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電影圈,王家衛(wèi)導演就似一位表演宗師,雖然他不演戲,但他總能發(fā)掘出演員身上的特色并將其加工貢獻給角色,諸多與其合作過的演員都因王家衛(wèi)的電影找到表演的感覺從而開辟演員生涯的春天。王家衛(wèi)對于電影音樂的選擇可能是華人導演中做得最精彩的一位。王家衛(wèi)的電影里,音樂永遠是配合魅力影像與浪漫故事的魔法元素,無論是原創(chuàng)音樂,或是他精心“借”來的老歌舊調(diào),每個人物、每一場戲,都有最獨特的樂章,結合成迷人的情緒氛圍。
[關鍵詞] 電影音樂;浪漫;原創(chuàng)音樂;樂章
一、部部經(jīng)典的電影作品
《阿飛正傳》作為王家衛(wèi)導演的成名作,也是王家衛(wèi)一系列電影的開端,其中許多人物的命運在王導之后的作品中都有所展現(xiàn)。而且《阿飛正傳》也算是王家衛(wèi)風格的定型之作,豪華的明星陣容、大段人物獨白、故作深沉的文藝腔臺詞、非常規(guī)敘事、手提式攝影、昏暗的燈光,這些之后最具識別度的王家衛(wèi)標簽都在《阿飛正傳》中有所展現(xiàn),這也是王家衛(wèi)+張叔平+杜可風的鐵三角組合第一次合作。
《東邪西毒》是王家衛(wèi)作品中爭議最大的一部,推崇者頂禮膜拜片中對聲色畫的運用以及對情緒的烘托,反對者則認為電影缺乏內(nèi)容結構混亂,活脫脫靠旁白講出故事。《東邪西毒》和金庸的武俠小說無關,甚至人物關系也無半點瓜葛,電影無非是把《阿飛正傳》里的故事搬到了大漠之中,只是這一次人物做的不是尋找,而是逃避。歐陽鋒和旭仔一樣藏著一段感情往事并因為其將自己隱藏起來讓自己顯得冷酷不近人情。
在《花樣年華》之前,王家衛(wèi)的電影一直是頗為小眾的,雖然被評論界所欣賞,但和普通觀眾一直保持著距離,所以《色情男女》里那句“沒人要你做王家衛(wèi),你做王晶不行嗎?”才叫人覺得意味深長。但《花樣年華》后這一現(xiàn)象有所改觀,電影不但取得了超高的口碑,在票房成績上也取得了王家衛(wèi)電影少見的佳績,尤其電影在北美,法國和英國等地開畫后都有不錯成績,在內(nèi)地更引發(fā)了一場關于旗袍的時尚潮流,所以至今說到王家衛(wèi)或香港電影時《花樣年華》都是一部無法避開的作品。
《2046》是王家衛(wèi)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多位巨星的鼎力加盟,前后歷時5年的拍攝周期,關于王家衛(wèi)第一部科幻片的猜測以及數(shù)次被邀出征戛納的新聞都令得電影上映前吊足了影迷的胃口,可是上映后觀眾的反饋又一次讓王家衛(wèi)的悉心準備撲了個空。
二、王家衛(wèi)電影世界里的音樂精靈
你不得不承認,即使你不把王家衛(wèi)稱為電影大師,他也仍然可以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頂級DJ。盡管他大部分電影的音樂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原聲,即不是特別為電影本身而作,而只是采集他人已有之珠玉,只是魯迅所言的“拿來主義”的舉動,但是,它們放在電影里是那么合襯,渾然天成又增以顏色,它們有著獨特而稀有的氣質,在那充斥著曖昧與優(yōu)雅的電影語境里,如折翼之天使,如靜美之暗花,如冷眼里噙住的一顆熱淚。王家衛(wèi)電影音樂滲透的情感是多變的,即可以是仲夏夜的潮濕,也可以是寒冷冬季的陰冷。在王家的電影的世界里,有悶熱的街道、昏暗的燈光、縹緲的夢境,還滲透著男人的冷漠,女人的妖嬈和癡狂,而這些均是利用音樂來呈現(xiàn)的。他的電影有的沒有任何邏輯,就想拼圖一樣,是零碎的、混亂的,夾雜這斷斷續(xù)續(xù)的音樂,成為一種特殊的音符,襯托這一種別具一格的感情。王家衛(wèi)電影中,光線和音樂是兩個重要因素和格調(diào),光線猶如一塊心火,點燃一小片區(qū)域,可以清晰看見路基、痕跡和腳??;音樂像是一種情絲,絲絲纏繞著觀眾的心理。在王家衛(wèi)的電影里,音樂和光線可以滲透生命、愛情和理想。
王家衛(wèi)電影《重慶森林》其中的音樂California Dreamin,在電影播放到王菲和梁朝偉的愛情時傳播開來,帶有濃重的金屬曲風,節(jié)奏感十足,加上完美的和聲,流暢的音樂,渲染了一種熱迷人的情懷。電影中,阿菲整天沉浸在這首音樂中,這是因為這首音樂帶領這女主角從夢想走向現(xiàn)實。電視《春光乍泄》,男主角去看伊瓜蘇(Iguasa)瀑布,這時候總是出現(xiàn)一首迷情的音樂Caetano Veloso的Cucurrucucu Paloma,該首音樂是哀怨的,帶有西班牙曲風,悲傷的旋律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而不斷醞釀。電影利用音樂將其中的哀怨情愫傳遞給觀眾,讓觀眾惆悵萬分。王家衛(wèi)曾多次對歌曲進行配詞,以此深化這種哀怨的情感。
《藍莓之夜》是一部用音樂引發(fā)的光影巨獻,它的靈感和主要情節(jié)動機都是源于王家衛(wèi)對音樂的熱愛。拍攝該部電影之前,王家衛(wèi)親自體驗了美洲大陸的音樂之旅,這可構成了電影故事基本的框架,正是王家衛(wèi)的情感體驗,也造就了該部電影產(chǎn)生的靈感源泉。電影《花樣年華》是王家衛(wèi)導演的又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電影中既配有經(jīng)典的老歌《花樣年華》以及Quizas,Quizas,Quizas,讓觀眾在電影欣賞中,聆聽了一把浪漫優(yōu)雅的情愫。電影音樂曲風還有拉丁風情,音樂相互夾雜、纏繞,伴隨著劇情發(fā)生變化。
三、王家衛(wèi)電影音樂的深刻寓意
音樂是生活的寫照,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以部分嗎,在王家衛(wèi)的電影里,音樂是一種生活的情愫,更是一種提示符合,他隨時提醒觀眾,電影主角所處的環(huán)境、時代。因為王家衛(wèi)電影音樂的選擇,首先是對環(huán)境的揭示,在那種環(huán)境下使用那種音樂才可以對應,因此,王家衛(wèi)電影中,通過音樂可以了解當時的環(huán)境狀況,甚至可以透析當時的情感,是哀怨的?是歡快的?是凄涼的?……在音樂中,我們甚至可以揭開面具,獲取真實,在動人的音樂背景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故事,感悟自己的生命,并為之流淚,因為“很多東西用耳朵聽比用眼睛看好”。
王家衛(wèi)電影音樂獨具特色,電影中每一段音樂的響起都是針對特定的人物而作的的,哪怕他在漆黑的夜里獨處,在黑暗的角落抽煙,都有一種特定的音樂為之渲染,這是一種特殊的,不細節(jié)難以察覺的精神存在。隨著音樂或快或慢的節(jié)奏逐漸展開、蔓延,最終形成一種類似于氣場的存在,并在周圍發(fā)散開來,沾染上別樣的味道,像極了雞尾酒,神秘卻很真實。
《阿飛正傳》的旭仔因為被遺棄的生命經(jīng)歷,而變得孤獨、冷漠、恐懼、虛無。但是這張面具之下的旭仔卻渴望自由的高飛,渴望去愛與被愛,渴望找到屬于自己的根。所以,最終他領悟到無腳鳥的秘密所在,“那鳥一開始就已經(jīng)死了”,此時的他重新回歸內(nèi)心,真實地活著,只是這種真實太過辛酸,只殘留混雜著一絲希望的絕望。而詮釋這一切的正是電影音樂(古巴的Xavier Cugat及巴西的Los Indios Tabajaras)。音樂的格調(diào)是浪漫而放蕩不羈的,呈現(xiàn)出一種濃重的熱愛風情,在城市的空中飄蕩,音樂的響起渲染了電影主角旭仔矛盾的心理,以及內(nèi)容充滿了渴望。這種感覺就像著名演員、歌手梅艷芳所翻唱的《是這樣的》,梅艷芳的嗓音是低沉的,這種低沉與《阿飛正傳》格調(diào)相互襯托,散發(fā)出一種憂郁。歌曲最后的嘆息,正是對旭仔坎坷遭遇的憐惜和悲嘆。
《2046》中的白玲,一個上海的交際花,有著充滿誘惑力的臉蛋與腰身,穿著時髦入時,言談舉止優(yōu)雅,在上流社會中口是心非地討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了周慕云,她開始真正的陷入愛情之中。只是此時的周慕云已經(jīng)不是《花樣年華》中癡情男子,而更像是《阿飛正傳》中的多情男人。其實白玲的要求并不高,“我不介意你有其他女人,可是我不能跟她們一樣。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反正我是喜歡你了,我后來再也沒有帶其他男人回來過,希望你以后也別帶其他女人,能答應我嗎?”只是,就連這一點小小的要求也不能實現(xiàn),周慕云的回答很輕松,也很堅決,“不能”。此后,白玲的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只是心理中的苦澀只能在那段音樂Siboney中細細體會。這笑容并不是幸福,而是一種自我放逐式的精神懲罰與個人極端的心理報復,讓我們看到她對遙不可及的幸福的向往,以及夢想破滅時的空虛與惆悵。相信每個喜歡王家衛(wèi)電影的人,也必然具有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了不同的坎坷和遭遇,擁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因此,當欣賞王家衛(wèi)電視的時候,不僅僅是觀看電視情節(jié),將自己置身度外,而他正像觀看自己的人生經(jīng)經(jīng)歷一樣,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王家衛(wèi)的電影中,觀眾總是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此的熟悉和親切,隨著電影配音的響起,觀眾的感情和電影中彌漫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觀眾的心形成了一種純潔、平靜的格調(diào)。這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愛情。愛情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憧憬與渴望的,也是每一個人生活過的紀念性證明。而不同的愛情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形狀與不同的色彩,甜蜜的是翠綠的手鐲圓,酸楚的是橙黃的檸檬圓,苦澀的是油黑的鐵石方,麻辣的是血色的辣椒角。就像王家衛(wèi)的電影音樂,愛情隨著音樂的不斷流轉,流淌出不同的味道。
四、結 語
電影人生是提純了的真實人生,每個人都對應著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讓我們像《東邪西毒》里的洪七那樣豁達,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也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像《藍莓之夜》中的伊麗莎白那樣將過去拋卻,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只有放下才能承擔,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像《重慶森林》中的警員663那樣重新將自己的人生加以整理,總有一天你會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在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趕上了。因為生命中不斷有人離開或進入,于是,看見的變成了看不見的,記住的漸漸被遺忘了。生命中不斷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見的也會有一天被看見,遺忘的逐漸被回憶喚醒。然而,看不見的不等于它不存在,記住的也不代表永遠不會忘記。為什么要學這么多?因為人活著就得給自己找一個理由。
[參考文獻]
[1] 吳肇文.拍片不看劇本一切全在腦子里王家衛(wèi)如何主評“金棕櫚”[J].環(huán)球人物,2006(06).
[2] 申樂瑩.從《花樣年華》看王家衛(wèi)電影的繼承性與發(fā)展性[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4).
[3] 顧汲穎.斯人獨語——試讀王家衛(wèi)的電影經(jīng)驗[J].中文自學指導,1999(05).
[4] 展翎.《2046》——一串迷幻傷感的列車[J].大眾電影,2005(01).
[5] 宇瑞.名導王家衛(wèi):墻內(nèi)開花墻外紅[J].英語沙龍:實戰(zhàn)版,2007(Z1).
[作者簡介] 王達亮(1980— ),男,河北隆堯人,碩士,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音樂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