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權激勵的產生是為了解決股東與經營者之間的利益矛盾。股權激勵作為一種長期性激勵機制,相對于以“工資、獎金、福利”為基本特征的傳統(tǒng)薪酬激勵體系而言,其核心優(yōu)勢在于經營者或員工可分享公司股票增值所帶來的利益,從而使得公司經營者或員工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因股價聯(lián)系在一起,有效地解決經營者與企業(yè)所有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降低企業(yè)的代理成本,但同時股權激勵的使用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分析股權激勵實施中的費用確認、每股收益、現金流等三個方面對財務的影響,就我國新會計準則中關于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股權激勵 費用觀 利潤分配觀 每股收益
一、股權激勵會計處理的理論基礎
股權激勵的模式多種多樣,其中股票期權在國際上是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早期的股份支付交易主要指股票期權,由于股票期權的性質比較特殊,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國際上公認的會計難題。股票期權應在會計報表內加以確認已經形成了一致觀點,但是應予以費用化還是應作為利潤分配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還存在分歧,股票期權是否作為一項費用列入運營成本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利潤分配觀認為,股票期權的實質是經理人對企業(yè)剩余收益的分享,應將其確認為利潤分配。股權激勵所產生的費用,既沒有導致資產的流出,也沒有導致負債的增加。而且,由于員工提供的勞務往往不滿足資產的確認條件,因此勞務的消耗也不能視作資產的消耗。因此,應將股票期權確認為企業(yè)的利潤分配,而非確認為費用。盧燕(2008)認為這樣的會計處理將不影響利潤表,也不會導致每股收益被重復降低。經理人通過股票期權進行利潤操縱的動機大大減少,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消失了。
費用觀認為,股票期權是企業(yè)為補償經理人將來要提供的服務而發(fā)生的一項經濟利益的讓渡,根據配比原則,應將股票期權交易相關支出在經理人提供服務的期間確認為企業(yè)的一項費用,并作為企業(yè)的成本列入利潤表。具體來說,授予經理人的股票期權是有價值的,此價值體現為經理人所提供的服務的價值。企業(yè)將股票期權授予經理人,從而獲得經理人未來將提供的服務這項資源。當經理人實際提供服務時,相當于企業(yè)消耗了這一項資源,勞務這種資源是立即被消耗的,因此應確認為企業(yè)的一項費用。另外,股權激勵起到了契約的作用,是員工薪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屬于薪酬費用項目(Guay、Kothari和Sloan,2003)。我國學者方慧等也贊成“費用觀”,方慧(2003)認為經理人股票期權的經濟實質是一項服務交易,本質上是為購得經理人服務、激勵高管層為公司長期發(fā)展工作而給予的薪酬。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2004年發(fā)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IFRS 2)及相關實施指南和解釋公告等相關規(guī)定要求企業(yè)將經理人股票期權按公允價值確認為費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2004年12月發(fā)布的修訂后《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23號——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修訂)》(SFAS 123),要求企業(yè)將授予雇員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確認為費用。2006年2月15日,我國財政部發(fā)布了《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規(guī)定了我國公司股權激勵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準則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做法,規(guī)定要“記入相關的成本和費用,相應增加資本公積”,確立了我國企業(yè)會計股份支付業(yè)務的會計處理應遵循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股份支付交易費用化的確認計量原則,費用化原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本文贊同費用觀的看法,因為作為經濟利益讓渡的股票期權的價值是企業(yè)為了獲得服務應當付出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是以股票或股權來支付的,應當作為職工薪酬的一部分在會計報表中確認為費用,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二、股權激勵費用化對業(yè)績的影響
股權激勵是一種長效激勵機制,其激勵作用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的業(yè)績,但同時其作為一項費用也會降低公司的業(yè)績,尤其是在授予管理層較大數額股票期權時,對公司業(yè)績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國學者呂長江、鞏娜(2009)認為費用化將對利潤總額和凈利潤指標產生影響,對上市公司的業(yè)績產生影響,并且根據股權攤銷年限和集中程度的不同,對業(yè)績的影響也不同。伊利集團2007年年報顯示:2006年11月,伊利共授予激勵對象5 000萬股股票期權,這些期權公允價值為每股14.779元,伊利股份將總額7.3895億元的激勵費用在兩年內加速分攤導致了2007年1.1499億元巨虧和營業(yè)利潤971萬元的虧損。
可以看出,股權激勵是一把雙刃劍,費用化處理對公司凈利潤造成的影響說明股權激勵計劃在發(fā)揮激勵效應的同時也會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期權費用化的要求在執(zhí)行股權激勵計劃的前期會極大地影響企業(yè)的利潤。所以上市公司必須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合理規(guī)劃計劃的激勵份額與幅度,合理對費用進行攤銷,降低股權激勵計劃帶來的不利因素。另外因為股權激勵著眼于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其激勵效益的發(fā)揮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并不會對企業(yè)的經營狀況產生猛烈的影響,但是計入當期損益的卻是一筆龐大的期權費用,因此執(zhí)行股權激勵計劃的企業(yè)前期對外報告的財務報表上利潤極有可能出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由盈轉虧的現象。財務報告使用者在對其進行財務分析時要理性看待這種現象,分析利潤表時注意披露的股票期權執(zhí)行情況,關注期權費用處理對當期利潤可能產生的影響,應該著重從剔除股票期權對利潤的影響后來分析企業(yè)的經營情況,切莫只看表面不進行實質分析。
三、不同股權激勵形式對每股收益的影響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Common Share,EPS)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綜合反映公司的獲利能力。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4號——每股收益》中要求公司要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對基本每股收益的影響。股票期權是我國企業(yè)發(fā)行的潛在普通股之一,其轉換為已發(fā)行普通股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行權價格×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當普通股股價處于不同的價位水平,股票期權對每股收益所產生的稀釋作用也不盡相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EPS稀釋程度與股票市價有密切關系。股票市價越高,回購的行權股數就越少,真正流通在外的行權股數就越多,股票期權對每股收益的稀釋作用就越大。當股票市價等于行權價時,行權股數全部被回購,此時行使股票期權不會帶來任何現金流入,所以基本每股收益與稀釋每股收益相等,股票期權不會產生稀釋作用。
作為股份支付兩種代表性方式,股票期權和現金股票增值權都增加了企業(yè)的費用,降低企業(yè)利潤,進而影響其每股收益,導致每股收益下降。在現金股票增值權方式下,激勵對象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股票,不改變股本總額及原有股權結構,不會對公司的股份結構造成影響,也不會產生股權稀釋效應。而股票期權方式下,企業(yè)在行權日根據行權情況確認股本和股本溢價,不僅影響了每股收益,還影響了稀釋性每股收益,對公司業(yè)績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股票期權的激勵效果。股票期權將引起公司股權結構的改變,隨著股票期權占原股本比例的逐漸提高,原有股東的權益所受到的沖擊也就越來越大,由于引入新的股東,原有股東的控制權可能被削弱。因此,在我國上市公司應當考慮適宜的公司治理環(huán)境來啟用合適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方案,注意采用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方式帶來的稀釋效應的影響。
四、不同股權激勵形式對現金流的影響
不同的股權激勵模式對企業(yè)的現金流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實行權益結算方式的股票期權的公司在行權日將收到相應的款項,不僅不會減少企業(yè)的現金流,相反將導致企業(yè)現金流入。隨著激勵對象的陸續(xù)行權,公司將有更多的現金流入。相反,實行現金結算方式的現金股票增值權的公司根據行權情況來支付現金,這種方式一般會導致企業(yè)現金流出,但不影響企業(yè)的股權結構。
采用以股票的升值收益作為激勵成本的股票期權模式,有利于減輕企業(yè)的現金流壓力,且流動性限制的公司會有動機用權益性報酬代替現金報酬以減少現金支出。通過現金股票增值權發(fā)放的現金獎勵增加了公司現金流出壓力,如公司股票大幅上漲,可能會使公司無力兌現支付承諾,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故現金股票增值權適用于現金流充裕且發(fā)展穩(wěn)定的公司,同時股東也會傾向于用現金股票增值權的激勵形式來解決代理問題。公司在執(zhí)行現金股票增值權方案時,要適當安排好公司的現金流量。
股權激勵的選擇與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實務中股權激勵的選擇方式應該考慮企業(yè)的財務狀況。股權激勵費用化的會計處理并不影響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但對公司業(yè)績會產生明顯的作用。股份支付的兩種結算方式對企業(yè)的稀釋性每股收益和現金流量影響各不相同,影響到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以每股收益為業(yè)績指標的,應傾向于選擇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方式?,F金流較緊張時,應傾向于選擇以權益結算的方式,反之,可采用以現金結算的方式??傊蓹嗉罘桨冈O計人員應在充分了解各種股權激勵模式的情況下,通過對財務狀況影響的分析,充分考慮方案實施所能帶來的影響才能實現激勵效能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呂長江,嚴明珠,鄭慧蓮,許靜靜.為什么上市公司選擇股權激勵計劃[J].會計研究,2011,(1).
2.胡磊.淺析股票期權的財務影響[J].中州審計,2004,(2).
3.呂長江,鞏娜.股權激勵會計處理及其經濟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為例[J].會計研究,2009,(5).
4.盧燕.經理人股票期權:費用觀還是利潤分配觀——由伊利事件引發(fā)的思考[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8,(03).
5.劉曉.股份支付的確認與計量,什么才是最優(yōu)選擇?[J].新理財,2006,(12).
6.方慧.經理人股票期權會計確認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03,(8).
7.陳超,朱松.FAS 123R高管人員股票期權費用化的實施與影響[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4).
8.蘇婉蓓.我國股票期權費用化處理及其影響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1.
9.劉娟.基于股票期權激勵機制下的財務分析[D].長春:吉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0.
作者簡介:
張丹丹,女,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3級會計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