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善寶 陸天橋
摘 要:體育學科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強健體魄,放松身心,而合作能力是新世紀所要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合作能力;個案研究;培養(yǎng)策略
一、個案基本狀況
案例1:大課間
第二節(jié)下課鈴聲過后,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安靜的校園里響起了集結號的音樂,一個個學生順著樓梯從教學樓跑下來,激昂的校歌旋律響起,一路路學生隊伍井然有序地跑步進入指定位置,下課僅僅三分鐘,全校48個教學班,沒有指揮,沒有哨聲,更沒有嬉笑打鬧,已經分別從四棟教學樓和實習工場等地集結到位。
案例2:太極拳普及
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的大課間一直是對外展示的一張靚麗的名片,2012年獲得蘇州市高中大課間評比第一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2012年起,太極拳教學開始在全校范圍內普及以突出大課間的效果和特色。但因為時間緊、任務急,全校教學起來難度大,教學效果不理想。鑒于此,體育組大膽放權,在每個班級集體教學的同時,選拔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利用活動課等時間進行太極拳強化學習,培養(yǎng)學生骨干,再讓這部分學生骨干深入全體學生中,包干負責,連點成面。
二、案例分析
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大課間,全校48個教學班,沒有指揮,沒有哨聲,更沒有嬉笑打鬧,學生隊伍集合時間短,秩序井然,口號響亮,隊伍整齊,2012年獲得蘇州市高中大課間評比第一名。此外,在較短的時間內,能讓全校學生學會太極拳,并在大課間集體展示,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因為學校體育組教師采用了師生相傳,生生相授,以點擴面的合作教學模式。尤其是學生骨干能夠代替教師當教練,使入學新生的太極拳學習得以在最短時間內學有所成,這就是合作的力量。可見,教師的合作教學模式和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這所學校大課間、體育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三、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和上課教師的關系融洽,和班級的同學關系融洽而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以輕松、愉快、和諧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尤其是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的自我意識表現(xiàn)突出,具有明顯的行為自主性。他們有強烈的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因而在一些思維認識、行為活動、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xiàn)出成人的樣式。希望別人把他當大人看待,理解他、尊重他。他們心目中的教師應該是理解學生、待人公平、幽默善談的,他們希望老師上課能夠親近、可以信任。如果體育教師能和學生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會讓學生愛屋及烏,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進而愉快地接受學習內容,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
氛圍。
2.更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空間
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教學方法,使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使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易學,讓學生樂于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合作學習能力。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平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合作練習、討論、交流、探究等,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目的。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把運球的要求和動作要領示范講解后,可以讓學生分組練習,同一組的學生面對面站立,把球來回運送到本組組員那里,比比看,哪一組能合作默契,互相鼓勵,最快最順利地完成練習。
3.讓體育骨干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不管是一個班級,還是一個小組,都需要一個優(yōu)秀的組織者,體育教學中也一樣。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要充分利用班級體育骨干的優(yōu)勢,發(fā)揮作用,讓學生代替教師去完成一些教學任務,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班級的體育骨干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體育學習成績優(yōu)秀;自我約束力強,不違反紀律;有為同學服務的精神,并能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細心耐心為他們講解;能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學習活動,責任心強。班級的體育骨干可以是一個或幾個,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把班級同學分組教學,讓體育骨干擔任小組長,這樣不僅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的太極拳學習中,正是運用了學生合作能力的優(yōu)勢,在短時間內完成全校48個班級的太極拳教學。
4.善于運用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一種特殊的課堂活動和運動練習方法,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運動方式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不僅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游戲中體育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能力。如,游戲“金蟬脫殼”,學生分小組迎面站立,聽到指令后迅速跑到對面,立即脫下上衣交給下一位同學,該同學要迅速穿上衣服,再快速跑到對面,依次進行直至小組成員全部完成。游戲后分析獲勝和失敗的原因,讓學生知道只有本小組成員協(xié)同作戰(zhàn)、配合默契,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諸如此類的游戲長期進行,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意識。
5.教師要做及時的指導
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完全放手,而應該做學生合作的指導者。學生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做好指導,提出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步驟,明確合作的規(guī)則,這樣更有助于學生順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合作能力,達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來回巡視,觀察各組合作情況,及時了解各組信息,以利于調控合作進程,指導學生正常學習交流。此外,教師還要把合作的觀念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來帶動生生合作,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未來社會是一個競爭和合作日益加強的社會,中職學生更需要有團隊合作精神,以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體育教學比其它學科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體育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在體育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運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國林.中職學生學習動機與對策探析[J].體育教學,2011(05).
[2]陳祥寶.體育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J].中國學校體育,2012(09).
[3]崔雅玲.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策略[J].體育教學,2012(11).
注:本文為江蘇省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13-2014年度職業(yè)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基于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行動研究》(課題批準號2013118)之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馬善寶,男,出生于1970年2月,一級,就職于江蘇省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陸天橋,男,出生于1970年8月出生,高級,就職于江蘇省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體育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