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二語聽力理解的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研究

2014-12-22 03:19耿敬北
關鍵詞:后測控制組元認知

耿敬北

(宿遷學院 外語系,江蘇 宿遷223800)

關于聽力認知研究的文章近十幾年來層出不窮,這些文章主要從認知學、心理語言學、語用學等角度對聽力理解過程進行了研究。近幾年出現(xiàn)了多模態(tài)理論與聽力相結合研究,這一視角無疑是對聽力理解研究的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現(xiàn)有的聽力多模態(tài)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聽力材料的多模態(tài)輸入研究以及從多模態(tài)視角對聽力訓練進行元認知策略控制研究。[1-4]但在聽力實踐中,二語聽者面對的往往是語音單模態(tài)輸入,如接聽電話(不可視)、收聽無線電廣播以及國內大學英語四六級聽力測試等。因此,從多模態(tài)視角對語音單模態(tài)輸入的聽力理解認知過程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顯得尤為必要。

一、認知與元認知

認知科學認為,語言運用的心理過程是以認知為基礎的。人腦處理各種心理表征的過程從本質上說是認知的,這一過程的基本模型同樣可用來解釋人類語言的感知、理解、貯存、檢索和產出。[5]因此,認知與語言學習的密切關系,認知對語言技能習得的制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元認知又稱自我認知、反省認知、后設認知等。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維爾(Flavell)于1976年對元認知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元認知即指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它不僅包括對正在發(fā)生的認知過程和自我認知能力及兩者相互作用的認知,而且也指認知主體對自身心理狀態(tài)、能力、目標、策略等方面的認知以及對認知活動的計劃、監(jiān)控和評價。[6]元認知最簡單的定義就是有關認知的認知以及對認知的調控。

元認知與認知存在著本質的差別:元認知即指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的認知或意識,它不包含“認知”本身,而是通過對認知活動的調控間接地對認知活動進行完善。換言之,元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的反省或再加工,是以認知為基礎的更高一級的思維活動。[7]

二、多模態(tài)與聽力理解的認知過程

多模態(tài)和聽力理解的認知存在諸多內在聯(lián)系,二者均涉及到感官感知和符號運用等過程。多模態(tài)與二語聽力理解認知的結合,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去認識聽力理解過程的認知本質。

(一)多模態(tài)定義

Halliday認為在具體的社會情景中,人們總是用各種各樣的符號資源來完成意義構建,各種不同的符號資源就構成了多模態(tài)。[8]Levine&Scollon,Bladry等認為多模態(tài)指交際時所采用的多種模式,如言語、色彩、味道、圖像等。多模態(tài)同時也可以表示不同的符號資源被調動起來,在一個特定的文本中共同構建意義的各種方式。[9-10]胡壯麟,顧曰國等認為用兩個以上感官進行互動就構成多模態(tài)。[11-12]可見,不同感官對多種符號資源的調動、對構建多模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而不同感官與各種符號在聽力理解認知的感知、解碼和編碼等環(huán)節(jié)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二)聽力理解的認知過程與多模態(tài)內在聯(lián)系

二語聽力理解過程的研究在國外起步較早,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研究結果。Kenneth認為聽力理解由五個成分構成,并且在順序上,后一個成分總是依賴于前一個成分,即辨音、信息感知、聽覺記憶、信息解碼、運用所學語言使用或儲存信息。[13]Anderson對聽力理解過程的劃分更為簡單,他把聽力理解劃分為三個相互聯(lián)系而又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感知處理、切分和運用。[14]Abbott等則認為,外語的聽力理解過程與母語的聽力理解過程有相似之處。他們認為,聽力理解包括感知、解碼、預 測 與 選 擇 等 過 程。[15]Helgesen,Rost 和Richards&Schmidt等都將聽力定義為一個主動的意義構建過程,聽話人不只是簡單地將所聽內容進行解碼,還主動從看到或聽到的信號中獲得信息,并將其與他們的已有知識相聯(lián)系。[16-18]

基于以上學者對聽力理解的描述,二語聽力理解總是涉及到感知和解碼等過程,而這些任務則需要聽者借助各種感官去完成。如聽到“sour”激發(fā)味覺感知,產生酸的味覺體驗;“table”則會激發(fā)視覺感知,并在大腦中出現(xiàn)桌子的圖像;而“cry”則會刺激聽覺和視覺感知,產生難過的表情和哭泣的聲音。可以這樣認為,聽力理解過程是多模態(tài)的認知過程。此外,在各個感官交互作用下,抽象的聽覺模態(tài)最終轉變成由圖像、動作、聲音等所構建的多模態(tài)場景。因此,聽力理解結果也是多模態(tài)的。

三、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構建

在一般二語學習者的聽力理解過程中,從聽覺到大腦認知往往沒有發(fā)生模態(tài)轉換,只是把聽到的單語音模態(tài)轉換成漢語文字模態(tài),即簡單的逐字翻譯。該過程具有理解零碎性、不連續(xù)等特征,且即聽即忘,易被陌生信息、焦慮情緒干擾,常出現(xiàn)每個單詞都聽懂卻又無法實現(xiàn)對篇章理解,更談不上對信息進行預測。這種單模態(tài)轉換的聽力理解模式很難保證短暫記憶長久性和連續(xù)性,同時還占用很大的記憶空間,造成嚴重的認知負荷。而多模態(tài)聽力理解的認知模式構建主要在于通過多模態(tài)的認知加工,構建能夠減輕認知負荷的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

(一)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

所謂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是指輸入信息經認知系統(tǒng)的各個感官加工并與已有的多模態(tài)生活經歷和百科知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靜態(tài)或動態(tài)多模態(tài)模塊。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儲存在短暫記憶區(qū),具有較強邏輯性、穩(wěn)定性、敘事性和直觀性,所占記憶空間小,易記等特征,克服了傳統(tǒng)聽力理解模式中短暫記憶效果不佳等困難。

(二)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

根據袁傳友構建的多模態(tài)信息認知模式,在網絡信息與多媒體環(huán)境下,多模態(tài)是學習者利用各種感官來獲取、認知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和方式。[19]認知是對信息的處理和加工,意味著有信息就需認知處理。聽力理解的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是利用大腦信息處理系統(tǒng)對聽力素材進行多模態(tài)轉換,聽覺在接受單模態(tài)語音輸入時把信息進行分類并傳送到各個感官系統(tǒng)進行多模態(tài)加工,該過程就是跟人的長時記憶庫中的多模態(tài)生活經歷和百科知識進行匹配的過程。匹配成功后即會形成相關圖像、動作、表情、聲音、味道、感受等模態(tài),然后在認知系統(tǒng)進行重組形成連貫性的動態(tài)或靜態(tài)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動畫、圖片、表意線條、圖表等)。最后,大腦認知系統(tǒng)會對即將發(fā)生的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進行預測,隨即進入下一個聽力循環(huán),該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多模態(tài)聽力循環(huán)認知系統(tǒng)

比如,當信息“It’s so cold.Would you please turn on the air-conditioner?”進入聽覺系統(tǒng)后,聽覺系統(tǒng)會把抽象信息轉換成具體感知信息并分類:“cold”轉換成寒風呼嘯聲,即聽覺模態(tài)以及棉襖、大雪或者口中吐出的寒氣等視覺模態(tài);“air-conditioner”轉換成空調視覺模態(tài);而“Would you please…”則會轉換成說話者有禮貌言語聲音和尋求幫助的表情模態(tài);“turn on”則可轉換成拿遙控器的動作模態(tài)。以上各種模態(tài)在認知系統(tǒng)進行重組,形成連貫性的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一個陳列著各種生活家具包括取暖設施的房間里,兩個人在學習或工作,室外飄著大雪,刮著寒風。從一個人表情得知他感覺很冷,于是他隨口跟另外一個人發(fā)出了“It’s so cold.Would you please turn on the air-conditioner?”請求。聽者根據語氣模態(tài),以及自身相關生活經歷,可以判斷兩者之間社會關系。由此,一個完整的聽力理解的多模態(tài)認知過程得以實現(xiàn)。

四、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下2個問題:二語學習者在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實驗后是否養(yǎng)成了聽力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能否真正促進學習者的聽力理解,提高學習者的聽力成績?

(二)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江蘇某高校非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兩個班學生。實驗前對三位任課教師所授課的6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和聽力水平測試,根據分析結果篩選出在聽力各方面沒有顯著差異的兩個班級(由同一位教師承擔教學任務)作為實驗對象。其中(1)班為實驗組(52人),采用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2)班為控制組(50人),采用傳統(tǒng)聽力理解認知模式,實驗為期1年。

(三)實驗設計

1.實驗工具

實驗工具之一是調查問卷,旨在了解學習者在實驗前后聽力認知習慣。問卷調查采用萊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給出5個選項供選擇,即:很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基本同意(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平均分與均值“3”比較,某項得分高出均分越高,說明對該項調查內容肯定態(tài)度越強烈。

實驗工具之二是項目初期及項目后期的聽力水平測試卷。初期和后期測試使用往年大學英語四級真題的聽力部分。實驗所有數(shù)據均輸入SPSS做相關的統(tǒng)計分析。

實驗后通過訪談,旨在了解學習者在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運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體會,探尋聽力成績存在差異的原因。

2.實驗過程

實驗前篩選出來的兩個班級聽力成績數(shù)據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兩個班平均分13和12.7很接近,雙尾檢測值0.576大于0.05表明兩組之間差異性不顯著,即兩個班級的聽力水平無顯著差異。

表1 前測結果

聽力習慣方面,結果如表2。所有的前測聽力習慣平均值都小于3,說明學生在聽力理解過程中很少使用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

表2 前測和后測聽力習慣對比

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實驗具體操作方法是:實驗前,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培訓,加強學生對“多模態(tài)”概念的了解。培訓以舉例、圖示等通俗易懂方式讓學生理解聽力多模態(tài)認知步驟。如有意識地向學習者輸入某一個句子,提醒他們根據五官感知聯(lián)想到與該句表意相關的經歷和知識,形成動態(tài)或靜態(tài)多模態(tài)心理圖像或場景,并有意識地對下一句作出預測。如此反復地對受試者進行多模態(tài)轉換訓練,直至學習者大腦中形成該思維模式。在平時的聽力課堂上,反復以簡潔易懂、具體直觀的語言重復該模式,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聽力習慣,養(yǎng)成聽力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

聽力材料主要分為短對話(一問一答)、長對話(兩個人之間就一個或多個話題進行多個回合的對話交流)、短文聽力和復合式聽寫。材料的選擇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實驗初期選擇情境性和直觀性較強,話題為大家所熟知,生詞少,容易為各種感官所直接感知、轉換等特征的素材,然后慢慢過渡到抽象和具體、間接和直觀、熟悉和陌生話題相結合,語言難度達到大學英語四級要求的聽力材料。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便于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在聽力實踐教學中的運用。

(四)結果與討論

經過1年的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訓練,對實驗組和控制組再一次進行與前測同一問卷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在一年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訓練結束后,實驗組的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有了顯著的改善(P值都為0.000)。實驗組聽力習慣平均值都大于3,而控制組的情況與前測相差不大,說明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已經在聽力理解中形成。這種聽力理解模式是否在運用之后能有效提高聽力水平?在為期1年的實驗結束后,又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聽力水平測試。兩組回收的有效測試卷分別為:實驗組46份;控制組42份。表3中的結果顯示,實驗組相關系數(shù)0.514和控制組相關系數(shù)0.800都大于0,說此實驗是有意義的。實驗組平均分由前測的13.31上升到后測的22.54,而控制組則由前測的12.93上升到15.31,說明兩個班級成績都有提高,但實驗組的后測平均分遠高于控制組。

表3 控制組和實驗組前后測對比

此外,后測結果(獨立樣本t檢測)中的Sig.(2-tailed)值0.000小于0.05,見表4。顯示了實驗組和控制組聽力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即實驗組聽力成績要優(yōu)于控制組。綜上所述,聽力理解的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有效促進了聽力成績提高。

表4 后測結果

為了解決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和后測成績是否顯著相關這一研究問題,研究確定了后測成績的高分組和低分組,并對兩組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按照秦曉晴《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定量數(shù)據分析》一書提出的方法,[20]將受試對象分數(shù)前25%的確定為高分組,后25%的學生確定為低分組。將后測成績進行排序,將排名靠前12名學生確定為高分組,排名靠后12名學生確定為低分組。先對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后測成績上的差異性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Sig.(2-tailed)值0.000小于0.05,說明分組區(qū)別性顯著,這證實了分組的可行性。對兩組進行相關分析的結果如表5所示,根據秦曉晴對相關系數(shù)的劃分標準:相關系數(shù)介于0.2和0.4之間為低相關;介于0.4和0.7之間為切實相關即較顯著相關;介于0.7和0.9之間的為高相關,即顯著相關。高分組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和后測成績相關性顯著,R值為0.724,Sig.(2-tailed)值為0.008,而低分組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和后測成績卻呈現(xiàn)低相關性,R值為0.369,Sig.(2-tailed)值為0.238。

表5 皮爾森相關性

為了找出導致兩組相關分析結果截然不同的原因,對實驗組學生進行了訪談。結果表明,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對聽力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都表達了肯定態(tài)度,都能理解和運用該聽力模式。這與兩組的聽力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均值(高分組均值4.11大于3,低分組均值3.41大于3)相符。兩組學生不同點在于:低分組學生的單詞發(fā)音與標準發(fā)音偏差較大,缺乏連讀、略讀、重度、輕讀、語調、斷句等方面常識,從而造成對某些單詞、短語以及意群的認知盲區(qū),影響了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效果。此外,高分組在百科知識和生活經驗方面較低分組要更加豐富和全面,這有利于在聽力理解過程中進行多模態(tài)匹配和預測。所以,盡管低分組學生運用了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但薄弱的外語基本功卻影響了該模式的效果,從而造成了聽力理解多模態(tài)認知習慣和后測成績之間的低相關性。

五、結語

對二語聽力理解的多模態(tài)認知模式較傳統(tǒng)聽力理解的認知模式更具體化、直觀化,更易理解、易操作。改變了以往學習者被動去接受聽力信息的局面,使其真正融入到聽力材料所呈現(xiàn)的多模態(tài)心理情景中去,主動去接受信息,主動去預測信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tǒng)聽力課堂上學習者缺乏主動性、易犯困和走神的缺點,充分發(fā)揮了學習者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從中獲得多模態(tài)認知樂趣。

[1] 謝競賢,董劍橋.論多媒體與多模態(tài)條件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10(11):9-13.

[2] 王玉雯.多模態(tài)聽力自主學習的設計及其效果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9(6):62-65.

[3] 盛仁澤.元認知策略與多模態(tài)交互下的聽力理解和詞匯附帶習得[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9):179-182.

[4] 龍宇飛,趙璞.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元認知策略與多模態(tài)交互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9(7):58-62.

[5] 桂詩春.認知與語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3):3-9.

[6] Flavell,J.H.Cognitive Development[M].(2ndEd).NJ:Erlbaum,1985.

[7] 劉紹龍,肖善香.認知、元認知與第二語言習得[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4):37-41.

[8]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9] Levine Philip&Ron Scollon.Discourse and Technology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4.

[10] Baldry & Thibault.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M].London and Oakville:Equinox,2006:21.

[11] 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tài)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10.

[12] 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tài)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12.

[13] Kenneth,C.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M].Houghton Mifflin Company,The Center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INC,1976.

[14] 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New York:W.H.Freeman,1985.

[15] Abbott G.et al.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Practical Guide[M].Glasgow and London:Collins,1981.

[16] Helgesen M.&S.Brown.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Listening[M].Beijing:Phoenix Press Media Group&Yilin Press,2008.

[17] Rost,M.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M].Harlow,UK:Pearson Education/Longman,2002.

[18] Richards,J.C.&R.Schmid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M].London:Longman,2002.

[19] 袁傳友.多模態(tài)信息認知教—學模式初探[J].山東外語教學,2010(4):10-13.

[20] 秦曉晴.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定量數(shù)據分析[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后測控制組元認知
給商品起名字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識字教學的字理識字研究
CBI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環(huán)境下元認知知識與元認知策略相關性探析
巧用“一課三測”優(yōu)化數(shù)學教學
順學而教,提高記敘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多模態(tài)聽力教學模式對英語綜合能力的影響
元認知在大學英語教改中的應用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現(xiàn)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元認知策略對閱讀詞匯量的補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