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因此東西方文學中的尋找母題上升為主題后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價值取向:東方文學側(cè)重對回歸與尋根式的尋找,西方文學側(cè)重對開拓與激進式的追求。美國華裔作家任璧蓮的《典型的美國佬》關于尋找的描寫同時體現(xiàn)了這兩種價值取向:既探討了張家人尋找精神家園的慰藉,又探討了張家人開拓生存空間的艱辛,并最終肯定了精神家園對華裔美國人的重要性。
關鍵詞:任璧蓮 《典型的美國佬》 主題 精神家園 生存空間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談到主題研究,首先探討母題與主題的區(qū)別,即:“母題是對事件的最簡單歸納,主題則是一種價值判斷;母題具有客觀性,主題具有主觀性;母題是一個基本敘事句,主題是一個復雜句式;主題是在母題的歸納之上進行的價值判斷?!睂ふ沂侨祟愖罨镜膭討B(tài)行為,顯然屬于母題范疇。中西文學創(chuàng)作因文化的差異,在尋找母題上升為主題后就具有不同的價值取向:“東方文化尋求歸屬感、安全感、溫馨感的家園意識”,“本質(zhì)上是一種回歸文化和尋根文化”,因此在東方文學中,“尋找總是與回歸、尋根互為表里,體現(xiàn)為‘回溯型”;而西方文化強調(diào)個人主義,注重個人價值,偏重于理性與行動,因此在西方文學中,“尋找卻是和漂流、開拓、激進結(jié)合在一起,體現(xiàn)為‘前瞻型”。任璧蓮的代表作《典型的美國佬》雖以“這是一個美國故事”開頭,但她作為1956年出生于美國的第二代華裔移民,無法避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懊绹A裔群體在精神與文化上有著與祖國發(fā)展或深或淺的沿襲、傳承性”,“這種錯綜復雜的、剪不斷理還亂的維系”,使“華裔文學與本土的中國文學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但同時又有一種微妙的聯(lián)系”。《典型的美國佬》既與西方文學有相通之處,又與東方文學有聯(lián)系,這可在尋找母題所表現(xiàn)的主題具有不同的價值判斷上,窺見一二。該作品不僅探討了對精神家園的尋根與回歸式尋找的主題,同時也探討了對生存空間的開拓與激進式尋找的主題,并最終肯定了精神家園的慰藉作用。
一 精神家園的回歸
《典型的美國佬》的主人公拉爾夫·張一家人都是由于中國政局去的美國,都是遠離故土家園的游子,是漂泊者,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具有一種漂泊感。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們期望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得到慰藉,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體現(xiàn)了一種尋根、回歸的主題。這種尋根具體表現(xiàn)在家庭觀、語言、生活方式等方面。
家庭,是一個微型的社會。眾所周知,中美兩國的家庭倫理觀是不同的,中國強調(diào)集體主義,而美國強調(diào)個人主義。張家人居住在美國,但他們家庭觀念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型的。首先,拉爾夫初到美國,追求過白人女孩,但以失敗告終。而拉爾夫成功的婚姻,在文中就一句話,即“拉爾夫應當娶她,特蕾薩的朋友——這就好像他們的父母將會如此安排似的”。他們只是見過面就結(jié)婚了,這不是西方式的自由戀愛的婚姻,而是中國傳統(tǒng)式的門當戶對的婚姻。他們的結(jié)合只是在對方身上尋找到了一種精神家園的慰藉?;楹?,他們和特蕾薩一起居住,拉爾夫作為家中唯一的男性自然是一家之主。特蕾薩曾因為住房問題而要求離開,但是拉爾夫出于“家長”的責任感嚴詞拒絕了。當特蕾薩開玩笑說,“從前的張家佬,永遠會是個張家佬”時,拉爾夫“內(nèi)心充滿了家庭感,這個巨大而內(nèi)在的團結(jié)”。他們將自己的家庭起名“張家佬”,家是避風的港灣,身處異鄉(xiāng)的他們也只有在這個大家庭中互相幫助、互相勉勵才能感到溫暖,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屬。這個家庭的分裂,即特蕾薩成為有婦之夫的老趙的情人之后的離開,也是拉爾夫受傳統(tǒng)倫理思想的影響,對違反婦道的特蕾薩給予的一種懲罰來尋求解脫,可以說也是對傳統(tǒng)家庭的回歸,尋求一種所謂潔凈的家庭關系。
語言,“一個人所說的語言,是他生存和活動的世界,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身上,比他稱之為國家的土地和物產(chǎn)更重要”。作為美國華裔的張家人對自己的母語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張家人在美國落腳九年,已經(jīng)從永久居民變成公民,但語言的“中國成分是他們更自然的部分”。海倫無法轉(zhuǎn)換中國的語言問候習慣,“仍然在問別人是否已經(jīng)吃過飯”。“拉爾夫忙碌之中發(fā)明了他的語法”,“特蕾薩都努力將中文思維注入英語”,顯然,盡管加入美國公民,在社會交流中必須使用英語,但是他們的英語是帶有母語習慣的,是注入了母語思維的,中文已經(jīng)深深地根植在他們身上,他們只有運用中文的語法思維才能轉(zhuǎn)換表達出英語。在生活中,他們也經(jīng)常用中文交流,例如拉爾夫駕車出行,“‘我擋住你了嗎?特蕾薩用中文問道?!焙惤逃齼蓚€女兒“叫人”,盡管只有一個親戚要叫,她依然樂此不疲,每當凱麗正確地叫“Gugu(姑姑)”,妹妹蒙娜就會鼓掌??梢姡肮霉谩边@個中國的傳統(tǒng)稱呼對張家人的重要性,它象征著一種對根的尋找,他們也要將“根”傳遞給出生在美國的下一代。凱麗和蒙娜不僅會叫“姑姑”,還知道“Zongzi(粽子)”,“Jiaozi(餃子)”等中文,這些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美食,張家人不僅教她們這些詞語,而且經(jīng)常帶著她們?nèi)ヌ迫私制穱L,讓孩子們品味中國古老的食文化。
生活方式,在消費的時代,與家庭、語言相比,它的變化會更大,“隨著傳媒廣告、時尚追逐、物質(zhì)更新與物欲的膨脹發(fā)展,生活方式日益成為非自主成分?!睆埣胰嗽诿绹臅r期正是二戰(zhàn)之后,美國正掀起一股消費熱潮。張家人盡管深受影響,但是他們?nèi)匀槐A袅艘恍﹤鹘y(tǒng)的生活方式,這主要體現(xiàn)在服裝和飲食等方面。在服飾方面,張家人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服裝,尤其在重要場合。張家人為特蕾薩相親而去老趙家赴宴,主角特蕾薩身穿“藍黑相間的qi pao(旗袍)”,懷孕的海倫“身著最好的玫瑰色服裝——外加一件環(huán)形的旗袍領”。旗袍作為中國傳統(tǒng)服飾,易于體現(xiàn)東方女性的美,一個是相親,一個是懷孕,她們穿著旗袍不僅展現(xiàn)美,而且期望東方的旗袍能給自己帶來好運。飲食方面,在趙家的宴會上,趙夫人“按照宴會風格,一道接一道地上菜”,“正餐有十道”,如“青椒炒牛肉片”、“魷魚炒香菇”等,張家人享受了一頓中國大餐,顯然華裔聚會還是保留了中國的飲食習慣,大家可以在用餐時暢所欲言,也正是因為共同的故土,他們才有緣聚在一起。另外,他們不僅過圣誕節(jié),也過中國的傳統(tǒng)春節(jié)。總之,在生活方式上,他們無法割舍東方的傳統(tǒng),他們通過對傳統(tǒng)的緬懷來尋找失去的根,來尋求精神家園的慰藉。
二 生存空間的開拓
張家人是美國的第一代華裔,遠離故土家園,飄洋過海來到美國,可以說一無所有。對于他們,生存是首先要面對的,特別是華裔,連租房都會受到歧視,“我不租房給中國佬。我認為他們會帶臭蟲來?!睂嶋H上,就算在當今社會,“雖然種族歧視制度早已消除,可是積淀在美國社會文化中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幽靈般擺脫不掉的種族偏見仍在華裔/亞裔美國人的生存空間徘徊”,更何況張家人所處的時代是20世紀中葉。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在這個社會里,做一個非白人確實需要教育,需要成就——從而贏得某種尊嚴”。他們不僅為了生活,為了開拓生存空間,也為了尋找自身的地位,為了某種尊嚴而奮斗。
拉爾夫來到美國本是學工程,因為簽證問題成為非法移民,學業(yè)不順利。面對生存,也是處處坎坷。他搬了九次家,幾乎沒有人和他來往。為了生存,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國餐館的地下室宰殺動物。為了尋找生存空間,他想盡一切辦法接近導師,甚至尾隨導師的女兒希望能重新完成學業(yè),但是遭到導師的誤會被嚴厲地拒絕了。生活環(huán)境的困苦使他幾乎瀕臨絕望,甚至想在導師屋前自殺。幸好在產(chǎn)生這種想法的第二天,他奇跡般地遇到了來自于中國的姐姐。從此,他開始了新的一種生活:和姐姐的朋友海倫結(jié)婚,與姐姐和海倫一起在美國的大地上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對于他們來說,所謂的生存空間還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即對房子的追求。房子是什么?正如海倫說的:“四面墻,一個屋頂?!碑斎?,房子象征著人們的生存空間,除了外出,人們都在四面墻,一個屋頂里進行活動。它也象征著身份地位,直接導致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房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能否融入美國社會,能否得到美國人的認同而不受歧視,能過上所謂美國人的生活。他們?nèi)私M成家庭后,居住在“125號大街北面一座年久失修,沒有電梯的公寓里了,這里有一種霉味和狗味。這里是最窮的學生所居住的地方”。更可憤的是“這套公寓傾斜”,“臥室后面墻上的裂縫,……越裂越厲害”,因為“屋頂上的漏洞”,“在最惡劣的風暴里,她的房間里安放了13個器皿”。他們的公寓不僅問題很多,而且空間也非常狹小,特蕾薩的臥室兼做起居室。在這種環(huán)境下,他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感到非常困窘”,“受到了歧視”。在拉爾夫的兩個女兒出生后,這套公寓的生存空間更加狹小了。
為了改善生活環(huán)境,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他們都盡力去努力開拓。拉爾夫和特蕾薩通過努力先后獲到博士學位。但高額的費用仍使他們難以承受,連支付訂金都是難題。作為專職的家庭主婦,海倫甚至要求去工作來支付房屋的訂金。特蕾薩也希望用實習所得的收入來湊點錢作抵押支付。為了一套錯層式的房子,在拉爾夫沒有獲得終身教職之前,他們大膽地爭取了一種特別貸款,而代價是高昂的分月付款。他們受到了美國消費觀的影響,選擇了提前消費,盡管這樣壓力很大。
要知道對于華裔美國人來說,擁有一套錯層式的郊區(qū)房子是他們努力如入主流文化的極限。“意峰(拉爾夫的中文名)要更加擴充他的空間,也只能靠夢想,或非法途徑來達到了?!痹谧∵M了錯層式的房子,獲得了終身教職之后,拉爾夫很自然地想起了格羅弗,開始尋找他。要知道,在遇到格羅夫之前,他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去爭取終身職位”,而且虔誠得“就像穆斯林教徒朝覲麥加圣地一樣”。拉爾夫?qū)ふ腋窳_弗就是希望尋找開拓生存空間的捷徑。因此,巧遇格羅弗后,拉爾夫很快在他的建議下經(jīng)營了炸雞店,并且每天晚上為了偷稅要花一個小時擺弄現(xiàn)金出納機。為了賺更多的錢來減輕自己開拓生活空間的負擔,他繼續(xù)發(fā)揚激進精神,擴大炸雞店的規(guī)模,在原來的基礎上加蓋一層,并將“拉爾夫雞店”改名為“拉爾夫雞宮”,一個霸氣而響亮的名字。雖然后來因地基承受力的問題,炸雞店倒塌了,拉爾夫失敗了,但是他在異國他鄉(xiāng)為了擺脫主流文化的歧視,為了提高生活質(zhì)量而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的努力是無可厚非的。
三 結(jié)語
對于尋找,張家人一方面寄望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去尋找精神家園,一方面又激進地開拓生存空間。在開拓生存空間方面,因太過激進受到格羅弗的誘騙而最終破產(chǎn)。但在破產(chǎn)后,張家人得以重新振作起來,依然靠的是對精神家園的回歸。他們從美滿的中國式家庭中汲取力量,認為自己有令人羨慕的家庭,而格羅弗僅是值得可憐的沒家庭的有錢人。特蕾薩也不計前嫌地回歸家庭,雖后來被拉爾夫開車意外地撞成植物人,但小說的結(jié)局是張家人都凝聚在她周圍,最終她蘇醒了,而拉爾夫也理解了姐姐的戀情,全家人和解了?!兜湫偷拿绹小诽接懥藮|西方尋找主題的價值取向的不同,同時指明作為華裔美國人在異鄉(xiāng)開拓生存空間是不易的,只有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能找到精神家園的回歸,也只有精神家園的慰藉才能消除開拓生存空間的失敗感。
注:本文系賀州學院院級科研項目(2012SKZC0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楊乃喬:《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 王正:《悟與靈感——中外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比較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3] 任璧蓮,王光林譯:《典型的美國佬》,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4] 張瓊:《從族裔聲音到經(jīng)典文學——美國華裔文學的文學性研究及主體反思》,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 黃際英:《尊嚴的訴求:美國華裔族群心態(tài)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 何文敬、單德興主編:《再現(xiàn)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6年版。
作者簡介:胡嚴艷,女,1981—,湖北黃石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工作單位:賀州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