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星,盧兆振,江 宇
民俗體育屬于非物質文化,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而形成的具有體育文化內涵的地方特色文化,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于保護傳統和民間文化的建議》,提出了民俗體育的概念。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民俗體育文化的保護工作,并作好民俗體育的傳承與發(fā)展,我國文化部、財政部決定在全國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民俗體育最初在秦末時以武為主,項羽八千軍起義,所向披靡即是一證。但到了唐宋時期,它開始走向衰弱。從那時起,除拳棒武術在少數愛好者中獲得繼承外,流傳較廣的便是元宵龍燈,清明郊游、端午競渡、重陽登高、石湖泛舟以及放風箏、踢毽子、石擔石鎖弈棋等民間傳統的體育活動,并漸漸成為民間的風尚。明朝倭寇入侵和明末抗清之時,習武抗敵的民眾逐漸增多。但后來清朝朝廷禁止民間練武,傳統體育習練人數日益下降,不少項目隨之消失?,F在尚在流行的民俗體育項目具體有跳繩、踢毽子、鴿子、爬山、放風箏、舞獅、舞龍、賽龍舟、太極拳和氣功等。但近年來由于西方體育的傳入,民俗體育不僅發(fā)展緩慢,甚至逐漸萎縮。如果不加以保護,任其流失,將是非常大的損失。
民俗體育承載著人類的智慧、人類歷史的文明與輝煌,對我國體育文化的豐富和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當前民俗體育式微的形勢,相關部門應加大體育文化傳承人的培養(yǎng)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培養(yǎng)民俗體育項目的繼承人,要通過傳承民俗體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使人們從中得到真切的感受、教育和感悟。民俗體育具有節(jié)奏舒緩、對抗強度低,娛樂性高的特點。參加民俗體育活動的居民,通過身體的接觸、語言的交流能增進友誼、加強團結,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民俗體育作為我國民間體育資源中的杰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探討民俗體育的生命力及其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價值,對發(fā)展保護我國優(yōu)秀的民俗體育資源無疑是一項有益的工作。
“鄉(xiāng)土社會不是指單純的鄉(xiāng)村,也不是指單純的城鎮(zhèn),它是指中國基層社會中一種特殊的體系”;這種特殊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核心是以“禮”來維持社會秩序,因此社會呈現出“水波紋”式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里有著尊卑和遠近,也有著責任和義務。從歷史上來看,這種社會形態(tài)出現于兩宋時期;至于結束,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將永遠保持“鄉(xiāng)土”這一特色。
鄉(xiāng)土社會是一種對土地具有依賴性的社會,它依賴土地而生存。換句話說土地便是它的生命,也是其最基本保障;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的聚集,許多都是幾代人在某一地域繁衍生息;“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的社會。所謂的‘禮’,指的是社會所接受的行為準則。維持社會秩序的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及社會普遍存在的習慣”。法律的執(zhí)行靠的是國家權力的強制性,而禮治則是依靠傳統的力量。
“社會團結即是指使眾多社會個體結合成為一個有序社會的聯系紐帶,形成一個有序的團體”。例如江蘇溱潼會船對當地鄉(xiāng)村社會的影響便充分體現了這一功能。溱潼會船屬于龍舟競渡的一種。必須要靠全船的水手整齊劃一的動作,極度默契的配合才能在一次龍舟賽中取得好成績;又如我國的婚嫁文化,它是受民俗影響最深的一種。在婚嫁過程中,往往有許多的儀式,因此,也產生了許多民俗體育運動項目。如塔克族婚嫁中的“叼羊”和苗族的“搶牛尾巴”,這其實都是對于原始時代“搶奪婚俗”的一種追憶。這種民俗體育所具有的功能便是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意識。在最初,搶親并不是單打獨斗,而是集合一定數量的人進行的。而搶來的新娘會作為集體的財產。但是,隨著私有制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形成共識。只要該女子與氏族里的男子成婚便不能隨便與他人發(fā)生關系。但是如何讓族人享有“戰(zhàn)利品”,為了緩解這一問題,維持氏族的團結,便逐漸形成了“鬧洞房”這一風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鬧洞房”逐漸被有象征意義的民俗體育所取代,才有了今天的“叼羊”和“搶牛尾巴”等民俗體育項目。
(1)生活技能的培育。人對于生活的理解及生活技能的提高,其知識和能力的大部分不是來自于學校的教育,而是通過自己的領悟。孩子是在適應自己生活所在地的壞境后,融入到傳承已久的各種民俗游戲活動中積累知識,獲取生活經驗和技能的。如民俗體育中的老鷹抓小雞、滾鐵環(huán)、抽陀螺等一系列的兒童游戲,其中很多玩具是需要自己動手制作的,游戲構成了孩子們社會化的重要經歷。又如漁獵經濟時期,土家先民以捕魚打獵為主,他們模仿捕魚和打獵,創(chuàng)作了“獵守舞”;進入農業(yè)社會,人們又開始用最簡單的方式將耕田、插秧、扯草、打谷等一些農事動作加以表現,形成了“生產舞”。這些產生于人們生產生活中的身體動作,經過人的串聯和加工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表現了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獲得生活財富后的喜悅。這些民俗體育不但是表達人們獨特的體育娛樂的方式,也是其傳承給下一代的傳統生活技術。
(2)性情風格的塑造。體育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但具體形態(tài)的民俗體育文化,又表現出鮮明的地域特征。各民族的民俗體育卻體現出不同的地方特色。這些特性使每一個民族都形成了民族自身的性格,因此民俗體育便有了塑造民眾地域風格的作用。
例如不少地區(qū)的男性民俗體育就保留著古代狩獵和戰(zhàn)爭的烙印。在傳統社會中,男性是家庭的頂梁柱,必須承擔起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但有限資源導致的生存壓力使他們必須傾注全力,在殘酷的競爭社會中謀得一席之地。所以,這些地區(qū)的民俗體育便體現出蓬勃的生機和進取的欲望,如少數民族的摔跤,射箭等民俗體育項目鍛煉了男性的豪邁、不拘小節(jié)等性格,磨練了男性的進取性情;女性民俗體育功能則主要以交往協作為主,如跳繩、踢毽子等,成為女性社會化方式的主要選擇。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長期以來以農耕為主的生產方式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人們在進行農業(yè)生產的同時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與自然時節(jié)相對應的節(jié)日,用以表達對自然的敬畏與祈福。如春節(jié)、元宵、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等等,民俗體育自然成為這些節(jié)日里的重頭戲。因此,歡度民俗節(jié)日也是我國民俗體育的一個重要載體。如江蘇溱潼端午節(jié)的會船,本是一種祭祀的活動,但隨著生活的發(fā)展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民俗體育活動。這種活動不僅發(fā)揮了本身的意義,也為民眾提供了休閑與娛樂的機會。
民俗體育活動的進行往往創(chuàng)造了集會的客觀條件,自然而然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古時人們常利用周期性的民俗體育活動集會進行物品的交換,這時民俗體育的經濟功能是式微的;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民眾思想觀念的改變,民俗體育活動被包裝,被商品化,發(fā)揮了民俗體育前所未有的經濟功能;近年來,不少地方以媒體宣傳為工具,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自然資源結合特有的民俗體育活動展開一系列的旅游活動,為當地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財富。如山東濰坊的國際風箏節(jié),江蘇泰州的溱潼會船節(jié)、西北地區(qū)內蒙、青海、新疆等地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等都將民俗體育的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事實上,民俗體育所具有的傳統的祭祀、娛樂以及觀賞價值已逐漸被復雜化,民俗體育的商業(yè)性逐漸顯現出來。民俗體育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的經濟功能實際上就是其商品化的過程。
(1)加快部分優(yōu)秀民俗體育資源的校本化、課程化建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現代體育的沖擊,民俗體育的傳承逐漸成為一大問題。針對這種態(tài)勢,加快部分優(yōu)秀的民俗體育走進學校是比較可行的途徑之一。這種針對民俗體育項目專門設計的課程,不僅能有效地對民俗體育進行廣泛宣傳,而且還可以有力促進其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繼承、發(fā)揚。所以,應該讓有條件的學校將民俗體育項目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中,讓青少年從小就能接受民俗體育文化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保護意識。
(2)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形成民俗體育保護機制。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必須要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盡管民俗體育資源的繼承和發(fā)展主要依靠民俗體育自身的創(chuàng)新。但政府的主導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政府應當撐起一把保護民俗體育的傘。首先政府應明確民俗體育的發(fā)展定位,可以將民俗體育項目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社區(qū)體育建設的主要內容,列入計劃,制定政策,并進行有效實施;其次,為保護民俗體育的精神文化傳統,政府還需要提供人力支持和資金保障。體育主管部門應設立專門的基金,用來支持傳承隊伍的建設和民俗體育匯演,特別要針對一些瀕臨消亡的民俗體育項目應該制定一系列的幫扶計劃,并且要有具體落實的措施。
(3)重視優(yōu)秀鄉(xiāng)土民俗體育示范區(qū)的建設。民俗體育示范區(qū)的建設是依據空間再造理論而提出的。該理論認為:文化空間是社會空間的組成元素和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傳統文化存在的容器或載體[1];文化空間的再造可以使傳統文化獲得新的空間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具有傳統的文化特征,是傳統環(huán)境在現代文化中的重塑。所以,可以借鑒該理論就一些優(yōu)秀的民俗體育項目建立民俗體育保護示范區(qū),還原該民俗體育項目所需要的傳統體育環(huán)境與風貌。這有利于民俗體育項目在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下傳承,使其不致于由于過于開放化與市場化,從而丟掉傳統的文化因素。
(4)發(fā)揮民眾力量傳承民俗體育。正如錢穆先生所言:“文化也就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個國家民族沒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沒有了生命?!盵1]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需要落實到具體的民眾層面。換句話講,只有民眾真正認可了民俗體育文化,并能投身于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體系中,那么民俗體育才有可能在民眾中生根、發(fā)芽,特別是在當前人口流動頻繁的態(tài)勢下;呼吁鄉(xiāng)土社會民眾對民俗體育文化的覺醒更顯得迫切而有意義。像我國傳統武術、舞龍舞獅等優(yōu)秀民俗體育項目必須要不斷地依托于民眾的認同與支持,才能在現階段得以弘揚,我國的民俗體育文化才能家喻戶曉,甚至影響世界。
(5)加大宣傳力度促進民俗體育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的認同度。各相關部門及機構要利用媒體、報紙、雜志、期刊、網絡等手段加大民俗體育的宣傳力度,讓人們充分了解民俗體育的可貴之處,自覺主動地加入到民俗體育的保護與傳承中。只有把民俗體育的宣傳做大做廣,才能讓大眾深入地了解民俗體育的重要性,才能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1] 涂傳飛.對民俗體育特征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1):6~9.
[2] 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 涂傳飛.“民間體育、傳統體育、民俗體育、民族體育的概念及其關系辨析”[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8):24~31.
[4] 李紅梅,郭泉.對民俗體育的審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1):21~22.
[5] 王若光.我國民俗體育功能的現代化演進 [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10):24~28.
[6] 王建文.粵西民俗“翻刺床”、“爬刀梯”及“穿令”文化探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4):69~70.
[7] 王德剛.空間再造與文化傳承——棲霞古鎮(zhèn)都村“非遺”保護工程實驗研究[J].民俗研究,2014(5):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