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學習氛圍;營造;導入;教學時間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9—0052—01
新課標要求,數(shù)學教學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jīng)驗和生活實際作為教學的重要資源,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并對教育過程和數(shù)學教材更深入地進行分析,同時還要調(diào)動教學中的各種積極因素,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和高效益。那么,如何打造高效數(shù)學課堂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是教學過程中的必備條件。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動態(tài)過程,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寬松、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心情放松的狀態(tài)下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講授“太陽光和影子”一節(jié)課時,學生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已經(jīng)積累了物體在太陽光下形成影子的有關知識,學生的想象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我采用室外上課的方式。帶領學生到校園,在太陽光下,實地觀察太陽光與影子。把學生分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測量旗桿的影子、同學的身高以及影子的長度,從而計算旗桿的高度;讓學生觀察一天中太陽和影子的變化……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樂于接受知識,記憶也深刻。
二、巧妙設計課堂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一個好的導入語能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整節(jié)課的教學成功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巧妙地設計導入語,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乘方”的時候,可利用學生已有的對珠穆朗瑪峰高度的認識,引導學生從“折紙”這種常見的活動出發(fā),讓學生體會一張薄薄的紙片只需對折不多的次數(shù),其厚度就會大幅度增長。那么教師可以這樣設問:“有一種紙板的厚度是1mm,對折兩次高度是4mm,對折四次是16mm,那么大概要對折多少次就可以達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呢?”學生會猜測一個很大的數(shù),然后教師告訴他們只需將其對折23次其厚度就可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這與學生的猜測形成強烈的反差,形成懸念,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因此,教師要改變觀念,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練的時間不宜少于15分鐘。這里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nèi)容,以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
教師要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同時還要學會節(jié)約時間。比方說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合理安排收發(fā)作業(yè)等。上課要守時,不要遲到,更不允許拖堂。教師要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的時間觀念,幫助學生制訂時間安排表,反思時間的利用情況,讓課堂40分鐘產(chǎn)生最大的效益。
四、精心設計練習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良好學風的養(yǎng)成,必須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實現(xiàn),所以練習是全面完成數(shù)學教學任務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設計練習應注意以下幾點:交替再現(xiàn),達到鞏固的目的;聯(lián)系實際,在實際應用中加深理解;練習設計要有對比性,防止產(chǎn)生思維定式及干擾;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讓學生領會知識的實質(zhì);練習設計要有坡度,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