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寧,邢家偉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中國在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日益凸顯。中國在眾多國際事務中的參與程度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國際重大會議選擇中國作為舉辦地和見證者,如著名的世界經(jīng)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也被稱作達沃斯論壇,更將“世界經(jīng)濟論壇全球行業(yè)峰會暨全球成長型企業(yè)年會”,也被稱作夏季達沃斯論壇,長駐中國。這樣的大型國際活動的參加者們來自世界各地,因此需要大量的翻譯人才來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在對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和輸送上,各高校的外語專業(yè)責無旁貸。
但現(xiàn)實情況是,大型國際會議上的翻譯人員,尤其是口譯人員,數(shù)量奇缺,且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在將外語譯成漢語的過程中,漏譯、錯譯頻頻出現(xiàn)。其原因就是口譯人員沒有完全聽懂外賓的講話內容。譯員舍棄了自己沒有理解的部分,導致原語被“濃縮”;甚至有時譯員只聽懂了原語中反復出現(xiàn)的高頻詞匯,或外賓放慢速度、在語氣上著重強調的詞匯(主要是實詞),而并沒有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最終導致譯語成為缺乏實際語義的詞匯堆砌,引起聽眾不滿。
針對口譯中錯譯和漏譯現(xiàn)象,法國的Daniel Gile教授借用認知科學創(chuàng)立了口譯認知負荷模型(Effort Models)。按照這一模式,Gile認為口譯任務所需要的注意力總量必須小于譯員大腦能夠提供的注意力總量??谧g過程中每一步驟所需要的注意力也必須小于大腦所能提供的注意力,即TR注意力總量(Total requirement)必須小于腦力總量TA(Total capacity available)。當TR小于TA時,錯譯和漏譯必然會發(fā)生。
高校外語專業(yè)的學生經(jīng)過四年的專業(yè)學習,在詞匯和語法方面已經(jīng)有相當?shù)姆e累,且經(jīng)過大量聽力及口譯課程訓練,具備初步的口譯能力。但是,在大型國際會議上,將專業(yè)且文雅的大段外語進行輸入所需要的注意力總量,還是大大超過了許多高校外語畢業(yè)生的腦力總量。問題主要出在原語聽辨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同聲傳譯的情況下,譯員無法聽完原語的全部即開始翻譯,造成在感情色彩、邏輯關系等方面的理解困難,并且還要受到自己的譯語的產出過程對于原語的繼續(xù)輸入所造成的干擾;在交替?zhèn)髯g的情況下,譯員即使有時間對原語進行筆記并且進行思考加工,卻還是不能完整準確地將原語輸入大腦。短時間內涌入的大量信息已然使譯員的注意力達到飽和,且往往原語中包含生僻的專業(yè)術語,高雅的書面語詞匯和句型,及體現(xiàn)說話者態(tài)度傾向卻未必被重讀的情態(tài)狀語,超出了譯員的腦力總量,最終譯員注意力潰散導致信息大量流失。
因此,筆者認為,提升學生口譯能力的關鍵在于強化輸入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從而擴大腦力總量。
語言的輸入和輸出問題是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一個關鍵領域。輸入是學習者聽到的或者看到的具有交際意圖的語言。對于將外語譯成漢語的口譯訓練,在輸出環(huán)節(jié)顯得相對容易,因為譯者是使用母語將輸入內容輸出。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強化輸入階段訓練。Krashen的輸入理論認為: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和關鍵。語言的輸入只有具備i+1的特征,才能生效??衫斫庑暂斎霃娬{語言輸入的意義必須為學生所理解,而輸入的語言形式或功能則應超出現(xiàn)有水平。“如果輸入的形式已為學習者所知,那么這種輸入只能是練習已掌握的語法規(guī)則,不能提高學習者的能力”。
在高校外語教學中,口譯課程和聽力課程的關系密不可分,口譯課程以聽力課程為基礎。但長久以來,高校聽力課程的教學模式在建立聽力基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培養(yǎng)高水平聽力,使其達到質的飛躍這一點上觸到了瓶頸。傳統(tǒng)聽力課往往采取“聽錄音——做習題”的方式:教師先放一段聽力文章錄音,學生傾聽;然后學生回答聽力教材上的關于聽力文章的問題;最后教師再次播放聽力文章錄音,其中包含問題答案的部分教師可能多次播放并適當講解,而其他部分一帶而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起初效果明顯,但久而久之,這種輸入形式則為學生所適應,很多時候學生根據(jù)事先給出的問題推測答案在文中的位置,重點關注這一部分,甚至在等待答案的出現(xiàn),對其他部分并不關注。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應試策略,即使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高,也不代表學生對全文的理解透徹,只是學生將有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回答問題上,輸入質量不高。這樣到了高年級口譯課,要求學生對原語全部進行理解時,注意力同原語大量輸入間巨大的差距就表現(xiàn)出來了。黃國文指出:我國的外語教學多年來一直強調以內容和結果為中心,注重知識的獲得,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也不注重知識的運用和技能的使用。從某種程度上說高分低能就是這種教育思想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按照Krashen的輸入理論,這種情況即是輸入的語言形式或功能沒有超出現(xiàn)有水平,輸入不具備i+1的特征。那么在口譯課上,我們則必須彌補聽力課上的輸入不足。這種輸入不足不應通過單純的加大聽力文章的數(shù)量來彌補,而是通過提高對每一篇原語的輸入質量來彌補。筆者建議,甚至可以將學生在聽力課上已經(jīng)完成的普通聽力文章再次利用,而此次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在學生已掌握的“i”的基礎上,加上那個“1”。
影子訓練(Shadowing)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注意力及擴大腦容量的方法。影子訓練要求學生在傾聽原語講話的同時,以落后于講話人2至3秒的時差,如影隨行般地用同一種語言將講話內容完整準確地復述出來。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學生可以將時差逐漸拉大到落后于講話人半句到一句話,復述的材料也宜從母語發(fā)言轉為外語講話,方式則應從對原語講話所有字詞的忠實復述, 改為對講話內容的概括和綜述。影子練習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適應“一心多用”的同聲傳譯工作方式,初步具備能同時處理聽辨、理解、記憶、復述、監(jiān)聽等多重任務的能力。當然,其訓練的高效性同樣對交替?zhèn)髯g有極大促進。在訓練的最初階段,跟讀原語主要調動的是耳朵和嘴巴,因為間隔較短,學生的短時記憶只局限于剛剛聽到的幾個單詞,就機械性轉為嘴巴的輸出了。隨著訓練的深入,跟讀原語的間隔越來越長,大腦就越來越充分地被調動起來,短時記憶對信息的處理能力也越來越強。影子訓練雖然不要求學員進行實質性口譯,但其高效性和實用性廣泛得到口譯教師的認可,并且學生也普遍反映在自我評估中,影子訓練對他們口譯能力的提高作用最顯著。當然,影子訓練的最終目的是過渡、上升到實質性的口譯,即對原語逐字逐句輸入的同時,經(jīng)大腦快速加工過后立即忘記原語,用目的語整合成具有連貫意義的譯語進行輸出。
影子訓練除在訓練注意力和擴大腦容量方面行之有效外,還起到了一個重要作用:通過逐字逐句地跟讀,讓學生對原語的每一個詞清晰地再現(xiàn),最大限度降低了對原語的損耗。上面筆者已經(jīng)提到過,學生在長期的聽力訓練中養(yǎng)成了關注跟習題有關的“重要信息”的習慣,他們往往關注的是一些時間、數(shù)字、地點、人物、主要事件等,以碎片化的實詞為主,不重視虛詞、句子結構及表達方式。這就可以解釋為何許多口譯人員在口譯過程中其實已經(jīng)成功譯出了大部分主要信息,卻仍然無法形成為聽眾所理解的成功譯語。因為信息呈碎片化形態(tài),缺乏內在邏輯關聯(lián)。若我們采取影子訓練的方式重復某篇學生曾經(jīng)完成過的聽力文章,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以前被略聽的個別詞句,可以如此清晰地體現(xiàn)文章的感情色彩;以前由于沒聽清,或因陌生而選擇放棄的單詞,在被準確辨認理解之后,可以將文章信息補充得如此完整。影子訓練中的每一次重復都是“i+1”的過程,每一次學生都會比上一次聽辨和復述出更多的信息,最終達到對原語的完全再現(xiàn)。
對于影子訓練所采用的教學材料,必須有原文作為教學基礎。否則對于反復傾聽仍無法分辨的詞句無法處理,則達不到滿意的學習效果。也就是說,對于完全不認識的生詞或無法聽辨的部分無論聽多少遍,也都不是“可理解性輸入”,自然無法轉化為復用能力,教學也就沒有意義。教師不妨在影子訓練開始前適當講解文中的生詞和較難的表達,這樣就降低了訓練難度,有助于提高訓練效率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Krashen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自然輸入法,他認為學生只要接觸大量可理解輸入(聽、讀語篇),復用能力便會自然產生。這一觀點得到大量的教學實驗數(shù)據(jù)和可被普遍觀察到的語言學習現(xiàn)象(如the silent period等)支持。雖然自然輸入法對語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全面提升至關重要,但其要求的輸入量十分巨大,對于仍未達到高水平的學生來說,耗時巨大,且學生理解的準確度不能得到保證。
因此,合理利用高質量的非自然輸入這一教學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自然輸入,即以詞匯、詞組為輸入核心,讓學生背誦大量可理解的詞匯、詞組、句型來提高語言能力的輸入方式。這種非自然輸入比較適合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長久以來形成的學習習慣,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并且具有高效性和準確性的優(yōu)勢。但“度”的把握是關鍵,如果其輸入量過大,則導致學生沒有時間進行自然輸入,或口譯訓練時間大量被占用,儼然成為精讀課,那便是舍本逐末,又走上了“以內容和結果為中心”的老路。
同時應注意,語言的輸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境(context)、借助于相應的超語言信息(extralinguistic clues)才能被理解。也就是說,抽象的輸入會增加“過濾”,使對語言輸入的理解大打折扣。即使在母語條件下,達沃斯論壇上的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不同國家的國情、文化,都會對視域尚窄、經(jīng)歷尚淺的高校畢業(yè)生造成理解上的干擾,何況是在源語言為外語條件下的信息密集輸入。因此,對于口譯課程來說,在非自然輸入的內容中,應加入一定的情境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輸入只是外因,要使其轉化為習得還需關注內因,考慮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情緒、動力、自信心等“情感因素”(the affective factors)。因為,根據(jù)“情感過濾假設”(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這些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輸入有著過濾和制約的作用?!斑^濾”程度越強,語言輸入的損耗就越大,習得的收效就越小。
基于此,學校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親歷大型會議的機會,即使學生不參與翻譯,但宏大的現(xiàn)場,正式的氣氛,親眼見證優(yōu)秀譯員成功口譯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都會賦予學生很強的使命感,使學生迫切渴望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學習熱情和動力。即使缺少這種機會,也應盡量通過媒體手段讓學生多了解大型會議的成功口譯案例。當下很多學生視我國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張璐為偶像和奮斗目標,便是通過電視和網(wǎng)絡媒體領略到她的風采。張璐是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首席翻譯,2011年因在兩會記者會現(xiàn)場流利地翻譯溫總理引用的古詩詞而受到追捧。其翻譯準確完整,語言表達到位,思維反應敏捷,是一位難得的高水平譯員。張璐在北京第二外語大學做的講座《走近外交翻譯》中,多次強調提高翻譯能力沒有捷徑,唯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即便是她本人和翻譯室其他資格更老的譯員,在沒有翻譯任務的情況下,每天的工作就是聽看BBC新聞之類的最新報道,然后進行復述和翻譯,再由有經(jīng)驗的一線翻譯進行點評。在講座現(xiàn)場,會場氣氛熱烈,學生情緒高漲。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張璐的成功對于學生的觸動,比平時授課教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單純的叮囑更有促進作用。因此,要讓學生多接觸真實的口譯過程,在學生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降低消極的“情感過濾”,放大積極的“情感正能量”。
口譯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艱苦的學習過程。要獲得高質的輸出,必須以高質的輸入為基礎。因此強化輸入訓練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口譯訓練在輸入方面主要重“量”不重“質”,以為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最終會達到質變?!傲俊惫倘皇乔疤幔绻傲俊睕]有“質”作為保障,那么正如劉潤清先生所說,“這種輸入只能是練習已掌握的語法規(guī)則,不能提高學習者的能力”。
[1]邢家偉.認知理論在口譯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價值[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2]戴運財,戴煒棟.從輸入到輸出的習得過程及其心理機制分析[J].外語界,2010(1).
[3]王奇民.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探究[J].外語教學,2003(5).
[4]黃國文.以結果為中心到以過程為中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0).
[5]張吉良.同聲傳譯的自我訓練途徑[J].中國翻譯,2004(5).
[6]王大偉,毛立群,孫艷.關于非自然輸入促進輸出能力的思辨與實驗[J].外語界,2002(5).
[7]孫艷,王大偉.輸入與輸出對口語發(fā)展的影響[J].外語界,2003(3).
[8]王奇民.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探究[J].外語教學,2003(3).
[9]王奇民.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與輸出探究[J].外語教學,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