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華
摘 要:幼兒有時任性,有攻擊行為,這對幼兒合作交往不利,對幼兒游戲等活動的開展也不利。筆者在教育實踐中作了有益探討,收效顯著。
關鍵詞:家園合作; 幼兒攻擊性行為; 矯正探討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3-108-001
如何矯正幼兒的行為問題,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緒情感,提升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是教師和家長共同關心的話題。
一、發(fā)現問題,尋找線索
事件一:一天,豪豪和洋洋正在玩積木,洋洋拿了一根豪豪暫時不用的長棒。豪豪一見便迅速搶回,還狠狠地打了一下洋洋的手,吼道:“不許拿我的。”
事件二:晨間活動,豪豪在跟明明下棋。一旁的晨晨出于好奇,動了動豪豪的棋子。豪豪很生氣:“不準碰我的棋?!闭f著就把棋盤掀了。
一系列類似事件的發(fā)生引起了教師的注意。豪豪每次出現攻擊性行為后,教師都會問他為什么會這樣做。豪豪會說:“這本來就是我的?!薄笆撬却蛭业?!”“都是他惹起的!”“是他插隊!”等。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豪豪平時不會主動打人,一般在自己的東西被別人侵占或看到別人違反規(guī)則時容易出現打人行為。教師覺得有必要找豪豪家長談談,進一步了解情況。
一天離園時間,教師和豪豪爸爸進行了溝通:“豪豪很聰明,我們都很喜歡他。但最近我們發(fā)現豪豪在自己的東西被別人侵占或是看到別人違反規(guī)則時會打人,他在家里也這樣嗎?”爸爸說:“他在家也會這樣。但我們家還是有規(guī)矩的,他要是不守規(guī)矩,我們會反復跟他講道理。”教師追問道:“講道理的效果好嗎?”爸爸表現出一臉的無奈:“不太好。有時我們對他也沒有辦法,他很倔。不過,我小時候也很倔,后來長大就懂事了?!?/p>
通過此次溝通,教師了解到,爸爸習慣性地將豪豪出現攻擊性行為歸為遺傳因素,而沒去進一步思考其真正的原因,因而有時會回避問題,甚至不滿足其要求,會大吵大鬧。家長的這種態(tài)度可能會導致豪豪的攻擊性行為愈演愈烈。當教師將這一做法的不妥之處向爸爸說明時,爸爸表示認同并愿意與教師一起尋找豪豪出現攻擊性行為的真正原因。
二、提供示范,樹立信心
事件三:一天早上入園時,豪豪一臉的不高興,爸爸拉著豪豪說:“跟老師說早上好呀。”豪豪不樂意地轉過身去,還推著爸爸往外走。僵持間,豪豪突然用手拍打爸爸,還喊著:“打死爸爸,我要打死爸爸?!钡职诌€是和顏悅色地和豪豪做著溝通。教師走過去問:“豪豪怎么了?”爸爸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是玩具分享日,他少帶了玩具火車的車頭?!苯處熜α?,蹲下來拉著豪豪的手說:“就為這點事情你就要打爸爸?。繋婢呤亲约旱氖?,忘記了不能怪爸爸。要不是爸爸,誰給你買玩具火車???”豪豪聽了教師的話,心情平靜下來,接受了自己沒帶火車頭的事實,并表示此事的確不能怪爸爸……但是,中午爸爸還是把玩具火車頭送來了。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觸動,我意識到,是家長的妥協(xié)加劇了豪豪的攻擊性行為。因為豪豪漸漸發(fā)現,只要鬧得厲害,就可以達到目的。因此,教師覺得當務之急是要讓家長學會堅持原則,使豪豪無法通過大吵大鬧達到目的。此外,教師還建議家長一起教會豪豪正確表達愿望的方式和策略:(1)當孩子吵鬧任性時,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制止其不良行為。(2)一旦看到孩子能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愿望,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從而強化這種良好行為。通過和教師的一番交流,爸爸對豪豪行為的矯正充滿了信心,也知道如何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了。
三、優(yōu)化環(huán)境,改善關系
事件四:這天是家長開放日。晨間活動時,豪豪用自己帶來的玩具搭了一把“槍”,小小想借來玩一會兒,豪豪斷然拒絕。過了一會兒,豪豪去上廁所了,等他回來時發(fā)現小小拿著他的玩具槍,便憤怒地大叫,還掄起雙拳使勁打小小。教師見狀連忙拉住豪豪,但豪豪還是一個勁兒地往前沖,嘴里喊著:“打死你,打死你……”
這一幕就發(fā)生在豪豪爸爸眼前。豪豪爸爸悄悄用攝像機把豪豪的行為記錄了下來。經過一上午的細心觀察,爸爸發(fā)現小朋友都不太愿意跟豪豪玩。活動結束后,爸爸憂心忡忡地找到教師。教師覺得當天的事一定對爸爸有很大的觸動,便借機詢問爸爸在家是否聽豪豪說過“打死你”這樣的話。爸爸反映:豪豪在看動畫片時偶爾會喊“打死你”。這使教師意識到類似《鎧甲勇士》這樣充斥著打斗場景的動畫片可能是豪豪的不良模仿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建議:(1)多陪陪豪豪,以減少他看動畫片的時間。還可陪豪豪外出打球等豪豪喜歡的活動來代替看動畫片。(2)可以陪豪豪一起閱讀“小兔湯姆”系列圖畫書等,在閱讀過程中引導他思考,為豪豪提供良好的模仿對象。
四、家園協(xié)作
有了前面的溝通基礎,教師還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給家長提了一些建議。
1.家庭教育:孩子個性的形成會受親子關系、教養(yǎng)方式、家庭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影響。處于不良親子關系中的幼兒往往情緒不佳,因此易出現攻擊性行為。不良的親子關系易使家長在養(yǎng)育中失去耐心,從而以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干預,這無形中給孩子提供了攻擊行為示范。因此,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孩子形成正向情緒非常重要。同樣,父母統(tǒng)一教養(yǎng)方式也很重要,充滿愛的、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更易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當豪豪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不妨抱住他,給以“愛的力量”,同時控制自身情緒,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與孩子之間不是“敵我關系”,從而冷靜地處理問題。對于豪豪控制力弱、容易興奮這一點,父母平時可讓豪豪通過自我控制類的游戲進行練習,如慢慢走過獨木橋、玩多米諾骨牌、拼圖等。
2.幼兒園教育:豪豪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是因為沒有習得恰當的溝通技能,常常將攻擊當作解決問題的首選策略、萬能策略。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角色表演、情景再現等方式,改變他的認知,幫助他學會正確的溝通技巧和交往策略,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行為。
經過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豪豪的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了,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也增強了。豪豪的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教師在面對幼兒行為問題時,必須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家長認識到問題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施以積極的影響。幼兒園則要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建立一個有利于雙方(家長、教師)互動的平臺,這對于矯正幼兒的行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