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社會流動性不斷增強,公共生活領域的社會公德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社會公德指的是在公共生活領域,調整“陌生人”之間關系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針對學生社會公德意識薄弱的現狀,教育者應該充分挖掘學校各種教育要素的作用,拓展社會公德教育內容,同時讓學生面對真實的道德沖突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公德認識水平。
【關鍵詞】社會公德 教育對策 教育內容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16-02
當前,學生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破壞公物,公共場合大吵大嚷的現象屢見不鮮。歸根究底,主要是社會公德認識未深入人心,社會公德習慣未能養(yǎng)成。作為文明教化主陣地的學校教育,必須在學生的心里埋下遵守社會公德的種子,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行為,從而改變未來的社會精神面貌。
一、社會公德的概念及背后的價值觀
筆者認為,社會公德的內涵是在公共生活領域,反映和調整以“陌生人”為主的社會利益關系,體現公共生活價值觀念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它建立在現代價值觀念基礎之上,以公民的習慣心理和行為模式表現出來,使全體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中以文明友善的方式共處,最終使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最大化地實現。社會公德涵蓋了人們在公共空間、公共物品、公共安全、公共交往秩序等四個方面的公共生活中必須履行的所有道德行為。
道德是一種社會規(guī)范,對人們的行為起約束,激勵和調節(jié)作用。社會成員對規(guī)范是否認同,本質上是對這一規(guī)范背后的價值理念是否認同,是否愿意為此承擔責任與義務。社會學家涂爾干說:“在社會之中,我們首先必須珍視的,我們首先必須為之獻身的,并不是社會的物質方面,而是社會的精神?!盵1]因此,學生要養(yǎng)成社會公德行為習慣,必須先接受社會公德行為背后的價值理念。維護人們公共利益的社會公德,經常處理的是陌生人之間的公共利益,必須訴諸于公共理性——社會公正。約翰·羅爾斯認為,“正義是社會體制的第一美德”,[2]他認為正義觀(公正觀)能夠“在有不同目的的個人之間建立公民友誼的紐帶”,[3]因而是井然有序的人類團體普遍的道德觀念。社會公正的基本要義是對所有人的要求一律平等,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自由以及權利與義務的對等。社會公德的基本特點正是公益性,這說明在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必須以社會公正為價值取向,圍繞平等、自由、權利、義務、合群、公益等價值要素,在學生心中確立這些價值要素的地位。另外,要理解社會公德概念,必須拓展社會公德教育的內容。社會公德的外延相當廣泛,涵蓋了公共生活秩序,公共安全,公共衛(wèi)生,公共財產保護等諸多方面。目前,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比較狹窄,主要是品德和思想政治的教育,缺乏公民道德的教育。學校有必要增加公民教育的內容,展現社會公德的全貌,拓寬學生的公德視野,使社會公德觀念深入人心。
二、社會公德教育原則
(一)發(fā)揮各種教育要素的作用,拓寬學生的社會公德視野
第一,學校要充分利用廣播、校園網等教育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社會公德事件。尤其要充分發(fā)揮校園網的重要作用。當前的青少年學生受網絡、電視、報紙的影響比較大,學校應該充分整合利用課內外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教育。
第二,應該增加與公民道德教育相匹配的課程,或者增設有關社會公德問題的單元,拓寬學生的社會公德視野。德育課要引入不同領域、不同重要程度的公德問題。小到身邊的公共衛(wèi)生,公共秩序問題,大到環(huán)境污染,公共財產保護問題,總之,社會公德教育應該兼顧社會公德的全部領域。
第三,應該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德實踐,在真實的道德實踐中加深對社會公德意義的理解和體驗,明確公民在社會公德行動中的角色,深化公德意識。
第四,在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教師要把握社會公德的價值要素——社會公正,其突破口是借助具體的社會公德事件讓學生接受社會公德的核心價值觀——社會公正,幫助學生厘清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關系,從而自覺履行社會公德行為規(guī)范。
第五,應著重發(fā)揮學校的教育功能,不能只是簡單地制止學生違反公德的行為。團委和班級要開展以社會公德為主題的班會,還可以通過設置教育環(huán)境,例如,貼標語、搞宣傳欄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二)讓學生面對真實的道德沖突,提高學生的社會公德判斷力
“道德沖突是指德育主體在道德實踐中選擇了按照某種道德準則的要求去實現一定的道德價值時,就不得不放棄或妨害按照其他道德準則的要求去實現另外的道德價值,由此而使其陷入了一種道德選擇上的兩難境地。”[4]道德沖突產生的原因是各種道德規(guī)范之間的矛盾被人所反映,進入道德選擇過程,形成了人內心的矛盾和沖突。這種矛盾沖突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不同價值體系中善與惡的沖突,由于具有明顯的對比性,學生比較容易判斷和抉擇,做出正確的道德行為。另外一種是同一價值體系內的大善與小善的沖突,在面臨選擇時,人們會感到猶豫不決,往往很難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前者是善與惡的沖突,后者是善與善的沖突。
善與惡的沖突往往具有明顯的界限,容易做出價值選擇。但是在社會公德教育中,我們往往忽視了善與惡的對立統一性,只向學生傳授何為“善”,如何“行善”,卻忽視了何為“惡”,如何拒斥“惡行”,缺乏堅守正道的教育。這就會給學生構筑一個完美的道德童話,當他們真正面對現實生活中不道德的行為時,就會懷疑乃至拋棄老師純“善”的教育。道德產生的條件就是為了避免“人對人像狼一樣”的野蠻狀態(tài)。這說明,人是存在“危險性”的,他可能以任何方式表現出“惡”。社會公德教育不能否認這種“惡性的存在”,不能以為道德教育“可以徹底消除罪惡”,這是社會公德教育的前提。[5]因此,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就要讓學生首先面對真實存在的善惡沖突。敢于讓學生面對真實存在的違反社會公德的事件。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應該如何”,更要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錯的”,“為什么錯”。社會公德教育要敢于讓學生直面人的自私自利,激起人的羞愧心和自尊心,形成人的道德良知。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社會公德教育資源或設置善惡沖突的真實情境,讓學生進行批判性認識和反思。
善與善的沖突具有更大的矛盾性,往往需要人們反復權衡和自我說服,容易造成內心的焦慮和不安。社會公德往往夾雜著社會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沖突。例如,公共場合不準吸煙是一項社會公德行為規(guī)范。吸煙者解決吸煙的心理需要是個人最現實的利益,公共場合禁煙旨在保護所有人的健康,這就是公共利益。犯煙癮的時候,煙民們強烈的吸煙需要和生理反應促使他不顧公共場合中其他人的健康需要,拿起香煙就抽。長此以往,既損害了公眾的健康,又破壞了社會的規(guī)則,最后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煙民們反受其害,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他們自己。其中原因不難分析,個人利益是自己最現實的利益,而公共利益與自己的關系不如個人利益緊密,不遵守社會公德的后果往往是間接作用于個人的,所以容易被忽視。當代社會個人理性得到空前的張揚,其合理性得到普遍的認同,相對擠壓了公共利益的空間。在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發(fā)生沖突時,由于兩者都具有合理性,必然會給人們的內心造成矛盾和焦慮,可能會出現搖擺不定。另外,社會公德是關涉社會公共利益的,但是,有時個人為了維護社會利益,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價,而其他人可能無需付出就能獲得利益,即出現“搭便車”現象。正如奧爾森所言,如果一個人在集體物品被生產出來之后,不會被排除在獲取這一物品所帶來的收益之外,那么這個人就不會有動機為這個集體物品的供給奉獻力量,他會選擇做個搭便車者,即使有些人一開始可能提供集體物品,也會因為另一些人的搭便車行為而放棄,最終會使“個人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盵6]但是,如果大善與小善的沖突處于可調解狀態(tài),就可以通過教育加以引導。通常在面對善與善的沖突時,要注意教育學生按照道德事件可能具有的道德價值進行等級排序,在進行道德行為選擇時,注意選高棄低,做到為大善而棄小善。
綜上所述,在德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進正反兩方面的公德事件,組織學生加以討論。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設置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解決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沖突,教會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應當教育學生,在面對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沖突時,人們不是對抽象的公共利益負責,而是對公共利益背后的那些有血有肉的陌生人的尊重。這樣公德就變成了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的“大善”,增強了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法]愛彌爾.涂爾干著,陳光金等譯.道德教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1頁
[2][3]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292頁
[4]黃富峰著.德育思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29頁
[5]金生纮.規(guī)訓與教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78頁
[6]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9頁
作者簡介:
楊薇,女,1983年12月8日出生,現任大連電子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道德教育和教育基本問題。
課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