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婭莉 杜鵑
耳鳴是指患者自覺耳中有響聲而外界無相應的聲源,又稱腦鳴。耳鳴為患者的一種主觀感覺,實際上周圍環(huán)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缺乏客觀評估耳鳴的方法,因而診斷是復雜而困難的。鈣離子拮抗劑西比靈是臨床治療耳鳴的常用藥物,而奧氮平屬抗精神病藥,罕有用于治療耳鳴。本文采用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與單用西比靈治療的患者之間做對照觀察,旨在探討奧氮平對耳鳴的臨床協(xié)同療效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根據病史、神經科+耳科常規(guī)檢查及電測聽檢查均為神經性耳鳴的、發(fā)病時間在1年內的患者,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其中:①治療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8~68歲,其中30~50歲最多,共12例。發(fā)病1個月內3例,1~3個月6例,3~6個月8例,6~12個月3例。②對照組:男14例,女6例;年齡25~62歲,其中28~51歲最多,共14例。發(fā)病1個月內3例,1~3個月6例,3~6個月10例,6~12個月1例。
1.2 方法
1.2.1 藥物 氟桂利嗪膠囊(西比靈,5 mg/粒)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奧氮平片(再普樂,5 mg/片)美國禮來公司生產。
表1 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組和單用西比靈組療效對比[n(%),%]
1.2.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使用西比靈,5 mg/次,1次/d,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奧氮平,2.5 mg/次,1次/d,服藥方法均為臨睡前口服。兩組均持續(xù)用藥8周時間,停藥后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分癥狀消失、顯效、有效、無效4組。①癥狀消失:耳鳴癥狀完全消失;②顯效:耳鳴明顯減輕,僅在夜間或安靜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而且程度很輕;③ 有效:耳鳴減輕,在嘈雜環(huán)境中仍有耳鳴,但程度比原來輕,不影響睡眠;或耳鳴的程度不變,但由持續(xù)性耳鳴轉為間歇性耳鳴,發(fā)作時間減少;④無效:癥狀無改善。
2.1 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1,2。
從表1可以看出,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組總有效率(包括癥狀消失、顯效、有效)為95%,而單用西比靈組總有效率為55%,兩組療效經卡方檢驗χ2=4.27,P<0.05,兩組間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組治療神經性耳鳴的療效高于單用西比靈組。
表2 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神經性耳鳴病程與療效的關系
從表2可以看出,病程越短,治療效果越好。
2.2 不良反應觀察 通過持續(xù)用藥8周時間內的觀察,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組不良反應小,且未增加前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說明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神經性耳鳴安全、可靠。
神經性耳鳴為病因不明的特發(fā)性疾病,但耳部血源和神經障礙及缺血和代謝障礙可能是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內耳缺氧學說認為,由于耳蝸缺氧,內淋巴鈣離子濃度增高,使鈣離子代謝紊亂,出現(xiàn)耳鳴。西比靈是新型的第四類鈣通道選擇性阻滯劑,它可阻滯過量的鈣離子跨膜進入細胞內,防止細胞內鈣負荷過量,也可防止缺血缺氧時大量鈣進入神經元,增加腦組織及內耳對缺氧的耐受性,增加耳蝸輻射小動脈的血流量,從而改變內耳器官的微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耳鳴的機制而控制耳鳴的癥狀。奧氮平是一種抗精神病藥,作用于多種受體系統(tǒng),中腦-邊緣-多巴胺(DA)神經系統(tǒng)是腦內獎賞或強化系統(tǒng)的主要結構,電生理研究證明,奧氮平可選擇性地減少中腦邊緣系統(tǒng)(A10)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放電。奧氮平是5-HT2C受體拮抗劑,可增加前額葉皮層多巴胺釋放,對前額葉皮層具有活化作用,從而發(fā)揮改善精力、動力,提高情緒等作用[1]。已有研究表明,耳鳴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心理因素在耳鳴產生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非聽覺系統(tǒng),尤其是與情緒有關的邊緣系統(tǒng)的神經活動異常,可導致耳鳴發(fā)生[2,3]。耳鳴是一種聽覺紊亂現(xiàn)象,也是聽覺分析器對適宜刺激和不適宜刺激所引起的一種反應,奧氮平通過對前額葉皮層的活化作用,提高患者對耳鳴的適應性。本研究中奧氮平采用2.5 mg的小劑量治療,避免了其體重增加的不良反應,考慮到西比靈和奧氮平均有嗜睡的不良反應,服用方法為臨睡前口服,起到幫助患者睡眠、降低其緊張度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耳鳴的發(fā)生率,增加了兩者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通過持續(xù)用藥8周時間內的觀察,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的療效與病程關系密切,即病程越短,治療效果越好。同時,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組不良反應小,且未增加前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表明西比靈聯(lián)合奧氮平治療神經性耳鳴具有確切的療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Q uintin P,Thomas P.Efficacy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in depressive syndromes.Encephale,2004,30(6):583-589.
[2] 蔡青,李駿,陶澤璋,等.耳鳴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4(18):219-220.
[3] 王洪田,周穎,翟所強,等.耳鳴的心理學問題.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17(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