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亮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材雖然是教師、學生在進行教與學時最基本的材料,但是在新課標當中教材只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參考依據(jù),而不是教學的圣經(jīng),所以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教學的理解,并將此活化、超越,才能起到教學的目的。但是以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在許多初級中學的數(shù)學教學中都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從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數(shù)學素質普遍偏低。面對此種情況,作為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應該樹立起正確的教材觀,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情況下,再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活化,進而超越傳統(tǒng)教材。
一、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強化對教材的理解
對于教材的理解,一般可分成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教材功能以及性質的理解。教師對教材功能以及性質的基本理解,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基本教材觀上,而教師的基本教材觀又是通過教師使用教材的行為來表現(xiàn)的。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能夠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縛;另一方面就是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知識內容作為教材的靈魂,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必須準確把握住教材的靈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知識的系統(tǒng)化、全面化教授。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對教材有個通讀,并通過這種通讀形成一個系統(tǒng)而又全面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對初中數(shù)學教材來講,教師首先得通曉全文,然后根據(jù)實際教學進行合理的篩選并加工重組,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應用》時,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應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此,筆者對此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在講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測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時,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將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以及應用引入到學習當中,以此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新課學習結束后,再回過頭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將金字塔的高度給測量出來的。除此之外,還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采用實驗法、分組討論法等進行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活化知識點
在蘇科版的數(shù)學教材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教材內容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許多和現(xiàn)代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通過分析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一些知識內容的活化,將空洞的教材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的數(shù)學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數(shù)的教學中,將三角函數(shù)的相關知識活化到實際生活中,并借助三角函數(shù)來解決生活中一些無法用常規(guī)方法解決的問題。如例題1。
【例題1】如右圖所示,在河的對岸有水塔AB,今在C處測得塔頂A的仰角為30°,前進20米后到D處,又測得A的仰角為45°,求塔高AB。
在此例題中,要直接隔岸測得塔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直接過河去測量,這時只能考慮如何利用兩個仰角及CD長。由于塔身與地面垂直,且C、D、B三點共線可以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且有∠ACB=30°,∠ADB=45°,這時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解了。而這種求解方式就是將書本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活化,以此來起到鞏固知識的效果,除此之外,將書本知識內容活化,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強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強化知識的靈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應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強勢灌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識的了解上,而是要盡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識的實際運用上,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記住知識,并且做到靈活運用。比如在比例的講解時,就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來進行輔助教學。如例題2。
【例題2】一個車間有兩個小組,第一組和第二組人數(shù)的比是5∶3,如果第一組有14人到第二組時,第一組與第二組的人數(shù)的比是1∶2,兩個小組原來各有多少人?
解:總人數(shù)為:14/[5/(5+3)-1/(1+2)]=48(人),
第一組人數(shù)為:48×(5/8)=30(人),
第二組的數(shù)為:48-30=18(人)。
答:第一組人數(shù)為30人,第二組人數(shù)為18人。
四、結束語
總之,在使用教材時,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努力做到正確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學中合理地將教材內容活化,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教學的使用價值,實現(xiàn)教材的超越。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材雖然是教師、學生在進行教與學時最基本的材料,但是在新課標當中教材只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參考依據(jù),而不是教學的圣經(jīng),所以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教學的理解,并將此活化、超越,才能起到教學的目的。但是以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在許多初級中學的數(shù)學教學中都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從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數(shù)學素質普遍偏低。面對此種情況,作為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應該樹立起正確的教材觀,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情況下,再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活化,進而超越傳統(tǒng)教材。
一、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強化對教材的理解
對于教材的理解,一般可分成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教材功能以及性質的理解。教師對教材功能以及性質的基本理解,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基本教材觀上,而教師的基本教材觀又是通過教師使用教材的行為來表現(xiàn)的。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能夠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縛;另一方面就是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知識內容作為教材的靈魂,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必須準確把握住教材的靈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知識的系統(tǒng)化、全面化教授。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對教材有個通讀,并通過這種通讀形成一個系統(tǒng)而又全面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對初中數(shù)學教材來講,教師首先得通曉全文,然后根據(jù)實際教學進行合理的篩選并加工重組,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應用》時,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應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此,筆者對此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在講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測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時,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將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以及應用引入到學習當中,以此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新課學習結束后,再回過頭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將金字塔的高度給測量出來的。除此之外,還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采用實驗法、分組討論法等進行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活化知識點
在蘇科版的數(shù)學教材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教材內容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許多和現(xiàn)代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通過分析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一些知識內容的活化,將空洞的教材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的數(shù)學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數(shù)的教學中,將三角函數(shù)的相關知識活化到實際生活中,并借助三角函數(shù)來解決生活中一些無法用常規(guī)方法解決的問題。如例題1。
【例題1】如右圖所示,在河的對岸有水塔AB,今在C處測得塔頂A的仰角為30°,前進20米后到D處,又測得A的仰角為45°,求塔高AB。
在此例題中,要直接隔岸測得塔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直接過河去測量,這時只能考慮如何利用兩個仰角及CD長。由于塔身與地面垂直,且C、D、B三點共線可以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且有∠ACB=30°,∠ADB=45°,這時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解了。而這種求解方式就是將書本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活化,以此來起到鞏固知識的效果,除此之外,將書本知識內容活化,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強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強化知識的靈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應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強勢灌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識的了解上,而是要盡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識的實際運用上,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記住知識,并且做到靈活運用。比如在比例的講解時,就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來進行輔助教學。如例題2。
【例題2】一個車間有兩個小組,第一組和第二組人數(shù)的比是5∶3,如果第一組有14人到第二組時,第一組與第二組的人數(shù)的比是1∶2,兩個小組原來各有多少人?
解:總人數(shù)為:14/[5/(5+3)-1/(1+2)]=48(人),
第一組人數(shù)為:48×(5/8)=30(人),
第二組的數(shù)為:48-30=18(人)。
答:第一組人數(shù)為30人,第二組人數(shù)為18人。
四、結束語
總之,在使用教材時,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努力做到正確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學中合理地將教材內容活化,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教學的使用價值,實現(xiàn)教材的超越。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材雖然是教師、學生在進行教與學時最基本的材料,但是在新課標當中教材只是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參考依據(jù),而不是教學的圣經(jīng),所以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教學的理解,并將此活化、超越,才能起到教學的目的。但是以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在許多初級中學的數(shù)學教學中都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從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數(shù)學素質普遍偏低。面對此種情況,作為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應該樹立起正確的教材觀,充分理解教材內容,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情況下,再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活化,進而超越傳統(tǒng)教材。
一、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強化對教材的理解
對于教材的理解,一般可分成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教材功能以及性質的理解。教師對教材功能以及性質的基本理解,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基本教材觀上,而教師的基本教材觀又是通過教師使用教材的行為來表現(xiàn)的。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能夠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縛;另一方面就是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知識內容作為教材的靈魂,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必須準確把握住教材的靈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知識的系統(tǒng)化、全面化教授。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對教材有個通讀,并通過這種通讀形成一個系統(tǒng)而又全面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對初中數(shù)學教材來講,教師首先得通曉全文,然后根據(jù)實際教學進行合理的篩選并加工重組,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例如,在講解蘇科版初中九年級數(shù)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應用》時,教師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應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此,筆者對此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在講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測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時,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將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以及應用引入到學習當中,以此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新課學習結束后,再回過頭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將金字塔的高度給測量出來的。除此之外,還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采用實驗法、分組討論法等進行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活化知識點
在蘇科版的數(shù)學教材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教材內容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許多和現(xiàn)代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通過分析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一些知識內容的活化,將空洞的教材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的數(shù)學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數(shù)的教學中,將三角函數(shù)的相關知識活化到實際生活中,并借助三角函數(shù)來解決生活中一些無法用常規(guī)方法解決的問題。如例題1。
【例題1】如右圖所示,在河的對岸有水塔AB,今在C處測得塔頂A的仰角為30°,前進20米后到D處,又測得A的仰角為45°,求塔高AB。
在此例題中,要直接隔岸測得塔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直接過河去測量,這時只能考慮如何利用兩個仰角及CD長。由于塔身與地面垂直,且C、D、B三點共線可以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且有∠ACB=30°,∠ADB=45°,這時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解了。而這種求解方式就是將書本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活化,以此來起到鞏固知識的效果,除此之外,將書本知識內容活化,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強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強化知識的靈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應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強勢灌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識的了解上,而是要盡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識的實際運用上,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記住知識,并且做到靈活運用。比如在比例的講解時,就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來進行輔助教學。如例題2。
【例題2】一個車間有兩個小組,第一組和第二組人數(shù)的比是5∶3,如果第一組有14人到第二組時,第一組與第二組的人數(shù)的比是1∶2,兩個小組原來各有多少人?
解:總人數(shù)為:14/[5/(5+3)-1/(1+2)]=48(人),
第一組人數(shù)為:48×(5/8)=30(人),
第二組的數(shù)為:48-30=18(人)。
答:第一組人數(shù)為30人,第二組人數(shù)為18人。
四、結束語
總之,在使用教材時,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努力做到正確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學中合理地將教材內容活化,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教學的使用價值,實現(xiàn)教材的超越。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