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
摘 要:“課堂導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傳統(tǒng)的課堂導入總是教師在唱主角,存在著盲目隨意、單調枯燥、機械生硬的低效導課現(xiàn)象,直接影響到課堂效率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問題?!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怎樣讓學生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是新一輪高中語文課程教學實踐中試圖探索研究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導入;引領;評價階段
為把新課程這一目標真正落實到教學中,我接任新高一兩個班語文課時,準備用兩年的時間來嘗試探索高中語文“學生導課法”改革實驗。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學生導課法”,來引領學習課文,旨在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具體做法如下:
一、準備階段
在高一的第一學期進行語文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培養(yǎng),主要是由教師對高中新課程學習目標要求及方法的具體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學生導課打好基礎,同時培訓指導語文課代表進行課文導學的引領示范。第二學期開始由全班學生嘗試導課。具體做法是:在開學第一天,把本學期要學習的課文分配給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一般3~5人,原則上每人負責一篇課文的導學),要求每小組導課的同學從三個方面準備導課:一是為這篇課文寫一段(200~300字)導入新課的演講詞。二是要求查閱有關課文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相關資料,準備給同學們介紹交流。三是從讀音、字詞、句段、篇章等各方面全面研讀文本,準備在互動交流問題質疑時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其他同學在課前預習課文時都要找出自己自讀的問題,導學環(huán)節(jié)交流提問)。
根據(jù)教學進度,每個學生為引領全班同學學習課文做好導課準備。到教授這篇課文時由負責導讀這篇課文的小組成員進行課前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學習理解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授課。
二、課堂導入與交流階段
學習新課文時,先由導課小組的同學進行導課。步驟如下:
1.導課的同學進行3~5分鐘左右的演講,導入新課文。
2.介紹有關作者及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給同學們(3~5鐘)。
3.對話互動交流:導讀者解答同學們預習時提出的各種問題(5~10分鐘)。
注:此環(huán)節(jié)導課的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小組同學分工合作。其實全班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提出的每個問題中來,并且現(xiàn)場要求提問的學生不得重復問過了的問題,老師也參與其中,解答學生回答不了的問題,共同交流思辨。
三、總結評價階段
每完成一課導入活動后由老師或同學進行現(xiàn)場點評,小組完成導課活動后學生評出最佳選手,學期末課文導學完后,從全班各組優(yōu)勝學生中評選出“導學能手”和“優(yōu)勝小組”,并予以獎勵。評選的原則是導入方法新穎、恰當,內容準確、切題;準備充分“問不倒”;表達流暢,儀態(tài)大方等。
經(jīng)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探究,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參與意識,通過“課前自讀研習—課堂導入交流”的互動教學過程,不僅培養(yǎng)發(fā)展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協(xié)作溝通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和思辨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這一實踐探索,讓我很是欣喜,與以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比,學生全面地參與到教學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成效是顯著的。當然,在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此教學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的得失值得反思探究,以下是自己的幾點反思啟示:
1.“學生課文導入法”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教學理念。通過有針對性的“課前自讀”和“課堂導課”,教師可以根據(jù)反饋來的信息,有針對性地講授重難點和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滿意效果,充分發(fā)揮了師生各自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2.學生導課活動的關鍵是教師要設法引導學生置于教材學習的情境,導是契機,學是目的,提高能力是效益。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學為本,把著力點投放到學生的文本學習上,讓學生有時間自己讀書、思考、做筆記、寫答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可以代替學生的讀書和學習體驗。
3.“學生導課法”著眼于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力求使每個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要重視對話交流,即學生提問解答互動環(huán)節(jié)。
總之,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但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導入新課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效果。希望這一實踐研究能給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的課堂導入探索出一條新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使學生和教師在實踐研究與教學中得到雙贏。相信,我努力,我前進!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陜汽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