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作文;興趣;
觀察;積累;想象;個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1—0067—01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害怕寫作文和不愿意寫作文的現(xiàn)象。那么,教師應如何改變學生怕寫作文的現(xiàn)狀,有的放矢地進行作文教學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挖掘?qū)懽髟搭^,激發(fā)寫作興趣
要想讓學生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就要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而校園生活是學生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教師應經(jīng)常開展活動,組織各類競賽,建立興趣小組,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增強自主意識。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而且有助于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在參加各項活動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和所思講出來,讓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好、寫好,從而消除其對寫作的畏懼心理?!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必S富多彩的生活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教師只有帶學生深入生活和大自然,身臨其境,見其人、面其物、聞其聲、歷其事,學生才會開闊眼界,才能增強寫作興趣,對喜愛的事物才能觀察得仔細。如,春暖花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郊游,愛花的學生會注意觀察果園中的杏花、桃花、梨花,甚至用鼻子聞它們的香味;愛鳥的學生會留意剛從南方飛來的小燕子;愛動物的學生就會注意到小雞、小狗等。從生活中尋找寫作源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儲備寫作素材,待到寫作文時,學生的眼前就會像放電影一樣出現(xiàn)具體的事物和場景,學生寫作時也會得心應手。
二、指導觀察方法,積累寫作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把觀察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不是說教師可以放任不管,而是說教師應該擔當觀察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小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有限,在觀察時往往觸及不到事物的本質(zhì)方面,這就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和點撥。教師應該隨時引導學生思考,思考所觀察的事物究竟是什么樣子的,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1.觀察要全面細致。例如,寫參觀游覽類文章時,教師可制定一個參觀計劃,這樣學生觀察時才會有的放矢。2.調(diào)動多種感官。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時要多種感官協(xié)同配合,做到眼看、耳聽、鼻聞、口嘗,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特點。3.邊觀察邊聯(lián)想。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把觀察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學生才能在觀察中解放雙眼,開動腦筋,積極思索。學生要想寫好作文,只掌握觀察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觀察是積累素材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師應多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積蓄眾多的素材,作文時才會感到有材可選,有話可說。如,在寫習作《一次活動》前,筆者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包括參觀工廠、游覽名勝古跡、舉行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在此過程中,筆者讓學生把所見、所聞和所感記錄下來,以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
三、張開想象翅膀,鼓勵個性創(chuàng)作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毙睦韺W研究證明,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采用適當?shù)氖侄芜M行經(jīng)常性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當前,學生的作文中普遍缺乏創(chuàng)新,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寫人都是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頭發(fā);寫景都是柳樹綠了,桃花開了,河水化了,作文雷同現(xiàn)象十分嚴重,根本談不上創(chuàng)新。法國近代教育學家盧梭說過:“為了使一個人能成為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yǎng)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采取我們的看法?!弊魑慕虒W也是如此。教師在教作文時,要解放學生的頭腦,把思考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鼓勵學生多思考,在思考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寫出自己的文章。如,教學完《坐井觀天》后,筆者要求學生以《青蛙跳出井后》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很多學生都從正面思考,發(fā)揮想象,寫青蛙跳出井后大開眼界,才知道世界之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有一位學生卻寫道“青蛙認為還是井里好!”原因是青蛙出來后,發(fā)現(xiàn)到處是污水,到處被人們捕殺,所以還是井里好。這種結(jié)果出乎筆者意料,但其理由充足,寫出了新意,所以也是一篇好作文。
編輯:郭裕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