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普及,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技術時代。現(xiàn)代化教學進程的加快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信息技術成為教學系統(tǒng)中的一項重要課程,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育和掌握知識較快的基礎階段,在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型思維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給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如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促進教學,如何運用微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發(fā)揮作用,成為廣大教師不斷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程;應用
微課程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課程,但是微課程不是課程時間的短暫,而是各種小知識點集合的課程,教師將各知識點通過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比如幻燈片制作、視頻制作等技術手段,錄制成一個個時間短則為一分鐘,長則十分鐘的視頻演示或聲音解說,形成微課程,提供給學生觀看,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微課程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成為教師促進教學的新型教育手段,成為教學課程的重要形式,微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教師教學活動和教研活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引領作用。
一、微課程的概述
微課程通過將各知識點或者特定的問題錄制成短小的音頻文件或者視頻文件,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或者特定內容進行補充,用來作為網(wǎng)絡教學、課堂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展示給學生,供學生學習的課程的統(tǒng)稱。同時,微課程作為一種補充的課程資源,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后,進行綜合的復習,有更加明確的知識點和復習方向,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內容,通過微課程還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二、微課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微課程這一概念,最早是于1960年由美國阿依華大學附屬學校提出的叫做“微型課程”,國外的微課程概念起步較早,而且國外對微課程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微課程的應用也越來越成熟,應用的方式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有的以教案式呈現(xiàn),有的以視頻式呈現(xiàn),應加強對微課程的核心理念的研究,積極探索其應用的領域,以擴大微課程的適用性。
我國國內,對微課程也進行了積極地研究和探索,提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叫做“微型課程”,有的稱之為“微課”,也有人叫做“微課程”,即使對其提法各不相同,其界定的范圍也不盡相同,資源的組織方式也各有不同。廣東佛山教育局的胡鐵生老師,提出了“微課”這一教學理念,即“微型教學視頻課例”,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活動中,他認為微課是以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主要依據(jù)為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踐,包含學科知識點或知識內容和教學活動配套的案例、課件、習題、復習鞏固等資源,形成教學活動的各種開發(fā)型、情境化、動態(tài)化的教學資源,用于反映教師所講的知識點或者重點內容。微課程是由直接執(zhí)教的教師自行設計、自行制作的時長為5分鐘左右的短小的視頻課程,起源于教師的學科教學活動,被教師應用于課堂教學或者課后復習的新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將教學活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適用于各個學科,用于各領域培訓、各學科學習或者復習。
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程的運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心理不成熟,開始接受知識,但是卻不愛學習愛玩,因此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弱,如何讓枯燥的學科知識變成學生愛聽和喜歡聽的教學內容,這就給各學科各課程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教師是課堂的核心,教師只一味按照教材內容講知識,教學活動單一且枯燥,忽略了學生的反饋,造成教學成效不佳?,F(xiàn)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指導和輔助的作用,那么微課程的運用就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且科學的教學方式,將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有意思起來,教學方式也將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模式,變?yōu)閷W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微課程的教學模式獲得的效果要遠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管在學習效率還是學習主動性等方面有較大的提高。
信息技術教學是小學教學系統(tǒng)框架的一項重要內容,涵蓋了可供小學生學習、利用的一切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資源和內容,能夠很好地與其他學科相融合,有利于小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是小學教育乃至整個教育向技術化、信息化、經濟化方向發(fā)展的有效保障。新課程改革,學生成為課堂的核心,教師負責指導和輔助學生,自主的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作用就是解決學生在探索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起到解疑答惑的作用,而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在教師設計的微課程自主發(fā)現(xiàn)的。首先,教師要向學生普及微課程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基礎,使學生深刻的了解微課程的內涵,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然后,教師通過講解,將微課程的設計和應用過程傳授給學生,此時學生的興趣被廣泛調動起來,教師的教學過程會收到明顯的成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有:教師要注意講解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微課程變成情境故事的展示方式,就是將聲音、圖像、圖片等各種格式的文件變成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故事,極大地激發(fā)了小學生的興趣。接下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微課程的設計,講解如何添加圖片、如何播放視頻、如何設置背景音樂等等。
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是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達到使學生真正適應信息社會的最終目的,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是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自主探索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教師應圍繞這四個方面去開展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的任務為導向,以案例作為引導,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形象的課堂案例操作、積極探索、合同協(xié)作的步驟,使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作用下,通過自主的探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使學生懷揣著對知識的好奇性和積極性,去完成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信息技術教學通過微課程展示給學生,將重點的知識或者內容形成音頻或者視頻文件,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探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程經過的較長時間的發(fā)展,在各學科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程度地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大大的提高的學習的效率。微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枯燥的知識以有趣的微小的知識點,容易被學生所掌握,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信息社會的適應性,使教師的教學成效得到了升華。
參考文獻:
[1]張君.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程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3年第1期
[2]李書明.擺正技術與學科位置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3]趙麗榮.淺談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作者簡介:
吳俊熳(1984.8~),男,漢族,籍貫浙江省溫州市甌海,本科學歷,工作單位甌海區(qū)婁橋南山小學,職稱 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信息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