈反復換藥的痛苦,在骨科中應用廣泛,療效顯著。
創(chuàng)面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由Fleischmann等[1]首創(chuàng)。負壓封閉引流術既在臨床傳統(tǒng)的負壓引流方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面置引流管,引流管不與創(chuàng)面組織直接接觸(或用聚乙烯醇海綿包裹)創(chuàng)面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閉,形成一個封閉的引流系統(tǒng),從而防止外界細菌侵入。近年來國內外諸多學者將其應用于各種急慢性復雜創(chuàng)面的治療或促進移植皮膚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近十幾年的臨床應用和積極發(fā)展,VSD技術已成為處理骨科和外科多種創(chuàng)面的標準治療模式[2]。
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入選患者隨機分成以下2組:觀察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49±16)歲,感染部位:前臂4例,小腿10例,足踝6例。觀察組18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齡(47±15)歲,感染部位:前臂1例,小腿15例,足踝2例。
2 使用方法
(1)徹底清創(chuàng)或清除皮膚感染組織。(2)將VSD敷料按創(chuàng)面大小修剪并貼附于創(chuàng)面并縫合。(3)用無菌紗布擦凈周圍皮膚,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閉整個創(chuàng)面和VSD敷料。(4)負壓吸引,連接VSD敷料的硅膠管,另一端通過一個三通管與中心負壓吸引裝置連接,調節(jié)最佳負壓吸引狀態(tài)保持負壓恒定(-125~400mmHg)VSD敷料以及薄膜明顯塌陷,說明密封較好,負壓效果滿意。(5)持續(xù)負壓吸引7~14d,觀察創(chuàng)面有大量新鮮
的肉芽組織生成[3],行游離植皮或皮瓣移植術。
3 結果
3.1 本組20例術后持續(xù)負壓引流7-14天,平均約7天,去除引流裝置,掀起護創(chuàng)負壓吸引貼膜,10例創(chuàng)面植皮后愈合;6例創(chuàng)面直接縫合愈合;2例創(chuàng)面壞死,肌肉壞死,需行二期手術;2例5~10天更換VSD護創(chuàng)材料1次,共4次,待死腔變淺后改為普通換藥,10天后瘢痕愈合。住院時間15-48天,平均住院天數27天。
3.2 結果分析:觀察組20例:感染部位:前臂4例,小腿10例,足踝6例,其中入院前感染12例,切口長度10~25cm,發(fā)現感染時間6~75h,平均12.6h;觀察組18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齡(47±15)歲。感染部位:前臂1例,小腿15例,足踝2例,其中入院前感染9例,切口長度8~26cm,發(fā)現感染時間4~80h,平均14.5h。所有患者前5~15d根據感染程度靜脈應用抗生素。2組在年齡、性別、傷口深度、傷口大小及感染時間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用LSD法。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有顯著性差異。
5 治療技術維持時間
5.1 一次可維持有效引流5—7天,在7天后拔除或更換;
5.2 對于擠壓傷等,因為壞死組織界限不明顯,建議急診初步清創(chuàng)處理,治療3-5天后,再觀察創(chuàng)面變化和深度清創(chuàng),以便盡可能多的保留正常組織。
5.3 對于污染重,壞死組織多的病例,建議用注射器沖洗,每日2次,發(fā)現引流不暢就必須更換;
5.4 對于大面積骨外露、肌腱外露、內植物外露,考慮到周圍肉芽爬行速度,一般行法3—4次,每次時間應在7-14天,臨床中還需依照具體情況而定。
5.5 植皮后用法加壓打包,負壓狀態(tài)需要維持12—15天。
6 結論
傳統(tǒng)治療時,清創(chuàng)后創(chuàng)面要進行多次換藥,不能有效刺激肉芽組織生長,也無法及時帶走分泌物和壞死組織。頻繁換藥增加感染概率[4]。VSD是一種高效引流,體現在全方位、高負壓下被引流區(qū)的“零聚積”,因而能有效地預防傷口積液,加快感染腔隙閉合和感染傷口的愈合。組織學檢查證實,VSD能迅速增強白細胞活性及其吞噬功能、減少細菌數量、促進傷口愈合。臨床實踐證明,該技術療效顯著可靠,安全,應用簡單,對治療護理骨科切口感染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Fleise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 [J]. Unfallchirurg,1993,96.
[2] 裘華德.負壓封閉引流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
[3] 林玉蕓.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骨科創(chuàng)傷及感染刨面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9.
[4] 趙太秀.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大面積燒傷創(chuàng)面的觀察[J].華夏醫(yī)學雜志,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