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護理學基礎課程模塊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2014-12-04 06:58:44程紅纓錢春榮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14年8期
關鍵詞:學時護理學模塊化

程紅纓,錢春榮

(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重慶 400038)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yè)的基礎和主干課程,是各??谱o理的基礎。其內容主要圍繞人的健康與疾病及生命過程,闡述護理的定義和性質、醫(yī)學模式與護理思想、護理理論以及護理患者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一、課程模塊化設計的方法和特點

模塊化思想源于工業(yè)生產(chǎn),其目的在于簡化設計和制造工作,縮短產(chǎn)品和設備研制時間。如加工零件時使用的夾具大都是由夾緊零件、定位零件等不同功能零件組裝而成,可將這些功能零件事先設計和制造成各種結構和規(guī)格的模塊零件,然后按專用夾具的結構需要,選擇模塊零件進行組裝[1]。

課程模塊化模式是指教學計劃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塊化。在課程開發(fā)過程中借鑒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體系”(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CBE)的職教理念,運用 DACUM分析法(Developing A Curriculum)進行課程開發(fā)。課程設計原則包括[2]:第一,每個模塊相對獨立,學完一個模塊可獲得一項技能、知識或能力;第二,模塊內容依據(jù)崗位需要確定,實用性、應用性強;第三,一般借助職業(yè)分析方法,不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而強調技能訓練或能力培養(yǎng),圍繞技能或能力形成組織教學內容;第四,每個模塊內容不多,講究“必須、夠用”,針對性強;第五,模塊之間多可靈活組合,每個模塊組合均有明確的行為目標和具體要求。

此外,模塊化課程設計應體現(xiàn)以下三個特點[3-4]:第一,課程理念核心化。課程模塊化模式不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而是從職業(yè)活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組織教學內容,強調能力本位和知識的“必須、夠用”,重視拓展知識的融合,反映了發(fā)達國家工業(yè)化時期的課程范型。第二,課程結構模塊化。課程模塊化結構不但及時體現(xiàn)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大大增強教學內容的適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不同學習基礎、發(fā)展需求各異的受教育者的需要。第三,課程內容綜合化。由于教學內容取舍的依據(jù)是職業(yè)崗位的實際需求,因此絕大多數(shù)模塊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為主線,把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有機融為一體。

二、境外護理學基礎課程模塊化設計的現(xiàn)狀

課題組實地考察了美國密西根大學護理學院、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護理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的護理專業(yè)課程設置,三所大學對護理課程設置的共性特點是:護理專業(yè)課程門數(shù)少,將護理基礎課程融合成一門Fundamental Nursing(護理學基礎);課程設置呈模塊化、階梯化,以學期為時限分別實施多個模塊。分析境外護理學基礎采用課程模塊化的設置特色[5-7]:(1)課程模塊是一種單元、小型化課程。長周期課程通常要一個甚至幾個學期才能完成,而課程模塊通常是在幾周內完成;在一個課程計劃中,盡管每一個模塊課程之間都是密切相關的,但他們又相對獨立,各自有起點和終點。(2)每個課程模塊有獨立的學分設置和考核方式,這些考核方式和標準要求明確闡述、操作性強。(3)課程模塊不是把原有的課程簡單地冠以一個模塊名稱的結果,它是與護理教育目前普遍采用的長周期課程不同的一種課程模式。要采用這種課程模式,必須對教學內容重新做融合刪減整合和模塊化分析。

三、課程模塊化設計的教學實踐

2012年課題組采用查閱文獻法和小組頭腦風暴法研究制定課程模塊化的設計原則,依托學校課程改革將護理專業(yè)基礎學科群中的早期接觸臨床、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學、崗前培訓4門課程整合成一門護理學基礎,設5個教學模塊。

1.課程設計思想。按照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求,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融于一體,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體意識。內容設置突出“三基”,將護理專業(yè)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列為教學重點。強化學生以人為本的觀念,提高對護理專業(yè)價值的認同感。此外,課程標準與“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大綱基本保持一致,便于學生學習。

2.課程設計原則。以知識和能力并重、理論和實踐并重為原則,注重知識運用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教學進度按內容和學期分5個模塊實施,課程教學采用講課、研討、自修、實訓、見習5種形式,考核評價分模塊單獨進行,考核方式分理論知識筆試、操作技能考核、專題研討表現(xiàn)、撰寫見習報告、撰寫綜述五種。

3.模塊框架設計。護理學基礎的5個模塊為Ⅰ—感性認識護理、Ⅱ—護理學基本理論、Ⅲ—一般性護理知識和技能、Ⅳ—治療性護理知識和技能和Ⅴ—護理操作綜合實訓。

4.教學內容安排。Ⅰ—感性認識護理:學生早期接觸臨床與護理,對護理學科及護理工作產(chǎn)生基本的感性認識。講課內容:護理學的發(fā)展及基本概念;見習內容:醫(yī)院、病區(qū)環(huán)境、護理工作特點及常見工作內容等;專題研討:見習收獲及感悟。Ⅱ—護理學基本理論:教授護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護理思維及基本工作方法。講課內容:健康與疾病、需要與文化、成長與發(fā)展、壓力與適應、護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科學思維方法與臨床護理決策、護理程序、護理理論及模式、希望失望與喪失悲哀、護理與法律;自修內容:跨文化護理理論、系統(tǒng)模式框架、健康行為互動模式框架;見習內容:護患角色及人際關系。Ⅲ—一般性護理知識和技能:主要教授與日常生活與安全密切相關的護理知識和技能。講課內容:環(huán)境、入院和出院護理、預防和控制醫(yī)院感染、舒適與安全、清潔衛(wèi)生護理、休息與活動、飲食與營養(yǎng)護理、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研討內容:護士職業(yè)損傷及防護、壓瘡預防及護理;實訓內容:鋪床術及臥床患者被服更換術、臥位安置及搬運術、無菌技術與隔離技術;協(xié)助患者放松及活動訓練、鼻飼術、生命體征測量、吸氧術及吸痰術;見習內容:消毒滅菌技術及隔離技術。Ⅳ—治療性護理知識和技能:主要教授與治療及搶救密切相關的護理知識和技能。講課內容:冷熱療法、排泄、給藥與醫(yī)囑、靜脈輸液與輸血、病情觀察及危重患者搶救、臨終護理、醫(yī)療與護理文件;研討內容:安全給藥、危重患者的管理;實訓內容:灌腸術、導尿術、注射術、靜脈輸液術與輸血術、基礎生命支持技術;見習內容:給藥與醫(yī)囑、醫(yī)療與護理文件。Ⅴ—護理操作綜合實訓:復習鞏固基本護理操作技術。實訓內容:鋪床術、生命體征測量、基礎生命支持技術、無菌技術與隔離技術、鼻飼術、口腔護理、吸氧術與吸痰術、導尿術、各種注射術、靜脈輸液術。

5.教學實施計劃。第1學期——模塊Ⅰ0.5學分,20學時:講課3學時、臨床見習15學時、專題研討2學時。第2學期——模塊Ⅱ2學分,36學時:講課27學時、自修5學時、專題研討1學時、臨床見習3學時。第三學期——本學期進行健康評估的學習,未安排護理學基礎課程。第4學期——模塊Ⅲ3.5學分,75學時:講課30學時、專題研討12學時、技能實訓29學時、臨床見習4學時。第5學期——模塊Ⅳ4.5學分,103學時:講課34學時、專題研討12學時、技能實訓49學時、臨床見習8學時。第6學期——模塊Ⅴ0.5學分,26學時:綜合技能實訓21學時、操作考核5學時。

6.考核評價方式。每一模塊單獨考核及計學分(見附表)。

模塊Ⅰ的研討報告由每個見習小組分別進行,與所有學生共享,成績由教師與其他小組學生共同打分,各占50%。

模塊Ⅱ的綜述題目由學生自選,要求必須是此教學模塊所涉及的內容。

四、課程模塊化設計的優(yōu)勢

當今護理知識和技術更新迅速,一方面課程教學需要吸納新知識;另一方面學校課程設置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特別是教材與臨床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使得新技術和新知識進入學校課程相對緩慢,而模塊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模塊之間并不是一種純粹的紐帶關系,他們相對獨立,模塊內容是圍繞著某一個或幾個主題展開,其更新相對容易。

附表 護理學基礎模塊化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此外,課程模塊化模式始終把學生視為開放的整體,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盲目參與者,而是主動學習者、積極行動者;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而是對教學過程、目標、內容、方法、課后點評等進行精心設計和整合,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中完成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任務。課程模塊化模式與傳統(tǒng)課程模式相比更加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充分體現(xiàn)“教學練合一”的教學理念,注重通過模塊來構建完整知識。

本研究對護理學基礎課程模塊化設置還處于探索之中,效果需在實踐中檢驗和不斷完善。

[1]周平儒.模塊化教學法探微[N].陜西師范大學英語周報,2006-06-21(3).

[2]叢立新.課程論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06-112.

[3]羅雅軍.基于項目化、模塊化的課程設計[J].職教論壇,2009(4):21-23.

[4]張俊峰,劉海遠.基于能力模塊的高職院校輪機專業(yè)教學體系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2(6):156-158.

[5]Howkins E.Designing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with a common core for an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in community nursing[J]. Nurse Education Today,1994,14(5):380-387.

[6]Wray J,Aspland J,Taghzouit J,et al.Making the nursing curriculum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ith 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SpLD):Embedding specialist study skills into a core module[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13,33(6):602-607.

[7]朱 丹,馬 芳,陳燕華.中美護理本科《護理學基礎》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8A):2048-2050.

猜你喜歡
學時護理學模塊化
模塊化自主水下機器人開發(fā)與應用
《詩詞寫作》課程教學大綱(節(jié)選)
學時壓縮下有機化學教學方法探討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0
教學大綱國畫(工筆花鳥)
《護理學雜志》稿約
護理學雜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護理學基礎》
——老年護理學的日常生活護理要點研究
探索學時積分制 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
少先隊活動(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模塊化住宅
ACP100模塊化小型堆研發(fā)進展
中國核電(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模塊化VS大型工廠
华宁县| 台南市| 福建省| 平潭县| 太谷县| 历史| 清苑县| 清新县| 静安区| 台湾省| 常宁市| 微博| 麻城市| 峨山| 巴林左旗| 兴文县| 离岛区| 通州区| 阜新市| 延庆县| 怀安县| 肇东市| 文成县| 开封县| 禹州市| 闸北区| 周至县| 武宣县| 常熟市| 同仁县| 商河县| 手游| 平昌县| 嘉祥县| 额敏县| 无锡市| 黄龙县| 新晃| 隆尧县| 永定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