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古怒爾·艾依沙
摘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學生成長與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充滿自信不畏艱難,則容易實現目標,反之,則會一事無成。教師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
關鍵詞:增加自信心 激勵 尊重個性
一、科學評價,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雖然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有70%是少數民族,但我校實行雙語教學,除了語文課以外其他學科都用漢語授課。這對于民族教師來說都有一定的困難,更別說來自農牧區(qū)的學生了。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傳授給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教師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生的表現能得到教師的肯定,就能有被認可和被賞識的感受,自信心也隨之建立起來了。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隨時鼓勵他們,哪怕有一點進步,也給予肯定。同時積極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我抓住學生喜歡炫耀這一特點,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他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對于學生,他們需要的是更多成功的鼓勵。教育就是要運用多種教育方式,達到樹立學生自信,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將有難度的問題“肢解”,形成梯度,然后在課堂上用問題去啟發(fā)學生,讓每個學生產生“原來我也能回答”的驚喜,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才能也會受到重視和贊揚。教師要積極肯定學生的每一次回答,不讓學生產生萬一答錯而挨批評的猶豫感和不知如何回答的焦慮感。給學生肯定的心理暗示的同時也給學生開辟了一片天空,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表現的機會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到了在語文課堂上有用武之地,抓住時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激勵。無論什么人,如果總處于激勵鞭策的環(huán)境之中,那么他就會很自然、很順利地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同時,在這種環(huán)境下,人也會越發(fā)的有自信。如此,學生更加不例外。學生之間存在著競爭,競爭不僅存在于學生的學習中,也存在于教師對其的賞識和激勵中。每一個學生都是渴望得到教師地的認可與激勵的。因此,學生會不斷地提高自己,以此來贏得教師的激勵和表揚。
三、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基礎之一就是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個性
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他們。一個被人尊重的人,才能對自己充滿自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共同學習者”的心態(tài)和學生去溝通。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獲得知識。反之,若教師只想維護自己的尊嚴,對學生批評訓斥,就會降低教學效果。
四、讓學生樹立自信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激勵與賞識
讓學生樹立自信的最有效辦法之一就是賞識教育,學生只有感覺到教師的賞識才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因為學生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比較在意,都希望得到師長的認可與賞識。作為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把表揚這個武器充分地利用起來,更好地教育學生。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要善待他們的過失,指出錯誤要誠懇,及時引導。這對學生自信心的重建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五、牢固樹立學生信心,努力發(fā)掘學生的潛力
只要肯發(fā)掘,學生的潛力都是無窮的。如果學生一直生活在教師和家長的表揚和賞識下,自信建立起來也是不牢固的,就好比是溫室里的花兒,不能經受挫折。只有把學生的優(yōu)勢和潛力真正地挖掘出來,并讓他們自己感受到,他們的自信才能得到鞏固。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具備一雙慧眼和一顆明心,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潛力,讓學生認可自己的優(yōu)秀,把自信的種子深埋在他們心里,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六、給予機會讓學生走向成功之路
教師對學生的成功具有重要影響,要給予機會讓學生走向成功。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具有一定難度的內容我通常采用“分散難點”法。這種方法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其體會到成功的感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挫折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人的信心,但同時也會帶來轉機——另辟蹊徑。例如:小靜同學是我班重讀生,成績差致使人也比較自卑。但身為教師的我沒有因此而歧視她,而是想盡辦法幫她重拾自信。比如:在課堂上,一些容易且她能夠回答的問題,我會多次提問她,并且時常表揚她。逐漸地,小靜同學認可了自己,調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成績也提高了很多。由此可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必須為學生尋找能夠成功的機會,讓感到自卑的學生參與進來,共享歡樂,從中重拾自信。這種教育方法無疑是十分有效的。
七、善于發(fā)現學生特長并加以培養(yǎng)
教師要細心注意和觀察每個學生的特點,善于發(fā)現他們的興趣愛好,并且加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因勢利導,使這些學生在生活中經驗得到積累,增加成功的機會,培養(yǎng)出一技之長。這就要求教師學會運用激勵、鼓勵和肯定的手段,以此來激勵學生參加興趣班或者培養(yǎng)某種興趣和特長。當學生有了特長后,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培養(yǎng)他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幫助他們獲得成功,培養(yǎng)自信。進而也會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增加學習熱情。
八、通過參與活動,鍛煉自信心
很多學生對參加集體活動不感興趣,其主要原因是他們缺少參加活動的經驗,而且其能力也不足。其實,在活動中學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知識水平都會在活動中得到體現。在活動中學生不僅會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缺點,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充實和發(fā)展自己。平時要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這對他們今后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成功的重要前提是自信,學生揚帆起航的動力是自信的靈光。做一個“抬起頭來‘的自信人,來體會學習、生活和成功的快樂與樂趣。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