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語是中華語言文化的精粹,它以生動的典故、精煉的語言、富有哲思的內涵著稱。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我們卻不難發(fā)現(xiàn),針對同一事物,成語常常從兩個或多個角度進行描述,有些甚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矛盾”。研究這一文化現(xiàn)象,對理解中華文化品格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文化品格;矛盾;漢字成語;文化自覺;集體無意識
一、封建性:忠君愛國與文化自覺
既然要談一個成語現(xiàn)象,自然要先從成語的由來講起。許多成語來源于歷史事件、前人故事和寓言傳說,具有較強的故事性,經過前人流傳整理形成了成語故事。這也正是成語大都有歷史典故或文學作品出處的原因??v觀中國文學發(fā)展歷程,與當時的文化背景又有著密切關聯(lián),這就造成了中國成語體現(xiàn)出了一種鮮明的封建性質,即忠君愛國思想與文化自覺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我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時期大都采用了高壓的文化政策,壓制了文化發(fā)展。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所言:“不穩(wěn)定和個性表露是密切相連的。有穩(wěn)定的社會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迄今想出來的一切穩(wěn)定制度都妨礙了藝術上或才智上的特殊價值的發(fā)展?!盵1](西方哲學史。下卷。英。羅素。馬元德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2013.2重印。商務印書館)政治高度集權和社會穩(wěn)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反而是在中央政權衰落、地方割據(jù)勢力強大、社會秩序混亂、人民生活黑暗的時期,出現(xiàn)了文化自覺現(xiàn)象。
所謂文化自覺,是借用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觀點: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fā)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chuàng)建??v觀我國古代歷史,不難看出這一點。戰(zhàn)火延綿給人民帶來沉重苦難的三國、晉朝,卻在文學領域鍛造了雄健渾厚的建安風骨,培養(yǎng)了瀟灑不羈的竹林七賢,開創(chuàng)了清高閑適的田園詩派。這些都體現(xiàn)了受到專制皇權、沉重賦稅、戰(zhàn)火侵襲的一些有識之士,無力改變黑暗現(xiàn)實,于是嘗試在文學領域實現(xiàn)情感訴求。
“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宋代文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全篇以蓮花喻在世俗官場中仍能潔身自好的君子,表達了作者美好的政治愿望。愿望是美好的,可現(xiàn)實卻又告訴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同流合污”。從表層意義看,這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但究其本質,這其實是關于主觀能動性與客觀條件誰的作用更大的一種爭論。 然而又何必爭論呢?這類強調主觀能動性的成語的出現(xiàn)本就是身處黑暗的文人臆想光明的一種出路而已,正如陶潛歸隱山林,不也正是證明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實際上是無法忍受世俗官場的腐敗黑暗才將才情志氣投入文學嗎?再者,這些時期的文人,如陶潛一樣“性本愛丘山”心甘情愿地去歸隱的畢竟是少數(shù)。他們大多是想要進入仕途,為國家社稷貢獻才能,無奈國將不國矣,難免力不從心。自身的雄心勃勃和凌云壯志與黑暗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矛盾沖突,于是有了這樣的一類與現(xiàn)實充滿了矛盾關系的成語。
與之相反,西漢盛行的文體——賦,隋唐時期盛行的駢文,無不是堆砌華麗之辭藻,不能言之有物,很難在文壇中占有一席之地,少有建樹。這樣的文化現(xiàn)象,實際上也是當時政治清明、社會生產力迅速發(fā)展的
表現(xiàn)。
至于在民族危亡時期,南宋時蒙古人入侵,誠然,存在著夏貴這樣叛變、投降的罪人,但更多的,尤其表現(xiàn)在文學領域,卻是一個個的“硬骨頭”。他們對“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識時務者為俊杰”之類的理論嗤之以鼻,像文天祥、陸秀夫這樣“寧死不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臣烈士將永遠被歷史銘記。也多虧了這一個個的硬骨頭,中國文化才不至于因為時代的變遷、政權的更替、外族的融入而丟了魂魄。
——中國的文學是有骨氣的。
二、主觀性:寫意功能與視角差異
較之西方文化,英語中也是有熟語的。但英語中的熟語常常是用幾個單詞組成,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表意直觀,絲毫不拐彎抹角,也少有引申義。而漢字成語則多引申義,一個成語常有兩個及以上的含義。要深入了解這一區(qū)別,我們不妨對比一下中西方美術的透視方式,通過兩者的視角差異,理解成語的寫意境界。
“不同文化對空間的差異性理解,導致了藝術風格的多樣性?!谡劦轿鞣嚼L畫的空間觀時,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透視法?!裹c透視法是通過一種體系思維來組織畫面的,雜亂的空間在焦點的統(tǒng)領下變得更為有序、更為明確。利用透視法組織構圖可以使畫面秩序清晰,情境逼真,可以更好的表現(xiàn)真實?!保|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淺析繪畫空間的衍變》朱嗣春)這種焦點透視法誕生于15世紀的意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高水平的發(fā)展,與人文主義相結合,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強調現(xiàn)實世界,強調人性,強調真實的一大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西方藝術更側重于寫“實”,所以哪怕是那些用于講道理的熟語,也大都是直截了當?shù)?,少有引申和隱喻。
“與焦點透視相比較而言,中國繪畫的散點透視法,更強調的是表現(xiàn)生命,更注重表現(xiàn)畫家胸中的自然。作為中國繪畫所獨有的散點透視之法,其發(fā)生根源就在于中國人對于自然物象的獨特認識?!保}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四期2010年12月《淺析中國畫的散點透視》華僑大學美術學院 趙洋)很多中國畫尤其是風景畫,有一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云,如何在有限的畫幅中表現(xiàn)山高?除了在上方畫上日月星辰營造出“手可摘星辰”之境界,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式,就是在山腰處畫上幾朵云,自然而然顯出了山高,“云深不知處”更是有一種仙境之感。同理,《富春山居圖》則是巧妙運用水畫出了富春江幾百里的美景,將中國畫寫“意”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對比中西方美術的透視法,不僅可以看出寫“實”和寫“意”的區(qū)別,深入探究更是中西文化品格的差異。中國人講究含蓄內斂,西方人則更加率直開放。成語中出現(xiàn)的某些矛盾現(xiàn)象,也就不難解釋了。
西方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民謠:“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zhàn)馬;折了一匹戰(zhàn)馬,傷了一位將軍;傷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zhàn)斗;輸了一場戰(zhàn)斗,亡了一個帝國?!痹卺槍毠?jié)的探討上,西方普遍認為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源于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茨的混沌學說中“蝴蝶效應”就是最好的證明?!奥鍌惔?979年12月29日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演講:‘可預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克薩斯引起龍卷風嗎?”(愛德華·諾頓·羅倫茲 《決定性的非周期性流》1963發(fā)表于《大氣科學雜志》)維森·洛克菲勒的名言“1% error may result in 100% failure.”則直截了當?shù)貜娬{了細節(jié)的重要性。他還提出了著名的細節(jié)的不等式:100-1≠99 而100-1=0。從以上幾個例子可以看出,西方在對細節(jié)的探討上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同一性,即“一邊倒”地認為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成語中對細節(jié)的探討,卻出現(xiàn)了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千里之堤:以螻螘之穴漏,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 ”(《淮南子·人間訓》)后演變?yōu)槌烧Z“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同樣是對細節(jié)重要性的肯定。成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出處是《鹖冠子·天則》:“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形容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體,也比喻目光短淺。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等成語針鋒相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拋去了傳統(tǒng)觀念對細節(jié)重要性的肯定,轉而強調全局性,要用整體思想去看待事物。這不僅是簡單的視角轉換,更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深究中西成語、熟語體現(xiàn)出來的差異,也可以從中西文化品格角度入手。眾所周知,西方文明發(fā)源于古希臘,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說過,“你不能同時聲稱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這被認為是最早的無矛盾律。所謂無矛盾律,也稱矛盾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對象不能同時作出兩個矛盾的判斷,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如不能說“水是物質”,同時又說“水不是物質”,這兩個判斷中必有一個是假的。矛盾律要求思想前后一貫,不能自相矛盾。公式是:“甲不是非甲”或“甲不能既是乙又不是乙”。無矛盾律在西方的起源直至不斷發(fā)展成熟,自然而然地對西方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西方人表現(xiàn)出一種更為直白、坦率、絕對的文化品格。與之相對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講究“人情世故”,說話做事都呈現(xiàn)出一種委婉、圓滑、相對的文化品格。
中國與西方文化通過不同的視角,在敘事、表意上均有著明顯差異。中國成語的寫意功能,也在這種差異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三、中庸性:儒學鉗制與集體無意識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過:“國民性是文化學最深層的問題之一,國民性所指是國民共有的文化心理,一種文化在人們共同的心理中站住腳,就變得牢固且頑固了?!敝袊膰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中庸”二字簡言概之。究其原因,則是正統(tǒng)儒學鉗制下中國社會呈現(xiàn)出來的集體無意識。
先秦時期可謂是中國文化百花齊放的巔峰,言論自由程度是此后的任何一個朝代不可比擬的,其成就在思想領域有諸子百家爭鳴,在文學領域更是擴大到整個奴隸社會,加之春秋時期孔子首創(chuàng)辦私學,為平民百姓制造了學習的條件,使學習不再是貴族的特權,實現(xiàn)了“學術下移”。所以在先秦時期,可以說文學深入了社會各個階層。直至秦始皇焚書坑儒,唯法家獨尊,開啟了封建君主對思想領域高度控制的先河。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新儒學”被采納,儒家學說自此到封建王朝結束,一直被作為封建君主統(tǒng)治天下、鞏固皇權、實現(xiàn)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以儒學鉗制思想,在一方面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儒學強調的“仁義禮智信”、“三綱五?!鄙羁逃绊懥巳嗣瘢瑢Ψ饨ㄍ醭陌l(fā)展與繁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儒學為封建統(tǒng)治者所利用,作為禁錮人民思想的工具,導致了中國封建社會國民性的“集體無意識”。
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榮格提出:“人的無意識有個體的和非個體(或超個體)的兩個層面。前者只到達嬰兒最早記憶的程度,是由沖動、愿望、模糊的知覺以及經驗組成的無意識;后者則包括嬰兒實際開始以前的全部時間,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殘留,它的內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帶有普遍性,故稱‘集體無意識。”(1922年榮格《論分析心理學與詩的關系》)榮格作為弗洛伊德的得意門生,細化了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學說,將無意識分為兩類,即“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所謂集體無意識,簡單地說,就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無數(shù)同類經驗在某一種族全體成員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傳,正因為有著相應的社會結構作為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支柱。
中庸,儒家的一種主張,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tài)度。中庸之道可謂是儒家的最高標準?!吨杏埂肥潜凰未鷮W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儒家思想也在宋朝發(fā)展到頂峰階段——程朱理學。宋朝經濟發(fā)達,商品經濟發(fā)展迅速,人民生活相對安定。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加之君主專制的加強,儒學在思想領域的鉗制,人民大多缺乏一種敢想敢講的靈性,故宋代正是中國國民“集體無意識”的代表時期。
臺灣作家柏楊先生將這種集體無意識形象的比喻為“醬缸文化”。他認為,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應該滔滔不絕地流下去,而時間久了,污穢骯臟的東西就會沉淀,使文化無法流動,變成死水,且越沉越多,越久越腐,就成了醬缸。“中國文化中最能代表這種特色的是‘官場。過去知識分子讀書的目的,就在做官?!保ㄈ嗣裎膶W出版社,柏楊,2008年,《丑陋的中國人》)一旦知識分子進入官場,立即受到官場中“一團和氣”氛圍的熏染,“做事容易做人難”的感慨便油然而生了。那些本就只是想謀個一官半職為生計的就不必說了,中國古代同樣有很多立志要為國為民的知識分子,可當他們真正進入了官場,情況又大相徑庭了。他們原本都想大干出一番事業(yè)來,想“出類拔萃”、“一枝獨秀”,然而官場內部的運作方式卻讓他們真切地意識到“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要歸因于中庸思想要求為人處事要不偏不倚,調和適中,過于出彩是不應該的,在這樣氛圍的長期影響下,也難免逐漸流于平庸了。
以中庸之道為代表的儒學在官場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頗耐人尋味。一方面,它維護了社會的安定,促進了人民的團結。其中,謙辭、敬辭的廣泛運用就是一大代表。自己發(fā)表看法謙稱“拋磚引玉”,別人說話則表示要“洗耳恭聽”,自謙而不卑微,尊敬而不諂媚,運用得恰到好處,正是中庸。中庸的不斷發(fā)展,使儒學創(chuàng)始人孔子提倡的“禮”早已不再是周禮,而是循序漸進地變?yōu)槿伺c人之間和諧相處的一種方式,發(fā)展為“禮儀”,并成為中國傳統(tǒng)美德。
另一方面,儒學也對中華文化品格造成了一系列的不好的影響。自秦始皇開創(chuàng)中央集權制度以來,整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都在沿用,偶有制度上的變法,但都沒有真正地觸及其根基,而且大多是以失敗告終,這與儒學統(tǒng)治下人民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的現(xiàn)象有關?!笆澜缟洗蟾胖挥兄袊颂煨耘橙?,從不敢‘據(jù)理力爭。凡是據(jù)理力爭的,全被視為不安分的偏激分子。大家都在‘算啦算啦,過去的都過去啦里過日子?!保ǔ舐闹袊耍凹ち饔逻M”“狹路相逢勇者勝”等思想在儒家看來是不夠風度的,是過于激進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才是君子所為。與近代西方國家鼓勵國民對外殖民擴張、勇于冒險的精神相對立,導致了中國人競爭意識的嚴重缺失。除此之外,儒學的“三綱五?!睂θ藱嗟膲浩?,形成了畸形的社會風氣。從先秦時期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中可以看出當時自由開放的社會風貌,《氓》、《摽有梅》等詩以女子的視角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愛情、對幸福美滿的婚姻的追求。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中,漢末時期的少婦劉蘭芝被婆婆遣回娘家,十余日后縣令公子就派媒人來說媒。這要是在中央高度集權的社會尤其是在宋朝以后是很難想象的,因為到了那時,女子改嫁是會受到極大歧視的。這一歧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正是受到儒家“從一而終”等思想的限制,不給婦女“良禽擇木而棲”的機會,形成了對婦女的壓迫。
在儒學鉗制下的古代社會,人民表現(xiàn)出了一種美名其曰“中庸”的集體無意識狀態(tài)。一方面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與鞏固統(tǒng)治,但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一種消極、落后的處世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社會發(fā)展。
總結:成語是我國文化的一大精粹,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人倫等方方面面,以此可以管窺出中華文化品格的幾個特點。正是擁有著像成語這樣燦爛的文化遺產、精神財富,中華民族才能歷經幾千年風吹雨打、朝代政權的更替、外族的入侵而不失魂魄,依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同時,成語的“矛盾”現(xiàn)象也可以折射出中華文化品格中的一些從古遺留至今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反省。
作者簡介:郭夢葉(1997—),重慶市江津中學高2015級在讀,研究方向:電影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