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他益己:“好人行為”的心理動力機制探析
萬書玉
好人行為廣受稱頌與點贊,一好在“事”,二好在“人”?!昂檬隆焙迷凇八鲋陆岳?,即做人行事的端正和行為的利他性。不管是敬業(yè)奉獻、誠實守信,還是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見義勇為,這些行為表現(xiàn)各異,具體情境也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從行為的效果來看,都是讓他人、群體乃至社會獲得益處?!昂萌恕焙迷凇白鍪轮瞬粸榧骸?,即做事的人不計回報,自覺自愿地做好事,而且不指望從中得到好處,甚至有時候為了他人或社會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社會心理學將這種“對別人有好處,而對自己沒有明顯益處的自覺自愿行為”定義為“利他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在社會生活中,持利他主義理念和思想的人,通常是那些把他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的人,這種人通常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為人處事上較少考慮個人得失,被稱為“利他主義者”。
最早使用“利他主義”一詞的是19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創(chuàng)始人孔德。他認為,人類既有利己的動機,也有利他的動機,而人類的道德就是用利他主義來約束利己主義??椎陆栌美∥腶lter(意為“其他的、別人的”)來表示與利己傾向相反的利他傾向,進而提出“利他主義(Altruism)”,泛指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社會利益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原則。利他主義是一個動機性概念,利他行為是利他主義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
利他行為具有以下特點:1.以有益他人為目的;2.不期望有任何回報;3.出于自覺自愿;4.利他者的個人利益可能有所損失。維斯伯(L. G. Wispe)和巴塔爾(Bar-Tal)區(qū)分了親社會行為、助人行為和利他行為。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包括任何類型的幫助或想要助人的行為,而不管助人者的動機是什么;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是以利他為目的,但是出于一定的功利性動機,是一種“償還行為”(比如:為了回報曾經(jīng)得到過他人的好處而“回報性助人”,或者為了補償曾經(jīng)使他人蒙受損失而“補償性助人”);而利他行為是把幫助他人當作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部酬賞的社會行為。助人者的“意圖”是判別利他行為的重要標準。
巴特森(Batson)將利他的心理動機進一步劃分為“自我利他主義”和“純利他主義”。當一個人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人困境可能引發(fā)助人者不同指向的心理反應,一種是向內(nèi)的,即自己的負面情緒喚起,由此產(chǎn)生“專注于自我的”內(nèi)心焦慮;另一種是向外的,即對他人困境中的感受產(chǎn)生移情(Transference),由此產(chǎn)生“專注于他人的”同理心(Empathy)。為了減輕自己內(nèi)心的緊張和不安而采取助人行為,這種動機是自我服務性(self-serving)的,可以稱之自我利他主義(ego-altruism);而因移情做出助人行為,其目的是減輕他人痛苦、增進他人幸福,這種情況被稱為純利他主義(pure-altruism)。從這個意義上說,好人行為是純利他主義的親社會行為。
利他行為是社會學、生物學、倫理學、行為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主題,對利他行為的理論分析包括生物進化論、社會規(guī)范論、社會交換論、認知決策論、學習理論等,我們試圖從心理和行為的角度對利他行為的心理動力機制進行探討。
首先,利他行為的動機驅(qū)使。利他行為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從動機與需要的層面來看,其行為的發(fā)生體現(xiàn)了“自我決定”的基本心理需要。Ryan和Deci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簡稱SDT)認為,人們擁有一種基本的內(nèi)在的自我決定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引導人們從事他們感興趣的、有益于能力發(fā)展的行為,并且使人們能夠靈活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白晕覜Q定”是人的內(nèi)在成長趨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種寶貴的內(nèi)部心理資源,對行為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人格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與“自我決定”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三種基本需要是能力需要(Need for Competence)、關(guān)系需要(Need for Relatedness)和自主需要(Need for Autonomy)。利他行為是無條件施助于人,行為自主;行為對象是“他”,反映與他人的聯(lián)結(jié)與互動關(guān)系;行為的結(jié)果往往是使受助人獲益,對于行為人來說則是個人能力和自我效能的體現(xiàn)。利他行為充分滿足了人們的能力需要、關(guān)系需要和自主需要,給人以“自主決定感”。因此,利他動機是一種復合型的內(nèi)部動機,它由利他行為本身引起,也通過利他行為得以強化。
其次,利他行為的強化塑造。如果按照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行為的分類,利他行為屬于操作性行為,即行為是“有機體自身發(fā)出的反應,與任何已知刺激物無關(guān)”。利他行為不希求回報,值得注意的是,不希求不意味著不獲得回報,而回報也不僅限于有形的外部酬賞,比如金錢、禮贈、榮譽等。好人行為、凡人善舉是符合社會道德準則的社會稱許性行為,盡管行為人不求回報,但是一般情況下,受助者會心存謝意,局外人也會對利他者給予贊揚和鼓勵,這些感謝、肯定與贊揚是一種精神獎勵,也是一種行為塑造。這種跟隨行為之后的肯定與褒揚,構(gòu)成對利他行為的積極強化,使得人們更多地出現(xiàn)利他行為,形成良性循環(huán)。因此,從行為塑造的意義上來說,好人行為與良好的社會道德氛圍是相互促進互為因果的。相反,如果做好事被嘲弄、做好人被誣陷,那么,人們就會因為這些“消極強化”的作用而減少利他行為,一時間,社會上出現(xiàn)諸如“老人跌倒該不該扶”的困惑正是這種狀況的體現(xiàn)。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通過對道德困惑的爭議與討論,讓更多的人反思社會,反思人性,感受到善意與善行對社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性,這是從思想認識層面上對好人行為的積極強化。因此,好人與善行利于社會,也同時由社會塑造。
再次,利他行為的自我賦能。這里指的是利他行為對利他者自身身心的積極影響。利他行為是一種置他人利益于個人利益之上、甚至需要犧牲個人利益的行為,大多數(shù)觀點認為,在人們做出利他決策和行為時,會經(jīng)歷心理上的趨避沖突,需要個體投入更多的自我控制,有人將這種克服私利的自我控制直接稱為“道德力量”。但是,現(xiàn)實生活當中,我們常??吹剑切┖萌耸橇曇詾槌?、順理成章地做好事,而且內(nèi)心充實愉悅、不糾結(jié)。通過做好人行善事,在幫助他人和奉獻社會的過程中,人們通常會產(chǎn)生積極的自我認知和情感體驗:一方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獲得自我確定感和自我價值感,為自己感到驕傲或者自豪,產(chǎn)生良好的自我感覺,提升自我印象;另一方面,助人目標的達成和責任的實現(xiàn)給助人者帶來滿足感和愉悅感,而這些積極的情緒情感是具有開放與延展性質(zhì)的心理能量,具有正向的行為驅(qū)動功能。心理學實證研究也發(fā)現(xiàn),好心境有助于利他行為的發(fā)生。我國近期的一項實驗研究(任俊等,2014)發(fā)現(xiàn),由沖突性認知任務引發(fā)的心理自我損耗(ego-depletion),會降低被試的利他行為水平,這一實驗從反向證實了心理能量水平對利他行為的影響。利他行為通過情感中介,實現(xiàn)對利他者的心理賦能,使得他們積蓄更多的心理能量,進而實現(xiàn)利他行為的自激勵,使好人行為得以持續(xù)。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動機驅(qū)使、行為強化、自我賦能都是好人行為產(chǎn)生與維持的心理行為基礎(chǔ),它促使人們將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和人格特質(zhì)。好人行為帶給他人以“利”,留給自己以“益”,這個“益”指的是在精神愉悅與自我成長方面的心理助益。毋庸置疑,好人不是為了表揚和獎勵而做好事,但不容忽視的是,好人行為內(nèi)生的心理動力的現(xiàn)實來源,正是社會對道德行為和高尚人格的弘揚。因此,要通過大力宣傳好人,回應人們向好向善的內(nèi)心期盼,促進人們道德價值的內(nèi)心建構(gòu),激發(fā)人們道德踐行的內(nèi)在動力。宣傳好人,讓人們“看見”好人,但不能止于“看見”。更重要的是,要營造學做好人、樂做好人的社會氛圍,讓凡人善舉成為社會普遍自覺的道德實踐。社會風氣的清正是好人行為生發(fā)的現(xiàn)實土壤,也是社會對好人的最好回饋。
(萬書玉系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市情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