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德
摘要:新課改要求老師用"開放式"方法進行教學,要有"自主、探究、合作"等環(huán)節(jié),如何把握好此環(huán)節(jié)必須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即"素材問題、合作問題、評價問題、媒體問題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效果。
關鍵詞:課堂教學 "自主 探究 合作" 素材 評價 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0288-01
現(xiàn)在新課改要求老師上課用"開放式"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也就是"自主、探究、合作"等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中都非常努力地按照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積極投身改革,使中小學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績。但是欣喜的背后,我們在對新課程背景下的某些教學片段進行冷靜的思考時,不難發(fā)現(xiàn),在新課程的改革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很有必要探討一下。
1 素材問題
現(xiàn)行的新課程教學,對學習素材的選用已經相當重視,大多數(shù)教師都對教學中的素材進行了更換,賦予它更多的生活氣息,更加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隨著選用同樣素材的次數(shù)不斷增加,學生經常受到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刺激,學習興趣和欲望會越來越低,再好的素材,也會由于一次次的濫用,喪失其原本具有的價值,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正確思路:課程標準指出,素材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運用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為知識的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感受到知識就在自己身邊,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系密切。素材是學習各科知識的載體,它的主要作用是襯托教學內容,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選取素材時,不僅要看它是否現(xiàn)實、有趣,更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選用素材時首先要講究實效,不能亂用,更不能濫用,要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選用合適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2 合作問題
在各級各類的教學觀摩活動上,經??梢钥吹竭@么一種現(xiàn)象,提出一個問題后,馬上進行小組討論,一下子,教室里亂得像一鍋粥,有的小組只有組長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其余同學充當觀眾,有的小組大家爭著發(fā)言,缺少交流。這時,學困生乘機搞小動作。然后學生開始匯報,說自己認為是怎么樣、怎么樣的。
其一,在現(xiàn)行的課堂中,小組合作幾乎每課必不可少,并且不少課上多次安排合作學習,教師對學生合作要達到的目標并不明確,隨意性很大。表面上看,合作學習體現(xiàn)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但是一味地強調合作,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缺乏自主性。其二,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在不少的課堂教學中,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其實更多的是放任自流,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和互相傾聽。
正確思路:首先,合作應該建立在個體需要的基礎上,其實小組合作應該是學生個體無法完成,或是受到一定外在條件的限制,需要小組合作才能完成,或是學生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感到需要與人討論、分享成功喜悅的時候開展,因此,我們在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時要選用合適的內容,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有價值的問題。其次,開展小組合作應該做到"三合"。一是合理分組,小組成員的劃分上,要注意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差異,體現(xiàn)成員之間的互補性,使每個小組都能均衡開展學習,并使成員定時流動,以保持新鮮感和競爭性。二是合理分工,小組成員之間應該合理分配角色,并且實行輪換制??梢允箤W生在擔當不同角色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最終促進成員間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發(fā)展。三是合作交流,小組內的不同做法,不同意見,應該有交流、溝通、融合并形成一致看法的過程。它是一種生生碰撞,相互交流的互動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產生學習的興趣,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 評價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碰到這種現(xiàn)象,學生回答問題以后,不管這個問題是簡單還是復雜,只要回答比較合理,即使回答錯誤,總能得到教師的充分肯定。還不時聽到教師說:"講得真好,表揚一下。"接下去學生馬上鼓起掌來,在不經意之間,學生的一句隨口回答,有時甚至是不著邊際的回答,也能得到教師翹起大拇指,一節(jié)課上,表揚不斷,掌聲不斷,特別是小學教師更為行常。一味地表揚會喪失應有的價值和意義,也容易給學生造成迷惘。
正確思路:新課程強調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強調不僅關注評價的結果更要關注評價的過程。尤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即時性評價。首先要創(chuàng)新評價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的即時性評價更主要的是表現(xiàn)在激勵性的語言上,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肯定和鼓勵,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尤其要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睿智和靈感閃現(xiàn)的瞬間。最后課堂教學還要創(chuàng)新評價主體,尊重學生個性。
4 媒體問題
現(xiàn)在的課,只要是觀摩課,就好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一定要使用多媒體課件,這好像成了評價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因此,課堂上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泛濫成災,不管什么內容,也不看是不是適合使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束縛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和個性的張揚。
正確思路:在當前的教學中,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對中小學教學改革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教學手段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服務的,它受到多方面條件的制約。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手段和目的的關系,不能盲目地追求使用多媒體課件,應做到適度適量。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互相配合,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設計制作課件時,要增加靈活度,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隨時進行靈活調度。同時,我們自身還要不斷學習,提高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使多媒體這一先進的教學手段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為我所用,更好地服務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