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
摘 要:閱讀是作文的基礎,讓習作水到渠成;作文是一種表達,是人的另一張說話的嘴巴,是內(nèi)心情感的宣泄。把聽、說、讀、寫“捆綁”在一起訓練,讓學生學會表達;課堂訓練作文與課外生活作文相結合;學生、教師還要在“作文后”下工夫。
關鍵詞:閱讀;表達;日記;修改
一、閱讀是作文的基礎
薛瑞萍老師從一年級開始,語文課除了識字、寫字,時間和精力幾乎都用在朗讀訓練上了,組詞、造句從沒有做過。她認為是否會組詞,決定于孩子詞匯量是否豐富,不是僅僅靠課堂可以學會的。如果他的詞語儲備里有這個詞,說出來不過是展示而已;至于原本不會的孩子,脫離了具體的閱讀語境,就算他死記硬背會了這個詞,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造句的道理基本一樣。所以,她的課堂上不做這樣的事情。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讀書多了,上課就更輕松;上課更輕松了,他們就更喜歡讀。長此以往,良性循環(huán),底厚力足。什么思維呀、理解呀、寫作呀,各種能力水到渠成。
二、讓學生認識作文,學會表達
學生只知道,作文是語文一種令人頭疼的作業(yè)形式,卻不知,作文是一種表達,是人的另一張說話的嘴巴,是一場別具魅力的對話,是內(nèi)心情感的宣泄。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所說的“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訓練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聽到說、到讀、再到寫,把聽、說、讀、寫“捆綁”在一起訓練。
作文沒什么可寫,這個問題普遍困擾著學生;卻不知,寫作素材無處不在,“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覺得有意思的就記。一句話也可以,幾百字也可以,不要勉強拉長,也不要硬縮短??傊瑢嵤虑笫?,說老實話,對自己負責。
課堂訓練作文與課外生活作文齊頭并進,“課內(nèi)訓練作文”是不可缺少的,這樣的訓練往往會有局限性,會抑制學生的寫作熱情,而“課外生活作文”則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天馬行空”“我行我素”。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喜歡什么,就反映什么。學生在毫無約束的狀態(tài)下寫出的作文,可能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真實生活的感受。因此,這樣的作文才有可能題材新穎別致,內(nèi)容真實可信。
三、還要在“作文后”下工夫
作文是寫出來的,然而,好作文卻是改出來的。
我要求孩子們寫好文章以后,首先多讀幾遍。不通順的地方要設法使其通順;意思沒有表達清楚的,要補充內(nèi)容,盡量講得明白些。同時采用面批、集體批、學生互批互評、上講評課、謄清作文等形式,使孩子們的作文越來越精彩。
總之,教作文一是要讓學生明白作文是什么,二是解決學生“寫什么”,三是讓學生“我要寫”,四是讓學生“我要改”。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華研濱河小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