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摘 要: “時效性資源”就是指學生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或者話題,它們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鮮活性及時效性,可以為學生所用。目前,教材的相對滯后性使“時效性資源”的進一步研發(fā)和整合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時效性資源”的進一步研發(fā)及整合需要符合相應的原則,如需要保持足夠的趣味性、有效性、相關性、適度性及思想性。教師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時效性資源”的整合:學生、教師、師生互動等,找到最佳的“時效性資源”優(yōu)化整合方法,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高中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時效性資源 原則
一、引言
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是教材,但是目前,教材的局限性日益顯露,信息的變化速度非常快,導致教材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滯后性,較為傳統(tǒng)的教材已經(jīng)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及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我國的英語教材中存在大量的不真實、無意義及不地道的語言內容,英語教材中涉及的材料嚴重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及周圍世界[1]。所以,英語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到英語教材存在的局限性,樹立一定的資源開發(fā)及資源利用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主動地利用“時效性資源”,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時代性及實效性。
二、整合“時效性資源”符合高中英語教學整合的目的
(一)整合“時效性資源”是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
新課程的進一步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科學合理地利用課程資源,不斷開發(fā)資源。同時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深入分析實際情況及實際情景,將教學背景及討論的話題設置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社會熱點、科學爭論及生活現(xiàn)象等,借此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及欲望,帶領學生自我思考,幫助和指導學生關注社會上的問題,并將社區(qū)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不斷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整合“時效性資源”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具體需要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入相應的“時效性資源”,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從不同渠道、不同形式接觸英語、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及體驗英語的機會,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英語教學的水平,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整合“時效性資源”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不足的問題
對英語教學活動而言,想要最有效地完成教學內容及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就需要選擇正確的、科學的教材。但是,教學活動一般在教材編寫之后,這樣就造成教材落后程度嚴重,存在明顯的滯后性。目前的英語教材,大部分教學內容嚴重脫離實際需要,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生活及周圍世界的需要[2]。部分教材在編寫的時候雖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教材又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需要。所以,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尋找科學的、合理的語言材料,將傳統(tǒng)的、滯后的教材換掉,有利于減少語言學習材料跟學生生活兩者之間的時間差,同時增加學生實際使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切身感受并直接接觸英語、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及體驗英語。
三、“時效性資源”跟高中英語教學整合的正確視角
(一)定位教師中心的正確視角
教師是課程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所以需要有效結合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及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把握,憑借自己專業(yè)視角,選擇跟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時效性資源”,再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讓時效性資源跟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在一起。對于“時效性資源”的選擇,教師占據(jù)核心的地位,教師選取的材料應跟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保證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為快速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及課程目標提供保證。這個方法具有很強的明確性、時效性、針對性及教育性。但是,在此過程中,一般會側重考慮材料的教育意義及教材內容的聯(lián)系,而不考慮材料的趣味性及學生心理的實際需求,也沒有考慮教師自身的局限性及興趣,這些方面會影響“時效性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
(二)定位學生中心的正確視
一個課程的有效開發(fā)及積極利用,并不單單靠教師,學生也是英語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者。學校需要不斷鼓勵及支持學生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活動,希望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擴展、開發(fā)及利用學習資源,以有利于從多方面獲取信息資源,通過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進一步實現(xiàn)清楚及有條理的英語表達。經(jīng)過總結得知,如果教材是以學生的視角選取的,那么就更加方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及自主性[3]。但是,這個方法仍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最后選取的教材不一定就是最新穎的、最合適的。所以,想要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就要不斷強化教師的正確指導作用。
(三)定位師生互動的正確視角
想要保證“時效性資源”開發(fā)的多樣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教材選取的隨意性及盲目性,就需要將心理需求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擺在第一位,師生進行思想的交流,實現(xiàn)信息的互通,共同參與“時效性資源”的開發(fā)工作,借此彌補存在的缺陷,讓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處于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實現(xiàn)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生活中到處可見具有“時效性”的信息資源,想要實現(xiàn)“時效性資源”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及利用,取決于教師及學生,主要看師生是否可以開發(fā)利用這些資源,讓這些資源變成寶貴的、服務于教學的“時效性資源”。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教師樹立敏銳的資源意識及創(chuàng)造性處理教材的意識,還需要教師堅持與時俱進,改變自身傳統(tǒng)的、錯誤的、以教材為綱的教材觀。教師要關注教學活動、關注學生、關注生活及社會?!皶r效性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問題,不僅是一個方法上的問題,還是一個意識上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李克剛.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整合的點、線、面[J].生物學通報,2011,12(04):112-114.
[2]穆紅波.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考試周刊,2010,5(18):343-345.
[3]洪莉,梁月,劉連成.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設計的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03):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