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都
摘 要:由于高中學生自身年齡和心理趨于成熟,所以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能力。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的教學創(chuàng)新問題,以期對高中政治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創(chuàng)新
一、教學理念上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只有將兩者結合、相互聯系才能更好地推動課堂教學效果,按質按量完成教學任務。
由于政治課通常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枯燥乏味,只要背背就行,這樣的心態(tài)造成了很多學生政治課程學得并不是很好,只是停留在背、記的階段,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身能力。所以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首先必須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去更好地輔助學生學習。如教師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述,更好地把握住事物的內在本質,用綜合的手法去解決問題。其次,教師在講課之前要進行精心的準備。對于相應的哲學原理、經濟原理、政治常識、文化常識要通過相關的媒體如報紙、電視、網絡等渠道對題材進行挑選、歸檔,使學生深入體會到身邊處處都有政治話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上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為提高課堂效率,學生要在課堂之前進行相應的預習,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對相關的課本知識達到一個認識、掌握的初步階段。
2.經常溫習,鞏固自身潛能
在高中文科教學中,通常有很多知識點都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qū)別的,所以容易出現記憶上的失誤,導致不能準確把握住知識的要點,造成在考核過程中失分。針對這種情況,除了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課后溫習,加強理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住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將相關的知識點與實踐相聯系,如通過收看每天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經濟半小時》等更好地接觸社會中與政治有關的話題,更深入、準確地把握住知識的內在本質。
3.分組討論,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價值觀念,針對不同的價值觀分成小組進行探究、交流。在課余時間中,可自由組織創(chuàng)建一個“政治活躍小組”,在小組活動中可以通過相關的辯論、演說、交流經驗等方式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每個人的經驗進行交流、分析、匯總,以便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強化知識的深入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4.通過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高中政治相關的經濟學原理、哲學原理、政治常識、文化常識都是由眾多知識點組成的,而且每個知識點都有著內在的聯系。只通過簡單的學習和了解是不能從根本上把握住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的,相關的考試試題也不能全面地分析與解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相關的典型事例,針對不同的社會背景、社會事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索,爭取在考核的過程中從經濟學、哲學、文化、政治常識上進行全方位的解答,把握住事例中所出現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正確分析問題、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為此,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既不是用來裝知識的“容器”,更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學生是所有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他們的積極參與,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要扮演好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利用教師組織教學的作用,激活學生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自身潛力,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政治學科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四、實施分組教學,促進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或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對政治學科中的疑難點進行分析,使學生的思想得到迅速整合,形成小組的鮮明觀點。通過討論不但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政治知識和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探究學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要時時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以教材為主的前提下,根據實際引入相關的知識,豐富教材內容,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專題性研究課程,讓學生在政治學科中選擇確定研究專題,在研究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協調與合作,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和人類前途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高度的責任感。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燕貞.高中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度”的控制[J].江西教育,2004(Z1).
[2]陳建鋼.研究性學習與新課程改革[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3(2).
[3]伍廣強.高中政治新課程教學要正確處理八對關系[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