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
王艷
【摘要】目的 探討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72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給予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8%,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80.6%,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有著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鼻內鏡;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作者單位:132001吉林市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
The Effec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Dynamical System Under Nasal Endoscopic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Nasosinusitis and Rhinopolyp
WANG Yan Jilin City the People's Hospital Otorhinolaryngology Department,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asal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Methods Selected 72 case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3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book=126,ebook=693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endoscopic sinus and throat system,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8%,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6%,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with good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y, Nasal pharyngeal system,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慢性鼻竇炎作為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疾病類型,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鼻塞、膿性鼻涕、頭部脹痛、嗅覺減退等癥狀,慢性鼻竇炎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容易發(fā)展成為鼻息肉。探討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鼻竇炎并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1例。其中對照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5.2±11.7)歲,病程2~22年,平均病程(8.8±4.2)年;觀察組中男21例,女10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6.1±10.9)歲,病程2~21年,平均病程(9.1±4.3)年。兩組患者臨床表現均以鼻塞、流鼻涕、頭痛、頭脹以及嗅覺下降為主,入院后經鼻內鏡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鼻粘膜水腫、充血并伴有鼻息肉癥狀。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關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診斷標準,排除心、肝、腎等臟其系統(tǒng)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1]。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臨床表現等資料上對比,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方法治療。全麻下以0.9%的生理鹽水聯合腎上腺素棉片浸潤術側鼻腔,使用鼻內鏡觀察患者鼻內結構,使用鉤突刀切除患者鼻內鉤突,同時依次尋找鼻內前組篩竇、上頜竇自然口、后組篩竇、蝶竇以及額竇,使用咬切鉗切除已經病變的粘膜組織及息肉,徹底止血后填塞膨脹止血海綿。觀察組給予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由美國美敦力施美德公司生產,包括耳鼻喉動力系統(tǒng)XPS 3 000、Wolf鼻內鏡、雙擊電凝器、切削轉頭、切削鉆,金剛魔鉆及鼻息肉鉛和咬骨鉗等諸多設備。同樣全麻下以生理鹽水聯合腎上腺素棉片浸潤術側鼻腔,同時使用Wolf鼻內鏡觀察患者鼻腔結構,使用鉗子以及切吸器,依次切除鼻內鉤突,打開前后篩以及蝶篩,切除鼻腔內鼻息肉,糾正鼻中隔偏移,切除鼻甲尾端,徹底清除鼻腔竇內病變。術后使用膨脹止血海綿填充患者術腔,給予抗生素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2]
臨床效果:治愈:鼻塞、膿性鼻涕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鼻內鏡檢查竇口開放良好。顯效:鼻塞、膿性鼻涕等臨床癥狀改善,鼻內鏡檢查有少量肉芽組織。有效:鼻塞、膿性鼻涕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鼻內鏡檢查有部分肉芽組織。無效:鼻塞、膿性鼻涕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鼻內鏡檢查竇口狹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愈11例,顯效14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8%,對照組患者治愈5例,顯效12例,有效8例,無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80.6%,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鼻竇炎可以分為急性鼻竇炎以及慢性鼻竇炎兩種類型,慢性鼻竇炎病發(fā)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鼻腔阻塞性疾病、牙源性感染、鼻腔外傷、異物殘留以及鼻竇結構因素等。慢性鼻竇炎會加重呼吸道感染可能性,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頭顱、眼睛、肺部等系統(tǒng)癥狀,降低視力,對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威脅。鼻息肉是慢性鼻竇炎常見并發(fā)癥,慢性鼻竇炎合鼻息肉會造成患者頭痛、膿涕、嗅覺減退等癥狀,如未采取及時的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將會堵塞鼻腔,造成呼吸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會發(fā)展成為中耳炎,對聽力造成損傷[3]。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是當前最先進的耳鼻咽喉治療設備,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視野清晰的優(yōu)點,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聯合鼻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鼻腔粘膜,開放已經堵塞的鼻腔竇口,切除鼻內已經病變的組織,減少鼻內分泌物的不斷產生,避免出現術中流血過多的現象,有效達到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目的。
綜上所述,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有著良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倪敏. 經鼻內鏡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動力系統(tǒng)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以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5,14(7):585-587.
[2] 吳春妍,王向陽,劉小波,等. 內鏡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綜合動力系統(tǒng)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觀察以及安全性評估[J].醫(yī)學綜述,2014,20(11):2072-2073.
[3] 王懷普. 鼻內鏡聯合藥物治療鼻竇炎鼻息肉50例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5):56-57.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3.091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23-0125-02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