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 黃瑞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發(fā)展性課程評價理念的重要性。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學生成長記錄袋作為充分體現發(fā)展性評價理念的方法而被大力倡導,在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發(fā)展方面有著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得以在各實驗區(qū)普遍的推廣,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和認可,表現出相當大的生機與活力。圍繞體育教學中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在體育教育中開展學生成長記錄袋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學;記錄袋;學生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評價不僅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能夠在評價中受到教育,加強自信。學生成長記錄袋在體育教育中主要是收集學生各方面的評價資料,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及其最終發(fā)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一、學生成長記錄袋概述
1.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內涵
學生成長記錄袋是一種國外教育實踐中廣泛應用的、新型的教育教學評價工具。結合國內、國外的關于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各種觀點和說法,本文認為學生成長記錄袋就是通過對學生、教師、家長、同學等評價相關材料的搜集與記錄來對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與發(fā)展情況進行評價。
2.學生成長記錄袋的作用
學生成長記錄袋能夠將學生在學習與發(fā)展過中的重要信息反映出來,使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與指導;學生成長記錄袋能夠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各種知識與技能、能力的掌握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成長記錄袋讓學生處于評價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的能力。
二、體育教學中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功能認識不全面
很多體育教師都認為學生成長記錄袋是沒有較大用處的口袋,只是將傳統評價中的結果收集起來,只注重評價甄別、選拔的功能,忽略了對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成長記錄袋不能夠物盡其用,沒有發(fā)揮出新型評價方式的優(yōu)勢。
2.學生成長記錄袋的類型設計千篇一律
很多體育教師為了操作方便和應付上級的檢查,在學生成長記錄袋設計方面盡量追求整齊一致,沒有將學生成長記錄袋與體育學科的特點結合起來,太過注重形式主義,忽略了個性方面的差異。
3.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管理沒有實現整合
學生成長記錄袋在材料的收集方面沒有計劃和目的,而且由于整理的過程中負擔較大、需要的精力與時間較多,導致很多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并不使用學生成長記錄袋,只在期中和期末使用。
三、體育教學中學生成長記錄袋改進策略
1.明確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目的
體育教學中學生成長記錄袋應根據不同的用途和目的分為不同的類型。體育教育中要想順利實施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就必須先明確評價的目的。體育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評價目標,與學生共同進行材料的收集,真實有效地展現學生的個性與發(fā)展情況。
2.豐富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內容
體育教學中學生成長記錄袋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例如,學生在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從知識、能力、情感三個方面來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分類,根據體育教學目標來豐富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內容,例如,能夠體現學生體育方面知識、技能掌握、運用方面,能夠體現學生體育課總發(fā)展、創(chuàng)新、合作等方面,能夠反映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情感、價值觀變化等方面。
3.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建學生成長記錄袋的興趣
學生成長記錄袋對學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需花費大量時間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通過舉辦各種培訓、專家座談等方式來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家長、教師認識到學生成長記錄袋的重要性,調動學生創(chuàng)建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積極性。
4.通過平臺來展示學生成長記錄袋的作用
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資料收集,而是要將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過程記錄下來,并與他人交流與分享,讓學生在這種交流與分享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促使學生有積極向上的動力。
學生成長記錄袋在體育教育中的有效推廣需要體育教師正確把握它的原則與目的,讓學生成長記錄袋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真正地發(fā)揮記錄與促進學生成長的評價方式。體育教師與學生都應該轉變觀念,重視學生成長記錄袋的評價作用,讓體育教育的教學評價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祥,夏俊兵.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亟需解決的幾個問題[J].當代教育科學,2010,13(29):14-16.
[2]陳碧波.成長記錄袋想說愛你不容易.小學語文教師應用成長記錄袋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1,44(23):114-115.
[3]高潤桐,郝艷梅.淺議新課程標準下教學評價的轉變[J].課改新思,2013,25(04):149-156.
(作者單位 貴州省都勻一中)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