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平
【中圖分類號】G760
我是一名從事特教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會經常遇到智障學生情緒失控的現(xiàn)象,如打人、毀物、喊叫、自殘等等。如何正確處理這種現(xiàn)象,教育引導學生有效控制情緒或合理發(fā)泄,我通過對一名學生為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 學生的基本情況:
姓名:王健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98年5月
健康狀況: 良好 智障程度: 中度智障
現(xiàn)狀:學生因腦炎手術后遺癥導致后天智障,入學前在普小上四年級。表現(xiàn)為自理能力較強,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吃飯,獨立上廁所等;簡單動作、精細動作都能做好;語言能力較弱,說話口齒不清。不能陳述簡單的事情,認知理解能力一般,對事物表示贊同只會說一個字"好"。情緒不穩(wěn)定,發(fā)火、叫喊、打人、摔東西。
家庭情況:家庭條件較好,母親對其較溺愛,父親工作忙,很少接觸孩子。與姐姐關系較好。
受教育情況:語文基礎較好,認字多,書寫工整,讀寫較好。數學較差,會20以內加減法。
二、 王健情緒不穩(wěn)定的具體表現(xiàn)
(一) 攻擊性較強,會攻擊同伴,也會攻擊教師
此生身高在班里最高,力氣也最大,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往往靠"武力"解決,所以攻擊同學的事件經常發(fā)生。有時候教師在對其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時,他也會因為不滿而出手攻擊教師。
(二)不服從命令,抗拒行為
他可以說是全班最調皮的學生了。每次去上康復課,都會搶器材,會推其他同學,每次都是被教師強制領出來的。上課時會經常不經老師允許跑到黑板前面,搶著讀寫。有時教師讓他去做某件事情,他會拒絕去做。
(三)不恰當的情緒發(fā)泄方式
他在未滿足需要時,就會憤怒地大喊大叫,會摔東西,跺腳,打人。經過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他是在不良情緒發(fā)生之前,以及挨批評之后,或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有這樣的反應。
三、 王健的問題行為及原因分析
他的情緒不穩(wěn)定,常以攻擊性行為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而攻擊性行為不滿等情緒導向對一定的人或其他目標的進攻行為。攻擊行為包括直接攻擊和間接攻擊,直接攻擊是對造成挫折的對象以直接反擊,主要表現(xiàn)為打斗,嘲笑和損物傷人等。間接攻擊卻不將攻擊的目標對準構成挫折的一方,而表現(xiàn)為以下情況:一是對自己缺乏信心,自輕自賤,把攻擊方向轉向自身,產生自責。二是因害怕對方的權勢地位而不敢直接攻擊。三是挫折來源不明或是若干挫折的長期積累,往往產生"遷怒"而尋找"替罪羊"。
他的直接攻擊行為常表現(xiàn)為易沖動、易激惹、破壞物品、攻擊他人、打人,有時又表現(xiàn)為間接攻擊。他的攻擊行為往往找不出明顯的原因,行為發(fā)生突然,常帶有破壞性。造成這一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他自身的因素:智障兒童的情緒問題,由于自身智力的缺陷,理解能力、語言能力等各方面存在障礙,對問題的處理能力比正常人要弱,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差,遇到事情常常受到自己的情緒支配,難以按照道德標準及行為要求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二) 家庭環(huán)境因素:他的父親對他的忽視及媽媽對他的不當溺愛。溺愛與懲罰本是兩個極端。過分溺愛會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不當懲罰又會讓孩子的不良行為惡性循環(huán)。他的母親對他過分疼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管他有什么要求,總是盡量滿足。即使他犯了什么錯誤,母親也予以遷就。他的母親認為這是對孩子生理缺陷的補償,但是,他的自理能力、適應能力在他父親在的時候要比不在的時候強的多。而他的父親卻慣用懲罰。懲罰只是一種教育手段。使用得當,可以有效地降低兒童不良行為的發(fā)生;使用不當,則會產生副作用,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對于他的反抗,應該就是由于父親的懲罰不當而導致的。
(三)教育環(huán)境因素:他生病以后,從普小到智障學校,所面對的基本上都是存在障礙的孩子,并且這些孩子的程度都要比他的程度重。因此,教師在教育方面會過多的偏向他,久之會加深他自身的優(yōu)越感。并且他身體較高大強壯,力氣也較大。當他存在消極的情緒時,就以攻擊性行為的方式發(fā)泄出來。
(四)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于特殊人群,由于他們與主流社會存在差異,因此,他們會受到更多的不公正的待遇,例如,會受到歧視,不能進入普通學校接受正常教育等。并且,在與智力正常兒童進行交往時,往往也會受到排斥,不能獲得正常交往的機會,不能獲得主流社會的行為規(guī)則。
四、對他的情緒不穩(wěn)定行為的干預
(一)對他的家庭教育進行適當干預,優(yōu)化處理個案的成長環(huán)境
對于智障兒童來說,長期的家庭生活為他們參與社會生活打下牢固的心理基礎。端正家庭教育方向,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密切配合學校教育,對智障兒童的健康成長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不能因為他是一名特殊兒童就給與無限制的溺愛,當然,我們也不能以對待正常兒童的標準來要求他,更不能拋棄他,放棄他。
(二)對他的攻擊性行為給予適當懲罰
對他的攻擊性行為,我們采取了適當的懲罰的辦法。隔離是指當他表現(xiàn)出某種不良行為時,及時撤銷他正在享用的正強化物以阻止或消弱此種不良行為的再現(xiàn)或把個體轉移到正強化物較少的情境中去,這種行為改變的策略叫隔離。當他處于長時間發(fā)脾氣狀態(tài),并產生有可能傷害他人的攻擊行為時,就對他進行隔離,不讓其回答問題,也不讓其參與做游戲,直到不良行為消失即他的情緒穩(wěn)定了,再讓他參加正常的活動。
(三)利用消退法減少他的攻擊行為
消退是指在確定情境中,行為者產生了以前被強化的反應,如果此時這個反映之后并不跟隨著通常的正強化,那么當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時,該行為的發(fā)生頻率就會降低。例如:當他上課故意做怪動作以引起老師的注意時,我們可以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使他得不到注意和強化而逐漸減少攻擊別人的行為。
五、研究結果
經過對他近兩個月的觀察發(fā)現(xiàn),他的情緒不穩(wěn)定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變,每天發(fā)脾氣的次數在逐漸減少,攻擊性行為也明顯減少了,他的情緒也越來越穩(wěn)定。實踐證明,我們對他采取的干預措施,從目前來看是有效的。對于他的情緒問題,我還會即繼續(xù)研究與觀察,及時糾正與改進不恰當的做法。
六、反思與總結
智障兒童,他們也是我們社會的一部分。幫助他們控制情緒不穩(wěn)定行為,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主流社會,需要家長的努力,需要老師的教育,更需要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所有人的幫助。智障兒童是我們群體中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平等的對待他們。
要教育智障兒童的家長,要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智障孩子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愛,但是不需要我們的溺愛,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作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面對每一個智障兒童,我們都要站在他們的角度,站在他們的高度去為他們思考。我們要時刻的關注到他們的變化,時刻平等的對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