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軍
我是一名教師,經??匆娂议L護送孩子走進學校。家長肩上背著書包,手里緊緊牽著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學樓門口,有的甚至送進教室。家訪時,我還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現(xiàn):“爸爸,這道題怎么做?”“媽媽,我的衣服哪里去了?”“媽媽,給我倒杯水!”……孩子上學遲到,作業(yè)本上有很多空題,忘記帶學習用品,忘記穿校服,當我詢問原因時,他們振振有詞:父母沒有及時叫他們起床,沒有告訴他們答案,沒有收拾好書包,沒有提醒他們穿校服??上攵?,家長對待孩子一定是呵護備至,而且經常給孩子“雪中送炭”。于是,當出現(xiàn)問題時,孩子自然會感到錯不在己,家長也理所當然地成為 “替罪羊”。
想起一個小故事:一個孩子看到一只奮力想從繭中掙脫出來的蝴蝶,由于繭口太小,它努力了很久,還是進展甚微。孩子以為蝴蝶被卡住了,就拿來剪刀,把口子剪大一點。蝴蝶終于出來了,但是它的翅膀又干又小,身體也是干癟的。因為蝴蝶從繭子中掙脫出來的時候,會分泌體液,使翅膀豐滿,沒有這個過程,它就無法擁有豐滿的翅膀,飛翔一生。孩子的善心幫了倒忙,使那只蝴蝶再也飛不起來了,只能顫巍巍地爬行一生。
孩子出于善心,為蝴蝶提供了“捷徑”,結果反倒傷害了蝴蝶,一些家長的所作所為又何嘗不是呢?發(fā)現(xiàn)孩子遇到困難、受到委屈、惹下麻煩,會不假思索地沖上去幫助解決。孩子摔倒了,迫不及待地把他扶起來;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馬上怒氣沖沖地找老師理論;孩子遇到了不會做的題目,立刻奉上現(xiàn)成的答案。這樣的孩子離開了父母,一旦遇到問題,除了哭泣、抱怨或發(fā)脾氣之外,束手無策。借助外在力量成長的人,就像纏著樹攀爬的藤,一旦樹倒,藤只有偃臥在地。
所以,家長不要“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不妨學一學電視親子類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中的郭濤。當兒子石頭的胳膊受傷時,郭濤表現(xiàn)得“漠不關心”,不僅不讓兒子休息一會兒,反而讓他去扔垃圾;當兒子不愿意繼續(xù)演節(jié)目,倒在地上耍賴時,郭濤堅決拖著兒子走,臉上沒有絲毫憐憫之心;當兒子的小伙伴“撂挑子”,不再跟兒子合作時,郭濤鼓勵兒子獨立完成任務,等等。
有一位媽媽看到女兒撒著歡兒瘋跑,興高采烈地追逐著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她擔心女兒不小心會摔疼自己,于是,她就幫女兒捉了一只蝴蝶,滿以為會讓女兒開心起來。不料,女兒卻毫不領情地放飛了蝴蝶, 而且嚷起來:“我要讓蝴蝶自己飛,我要自己抓蝴蝶!”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渴望靠自己的力量成長。為此,家長應做一個靜靜的守望者,不要“誨人不倦”,動輒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不要看見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就急于把事情全部攬到自己身上;也不要看見孩子皺著眉頭,就急于幫忙解決問題。當然,這不等于家長完全袖手旁觀,必要的時候,家長也要給孩子提醒、鼓勵、引導或幫助。快下雨了,提醒孩子上學時帶把雨傘;孩子感冒了,提醒他多穿點衣服;上學前,提醒孩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攔路虎”時,鼓勵他獨立思考,自己解決。當然,如果孩子實在無能為力,就要伸出援手,引導他思考并解決問題,但是注意不能讓他因此心生依賴。
臺灣作家龍應臺女士有這樣一段話:“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誰教過我們去怎樣面對痛苦、挫折和失???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血肉模糊時,用怎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樣治療內心淌血的創(chuàng)痛,怎么去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家長還應該是孩子心靈的港灣、精神的導師,當孩子遇到困難坎坷時,家長要鼓勵他堅強,勇敢地去面對、去承受、去克服;在孩子遭受挫折失敗后,家長要及時安撫他受傷的心靈,做好心理疏導,幫助他渡過難關,重拾前行的信心和勇氣。
蝴蝶有飛翔的欲望,就要讓它靠自己的力量飛翔;孩子有成長的欲望,就要讓他靠自己的力量成長。我們相信,讓孩子自己去經歷風雨的洗禮,他一定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外國語學校,日照,276826)
編輯 / 黃才玲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