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蘭
摘 要:詞匯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對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詞匯教學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根據(jù)認知水平和類型分類,學習策略可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感情策略。本文根據(jù)現(xiàn)存研究成果及實際教學經驗探討了這些策略在詞匯教學的運用。
關鍵詞:語境策略;精加工策略;語義場策略;詞塊策略;元認知策略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任務和現(xiàn)狀
傳統(tǒng)教學普及的教學模式——偏重英語語法常識,詞匯教學薄弱影響語言的有效習得的,而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Wilkins說過:“沒有語法,能表達的東西很少;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p>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二語學習者的詞匯要求:核心詞匯(core vocabulary)量是2000詞群,但是這個是最低要求,大部分研究者認為,基礎詞匯量至少要達到3000詞群,更高要求則是5000詞群。這也就是說理解性詞匯的掌握應該是12000至15000,表達性詞匯的掌握應該是8000至12000個。二語習得的目的在于交流,因此在掌握詞匯廣度地基礎上,還需挖掘詞匯的深度,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科學有效地教授、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二、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1. 語境策略
詞匯教學不是指孤立繁瑣地講解單詞,也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單詞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語境來進行英語詞匯教學,詞匯的學習應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不同語境中揣摩、感受和領悟詞義?!霸~語的意義只有通過語境才能學到。要想記住意義就必須在各種使用場合去接觸它,就好比要記住一個人的面孔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一樣”[1]。
在采用語境策略教課文時,可以通過介紹課文有關背景資料,通過提問,引導,展示等方式讓學生初步接觸課文有關詞匯,這是種非常有效和形象的詞匯教學活動。學生熟悉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 風土人情、 道德觀念、 歷史地理 、社會現(xiàn)狀等,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與課文有關詞匯的意識和課文相關詞匯的第一印象,從而在習得詞匯的同時具有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在新通用第二冊第三單元Stay at Hotels的教學中,教師導入課文時,可以介紹或者通過提問、引導、展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作為美國第一大城市New York的繁華,及五個行政區(qū)之一的Manhattan,是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紐約市中央商務區(qū)所在地,世界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區(qū)。在課文學習時,就比較容易掌握位于the Fifth Avenue, the Theater District, the Central Park這些位于或者臨近的酒店的消費及詞義的精準把握了,如fabulous ,moderately-priced,budget這些詞匯。語境教學還包括上下文的語境,學生在篇章中理解、推測詞義和詞性。語境教學不是排除教師的講解,在教師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擴充、語言知識的補充,如修辭、同義詞、反義詞的等加以適當?shù)闹v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詞匯的敏感度,從而擺脫單純枯燥的詞義講解。
2. 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正在學習東西而作的充實意義的添加,構建或者生發(fā)”。它是指通過對學習材料的精細加工,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lián)系起來,從而幫助學習者增進對新知識的理解,并把信息貯存到長時記憶中去的學習策略。它是對新知識進行一番 “咀嚼”而使其更有利于我們大腦 “消化”和 “吸收”的策略[2]。
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聯(lián)想,如學習高級詞匯時,可以聯(lián)想到它的普通用詞,這樣既便于記憶和區(qū)分,又便于寫作中的替換和閱讀中的語句理解,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如大學教學中出現(xiàn)的alternative, option, selection可以聯(lián)想到它的普通用詞即初級詞匯choice,在記憶詞匯信息輸入大腦時,只需辨析 What kind of choice? alternative: a choice between two; option: best, most suitable choice; selection: a careful choice。聯(lián)想又可以分為:詞綴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關系聯(lián)想、接近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等。如 ante這個詞綴有在前面、先的意思,antedate(先于),anterior(前面的),antecedent(前事)等。
再如教career這個單詞時,可以聯(lián)想到occupation, profession;strain 這個詞匯可以聯(lián)想到stress, pressure; skinny聯(lián)想到slender, lean, tight,把這些詞與目標詞在詞義,詞性,用法,習慣,構詞法等方面比較,從而幫助學習者建立目標詞與已有記憶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而通過比較fortune, misfortune, fortunate, unfortunate等詞,讓學生得到目標對象在縱向上的關聯(lián)信息。對英語詞匯的同義聯(lián)想是一種相似聯(lián)想,它是指性質上或意義上相類似的詞,或某些具有共性的詞,會使人產生聯(lián)想。英語的同義詞十分豐富,已經構成了由兩個、三個或更多的單詞組成的大量同義詞群,當發(fā)現(xiàn)了同義詞群中任何一個具有相同理性意義的詞時,我們便可以聯(lián)想到整個同義詞場。隨著詞匯的增加和知識的積累,這種聯(lián)想會逐漸達到條件反射的境界。比如advise會使我們具有這樣的概念:tell somebody who one thinks should be done,而具有這一概念的詞都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聯(lián)recommend, warn, caution, exhort, admonish等。如遇到characteristic、一詞時,我們會意識到這樣一個概念:在它的主導下,自然會使人聯(lián)想到attribute, feature, trait, quality, personality等表達同一理性意義的詞。
3. 語義場策略
語義場理論( 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 也稱“Field Theory”或“Semantic Field”。特里爾, 他主張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觀點去研究語言體系的統(tǒng)一性和環(huán)境對意思的影響。在動詞abandon這個共同概念的支配下,property , hope, attempt, scheme形成一個語義場, 提取同一語義場的詞匯造句,有利于語言的輸出。
That patient abandoned the attempt in despair.
那病人絕望了。
He abandoned all hope.
他放棄一切希望。
眾所周知, 任何一種語言都包含著大量的語義場。這些語義場由于彼此之間的意思不同, 詞義的關系也不一樣, 因而分成許多類型。在英語中, 主要分成四種類型: 同義義場(synonymy)、反義義場( antonymy)、上下義義場( hyponymy) 和整體與部分義場(part/ whole relationship)。上下義義場是語義場中最常見的一類, 它是指一詞在上, 表示總的概念, 兩個或三個以上的詞在下, 表示具體概念。如Vegetables(蔬菜) 包括pepper (胡椒);hot pepper; chilli(辣椒);asparagus(蘆筍);cucumber(黃瓜); eggplant(茄子);bean(菜豆); beetroot (甜菜)等。
4. 詞塊策落
Lewis(1993)創(chuàng)立的詞匯法教學(lexical approach)主張語言不是傳統(tǒng)上所說的語法與詞匯的疊加,而是由大量的語法化的詞匯塊組成的(grammaticalized lexis)。詞匯法教學的提出依據(jù)兩大原則,其一: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Lewis,1993)。也就是說,語言中的詞匯塊主要為創(chuàng)建意義服務,語法只起從屬的作用。其二:詞匯塊與語法密切相關。詞匯塊具備生成性,能充分體現(xiàn)語法的特點,即范式語法(pattern grammar)。Firth (1968) 認為,詞項搭配是一種“結伴關系”,且相結伴的詞項彼此之間存在一種“共同期待”(mutual expectancy) 性,這種靠“共同期待”而聚集在一起的“伙伴”決定了該詞的特殊意義和用法[5]。我國對詞塊的關注最早始于楊玉晨(1995),通過對英語表達選詞的分析,他認為詞匯教學的重心應由詞單位教學轉向短語單位或句單位教學,這一觀點的提出顛覆了國內傳統(tǒng)語言教學中詞匯語法學家的觀念。早期的研究把國外理論的引進與我國語言教學實際相結合,介紹詞塊與二語習得的關系。研究證明詞塊恰恰是詞匯深度研究的重要切入點。
如下面的形容詞(或名詞) + 名詞的搭配詞塊:unprecedented heights(史無前例的高度); desperate need(迫切的需求); fond childhood(溫馨的童年); charming smiles(迷人的微笑); vague concept(模糊的概念); an honorable gentlemen(令人尊敬的紳士);imaginative writer(富有想象力的作家);perceptive analysis(有洞察力的分析);perceptible difference(可察覺得到的差別)再如:動詞+ 名詞搭配詞塊: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承擔責任);stick to the principle(堅持原則);unshakable duty(不可推卸的責任);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寶貴的自然資源);immediate interest(眼前利益)。
5. 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J·H·Flavell)于七十年代提出來的,所謂元認知就是指個體對自身認知過程的認識和意識。之所以稱為元認知是因為其核心意義是對認知的認知。我們通常所說的感覺、思維或想象就屬于認知活動,而元認知則是對感覺、思維,這些認知活動的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分析大學生詞匯學習的誤區(qū)及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如學習動因與態(tài)度、管理策略及學習方法,從而提出走出誤區(qū)的策略,幫助學習者形成一套提高學習效率的自我學習系統(tǒng)模式。
參考文獻:
[1]Wilkins, 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Edward Arnold,1972
[2]楊玉晨.1999.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
[3]何麗芬.認知語言學對中學詞匯教學的啟示[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3.
[4]何素華.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研究與運用[J].文科教學探索,2004,2.
[5]黃斌,唐曉.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探討[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4.
[6]黃宇馳.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淺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7]孫麗華,劉馨 心理詞匯研究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09(7)
[8]伍謙光.語義學導論[M]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