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靜 余鳳云
摘 要: 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同樣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缎抡n程標準》對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絕非是老師或學生完全個性的釋放以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課本內容后,盡可能地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原文章的本色,通過正確處理停頓、語調、語氣,再現(xiàn)文本內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改進,它以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形象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語文教學相得益彰,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 個性風格 自主閱讀 素養(yǎng)積累
一、突出體會感悟,彰顯個性風格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體會感悟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要突出這樣兩點:
1.感悟文本主旨,體會思想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的符號、情感的載體、生命的形式,閱讀教學要讓學生解讀語言文字背后深層厚重的意境,品味人性情感,實現(xiàn)精神享受。語文學科最鮮明的特點是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觸摸文本語言,領悟文本主旨,體會思想感情。
2.注重個體體驗,尊重獨特見解。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必須拋棄教參權威的“緊箍”,拆除標準答案的“束縛”,尊重學生的“文化背景”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與文本真誠對話,使學生的思維激情飛揚。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見解,彰顯了語文學科在感悟上的特點。
二、引導學生課堂閱讀,指導他們自主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這就決定了學習語文的過程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則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那么,閱讀就應成為學生的自主性閱讀。
1.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之門的鑰匙毫無疑問的是問號。問題是思維的向導,當一個人有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就會調動求知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鼓勵他們大膽提問。
2.自讀自悟,發(fā)表見解。有了問題,學生自然會急于尋求問題的答案,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探求真知、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問題,不要急于分析、解答,也不要立即進入討論中,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惑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3.自主閱讀,合作交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閱讀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閱讀意識、能力及自主閱讀探究精神。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就要營造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規(guī)矩少點,束縛少點,讓他們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在自主閱讀的前提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暢所欲言。
三、優(yōu)化閱讀方式,注重閱讀積累
閱讀積累有助于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要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1.學會靜心閱讀,注意瀏覽搜集。默讀有利于靜下心來對文本語言作全面深刻的思考,有利于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信息。至于默讀的要求與方式,因閱讀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采取速讀了解課文大意;采用跳讀把握課文的要點難點;瀏覽問題時,可以精讀,學生可以隨手圈畫批注,以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培養(yǎng)和具備這種能力,對于處于信息時代的孩子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2.拓展課外閱讀,加強積累。可以采用古詩文誦讀,利用每天的早讀時間進行,指定內容。對于課外閱讀,一是確保有優(yōu)秀的書源,開設班級圖書角;二是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常規(guī)性讀書活動,在班級內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三是在班級板報開設“詩歌園”、“成語苑”、“格言欄”,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良好習慣;四是把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佳句、格言篇言及自己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感悟等記錄下來。這樣適合學生特點和學生樂于參與的閱讀活動,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以讀為本,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新課標提出的第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內容,有字、詞、句、篇的積累,以及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能力,這些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顯然是源于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說穿了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如何學習語文,也就是如何聽、如何說,怎么樣讀、怎么樣寫。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才能有所提高。那么如何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呢?閱讀是重要的,閱讀要貫穿小學語文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讀中聽取信息,學會聽;讓學生在讀中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學會說;讓學生在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學會寫。以讀為本,四位一體,何愁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呢?
五、重視科學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近年來,就會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以對閱讀教學的關注最多。因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在提高閱讀教學現(xiàn)代化方面,要依靠閱讀科學技術,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首先,應強化閱讀的“科技”意識,閱讀是讀者與讀物的現(xiàn)實統(tǒng)一;其次,應把握閱讀的雙重轉化原理,尤其要注意由“得意”到“及物”的轉化,這是物化、表達的過程;再次,應諳熟閱讀的“三大”技法,即精讀法、略讀法、快讀法。在當今中小學的閱讀教學中,80%至90%搞的是精讀訓練。而事實上,小學閱讀教學應以精讀為主,但應降低難度、降低要求。略讀與快讀是補充,在教學中,應三者綜合應用。在閱讀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三者應遵循快讀到略讀到精讀的順序。實驗證明,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行快讀訓練,一直延續(xù)到小學高年級畢業(yè),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六、強化篇章意識,重視整體理念
無論是哪一篇文章,其所要表達的意圖、情趣、意象,以及作者蘊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信念等都是前后貫連著的?!缎W語文課程標準》鮮明地指出高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本,能夠清晰地梳理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F(xiàn)實情況表明,如果要求小學生語言正確、清晰并有條理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則是很困難的,這就提醒我們應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目標的落實。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要以學生學習的方式設計教學過程,以學生的發(fā)展價值為取向,變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學習,把學生學習的實踐性、探究性、合作性貫徹教學始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只要我們多管齊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使學生由依賴課本學習轉向利用資源學習,由依賴老師學習學會自主學習,相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一定會朝著健康愉悅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