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摘要: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課程上的氛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實際的課堂教學質量,特別是學生在面對美術這種較為放松的課程上,良好的氛圍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美術知識、技巧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良好、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更好的完成自主學習,實現(xiàn)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美術課程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而設立的一門課程。因此,在美術課程教學當中,建構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質量。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文化;學習氛圍
術不僅僅只是學習當中的一門課程,同樣它還是文化傳遞的一個載體,作為初中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yǎng),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審美觀念及美術可能衍生的各種技巧的鍛煉,雖然不是主要的學科,但是美術對人類的影響意義非常深遠。
一、初中美術課堂文化氛圍的觀念
初中美術是學生進入九年義務教育中最后幾年的學習課程,這門課程不會參與到中考當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忽略了這門課程的學習,然而在實際上,初中美術對學生的人生幫助非常大。無論是從精神領域還是從社會的生存角度而言,美術都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與其他課程不同,傳統(tǒng)的初中美術教學往往都是教師對繪畫技巧的傳授,而學生則往往只是將美術課作為休息時間,不用思考,只是作為放松課程。但是,隨著教育認知的不斷發(fā)展,我們也逐漸的認識到,初中美術對新城的教學和改革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對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對美術的興趣,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美術知識,聯(lián)系美術繪畫的技巧。然而,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初中美術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導致學生雖然參與了美術課程的學習,但并沒有收獲到相應的美術知識。這種結果具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個方面就是教師在教學期間還沒有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自己也沒有對美術課程加以重視,致使初中美術課程要不就是演變?yōu)閷W生的休息課程,要不就是并不能在課堂上收獲到較高的教學目標[1]。
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嚴重的影響了初中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也造成了新課程改革落實的不足,沒有盡到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技藝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和各個院校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了初中美術教學提升的一個重要方法,那就是對課程文化氛圍的建構,通過文化氛圍,促使學生快速的進入到美術鑒賞和學習當中,提升美術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初中美術課堂文化氛圍的建構
初中美術課堂的文化建構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達到新課程教學的實際目標,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結合學校課堂的實際情況,總結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實施措施及建議:
(一)教師觀念的更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在初中教育當中,無論是語數(shù)外還是其他的主要科目,其教學模式都已經(jīng)產生的巨大的變化,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氣氛及學習效果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然而在初中美術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還沒有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延續(xù)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沒有對初中美術教育從觀念上重視起來,甚至認為美術學科對學生的學業(yè)沒有影響,可以作為放松的科目來教學。
建構文化氛圍時,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養(yǎng)成學生探究式自主學習的習慣,加強教學期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變被動為主動,且課堂需要重視整體性和層次性,從多個方面啟發(fā)學生對美術中審美教育的開展,鼓勵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動手[2]。
(二)培養(yǎng)新型的師生關系
初中美術課堂文化氛圍構建是為了更好的完成美術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審美觀念和繪畫技巧的完善,而在這方面,良好的氛圍必須是和諧的課堂氣氛所帶動的。
在實際課堂當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交流,以平等交互為基礎,增加對學生各方面的了解,通過談話交流或是游戲交流,減輕教師對學生的壓抑感,建立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初中美術課堂文化氛圍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課堂只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知的場所,為學生之間或是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良好的氛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兩方面因素缺一不可,但兩者之間卻也必須是和諧的平等關系[3]。
(三)課堂氛圍中的合作模式
課堂文化氛圍是為了更好的達到知識獲取效果,而這也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課堂氛圍建構還是傳統(tǒng)教學,其目的是相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生的配合,這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合作。同時,學生之間對于文化知識的交流互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化氛圍建構期間,這種合作關系非常重要,并且需要教師鼓勵與學生或是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如在對傳統(tǒng)國畫的欣賞教學當中,可以從線條——技法方面引導學生對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fā)展進行探討,可以是與教師探討,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及陶冶,這也就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4]。
三、結語
初中美術是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自身修養(yǎng)的完善,因此在教育當中需要加強對美術課程學習的傾斜度。作為美術教師,建構良好的美術課堂文化氛圍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教學質量,效果非常明顯,但在文化氛圍建構期間,也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從觀念上重視美術教學,還需要與學生一起,建立良好的課堂氣氛,通過與學生的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初中美術教學的課堂文化氛圍建構,為美術教學及學生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孫秀云.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導課方法[J].新課程(教師),2010(10):13-15
[2]陳芬.論形成性評價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3):45-46
[3]柯志強.試論初中美術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特征[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06):65-67
[4]楊柳青.淺談藏羌地區(qū)農村中學美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0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