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鴿
作者信息:224000,江蘇鹽城,江蘇省阜寧高等師范學校
目前,分層教學熱度不減,眾多院校將其視為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加以提倡和推廣。分層教學的最大優(yōu)點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差異,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等,以期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教學。重點強調(diào)對癥下藥,對不同特點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要求、方式等,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最充分的發(fā)展(楊麗萍 2010)。簡單來說,分層教學是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
深入探討分層教學的利弊,必須對分層教學的模式有較為詳實的了解??v觀現(xiàn)今國內(nèi)外有關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該模式基于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習能力的不同,結(jié)合學生自身選擇和評價結(jié)果,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較高的學習目標,如注重對其創(chuàng)造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要求其掌握基本的知識和理解運用能力。
課堂教學分層互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互動。例如,對于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會有意識地提高其語言輸入的有效性,如考查學生對難度適中單詞的掌握程度。如果學生掌握得不好,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單詞訓練。但是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多采用鼓勵和表揚的方法,在課堂上多給予學生展現(xiàn)的機會,如簡單的對話、基礎單詞的拼寫等。在適合學生基礎的情況下,讓其接受難度稍大的任務,逐漸認識自身的不足。課堂分層教學互動能夠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階段性要求,激發(fā)英語基礎薄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開學前,學校會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未來發(fā)展方向等進行較為細致的了解,然后將其分為兩個層次——升學和就業(yè)。根據(jù)學生選擇的層次,學校將側(cè)重不同的教育目標。例如,對于以升學為目標的學生來說,側(cè)重夯實基礎知識,加強應試能力的提高。而對于就業(yè)的學生來說,應注重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如提供實習機會等,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技能(葉曉倩 2011)。定向分層目標培養(yǎng)模式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適合高職院校的特點,能夠讓學生為未來做好規(guī)劃和充分的準備。
和其他分層模式一樣,走班模式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首先,學校要對學生的各科成績和水平做一個評估,然后,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教室上課,設置最適合本層次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其他分層教學模式相比,課堂的分層互動則較為隱形。學生的分層不是組織測試,而是基于教師的觀察和了解。因此,學生并不直接知道自己的層次,只有教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特點。通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差異互補。
分層教學是基于其內(nèi)在的優(yōu)點提出的,即蘊含的教育思想和內(nèi)涵。分層教學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由于增加了智力測驗,同一層次內(nèi)學生的基礎和水平較為整齊,因此,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組,能夠比較好地適應學生的興趣和差異。然而,分層教學也有其缺點,即在教學管理上比較復雜。筆者結(jié)合高職院校教學和學生特點來具體分析高職院校英語分層教學的利弊(顧紅兵 2011)。
總的來說,高職院校分層英語教學有以下特點:
1.教學內(nèi)容量身打造
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是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和要求是為學生量身打造的,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上講求因材施教,其內(nèi)在原因是事物的發(fā)展具有特殊性和階段性,人也一樣,對于具有不同特殊性和階段性的學生而言,分層教學能夠使學生的特殊性不受不恰當?shù)膶W習內(nèi)容的阻礙,從而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例如,在教授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時,教師可以提高學習要求,要求其具備較大的詞匯量,掌握寫作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翻譯的基本技巧。這些技能是學生能夠達到的,并且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英語基礎、強化英語技巧。在教授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時,教師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教材,強調(diào)教材的趣味性。在教學方式上,強調(diào)用較為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圖片展示、視頻導入等。學生容易對之產(chǎn)生興趣,并喜歡上英語。
2.分組交流融洽有效
英語是一門需要學生進行大量口語訓練的學科,這意味著用英語交流能夠提升英語的實用性。但是,傳統(tǒng)的不同層次的集中授課方式會打擊中低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低層次學生不愿意和英語層次高的學生交流,而英語能力好的學生覺得和英語能力弱的學生在一起會降級學習的有效性,無法促進自己的進一步學習,因而也不愿與其交流。尤其在進行小組對話合作時,集中學習的弊端更是顯露無疑。英語層次不相稱的小組往往無法進行有效對話,更別說通過這一合作過程共同提高。此時,按照學生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等進行分組顯得尤為必要。興趣相同或是層次相當可以使小組合作更容易產(chǎn)生認同感和默契度,互相監(jiān)督、互相提高。
3.目標明確更易達到
分組交流的目的是明確不同組別學生的學習目標。例如,對于英語水平較為薄弱的一組學生,目標是能夠掌握基本的詞匯和語法,能夠用簡單的英語句型進行不太復雜的對話。而對于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目標可以設定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鼓勵學生閱讀大量英語文章,以提高快速閱讀的能力和邏輯思考的能力。明確的目標像是黑暗甬道中洞口透出的光亮,從而激勵著學生有方向、有把握地去做一件事情。對于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職業(yè)規(guī)劃尤為重要。明確的目標能夠幫助不同的學生朝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授一篇新課文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
雖然分層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廣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分層教學的弊端也逐步顯現(xiàn),即教學管理復雜繁瑣,低層學生易受打擊,實施過程過于籠統(tǒng)。
1.教學管理復雜繁瑣
分層管理最大、最明顯的弊端是教學管理紛繁復雜。在普通班級中,對學生的管理是處于同一層次的。因此,不論是教材的選擇、教學方式的使用還是教學目標的設定,都是面向所有學生、沒有任何“特殊照顧”的。但是,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和學校不僅要依據(jù)不同的標準(如興趣、英語水平等)對學生進行分層,還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教材、教學方法,因此,管理非常復雜。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會涉及分層的標準問題。如果按照任何單一的因素來分層,就會缺乏科學性;而按照興趣和英語成績綜合來分組,則比單獨按照英語水平進行分組更具科學性。另外,分層管理還涉及一系列的操作難題。例如,在調(diào)查學生的英語水平時,按照何種測試來測定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是一個難題。有的測試只能體現(xiàn)學生的應試能力,有的測試由于監(jiān)督不嚴格而出現(xiàn)抄襲現(xiàn)象,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分層的科學性。
2.低層學生易受打擊
由于分層清晰地標明了學生所處的層次,所以處于較低層次的學生可能會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在過去的課堂里,學生的英語弱項并沒有被突出,而是被悉心呵護。如今學生的英語弱點被暴露無疑,極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分層教學的本意是通過學生分層,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但是,如果因為分層教學的實施而使得學生越來越抗拒英語學習,就得不償失了。
3.實施過程過于籠統(tǒng)
籠統(tǒng)的實施過程是一個更為嚴重的教學問題。中國式的理論引進大多囫圇吞棗,不考慮實際情況。分層教學理論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不例外。學校和教師并沒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分層理論,而是一味地奉行“拿來主義”。在選擇分層的標準時,很多院校只運用單一的分層因素,比如,以學生的智力水平測試結(jié)果作為標準。但是,智力水平測試的結(jié)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測試題目的客觀性等。
基于以上對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利弊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目前,分層教學內(nèi)容大部分是零散的、混亂的、不成系統(tǒng)的,給高職分層教學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另外,由于學生被分為多個層次,高職院校在教學縱向管理方面難度加大。因此,必須集中力量,打造一個全新的制度化分層管理模式,使分層教學管理的過程簡化、程序清晰。
分層教學處理不當,必然會影響低層次學生的心態(tài),使其變得自卑。因此,分層前要充分做好準備。另外,教師應該努力提高低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通過較高的英語成績影響低層次學生的心態(tài)。例如,教師可以經(jīng)常鼓勵敢于回答問題的學生,這些舉措雖看似微不足道,卻能逐漸使得低層次學生得到提高。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全體學生都有提高英語成績的機會,而不是單單取得一個人的進步。具體來說,高職院??梢酝ㄟ^評測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召開家長會,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和心理特點,并就分層教學與學生以及家長溝通,制訂切實可行的分層教學計劃,設定評估分層教學效果的機制。
分層教學是科學的,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思想。然而,不科學的是高職學校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本文立足于分層教學的基本概念和現(xiàn)實情況,對高職院校英語分層教學的利弊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并據(jù)此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以期能夠讓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保持冷靜的思考。