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虎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學不是母語教學,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的好壞,也關系到學生能否真正成才。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行初步探索。
興趣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的自信心。那么如何激發(fā)出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地學習這門語言呢?我認為在教學中應以激趣為先導,發(fā)揮語言的情景優(yōu)勢,開展多種形式的趣味活動,讓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活動中感受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以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建立成就感,滿足他們成才的需求,使他們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一、課上活動激趣
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xiàn)愛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小學英語教材《學英語》是一本新奇有趣的教科書,適合學生口味。教學中,將有趣的內(nèi)容與多樣的活動形式相結合,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氣氛自然達到高潮。此外,將課本之趣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找出最佳結合點,也會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使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
(1)“歌謠、歌曲大家唱”。小學生愛說愛唱,優(yōu)美的旋律令人愉悅。英文歌曲、歌謠、chant,學生學起來興趣十足,能促進他們的聽說能力。而且大家自編自唱,把英語詞句填入學生熟悉的旋律中,既操練語言又愉悅身心,這樣學英語輕松又容易。如將《生日歌》《小世界》《兩只老虎》等曲調(diào)改成問候歌、尋物歌、問路歌等,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樂”在其中。
(2)“你來表演我來猜”。學生愛玩游戲,各種形式的猜謎活動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如學習動物詞匯時,由一名學生來模仿某一動物的形象動作或叫聲,讓其他同學來猜,頓時氣氛熱烈,情趣盎然,在陣陣笑聲中,學生自然地學會了詞匯且記憶深刻。猜謎形式很多,如我說你猜、你做我猜、你演我猜等,適合猜謎的內(nèi)容也很多,如猜職業(yè)、猜數(shù)字、猜朋友等?;顒又?,學生由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一種學習動機,這種動機形成積極的情感因素,有了這種積極的情感因素,就能持續(xù)地保持學習動力,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
(3)“比比賽賽學得快”。根據(jù)學生好勝的心理,課上開展一些小競賽活動,不但活躍課堂,促進學生主動運用語言,還可直接反饋出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如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詞語接龍賽、拼字大賽等,或個人或結對子或小組之間互相來比,讓學生玩中學、玩中用,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運用知識,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天性愛唱、愛玩、愛活動,在學生最活躍最有興趣的時候,也就是知識最容易掌握的時候。讓學生保持興趣盎然、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tài),這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課外活動創(chuàng)趣
“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使學生盡可能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和使用英語?!币虼?,英語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去運用語言。人的語言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脫離了生活,語言學習的興趣就會逐漸減退,因而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是很關鍵的。因此,我們要還學生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讓學生自己尋找、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機會。
(1)“英語就在我身邊”。一次課外作業(yè),我讓學生調(diào)查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看到英語。第二天學生七嘴八舌:從香皂盒上、食品袋上、銀行牌子上、電視廣告里、課外書上……于是我讓學生自愿分工,各自收集各種種類的英語信息,同學間相互學習。這項活動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更高了,每天都會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新大陸”介紹給大家,相互交流并整理成冊。學生在活動中不但提高了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2)“英語小畫廊”。學生喜歡畫畫,何不讓他們結合英語內(nèi)容來一展身手?如畫畫寫寫自制單詞卡片,裝訂成冊交流欣賞;滑稽的漫畫配上簡短的英文詞句,不覺讓人忍俊不禁;給西方諺語加上圖解,更是錦上添花,讓大家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異同之處。學生由愛畫到愛學語言,興趣的力量是無窮的。
(3)“才藝展示秀”。學校開展的各項文娛活動,也為英語學習搭建了舞臺。如由學生自編自演的課本劇“狐貍與葡萄”,英文臺詞加歌曲、舞蹈,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又如英語故事會上的故事,讓人覺得惟妙惟肖,精彩極了。
讓學生把英語學習融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寓教于樂,學生自然會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我經(jīng)常利用廣播電視節(jié)目、音像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盤、網(wǎng)絡資料、報刊以及其他英語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同時,我還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和最適合自己學習的渠道進行選擇性的學習。
三、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評價具有導向和激勵的功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感覺到自己收獲,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的評價方式可以是口頭語言評價,可以是肢體語言評價,可以是書面評價。無論是哪種評價,一定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即便是回答錯誤,也應該引導學生,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不能一語棒喝下去,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息,厭惡這門學科。教師的評價要準確,不能模糊。要有針對性,不能籠統(tǒng)。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努力方向在哪里,應該如何去做。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種非母語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展興趣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實踐證明,課上激趣、課外創(chuàng)趣,評價激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上、課下連成一條線,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并將學習興趣逐漸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他們愿學、樂學、善學這門語言課程,既讓英語教學富有生機,同時也滿足了他們成才的需求。
(甘肅省通渭縣義崗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